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北京市中考考试说明各科详细解读.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730556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北京市中考考试说明各科详细解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3年北京市中考考试说明各科详细解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3年北京市中考考试说明各科详细解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北京市中考考试说明各科详细解读2013年北京中考考试说明已经发布,它是今年中考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不但能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原则和要求,还能够了解试卷中会出现哪些题型;在不同的题型中,要考查哪些知识和能力;通过样题了解试卷的整体布局,了解整个试卷和不同题目基本的难易程度。因此,它对考生的指导意义重大。下面我们为大家分析今年的重大变化以及应对变化的建议。2013年中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2013年中考考试说明,秉承了稳中有变的原则,在考试性质、考试方式、考试时间、考试范围、考试内容和要求方面与去年是相同的。与2012年考试说明相比,有以下不同,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语文科目对考试内容及分配比例划分的更细致。2012年考试内容及分配比例包括三大部分,其中基础积累约占30分,理解感悟约占40分,表达交流占50分;2013年进行了更细致的划分,其中语文基础约占12分,语文积累约占8分,综合性学习约占10分,文言文阅读约占10分,现代文阅读约占30分,作文占50分。二、将2012年的“题型示例”调整为“参考样题”。部分样题有调整,需要重点强调的是选择题中的第9题,该题是针对病句的考查,题干要求依据语段内容,选择对画线病句的修改最恰当的选项。该题型体现了以下特点:1.实践性:引导学生学会在具体语境中辨析、修改病句。2.综合性:句式、句意、语序等和句子有关的因素都会涉及。3.学生即使没有完整的语法体系,也可以凭借好的语感来辨析、判断病句。需要考生重点注意该类型的病句试题。三、附录内容进行了部分调整。附录二“文言文阅读篇目”新增一篇祖逖,阅读篇目总数由原来24篇增至25篇。附录五“词语表”增删调换,词语总量不变,四字成语调换10个,俗语调换5个,选取原则为生活中常用并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增加的四字词语不谋而合 重蹈覆辙 耳濡目染 既往不咎 坚不可摧略胜一筹 目不暇接 舍本求木 殊途同归 一脉相承增加的俗语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 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总之,2013年的中考试说明立足点高,充分体现了能力测试的要求2013年中考数学考试说明解读 今年的考试说明与往年对比,不变有哪些?变化的又有哪些?首先,考试说明在考试要求的变化。在数学学科中考注重考查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考查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发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意识等,新说明又提出了一些关键词,比如几何直观、模型思维、创新意识等。反映考纲要求更强调能力与自主学习方面,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当中应该注重培养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其次,考试说明在考试内容的变化。删除的内容:删除了会借助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删除了“有效数字”这个知识点及对应的知识的B层次要求:能对含有较大数值的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删除了“方程”这个知识点的C层次要求:能运用方程解决有关问题删除了“一元一次方程”这个知识点A层次要求:理解一元一次方程解法中的各个步骤B层次要求:会解含有字母系数(无需讨论)的一元一次方程(无需讨论)删除了“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这个知识点的A层次要求:能根据光线的方向辨认物体的阴影,了解视点、视角的涵义,并能在简单的平面图和立体图中表示;删除“多边形”这个知识点的B层次要求:能用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进行简单的镶嵌设计;删除了“图形的轴对称”这个知识点A层次要求:了解物体的镜面对称。第一点变化将“整数指数幂”知识点的B层要求:能用幂的性质解决简单问题改为能用幂的性质解决简单计算问题,这里相当于降低了幂的性质在中考中的考察难度,所以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这部分幂的性质有关的简单计算问题就可以了。第二点变化是在“方程的解”知识点的A层要求:新增一条: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方程的解是否合理,那么对于方程应用题来说,相信很多同学应该都不会陌生。今年考纲的变化当中,它既然是做了一个调整,要求检验方程的解是否合理。对于应用题的话,希望同学们注意检查方程的解是否合理,是够满足实际意义。2013年北京中考英语考试说明解读总体变化并不大,宏观上与去年相同。只是微观略有改动,尤其是附录中的词汇。补充词汇增多常用词汇:benefit; event; organize总的来说,语言知识主要考察学生对具体知识点的掌握,大纲中对知识点也给出了详细的细化。重点、难点依然需要足够关注。语言知识的考察重点直观体现在试卷中的单项选择和完形填空上,总结历年单项选择题,知识点的分布具体如下:词法考核:143个,占81.25%:代词:占18.18%;介词:占6.82%;动词:占34.66%;形容词:占7.95%;名词:占 3.98%;冠词:占1.70%;连词:占5.11%;数词:占1.70%;副词:占1.13%;句法考核:13个,占7.38%:宾语从句:占 6.25%;定语从句:1.14%。交际用语:13个,占7.39%。不难看出,动词和代词的考察始终是语法知识的重点。语言技能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在考试中考察体现在听力理解,阅读理解,写作表达上。看似抽象的考察,需要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多听,多读,多写。听和阅读理解中的阅读是输入的过程,阅读理解中的理解和写作表达是输出的过程,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需要全面把握。(王海波)如何应对新的考试大纲听力方面:从2012年中考英语大纲来看,听力增加了2分,而且在语速上也比较快,孩子在听力方面多有不适应感。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希望学生能够注意一些单词的连读和特殊词的出现,这一点需要学生在平时练习听力的时候多关注哪些单词在一起会连读,哪些单词听力中经常会提到。完形阅读方面:一定要多阅读原汁原味的外国的文章。另外在做阅读理解的文章时,如果在阅读理解中会碰到生词,大家一定不要慌,因为大部分的生词,都可以根据上下文判断出来,判断不出来的一般跳过就好了,不要因为一个单词影响了整片卷子。在阅读时,一定要注意事件发展的顺序和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因为这对做题很有帮助。此外,一定要把握阅读篇章的整体逻辑。从下面的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一定要增强学生平时的阅读量,此外,中考英语文章的考查越来越偏向于外国原汁原味的英语文章的考查,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多注意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写作方面:书面表达部分主要支撑点和知识运用有部分相似,主要在于大家平时一些特别句型的积累,一些比较好的句型,比较特别的单词或短语(如for example可以用for instance替换)大家都应该赶快背一背。除此之外,在考试写作文的时候,大家一定要注意一些时态,字母大小写,标点符号,字数这些容易被忽略的地方。与此同时,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写作中的优秀范文进行背诵。2013年北京中考物理考试说明解读2013年北京中考考试说明对物理学科进行了一些调整,这种调整不单是考查知识点有所添减,而且还有试卷结构的变化,所以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一、试卷结构进行了调整:通常,试卷结构一般不会发生变化。2009年的试卷结构一直延续到2012年,从今年开始要变了,单项选择题增加了4分,填空题减少了2分,实验与探究题增加了1分,计算题减少了3分,总分保持不变。调整后的题型和分值为:单项选择题28分,多项选择题12分,填空题12分,实验与探究题35分,计算题13分。二、知识点的调整:考试内容、知识点的个数没有变化。分项细目总数减少了2条。1、将知识点“汽化和液化”中的两条分项细目“蒸发现象”与“沸腾现象”合并为一条分项细目“汽化现象”,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与汽化相对应的逆过程“液化”过程也有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压缩体积)。2、删除了“托里拆利实验。三、修订了“实验探究能力”的相关表述。修订后的“实验探究能力”为:会根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设计实验,会正确使用仪器,会正确记录实验数据,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会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事实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四、将以前的“题型示例”调整为“参考样题”。让我们对中考试题有一定的认识,也让我们触摸起中考来,更加真实。1、通过“参考样题”和历年的中考试卷,我们不能发现,命题还是有些规律可循的,比如说,每种题型里面题设置都具有梯度,由易到难。比如说:单项选择题,最难的是12题。2、将原本三个计算题调整为两个,将关于比热容计算的题调整走了,调整到填空或选择里(当然也有可能不考)。2013中考化学考试说明解读初中化学的考试说明大概可以分成对学生要求层次的划分、过程与方法的要求、考试内容及其要求、试卷结构、参考样题几大部分,2013年的考试说明变化比较大,对于考试内容和要求都做了调整,下面我们具体看一下考试说明都有哪些变化以及由这些变化所引起的部分考题的变化。首先是对于学生要求层次依然划分为“知道、认识、理解应用”三个级别,对于“理解应用”的范围解释在2012年“理解、解释、说明、区分、判断”的基础上增加了“简单计算”,这就意味着在我们试卷中容易出现计算题的24(选择)、25(选择)、34(计算)、35(计算)中计算的难度将要进一步加大;针对于过程与方法部分的要求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明确了对学生能力上的要求:基本实验与科学探究的能力、观察实验获取信息并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信息的能力,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的方法加工信息的能力,删除了“认识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这几点变化主要针对卷面上较难即“理解应用”类的题目24(选择)、25(选择)、30(推断)、32(综合实验)、33(探究实验)、35(计算),对同学们能力的要求变得更高了,因此我们应该着重培养快速获取有效信息并对其进行综合处理的能力。考试内容主要分两方面,第一是包括了物质构成、元素、质量守恒、基本反应类型、溶液几部分,其中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点:1、增加了无机物的分类,在之前的考试中我们会偶尔简单的考察这方面的知识但是在考试说明中明确了这一点说明它将作为一个必考内容出现在试卷上,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对物质分类有一个明确的理解,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各种具体的物质与转化关系。2、关于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由理解应用的层次降低到了认识层次。3、催化剂的作用降低为知道层次。第二是包括了空气和水、金属与金属矿物、常见酸碱盐三部分的身边的化学物质,其中变化主要有:1、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由知道层次变为理解应用层次,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由知道上升为认识层次,在考试中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为代表的两类气体的制取及其本身性质的比重难度有可能进一步加大,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氧气考察的综合程度将进一步加强。2、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盐酸、硫酸的主要性质与用途都由知道上升为认识层次,这意味着本就是全年考试重难点的酸碱盐部分重要程度综合程度都会进一步增强,着重表现在推断和实验题目难度的增大上。3、科学探究中对同学“提出问题”的要求由理解应用降低为认识层次,考察方向将会越加倾向于实验过程与评价反思。试卷结构与2012年相比并无变化,参考样题有部分更新。综上所述由2013年新版考试说明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信息:1、物质推断、实验难度和比重都可能增大。2、整体更注重考察同学们迁移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而不再是简单记忆。3、计算题目的难度有所上升。希望同学们能够针对考试说明对我们的要求有目的的进行学习和复习,最终都能在中考中考出优异的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