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单元.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724390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单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单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单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的引言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概括说明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会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第二部分深入分析工业革命以来逐步占上风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无法克服20世纪30年代前后出现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为摆脱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开创了政府积极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发展起来。第三部分简要分析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诸多新因素使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新变化,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随之有所变化,资本主义经济在新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特点。第十七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重点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影响难点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自由放任”政策本课主要从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危机的特点、危机的影响以及美国在经济危机初期应对政策的失败四个方面来讲述19291933年的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这场危机的发生,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固有矛盾的结果。经济危机从美国开始,迅速扩展到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面对经济危机,各国处理方式不同,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第一目虚假“繁荣”的幻灭。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有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利用“中立”的有利地位,在战争中大发横财,一战后,美国从战前欠外债30亿美元到战后外国欠美国130亿美元,并掌握世界黄金储备的40%,华尔街已成为继伦敦之后的另一个世界金融中心。第二,总体说来,20世纪初期的美国政府对经济活动实行“自由放任”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第三,国内的技术革新和生产合理化运动都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如技术革新和机器设备更新刺激生产发展;由于很早确立了专利保护制度,美国的发明和创造空前活跃,与此同时,诸如泰勒制和福特生产线等“工业生产合理化”运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经济发展迅速。此外,分期付款的销售模式刺激了消费市场的活跃。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第一,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20年代美国经济虽然繁荣,但广大劳动人民生活却相对贫困,国民贫富差距扩大。第二,分期付款的消费模式展现的是美国市场的虚假繁荣,这种繁荣并不是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真实体现,资本家受利益驱使,盲目扩大生产,使原本存在的生产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尖锐化。第三,无限制的股票投机活动,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经济危机的表现: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锐减。第二目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与以往的经济危机相比,这次经济危机范围更广,持续时间更长,破坏性更大,给资本主义世界带来的影响比此前的经济危机深远。经济危机首先加深了各国国内的社会危机。其次,经济使各国关系紧张,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整个30年代,资本主义各国为了转嫁经济危机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经济战。提高关税,货币贬值,加紧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使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经济遭到沉重打击,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席卷世界的危机不但没有消除,世界局势反而开始紧张。国际局势的紧张并未缓解资本主义各国的社会危机,相反,各国普遍面临着因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德国和日本应对经济危机的对策使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和亚洲策源地分别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第三目“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美国应对经济危机的对策不同于德国和日本,经济危机爆发初期,美国总统胡佛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对经济进行直接干预,美国经济继续恶化,后来胡佛被迫采取了一些小规模的政府直接干预经济的措施第十八课罗斯福新政重点 新政的内容,新政的影响。难点 金本位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第一目临危受命第二目实施“新政”第一阶段是19331935年,着重于医治经济危机造成的创伤,提出复兴经济的法案和计划。第二阶段是1935年以后,着重于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救济措施贯穿始终,所以新政的主要内容还可以用“3R”来概括,即复兴、救济和改革整顿银行业 1933紧急银行法案证券交易法,停止黄金出口,后来宣布放弃金本位制工业 1933全国工业复兴法,成立了“全国复兴署”,由它协调国家、企业主和劳工之间的相互关系,规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等方面的规章(其中,有的法规规定禁止雇用童工,产业工人最低工资为每小时40美分,每周工作时间为35小时,脑力劳动者为40小时。此外,全国工业复兴法的第七条第一款规定由国家调节雇主与工人的关系,工人有权组织起来集体谈判雇佣合同,禁止以参加公司工会作为雇佣条件。这些举措无疑缓和了当时的阶级矛盾)农业 1933农业调整法,农业调整署(职责是调整全国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克服生产相对过剩,提高农产品的价格)救济工作 联邦紧急救济法联邦紧急救济署(“以工代赈”“民间自然资源保护队”田纳西河的开发)新政有些措施尽管受到欢迎,但其实施并非一帆风顺。1935年5月和1936年1月,最高法院先后宣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和农业调整法违宪,这激起了工会组织的激烈抗议。罗斯福坚持认为,没有有组织的工人群众的支持,社会无法稳定。在他的支持下,国会于1935年6月27日通过了全国劳工关系法,用以代替被废除的工业复兴法第七条第一款。接着,国会又于8月14日通过社会保障法,开创了美国的福利制度第三目摆脱危机困境1 使美国避免了经济大崩溃,有助于美国走出危机2 既保证企业家的利益,也保证贫困失业者的最低生活水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美国社会的稳定3恢复美国人民对国家制度的信心,有效遏制了法西斯主义对民主制度的威胁4新政的一系列关于救济、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最低工资的立法,构成了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经过以后的历届政府的发展,成为今天美国的福利制度5新政是在资本主义制度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本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产生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十九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20世纪70年代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生活调节生产、增加投资、刺激消费、保证就业,就可以防止危机,它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经济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无论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面临战后重建的任务;30年代美国通过国家干预经济为特点的罗斯福新政,是凯恩斯主义在世界历史上头一次大规模创造性的成功试验,以上两点成为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的社会基础。在凯恩斯主义的影响下,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一改过去对经济自由放任,完全依靠经济规律调节的态度,纷纷采取了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不断调整财政、税收、金融政策;在一些基础工业和公用事业中推行国有化政策:推行比较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以保证社会的安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战后的20多年被称为发展的黄金时期。220世纪70年代以后20世纪7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周期。前一阶段在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下,各国发展很快。然而,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也不能克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有制的固有矛盾,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陷入了严重的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交织的“滞胀”状态,“滞胀”是“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的简称,具体表现为生产停滞、通货膨胀、失业严重、物价上涨和外贸增长趋缓等。英美等西方国家抛弃凯恩斯主义,转而实行鼓吹市场万能、反对国家干预、削减社会福利、维护企业利润的新自由主义政策。面对“滞胀”,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再次进行调整,实行了不同程度上改革经济政策,开始减少政府对国家经济生活的干预,但并没有完全放弃国家干预,出现了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其一,无论是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还是后来的“混合经济”,都是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不可能超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范围。它没有也不可能改变私有制、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和改变基本的不平等分配关系。正是因为这种调节没有从根本上触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所以它尽管有用,但起作用也是有限的。其二, “国有”经济和“公有制”有着本质的区别,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国有经济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得不进行的一种调整。这样的国有经济,不过是由个别资本家占有变成一群资本家占有而已。它不仅没有改变私有制,反而巩固了私有制。二、建立“福利国家”1建立福利国家的目的和福利国家的实质:二战后,西方社会流行着福利国家的思想。他们认为贫困和失业并不能完全归因于个人的无能或懒惰,是由社会不合理结构造成的。穷人和失业者是社会的受害者,理应由国家采取积极措施予以帮助。国家为那些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提供福利是社会正义的要求和应尽的义务,不是任意的施舍和恩赐,享受这种福利是个人的权利。为了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保障社会安全,促进国家的繁荣和发展,福利国家发展起来。其实质是把国家看作是全社会增加福利的工具,要求国家通过立法和财政经济措施,积极增进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福利国家的动机既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又出于对社会矛盾加深的恐惧。建立福利国家的目的决定了福利国家的实质。2福利国家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制度的完备及作用:二战以后,福利措施从零星的、局部的社会保障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体系,从单个的社会救济发展成了一种公民的“权利”。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政策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福利制度确实为各国社会成员谋得许多福祉,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平等,缩短贫富差距,杜绝了因贫困引发的许多社会问题。3福利制度的弊端及其规模的缩小:福利国家制度的弊病的表现也是多方面的,福利国家的弊病一方面集中在政府财政支出过大政府负担过重,另一方面福利国家会带来社会道德危机,被认为不鼓励工作,破坏家庭责任,自杀率高,性行为泛滥。20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世界许多国家经济增长的速度开始放慢,甚至出现了“滞胀危机”,这动摇了福利国家的基础,由此引发了福利国家的危机。福利国家也仍然是资本主义自身的调节。对于整个工人阶级来说,社会福利并不是什么无偿收入或“额外”收入。社会福利的发展也同工资的增长一样,被限制在必须保证而不能损害资本积累的范围之内,并依据其需要而变动。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所谓“福利国家制度”,并没有改变社会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性质,也没有改变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而只是在新的社会经济政治条件下,垄断资产阶级通过国家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来保证资本积累和继续维护其统治的一种方式,从而是整个现代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三 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1关于第三产业的兴起。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准也在提高,在居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一定的满足以后,又转向各种服务性的需求,使很多服务型劳动从原来的物质生产部门中独立出来,并实现了产业化,导致很多新兴服务业的产生,从而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而第三产业又以其新技术改造第一、第二产业,进一步增强了竞争力2“新经济”的出现(主要动力是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新经济”包括了三个要素:经济全球化为背景,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新经济”的实质,就是信息化与全球化,“新经济”的核心是高科技创新及由此带动的一系列其它领域的创新。促成“新经济”出现的现实环境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新经济”最早起源于美国,克林顿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背景。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采取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没有前例可以遵循,没有现成的经验教训可以借鉴和吸取,在这种情况下,苏维埃俄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2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18年初,当苏维埃俄国刚刚开始着手社会主义建设时,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爆发,苏维埃政权处境困难。为了集中全部的人力、物力战胜敌人,赢得军事上的胜利,苏维埃政府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三年战争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损害农民的利益,农民不满与日剧增,暴动时常发生。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困难,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府决定改变策略,实施新经济政策。3斯大林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形成。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制定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开展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完全消灭个体经济,否定商品货币关系,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行政手段,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在短期内的高效运作使苏联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着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的严重缺陷。4二战后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二战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先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在苏联进行经济改革。但是,由于在理论上没有打破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的束缚,只是在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框架内进行局部调整,因此,无法从根本上扭转苏联经济的颓势。5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苏联解体。6结论: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有失败的教训。第二十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利弊第一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历史背景。十月革命后,英、法、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出兵苏维埃俄国,并支持俄国国内的反革命势力,企图颠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战争爆发后,苏维埃政权控制的地区仅占全国面积的1/4,粮食和煤炭的主要产地都在敌对势力的控制之下,粮食等物资极度匮乏2)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第一,实行余粮收集制,农民必须按国家规定的价格和数量交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第二,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国家不仅将大型企业,也将中小企业收归国有,国家通过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及其下属的各总管理局,对工业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实行严格的集中领导;第三,取消自由贸易,实行粮食和日用工业品的配给制;第四,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3)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作用及评价。一方面揭示实施这一政策的必要性,指出它是苏维埃政权在特殊历史条件下,为了“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战胜敌人”而采取的非常措施。这一政策的实施,对于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保障苏维埃政权在军事上的胜利起到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指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它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不利于生产的发展,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第二目新经济政策(1) 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历史背景。1920年,国内战争基本结束,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在站稳了脚跟,但是在转向和平建设后,又面临着新的困难和危机。第一,连年战争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第二,经济困难引起政治危机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列宁的报告,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标志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2) 新经济政策的内容。第一,农业方面,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粮食税额比余粮收集额低,税后余粮归自己支配,还可把余粮在市场上自由买卖或换需要的工业品,允许农民个体地经营自己的经济,允许市场的存在,这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第二,工业方面,解除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于国家暂无力经营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这项措施有利于苏俄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恢复和发展本国工业。列宁对美国青年企业家哈默说:“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美国的资本和技术,这样就可以让我们的车轮再次转动起来。”第三,商业方面,允许自由贸易,恢复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促进了市场繁荣。第四,分配方面,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3) 实施新经济政策的作用第一,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满足广大农民、工人的经济要求,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稳定社会秩序,消除了政治危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第二, 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第三, 它探索了一条在小生产占优势的国家向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和创新。第三目“斯大林模式”(1)“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背景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渐确立,此时的苏联处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和包围之中,孤立无援,国内工业生产极其落后 (2)“斯大林模式”的表现及特点“斯大林模式”在经济领域的表现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二是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其特点是:在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取消一切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管理体制上以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管理取代市场调节,开创了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全新的计划经济体制(3)“斯大林模式”的成就及弊端“斯大林模式”的优势在于国家可以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资源,在短期内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使苏联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走完了欧美国家通常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工业化路程。“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其一是经济发展不均衡,片面发展重工业,使轻工业和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对农民的剥夺太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忽视消费品的生产,导致人民的物质生活长期没有得到重大改善;其二是长期执行指令性计划严重削弱了企业的生产自主权,不利于发挥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制约了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三,计划经济体制确立后,没有随着社会的变化进行调整,二战后逐渐僵化,丧失了自我完善的功能,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第二十一课二战后的苏联经济改革第一目“赫鲁晓夫改革”1 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1953年斯大林逝世之后,赫鲁晓夫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此时,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导致农业生产长期徘徊不前,到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低于十月革命前的水平,牲畜存栏数与1913年相等,而苏联人口比1913年增加了20%,这种状况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不能满足工业发展对粮食和原料的需求。为了扭转这种局面,赫鲁晓夫以农业为突破口,开始了经济领域的改革2 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1)农业改革。农业改革是赫鲁晓夫经济改革的重点。包括三方面内容:废除谷物的义务交售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允许农民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大规模垦荒,扩种玉米。(2)工业改革。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1954年8月,苏联部长会议通过决议,开始扩大企业领导的权利,国家对企业的指令性指标减少52%;运用物质利益原则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3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1对苏联当时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的不合理环节进行改革和调整,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促进生产的发展2 理论上没有打破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的束缚,对于苏联所处的社会主义阶段缺乏科学的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加之赫鲁晓夫本人喜欢浮夸冒进,缺乏深思熟虑,在改革开始后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跟进,最终导致改革失败第二目“勃列日涅夫改革”(1)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对赫鲁晓夫的经济政策做了一些调整。在企业管理方面,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体领导;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在工业方面,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2)改革的结果勃列日涅夫改革的结果,可以从两方面概括:一是前期取得一些成效,苏联的军事实力明显增强,达到与美国相抗衡的水平。二是与美国的军备竞赛增加苏联的经济负担,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日益严重,苏联的轻工业和新兴产业明显落后于西方国家,这些都严重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70年代后期,苏联经济增长开始下降,国家面临新的困境。第三目“戈尔巴乔夫改革”(1)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自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积累的弊端与矛盾日益严重(2)戈尔巴乔夫改革内容、问题及影响戈尔巴乔夫首先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政府还减少了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通过一系列法规,调整所有制的结构,使原来的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生了一些变化,个体劳动者和合作社得到迅速发展,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但是由于对于苏联长期形成的畸形经济结构没有进行深入研究,经济改革措施仓促上马,缺少宏观决策和切实可行的配套措施,致使改革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苏联经济持续下滑,戈尔巴乔夫把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问题归结于政治阻力太大,为了扫除障碍,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