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A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726828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A卷一、 选择题 (共14题;共28分)1. (2分)据新华社报道,2014年8月20日上午,青奥会赛艇女子双人单桨比赛的最终“奖牌榜”出炉,四川选手罗雅丹与队友潘婕合作,以3分37秒52的成绩获得银牌。赛程全长2000米,如图所示为她们在比赛中的情境。下列四个速度中,比她们的平均速度大的是( )A . 5 m/sB . 10 m/sC . 5 km/hD . 10 km/h2. (2分)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强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突然,他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列车的车尾才发现,实际上他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强感觉自己乘坐的列车前进了是以站台为参照物B . 小强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坐在旁边的小红为参照物C . 小强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旁边列车的车尾为参照物D . 小强在游乐场坐过山车时,感觉“天旋地转”,那是因为选择的参照物是过山车3. (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B . 道路旁植树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C . 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20Hz-2000Hz之间的声音D . 声源的振幅相同,人感觉到的声音的响度也相同4. (2分)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声源的振动幅度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会越高B . 利用超声波的反射可以探测海底深度C . 不同乐器的音色一般相同D .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5. (2分)电焊工人在焊接时戴上防护眼罩的目的是( ) A . 防紫外线对人的眼睛和面部皮肤造成伤害B . 防焊接时迸出的火花烫伤面部C . 防焊接时发出的气体对人体造成伤害D . 防焊接时发出的气体对眼睛的刺激6. (2分)坐汽车时,汽车车窗车门关闭情况下经常发现在前挡风玻璃上出现白色的“哈气”,影响汽车司机视线,要想尽快消除这些“哈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冬季,“哈气”出现在挡风玻璃外壁,可以打开暖风消除B . 夏季雨天后,“哈气”出现在挡风玻璃内壁,可以打开冷风消除C . “哈气”的形成要吸收热量D . “哈气”是空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挡风玻璃液化而形成的小水珠7. (2分)下列古诗句所描写的现象中,需要水吸收热量才会发生的是( ) A .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B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C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 .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8. (2分)取一个大烧杯,里面充以烟雾,倒扣在桌上,用手电筒射出一平行光,要使射入杯中的光束发散,应在杯底放置的器材是( ) A . 平板玻璃B . 平面镜C . 凹透镜D . 凸透镜9. (2分)如图为潍坊国际风筝会吉祥物“绿色花蛇”,它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中的像是图中的哪一个 ( )A . B . C . D . 10. (2分)下列光现象,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 . 铅笔在水面处“折断”B . 人在阳光下形成的影子C . 放大镜把字放大D . 豹子在水中形成倒影11. (2分)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的天文望远镜,其物镜到目镜间的距离是( )A . 物镜与目镜的焦距之和B . 物镜的焦距与目镜的焦距之差C . 任意距离都可以D . 以上都有可能12. (2分)现有用同一种材料做成的四个正方体,其中有一个是空心的,它们的边长和质量如图所示,空心的是( )A . B . C . D . 13. (2分)甲、乙两汽车同时从A地出发去B地,已知在整个过程中,甲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在任何时刻,甲车一定在乙车前面B . 在任何时刻,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在后退C . 在整个过程中,甲车用的时间一定比乙车短D . 在前半路程,甲车用的时间一定比乙车短14. (2分)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 A . 小孔成像B . 叉鱼时,要把叉对准稍低于所看到的鱼的位置叉去才能叉中鱼C . 影子的形成D . 太阳灶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7分)15. (2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细钢丝的直径,将细钢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后用刻度尺测量,测得这个线圈的长度是_cm,细钢丝的直径是_mm16. (4分)弹钢琴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利用超声波清洗眼睛说明声波能够传递_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2s后收到回波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1m/s,则此处海水的深度为_m;利用此种方法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_ 17. (3分)如图所示,鱼缸中只有一条小鱼,而人的眼睛从图中位置可以观察到两条,一条鱼的位置变浅,另一条鱼变大前者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_(选填“实”或“虚”)像;后者是由于鱼缸的右侧部分等效于凸透镜而形成的_(选填“实”或“虚”)像18. (3分)正在巴西举行的世界杯足球赛首次采用“门线技术”图甲中的摄像机镜头相当于_(凸凹)透镜,足球到摄像机距离U_2f(=)。如图乙,裁判员手腕处的表在一秒内就能接收到分析结果,表是通过_接收信号的。19. (5分)小明同学用天平测物体质量,他将托盘天平放在_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观察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_;天平横梁调平衡后,在称物体的质量时,他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后,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乙所示,这时他应进行的操作是_他用天平称一个塑料瓶的质量,然后将其剪碎再放到天平上称量,比较两次测量结果发现测量值相等,这说明物体的质量与_无关;他再将一小块冰放入杯中用天平称量总质量,当冰熔化成水后,再称水和杯的总质量,比较两次测量结果发现测量值相等,这说明物体的质量与_无关三、 实验探究题 (共4题;共32分)20. (6分)测量小石块的密度。(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选填“左”或“右”)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天平平衡,则小石块的质量m1为_g。 (3)没有量筒,用下列两种方案测量小石块的体积。方案一:如图丙所示,将烧杯放在水平台面上,用细线系住小石块轻轻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使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壁上记下水面位置。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后,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为152.4g。向烧杯内缓缓加水至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3为165.2g。方案二: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4。如图丙所示,将烧杯放在水平台面上,用细线系住小石块轻轻放入烧杯中,使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壁上记下水面位置。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后,向烧杯中缓慢加水至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5。根据方案一测量结果计算出小石块密度=_kg/m3 , 测出的小石块密度与真实值相比_(选填“偏大”或“偏小”)。你认为根据哪一种方案测量结果计算出的小石块密度更精确?答:_,理由是_。21. (9分)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平板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镜面的接缝ON转动。(1)如图,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都是45,于是实验小组的同学得出结论:入射角的大小等于反射角的大小,你认为他们的结论有什么问题吗?_;_。(2)实验中,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应该多次改变_的大小。 (3)若将AO向ON靠近,则OB_(靠近远离)ON。 (4)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在F上_(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B,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 (5)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_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的。 (6)白色硬纸板的主要作用是显示_22. (13分)小明通过前面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 (1)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图甲),看到手指_的像(放大/等大/缩小);然后再用它观察远处的房屋(图乙),看到房屋_的像(放大/等大/缩小)。他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物体与透镜间的距离有关。为验证自己的猜想,做了下面的实验。(2)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经过调节,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位置如图丙所示,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把透镜向_(上/下)调。 (3)小明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数据,求出凸透镜的焦距f=_cm;在表中5、6两组实验中,光屏上没有像的原因是_,但此时可以从_(光屏/蜡烛)一侧通过凸透镜观察到烛焰_立的像,_就是利用了这一成像规律。(4)小华做实验时将凸透镜焦距换成15cm。如图所示,当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线位置时,光屏应在_(选填“”、“”或“”)区域内左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5)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应该向_透镜方向移动光屏(选填“靠近”或“远离”),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见近视眼患者的晶状体比正常人的晶状体要_(凸/平)一些。 (6)小明班拍集体照时,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分析表中第1-4组实验数据,你认为:这时摄影师应使照相机_同学(靠近/远离),同时还应_(增大/减小/不变)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 23. (4分)探究水的沸腾实验;(1)如图是做水沸腾实验时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读数为_; (2)实验时,水中有大量的气泡且在上升的过程中体积逐渐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直到水面破裂,水开始沸腾 (3)当水温上升到80摄氏度时,每隔30s记录一次温度计示数,直到沸腾一段时间,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_,水沸腾后的规律是_ 四、 解答题 (共3题;共18分)24. (5分)遇到大风天气,路旁架设的天线会嗡嗡地响,这种声音是由于电线的振动产生的,我们能听到嗡嗡声是靠空气传播来的,为什么往往冬天听到的声音比夏天听到的声音要刺耳?请举出与此相类似的现象25. (2分)如图所示,一个底面积为S的圆柱形容器直立漂浮于水中,这时它浸入水中部分的长度为h0 当往圆柱形容器内注入适量的水后,它仍能直立漂浮于水中,这时它浸入水中部分的长度变为h1 将圆柱形容器内的水换成同体积的某种液体后,它仍能直立漂浮于水中,这时它浸入水中部分的长度变为h2 已知水的密度为水 , 则: (1)圆柱形容器的质量m=_; (2)容器内液体的密度=_ 26. (11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如果遇到危急情况,司机常要紧急刹车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的距离叫做停车距离,停车距离等于反应距离加上制动距离(注:反应距离是指司机发现情况到踩下刹车这段时间内汽车们行驶距离;制动距离是指踩下刹车后汽车在路面上滑行的距离) .下表是司机驾驶小汽车时,在水平、干燥的沥青路面上以不同速度行驶时的统计数据 . (1)请利用表中数据,在如图所示的坐标图中用平滑曲线绘出制动距离随速度变化的曲线 . (请先用铅笔,确定后再用标准答题笔涂黑)(2)一起发生在限速50千米时路段的交通事故中交警测得肇事车后留下的刹车痕迹(制动距寓)长为25米请你根据上面图象判断司机是否超速?_ . (注:该车的制动性能与上表数据一致)(3)反应距离取决于反应时间和行驶速度 . 下列行为不会使司机反应时间变长的是( ) . A . 疲劳驾驶B . 酒后驾驶C . 打手机D . 超速驾驶(4)轮胎长期能用后会变光滑,则在相同情况下,制动距离会变_ . (5)在图中,图A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 . 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在图B中,P1、P2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P1、P2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t=1.0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v=340m/s,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则根据图中可知,汽车在接收到P1、P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是_m,汽车的速度是_m/s . 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4题;共28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7分)15-1、16-1、17-1、18-1、19-1、三、 实验探究题 (共4题;共32分)20-1、20-2、20-3、21-1、21-2、21-3、21-4、21-5、21-6、22-1、22-2、22-3、22-4、22-5、22-6、23-1、23-2、23-3、四、 解答题 (共3题;共18分)24-1、25-1、25-2、26-1、26-2、26-3、26-4、26-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