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15.16.17.18.19课件.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731441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9.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15.16.17.18.19课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上册15.16.17.18.19课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上册15.16.17.18.19课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五课 三国鼎立执笔:杨恩伟 参备:七年级历史备课组 班级 姓名 一、 导入、预习热身。1、184年,以为 首的黄巾军在黄河南北发动了农民大起义。公元200年,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公元208年,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2、三国鼎立的形成:魏: 年 称帝,定都 。蜀: 年 称帝,定都 。吴: 年 称帝,定都 。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3、三国经济发展的表现:魏: 蜀: 吴: 4、公元265年,魏国权臣 废曹魏自立,改国号为晋,史称 。280年,晋军灭孙吴, 结束,全国又归于统一。二、小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比较官渡之战中,曹操、袁绍的实力,分析战争中曹胜袁败的原因。2、分析赤壁之战中曹败、孙刘联军取胜的原因。3、读教材79页图,找出魏蜀吴的地理位置,总结三国是怎样形成的。三、成果展示四、 矫正点拨讲评:根据学生展示的情况,进行点拨。五、课堂精练1、东汉末年,形成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其中实力最强的是黄河中下游的( )A、 曹操和袁绍 B、刘备和孙权 C、曹操和刘备 D、 孙权和袁绍2、曹操以少胜多,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役是 ( )A、 巨鹿之战 B、 赤壁之战 C、 长平之战 D、 官渡之战3、“三顾茅庐”这一典故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 )A、袁绍 B、 诸葛亮 C、孙权 D、 曹操4、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基础的是 ( )A、 长平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巨鹿之战5、2008年5月12日,四川地区发生了建国以来最强烈的地震灾害,请问,在三国时期,这一地区主要属于下列哪一政权管辖( )A 、东汉 B、 魏 C、 蜀 D、吴6、阅读材料材料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笔谈中。” 三国演义材料二: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古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请回答:(1)材料二中“三国”指哪三国?请你用图示表示出这三国的地理方位,并标明建立时间、建立者和都城。(2)这首词与我国古代历史上哪一著名的战役有关?请说出这次战役的时间,交战双方及战役的结果。(3)材料二中的“周郎”指的是谁?与他一同指挥这场战役的还有哪一位?(4)三国时期,英雄倍出,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位,请用一句话说明你喜欢的原因。六、知识结构:1、官渡之战:200年,袁绍VS曹操,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军,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2、赤壁之战:208年,曹操VS孙刘联军,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3、三国鼎立的形成:魏 220年称帝 洛阳 曹丕;汉 221年称帝 成都 刘备;吴 222年称王 建业 孙权4、三国经济的发展:魏国: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蜀国: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吴国:造船业发达,吴国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综合提能材料一:“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材料二:三国鼎立示意图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操”与“天子”各指谁?“挟天子以令诸侯”有什么作用?(2)看材料二中的图片,请正确填写三国的地理位置。A B C (3)材料二中三国之间的关系是: 。第16课 两晋与南朝执笔:杨恩伟 参备:七年级历史备课组 班级 姓名 一、导入、预习热身。1、晋武帝 认为只有实行 ,才能江山永保,在晋惠帝时发生 。2、316年,西晋被内迁的匈奴人所灭。317年, 称帝,定都 ,史称 。3、420年,东晋权臣 自立为皇帝,国号 ,东晋亡。南朝有 、 、 、 四个朝代。4、人口南迁的背景: 灭亡前后,北方战乱不断,南方比较安定。开始: 末年,北方人口开始南迁。高潮:人口大迁徙主要集中在 末的 ,史称: 。分布:主要分布在 中下游,今 地区及 、 一带。5、击楫中流的故事中的人物是 ,时期 。二、合作交流1、现在有没有人口流动现象?这些人口流动对经济的发展有什么作用?2、学习完本课,你认为经济的发展关键有哪些因素?(从社会安定、劳动力、生产技术等方面回答)三、成果展示四、课堂精练1、我国第一次人口大迁徙的高潮出现在( )A、东汉末年 B、西晋初年 C、西晋末年 D、东晋初年2、东晋南朝江南地区经济得以迅速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自然条件好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方统治者施行仁政3、推翻西晋王朝的少数民族是( )A、匈奴 B、鲜卑 C、羌 D、氐4、西晋王朝是统治时间比较短的王朝,其短命的主要原因是( )A、统治者内部的腐朽和斗争 B、阶级矛盾尖锐C、民族矛盾激化 D、南迁匈奴的强大5、列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农业和手工业的主要成就。五、综合提能材料一:江南地区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人们的主要粮食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果实和贝类为食物,他们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这里也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司马迁史记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低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捻,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绕,覆衣天下。-宋书1、 材料一、二分别描述的是哪个时期的经济现象?2、两则材料所描述的江南有什么不同?3、分析材料二中的现象出现的原因?4、用一句话概括上述历史现象的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六、知识梳理1、西晋的短暂的统一、东晋的建立 建立:260年 都城:洛阳 西晋的短暂的统一 开国皇帝:司马炎 统一:280年 灭亡:316年 东晋的建立:317年 都城:建康 东晋与南朝 开国皇帝:司马睿 南朝:420年 刘裕自称为帝,建国号为宋 后相继出现齐、梁、陈三个朝代,合称南朝。2、南方的的开发(1)条件: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大量劳动力、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南方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2)主要表现: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改进育种施肥,推广铁制农具,手工业发展:纺织、造船等(3)重点地区:长江中下游、太湖、鄱阳湖、洞庭湖沿岸(4)影响: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第17课 十六国与北朝执笔:杨恩伟参备:七年级历史备课组 班级 姓名 教学目标1、概述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措施,知道孝文帝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杰出的改革家。2、分析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融合的作用,认识到改革才能促进社会发展。3、了解五胡十六国教学重难点1、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重点)2、正确认识民族融合的含义。(难点)一、导入、预习热身。1、西晋末年,北方五胡是 ,西晋灭亡之后,建立政权重要的有16个国家,史称: 。2、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后学会了 ,过着 生活。汉族到了 , 和 取代了原有的坐具。3、 族人 建立前秦,任用汉人 为相,统一 。4、383年以少胜多的战役是 ,与淝水之战有关的成语:战前: 战中: 战后: 。5、北魏孝文帝改革历史背景:(1)386年, 族建立魏国,史称北魏;439年北魏统一了 ,结束了北方的分裂局面。(2)494年将都城从 迁到 。改革措施: 影响: 。二、合作交流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只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歌曲爱我中华唱出了全国人民的心声。在今天的中国56个民族中还有没有匈奴、鲜卑、羯、氐这些民族?为什么?你怎样看待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三、成果展示四、课堂精练1、北魏是由下列哪个少数民族所建( )A、匈奴 B、鲜卑 C、羯 D、氐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恢复北方的农业生产B、加速北方各族的封建化进程C、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D、巩固北魏对黄河流域的统治3、北魏孝文帝迁都到下列( )A、平成 B、长安 C、上京 D、洛阳4、下列不属于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是( )A学汉语 B、与汉人通婚 C、迁都洛阳 D、改穿胡服5、下列不属于“五胡”的是( )A、匈奴 B、西晋 C、鲜卑 D、羌6、“草木皆兵、风声鹤唳”这两个典故与下列哪次战役有关(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7、材料分析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东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并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犹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北俗指的是什么?这段材料体现魏主改革的什么内容?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魏主改革的其他内容你还知道吗?请写出来。魏主改革带来了哪些历史影响?五、综合提能列举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有哪些?六、知识梳理1、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2、淝水之战:时间:383年,交战双方:前秦东晋;结果:东晋胜,前秦败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讲汉语、穿汉服、改汉姓、提昌民族间通婚。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为以后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 第18 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学案执笔:杨恩伟 参备:七年级历史备课组班级 姓名 教学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1.知道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的史实2.知道水经注齐民要术是我国古代地理学、农学领域的重要著作3.学习三位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学习重点:水经注齐民要术学习难点:水经注齐民要术是我国古代地理学、农学领域的重要著作一、导入、预习热身。1、祖冲之是 著名的数学家,他是第一个将圆周率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 位数字的人,比欧洲早 多年,这个数值被称为 ,其著作是 。2、贾思勰是 时期的 ,他的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农业生产的专门著作。3、郦道元是 时期杰出的 家,其著作是 ,是一部优秀的地理学著作,很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二、小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贾思勰生活在什么时期?他是怎样写成齐民要术的?2、读读齐民要术记载的农谚,说说齐民要术的内容和地位。3、祖冲之、贾思勰、郦道元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要学习他们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做?三、成果展示四、 矫正点拨讲评:根据学生展示的情况,进行点拨。五、课堂精练1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地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数学家是( )A祖冲之 B.张衡 C.刘徽 D.刘歆2.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是( ) A.齐民要术 B.缀术 C.水经注 D.眿经3想了解我国古代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物产、矿藏等情况,需要查阅( )A.九章算术 B.农政全书 C.齐民要术 D.水经注 4.小明同学的理想是长大后成为一名农业专家。下列人物中能给他最大启发的( )A.祖冲之 B.贾思勰 C.王羲之 D.郦道元 5.从哪本书中我们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懂得使用石油资源的国家( )A.九章算术 B.齐民要术 C.水经注D.水经6.南朝时期的祖冲之已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圆周率反映的关系是( )A.圆的周长与半径 B.圆的周长与直径 C.圆的周和与面积 D.圆的半径与直径7、材料解析题: “祖冲之的科技才能是多方面的,他根据自己的观察与计算测定一年的实际天数等。” “贾思勰对古书中的农业知识加以总结,走访收集观察实验,写成齐民要术。” “郦道元通过收集文献资料和进行实地考察,在前人水经基础上写成水经注”阅读材料回答: 他们三人都是什么时期的科学家?依据他们的行动总结获取知识的方法有哪些?祖冲之还有其他哪些成就?他们的成就有何地位或价值?我们今天可以学习他们什么精神?六、知识梳理类别朝代人物著作地位数学南朝祖冲之缀术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这个数值被称为祖率,领先世界近一千年。农学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农业生产的著作地理学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以水经著录的河流为纲;是一部优秀的地理学著作,很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第19 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文化艺术执笔:杨恩伟 参备:七年级历史备课组班级 姓名 学习重点: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绘画、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学习难点:书法、绘画艺术。 一、导入、预习热身。书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导入本课。1、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 , 开始传入我国。2、 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创始于 中期。3、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石窟艺术大为发展,其中著名的是 、 两大石窟。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作是 ; 是龙门石窟在北魏时期雕刻的珍品。4、东晋书法家 ,其作品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后人称他为“ ”; 为东晋时期最著名的画家,其代表作是 、 。5、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田园诗的代表是 ,其代表作是 。二、小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会流行?2、石窟艺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会得到较大的发展?3、我们应该学习王羲之的哪些优秀品质?三、成果展示四、 矫正点拨讲评:根据学生展示的情况,进行点拨。五、课堂精练1、被人们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艺术作品是( )A、敦煌莫高窟的飞天 B、云冈石窟的浮雕C、王羲之的书法 D、陶渊明的诗2、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王羲之下列作品中的哪一部?( )A、乐毅论B、快乐时晴帖C、兰亭序D、黄庭经3、被后人称为“书圣”的是( )A、王羲之 B、王献之 C、顾恺之 D、吴道子4、顾恺之的代表作是( )兰亭序、黄庭经、洛神赋图、女史箴图A、 B、 C、 D、5、唐朝诗人杜牧诗曰:“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该诗句表达的是( )A、南朝的寺庙多 B、南朝的雨水大C、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 D、南朝的寺庙都浸泡在烟雨中6下列关于云冈石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位于山西大同市 B.主要开凿于北魏前期C第20窟露天大佛是代表作D以雕刻和壁画艺术为主7、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广泛传播的历史条件是( )、社会动荡、佛教教义带有欺骗性、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统治阶级的支持A、 B、 C、 D8书法成为一种艺术始于()A西汉末年B.东汉末年C三国时期D西晋时期9吸取前人精华,独创一家,其字端秀清新,“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阅读材料回答:材料中反映的是什么人的艺术成就?他的代表作是什么?有何美称?后人怎样尊称此人的?10连线贾思勰 制造地动仪蔡伦 水经注郦道元 齐民要术张衡 缀术推算圆周率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祖冲之 改进造纸术王羲之 归田园居顾恺之 兰亭序陶渊明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南北朝(雕刻) 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六、知识梳理1、佛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印度,西汉末年开始传入我国。2、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创始于东汉中期。3、魏晋南北朝文化成就简表类别代表人物朝代代表作品艺术书法王羲之东晋兰亭序绘画顾恺之东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雕刻南北朝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文学田园诗陶渊明东晋归田园居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