农村小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开题报告.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736904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小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农村小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农村小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小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梁山县徐集镇教办课题组2012年9月农村小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课题 开 题 报 告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我镇农村小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课题,是济宁市科研课题。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一、课题的提出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面向全体,尊重差异,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倍受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实现教育平等和教育的均衡化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难点在农村,要想实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跨越,就离不开农村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而小学教育肩负着全面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重担。“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的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师应尽的职责,实现整体优化是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心愿。另外,我镇是有名的“建筑之乡”、全国闻名的“挂车之乡”,基于从事建筑和挂车行业人员比较多,留守儿童也比较多,再加之受思想认识、周边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学困生”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制约学生的发展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虽然我镇已经意识到学困生对提高全镇教育教学质量产生的不利影响,并且全国各地已有不少著名专家、学者有针对学困生的转化提出不少的方法策略和理论研究,但是从中我们并未找到一条真实贴近我镇实际情况的学困生转化有效途径,所以如何转困、脱困,去探索一条符合我镇实际的学困生转化规律,已成为广大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鉴于上述背景,我们将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更新教育观念,突破常规的教育教学策略,探索、实验、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决定开展农村小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的课题研究。二、课题的界定1、本课题限定在我镇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的研究上。2、对学困生定义的界定。学困生,即学习困难学生,指的是智商在正常水平,由于非智力因素学习成绩不合格而影响或无法进入下一阶段学习的学生。3、对非智力型学困生定义的界定。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主要为非智力型学困生是指感官和智力正常,但因社会、家庭、学校、心理障碍等非智力因素造成学习成绩低于智力潜能的期望水平、远未到教学目标要求的学生。4、本课题预定研究小学语文、数学两学科的学困生,找出成因,实践转化对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三、课题研究的意义学困生问题是基础教育的一个大问题,如果能成功找到转化学困生的转化策略,成功地实现学困生的转化,既针对目前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又将日常工作和科研工作相结合。在研究实践中寻找一种新的、有价值的、有实效的、可操作性强的转化学困生模式,既满足于当前新课程的需要,又能丰富基础教育的教学理论。四、课题研究目标本课题主要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和学困生转化的策略,大面积地转化农村小学各年级各学科的学困生。具体目标有如下几个方面:1、学困生的类型、成因及分析,主要研究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内部因素(非智力、身心素质等)、外部因素(社会、学校、家庭、班级文化等)。2、学校教育方式如何适应学困生的健康成长,研究学校教育中的学困生转化策略。3、课堂教学如何转变学困生,研究课堂教学中的转化策略。五、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教育学理论:教育活动是有目的的活动,这种活动的最高目的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成员,使人得到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从个性养成开始,要为学生提供充分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入一个自主的、积极的、充满创造性的学习过程。充分调动包括“学困生”在内的每一个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他们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2、心理学观点:认识过程是指人们获得知识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在“需要、诱因与动机”的关系中,需要是人对某种客观要求的反映,这种要求可以来自有机体的内部(内环境),也可以来自个体周围的环境;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诱因是与需要相联系的外界刺激物,它吸引有机体的活动,并使需要有可能得到满足。这表明教师在课堂上调动“学困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得到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是可行的。3、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的智能是多元的,虽然并非每一个方面都能达到最高水平,但有一方面是最佳的,并且每个人的最佳智能单元是平等的。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人的智力是一种潜能,每个人都具备多元的潜能,都具有可挖掘的创造潜力。4、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教学观是对传统教学观的批判和发展,认为学习不仅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更主要地是受学习者本身的认知方式、学习动机、情感、价值观等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却往往被传统教学观忽略。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建构主义认为教师的作用是:(1)主导作用、导向作用、组织者。教师应当发挥“导向”的重要作用,发挥教学组织者的作用,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2)发现者。要高度重视对学生错误的诊断与纠正,并抱有正确的态度。(3)中介者。教师是学生与教育方针及知识的桥梁。既要把最新的方法知识提供给学生,还要注意他们的全面素质提高。六、实验内容及基本操作方法1、实验对象:我镇小学学困生。2、子课题的设计(1)语文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策略;(2)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策略;通过观察、问卷、访谈、文献、以往经验对各学科学困生进行归类,根据不同学科特点采取不同的转化策略。3、具体实验内容(1)学困生的认知特点及规律,寻求有效的教育教学对策。(2)造成农村小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包括社会文化对学困生的影响、学校教育对学困生的影响、家庭教育氛围与家庭结构对学困生的影响等。(3)怎样在语文、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的转化学困生。(4)对学困生进行个案辅导的有效途径和方法。(5)如何通过密切家校联系转化学困生。4、基本操作方法本实验综合采用调查法、比较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经验总结法。既注重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又侧重个案的研究,建立学困生档案,从外到内,全面深入研究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及转化策略。七、实验方法和步骤1、实验对象:徐集镇中心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 对比对象:徐集镇前杨楼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 徐集镇潘庄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2、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多种渠道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此类研究状况及成果,搜集相关理论依据与资料,最大限度地为课题提供理论支持,把握研究方向。(2)行动研究法:在学困生课题的实施中,通过“实践总结再实践”的科学认识理论来指导本课题的研究,采用“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的方法来展开具体而有针对性的研究。(3) 实验研究法:根据以往的教学和心理学、教育学的有关理论,精心考虑,提出学困生转化的策略,对某些策略进行检验或试验,取得相关数据,找出该策略与学困生转化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达到验证该策略是否有效的目的。(4) 问卷、访谈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通过设计有效的调查问卷,找出学困生的成因,进行及时地反馈,积累资料,积极做出调整。(5)个案研究:对具有典型特征的学困生,进行调查、跟踪,从个性到共性揭示一般规律。3、实验步骤(即研究过程):第一阶段 2012.62012.9准备阶段申报课题,立项、学习有关理论。第二阶段 2012.102012.12调查分析形成方案阶段。调查了解现状,形成方案。第三阶段 2013.12014.2实施调整阶段。全面实施课题方案,不断学习在实践中及时调整补充完善总结经验,并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第四阶段 2014.32014.5总结、结题鉴定阶段。对课题研究情况和阶段取得的成果,进行全面总结,完成研究报告,进行结题鉴定。八、课题实验的组织管理1、课题领导小组组 长:张士方 副组长:高 峰成 员:盛庆喜 杨庆昌2、课题组成成员及分工组 长:杨庆昌 领导组织课题研究与实施副组长: 杨东孔 组织小学数学实验仇念章 组织小学语文实验成 员: 吴金凤 组织实验、收集整理材料张宪勇 小学数学实验刘春梅 小学语文实验薛香菊 小学语文实验李玉荣 小学数学实验3、指导专家李升 许鑫 乔卫华 孙霞4、协作研究成员黄凤娥 冯恒雨 郭恒亮 杨作海九、经费预算第一阶段 2012.62012.9准备阶段申报课题,立项、学习有关理论,经费预算约800元。第二阶段 2012.102012.12调查分析形成方案阶段。调查了解现状,形成方案,经费预算约1000元。第三阶段 2013.12014.2实施调整阶段。全面实施课题方案,不断学习在实践中及时调整补充完善总结经验,并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经费预算约3000元。第四阶段 2014.32014.5总结、结题鉴定阶段。对课题研究情况和阶段取得的成果,进行全面总结,完成研究报告,进行结题鉴定,经费预算约1000元。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本课题研究得到了教办领导和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人力、物力和经费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充分保障,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有信心、有决心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任务。以上是课题的具体实施计划,不当之处恳请各位领导和专家提出修改意见,我们将尽力完善、完备课题实施计划。谢谢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莅临指导!徐集教办课题组主持人 杨庆昌2012年9月26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