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A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724205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湘教版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湘教版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教版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A卷一、 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2013桂林)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 CO用于还原铁矿石B . 金刚石用于裁玻璃C . 铜作导线D . 干冰作制冷剂2. (2分)以下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基本经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 制取氧气B . 稀释浓硫酸C . 检查装置气密性D . 粗盐过滤3. (2分)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 铁生锈B . 食物腐烂C . 冰雪融化D . 蜡烛燃烧4. (2分)物质 A 和 B 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 C 和 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注意:图示中没有表示物质间的微粒数量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该反应中 B 为氧化剂B . 生成的 C和D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1:1C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 . 该反应肯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5. (2分)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将木柴架空燃烧,目的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B . 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C . 救火时,不要贸然打开所有门窗,以兔空气对流促进火势蔓延D .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6. (2分)室温下,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Fe3+、Ba2+、NO3、Na+B . K+、SO42、CO32、ClC . K+、Na+、Ba2+、OHD . OH、Na+、Cl、Ca2+7. (2分)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该微粒的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B . 该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C . 该微粒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D . 该图表示的微粒是一种离子8. (2分)化学实验中处处表现了颜色变化美,下列化学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A . 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B . 将空气中燃着的硫伸入氧气瓶中,火焰由黄色变为蓝紫色C . 在水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液体由无色变成紫红色D . 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固体由红色变成黑色9. (2分)发射通讯卫星的火箭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2N2H4 +N2O4 3N2+4X,其中X的化学式为( )A . N2OB . NOC . NO2D . H2O10. (2分)下列溶液分别能跟硫酸铜、盐酸、碳酸钠溶液反应,并产生不同现象的是( )A . AgNO3B . Ca(OH)2C . H2SO4D . NaOH二、 非选择题 (共6题;共38分)11. (7分)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理想的燃料是_(填“氢气”或“煤”)。 (2)为预防佝偻病,可以多吃鱼、牛奶等食物补充人体需要的_(填元素名称)。 (3)端午节人们食用粽子纪念屈原,使用糯米、食盐、火腿瘦肉、少量油作为某种粽子的原料,从营养均衡的角度看,除水外你认为还缺少的营养素为:_。 (4)网上曾有不少食用粉丝可燃烧的报道,有市民误以为粉丝中加入了不安全的添加剂所致,从化学的角度分析,粉丝中主要含有淀粉,是可燃物,当它_和_时就能燃烧。点燃的粉丝如燃烧端朝上易熄灭,从燃烧的条件来看,主要原因是_。 (5)2017年5月,我国首款大型客机C919首飞成功。C919结构上多处运用钛合金和铝锂合金作为零件,钛合金和铝锂合金属于_材料。 12. (5分)回答下列问题: (1)化石能源包括_、石油和天然气随着全球能源使用量的不断增长,人类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潮汐能、核能、_(写一种即可)等 (2)二甲醚(CH3OCH3)是一种可作为柴油替代资源的清洁燃料,二甲醚中含有_种元素,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 (3)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_ 13. (3分)(2016海南)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装置中标“a”的仪器名称是_;(2)实验室制备、收集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为_(填序号)(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14. (10分)学习化学一年后,同学们对课本上“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一般可以将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以及“支持燃烧的气体一般是氧气”这两句话产生了质疑。在老师的帮助下,用金属钠来探究下列问题:【提出问题】金属钠能否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金属钠能否在其他气体(如:CO2)中燃烧?【查阅资料】金属Na性质活泼,常温下,它极易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钠,氧化钠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金属钠还可以与水剧烈反应放出氢气。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实验探究】实验一:在实验室中,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煤油后投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溶液中出现蓝色沉淀,但没有红色的物质析出;按照步骤将金属钠投入水中,待反应结束后滴加酚酞溶液,发现溶液变红。实验二: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盛有CO2的集气瓶中,观察到钠在CO2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内附着黑色颗粒,并粘附着白色物质。【问题讨论】(1)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的原因是:_。 (2)根据上述资料写出钠块投入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3)实验二中生成的黑色颗粒是_,而白色物质可能是什么呢? 同学们围绕白色物质可能是什么产生如下猜想:甲认为白色物质是氧化钠,乙认为是碳酸钠,丙认为是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丁认为是氢氧化钠。我认为丁的猜想是不符合题意的,理由是_。 对白色物质是什么进行实验再探究,方案设计如下:方案1: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水,振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溶液变成红色,结论:白色物质中一定有氧化钠。方案2: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里,滴加足量盐酸,溶液中有气泡冒出,结论:白色物质中一定有_。方案3: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水,振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_溶液(供选试剂:A.石灰水B.氯化钙溶液 C.硫酸铜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然后过滤,再向溶液里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出现。则_(在甲、乙、丙中选)的猜想成立。 评价与反思:小娟同学认为实验方案1得出的结论不符合题意,其理由是_;(4)【拓展应用】测定实验中使用的标有质量分数为16的盐酸(图1)的实际质量分数。为了测定,小明配制了20%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然后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配得的氢氧化钠溶液,再逐滴加入该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测得剩余物总量为45 g。整个实验过程用pH测定仪测定滴加过程中溶液的pH。图2为测定仪打印出的滴加盐酸的质量与溶液pH的关系图。请以此次测定的数据,列式计算该盐酸的实际质量分数为_?(5)该盐酸的实际质量分数与标签上标出的质量分数不一致的可能原因_(不考虑误差)。 15. (3分)化学是研究物质变化规律的科学,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的化学反应,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在空气中加热铜片_(2)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_(3)铁丝在氧气中燃_16. (10分)为测定某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虎取100g该溶液,向其中滴加11.1%的氯化钙溶液直至不再产生沉淀,共用去氯化钙溶液100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2NaCl+CaCO3求:(1)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保留至0.1%)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二、 非选择题 (共6题;共38分)11-1、11-2、11-3、11-4、11-5、12-1、12-2、12-3、13-1、13-2、13-3、14-1、14-2、14-3、14-4、14-5、15-1、15-2、15-3、16-1、16-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