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题教育教案.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724252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专题教育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专题教育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专题教育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 1 课时 法制教育第一课 做守法小公民 备课教师杨诗诗梁青花蓝曦李月清授课教师 李月清备课时间 2018 10 29授课时间修正备注教学内容有关法律的知识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法?知道守法的重要性。2. 了解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法。3. 树立做守法小公民的决心。教学重点 本课概念性的东西比较多,较为抽象,学生掌握起来有难度。 解决方法: 多设计游戏教学,寓教于乐。掌握安全知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守法的意识教具准备班班通知识链接法律的知识教法学法多媒体教学,引导式教学。教学过程1、 合作学习:什么是法? 问题:我们做事都要有一个规矩,这个规矩就是“法”。那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活动有了法则就能顺利进行? 交流:做游戏时候,要有规则。 人多拥挤时,要排队。 小结:是的活动有了法则就能顺利进行。“法”能很好地保护我们每个人的利益。2、 采访专家:了解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法。 1、记者采访: 专家:校法制副校长欧义华 校法律顾问:李英主任 记者:学生们自由发问自己心中一切有关法律问题的疑惑,由专家们进行针对性的普法宣传。 2、总结宣传:由专家总结介绍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法。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有关父母对于子女的抚养与教育义务的相关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相关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法三、模拟法庭:环境布置:模拟法庭,设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陪审团。 审判专题: 1、事关县长(教育重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怎么生活(宣传重点:离异且不生活在一起的父或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与教育的义务。) 3、外号的烦恼(教育重点:这种行为是错误的,情况严重时有可能触犯法律,受到制裁。) 四、讨论总结: 争做“守法小公民” 讨论的第一个方面:守法好处多。 讨论的第二个方面:我们还可以在那些方面做到:更好地遵守法律? 板书设计 作业教学反思第 2 课时 法制教育第二课 遵守公共秩序备课教师杨诗诗梁青花蓝曦李月清授课教师L李月清 备课时间 2018 10 29授课时间修正备注教学内容l、在校外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2、见到同学有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能批评、劝阻。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目标1、 知道有关公共场所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2、 列举说明公共场所所需要的良好秩序。教学重点 有关公共场所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 。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校外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教具准备1、 公共秩序是公共场所的纪律,我们应当知道有关公共场所的公共秩序。 2、公共场所所需要的良好公共秩序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 3、在公共场所自己要遵守公共秩序,看见同学有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能批评、劝阻。知识链接1、 了解学生中遵守公共秩序的情况。2、 收集与遵守公共秩序有关的资料。 教法学法多媒体教学,引导式教学。教学过程1、 谈话,引入新课 1、你在哪些公共场所见过这样的标语?(出示:请安静、请依次排队、请勿吸烟) 2、当你看到这些标语时你是怎样做的? 师:我们是小学生,必须遵纪守法,我们该怎样从遵守公共秩序做起呢?请大家一起来学习遵守公共秩序一课。(板书课题)2、 学文、明理1、 生跟着录音熟悉课文内容 思考:我们为什么要遵守公共秩序? 2、 师讲解告诉学生: 公共场所是我们大家共同生活、学习、工作的地方。公共秩序是人们长期生活中为适应共同生活的需要逐步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的规则。人们按照这些规则办事社会就井然有序。3、 出示(某小学排着整齐的队伍到剧场看杂技表演) 教师提问、学生讨论: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们遵守公共秩序? (排队入场、按票入座、演出中役有走动、看演出时不乱吼叫、结束时场地上没有瓜皮果壳) 剧场的叔叔阿姨是怎样称赞他们的?说明他们怎么样? 他们遵守了公共秩序对社会生活有什么好处? (启发学生从心情、演员完成任务的情况、剧场工作人员的态度等方面来谈) 师小结:遵守公共秩序可以使公共场所里被服务者心情舒畅,服务者满意,公共场所井然有序,展示我们自己的文明程度。 但是有些学校个别同学就不是这样。4、 出示图: (图画内容:小明等几位同学在一个车站停车场里打闹,小刚劝他别这样做,他不听,正在这时,一辆客车从车站开出,另一辆正要进站,小明他们不让道,在两辆客车间追打,司机来了个急刹车,才避免了重大事故的发生。) 问:几个小学生干了一件什么事?他们扰乱了哪里的秩序,结果怎样?哪位同学的行为是好的?他做了什么事? 师小结:不遵守公共秩序害处大 板书:公共场所需要有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人们正常学习、生活、工作的保证。3、 深化认识 下面这些说法正确吗?请用事例说明理由。1、有的同学说:“如果不要公共秩序;大家随随便便,自由自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是更好吗? 2、一个人不遵守公共秩序没有关系。 师小结:遵守公共秩序是必要的,每个人都必须自觉遵守,秩序是自由的第一条件。 板书:个人行为影响公共秩序 遵守公共秩序从我做起4、 行为指导 1、你到过哪些公共场所?你知道这些公共场所的秩序吗?2、议议、做做:同学们常去公共场所,请你照例子用有关的规则提醒大家,明确有关公共场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 a上车时;b到影剧院;c到游乐场;d在商店 五、深入导行 生分组讨论:遇到下列情况你该怎么办,为什么要这样做?1、同学们在图书室里排队借书,你看见了一个同学没排队而挤进了队伍。2、你班某同学,在商场里乱扔果皮、纸屑,服务员批评他,他和服务员大闹,你上前劝阻,可这位同学不听。 师再问:当你见到不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该怎样办?(启发学生答出:要阻止、批评等)六、课堂总结师:通过对遵守公共秩序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什么? 在生回答的基础上师进一步谈话:生活中有许多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事情,实际上都同社会的主产、生活乃至每个社会成员的工作、学习、生活密不可分,如果一个社会的公共秩序受到了破坏,这个社会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也就受到极大的影响,社会风气就会颓败,反之如果一个社会的每个成员都学法、懂法、守法、护法,拥有一个良好的公共秩序,那么社会就会有条有理,井然有序,因此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公共秩序,是我们大家的迫切希望,希望同学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认真遵守公共秩序吧!板书设计 作业教学反思第 3 课时法制教育第三课 预防陌生人 备课教师杨诗诗梁青花蓝曦李月清授课教师 李月清备课时间 2018 10 29授课时间修正备注教学内容预防陌生人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2.教育幼儿不随便接受陌生人的东西、不给陌生人开门、不跟陌生人走。教学重点 不随便接受陌生人的东西、不给陌生人开门、不跟陌生人走。 教学难点不随便接受陌生人的东西、不给陌生人开门、不跟陌生人走。教具准备课件,儿歌知识链接自我保护意识。教法学法多媒体教学,引导式教学。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图片内容,1、这是谁?你认识他吗?我们把自己不认识、不熟悉的人称为陌生人。2、观看课件,提问幼儿:画面中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小姐姐为什么摆手?3、教师进行小结:小姐姐不要陌生人的东西,她怕陌生人会伤害她。3、 学习儿歌陌生人1、告诉幼儿老师有一首关于陌生人的儿歌,请大家一起欣赏。2、教幼儿学习这首儿歌,鼓励小朋友把这首儿歌说给小弟弟、小妹妹听。三、引导幼儿讨论:陌生人为什么会送礼物个小朋友?我们为什么不要陌生人的东西? 板书设计 作业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