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0年中考试题分类汇编(科学)专题:科学探究B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724148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2020年中考试题分类汇编(科学)专题:科学探究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浙教版2020年中考试题分类汇编(科学)专题:科学探究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浙教版2020年中考试题分类汇编(科学)专题:科学探究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2020年中考试题分类汇编(科学)专题:科学探究B卷一、 单选题 (共13题;共26分)1. (2分)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倾倒液体 B . 稀释浓硫酸 C . 称取7.5克 NaOH D . 测定溶液pH 2. (2分)自从练了突破中考拉分题之后,小明的科学成绩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欣喜之余,他对该书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测量和计算,所得的四组数据中,不合常理的一组是( )A . 该书长26cm、宽18cm、厚1.5cmB . 该书质量为0.4KgC . 该书的重力为4ND . 该书的密度约为0.57Kg/m33. (2分)市场上的防晒霜都宣称可以防晒。暑假期间,我市某学校学生外出徒步旅游,准备借此机会做一个关于某品牌防晒霜的实验,看它是否有效。其中四位同学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实验人实验方案小敏第一天手背涂上防晒霜,第二天不涂。比较这二天被灼伤的程度。小英一只手背上涂上防晒霜,另一只手不涂。一天后,比较两只手背的灼伤程度。小玲在同学的手背上涂上防晒霜,自己不涂。一天后,比较自己手背与同穴手背被灼伤的程度。小红手心上涂上防晒霜,手背上不涂。一天后,比较手心与手背被灼伤的程度。你认为最为合理的实验方案是( )A . 小敏B . 小英C . 小玲D . 小红4. (2分)下列哪一项不符合科学观察的要求( ) A . 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B . 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和耐心C . 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并及时做记录D . 观察时要有自己的观点,不能同别人交流5. (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倾倒液体 B . 收集氧气 C . 加热液体 D . 稀释浓硫酸 6. (2分)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量取9.5ml的液体可用100mL的量筒B . 试管、烧杯、蒸发皿等仪器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C . 具有腐蚀性、易潮解的药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重D . 为了节约药品,将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7. (2分)关于科学观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科学观察都不需要测量B . 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C . 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D . 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8. (2分)下列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CO2 , 不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装置是( ) A . B . C . D . 9. (2分)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是研究问题的方法之一,得出下列科学规律的过程中,运用了这一方法的是( )A . 导体与绝缘体B . 凸透镜成像C . 真空不能传声D . 平面镜成像特点10. (2分)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11. (2分)生活中对需测量的科学量进行估计,是应具有的基本技能之一。下列估计不正确的是( ) A . 课桌高度约为 800 毫米B . 一盒牛奶的体积约 250LC . 人走一步的距离约 0.6 米D . 衢州盛夏中午气温可达 3812. (2分)(2015温州)法拉第曾以蜡烛的故事为题为青少年连续开展了多次报告。下列列举了报告中涉及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选项问题对问题的回答A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B火焰为什么向上?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C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与火焰中有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D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上留下的火痕特点A . AB . BC . CD . D13. (2分)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加热液体B .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C . 稀释浓硫酸D . 过滤二、 探究题 (共12题;共40分)14. (2分)近期统计数据显示,癌症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首要死因。端粒酶是与染色体末端结构相关的一种细胞组分。表中数据显示细胞癌变可能与端粒酶的活性有关,请完成下面的探究实验:实验目的:探究端粒酶与细胞癌变的关系。实验材料:癌细胞、端粒酶抑制剂、细胞培养液等。细胞类型增值代数端粒酶活性正常体细胞5060无癌细胞无限有实验步骤:将癌细胞平均分成A、B两组;_;纪录并比较A、B两组的增殖代数(分裂次数)。结果预测及分析:_。请根据上述内容,提出一种治疗癌症的新思路:_。15. (3分)夏天买回的豆腐,存放时间稍长就会变质有同学提出,在水里加入适量的盐,再将豆腐浸泡在其中,就能延长保鲜时间小明为了探究这一方法,设计了如下实验: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问题:(1)小明提出的探究问题是_ (2)设置乙实验的作用是_ (3)你从该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_(4)豆腐变酸的原因是_ (5)根据所学知识,再提出一种延长豆腐保鲜时间的方法:_ (6)用盐水浸泡豆腐,就是用高浓度盐溶液抑制_的活动或使之死亡,从而达到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目的 (7)本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 16. (3分)金属丝被拉断时所挂物体质量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某同学做实验时,提供了如下表中所列的9个品种(每个品种有许多根),根据有关猜想请选择实验的金属丝金属丝名称金属丝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m2A铜100.5B铜101C铜101.5D铜200.5E铜201.5F铜300.5G铁300.5H铝300.5(1)猜想一:金属丝被拉断时,其所挂质量大小与金属丝横截面积有关。为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的金属丝的序号为_。(2)猜想二:金属丝被拉断时,其所挂质量大小与金属丝的长度有关。为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的金属丝的序号为_。(3)猜想三:金属丝被拉断时,其所挂质量大小与金属丝的材料有关。为验证猜想三应选用的金属丝的序号为_。17. (3分)动物的能量都来自食物,各种食物的所含的能量是不同的。小明要比较花生仁、大米、牛肉干在体内所能提供的能量的大小,采用了下列实验方法:a、分别称取1克花生仁、大米、牛肉干,并将它们分别粉碎;b、在下图所示装置的试管中加入10毫升水;c、测量并记录加热前的水温;d、将粉碎后的花生仁放在燃烧匙中,然后在酒精灯上加热到自行燃烧,即马上放于试管下方,使其完全燃烧干净;e、在同样条件下,再分别用大米和牛肉干重复以上实验。(1)上述实验步骤尚不完整,请补充实验步骤_。小强认为这个实验中,由于三种物质燃烧产生的热量有散失,难以控制,并没有完全被水吸收,会影响得出正确结论,你同意他的观点吗?_(2)水的比热是4.2103焦/(千克),煤油的比热是2.1103焦/(千克)。你认为选用哪一种液体,实验的误差更小?18. (3分)小科发现很多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但溶解的速度有快有慢,她想:影响同种物质溶解速度的因素有哪些呢?小科根据生活经验以冰糖为例,提出了她的一些猜想:A与水的温度有关 B与冰糖颗粒的大小有关 C与是否搅拌有关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她设计了实验方案(实验中的烧杯完全相同),并进行了探究。下表是她在探究过程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实验次数颗粒大小水的温度实验现象5 克块状冰糖100 毫升、10 的水缓慢溶解5 克块状冰糖100 毫升、80 的水较快溶解5 克粉末状冰糖100 毫升、80 的水快速溶解(1)通过对比实验和实验的实验现象,可验证猜想_(填字母)。(2)通过对比实验和实验的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当水温等其他条件一定时,_。(3)为了验证猜想 C,小科设计如下实验: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_,观察两杯中冰糖溶解的速度。19. (3分)二氧化硫的性质与CO2有些相似,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利用下图装置和药品制取该气体,并对该气体与水在通常情况下能否发生化学反应进行探究。他们设计的探究过程如下,请你协助他们完成探究实验。 【假设】该气体与水在通常情况下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物是一种酸。【实验设计】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装置E的作用是_。【实验步骤与现象】先将装置D中胶头滴管中的蒸馏水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未见试纸发生颜色变化。将分液漏斗的开关打开,制取二氧化硫气体。装置C中的蓝色石蕊试纸的作用是_。最终看到_的现象说明假设成立。20. (4分)如图所示是“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部分实验操作示意图:(1)如图所示操作中,有错误的是_(填字母)。(2)粗盐提纯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填字母)。(3)操作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4)步骤D中称取5.0g粗盐,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ml水的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搅拌,直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称得剩余粗盐为05g,最终得到氯化钠晶体36g,该实验粗盐的产率(氯化钠晶体的质量占粗盐质量的百分比)是_。(5)若制得的精盐的产率偏高,则可能的原因是 (填字母)。A . 过滤时滤纸有破损B . 溶解含有泥沙的粗食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C . 蒸发时有固体溅出D . 最终所得精盐比较潮湿21. (4分)在一次科学实验中,同学们将饱和 CuSO4 溶液逐滴加到 5mL 饱和 NaOH 溶液中,观察到以下异常实验现象:实验序号滴加 CuSO4 溶液的量实验现象第 16 滴产生蓝色沉淀,但振荡后沉淀消失,形成亮蓝色溶液第 79 滴产生蓝色沉淀,且沉淀逐渐增多。振荡后沉淀不消失,很快沉淀逐渐变黑色在实验中同学们根据所学初中化学知识判断蓝色沉淀是 Cu(OH)2 , 蓝色沉淀为什么消失?同学们继续进行如下探究。【查阅资料】. Cu(OH)2 在室温下稳定,7080时可分解生成 CuO 和水. 酮酸钠Na2Cu(OH)4溶于水,溶液呈亮蓝色【猜想与讨论】小陶认为蓝色沉淀消失可能是 Cu(OH)2 发生了分解。其他同学一致否定 了他的猜测,理由是 同学们交流讨论后,提出以下两种猜想。 猜想一:少许 Cu(OH)2 可溶于足量水中。猜想二:Cu(OH)2 可在足量 NaOH 浓溶液中溶解,溶液呈亮蓝色(1)【实验探究】为验证猜想,同学们用 Cu(OH)2 粉末(其它试剂可任选)设计如下实验。 请你填写表中的空格。实验序号实验方法与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将少许 Cu(OH)2 粉末加到 5mL 蒸馏水中,充分振荡_猜想一错误_猜想二正确(2)【结论与反思】根据实验,并进一步查阅资料知道,Cu(OH)2 在 NaOH 溶液中溶解反应生成Na2Cu(OH)4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根据实验可知饱和 CuSO4 溶液与饱和 NaOH 溶液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依据的实验现象 是_。22. (3分)某同学要探究单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于是他准备了不同质量的小铁球(质量已知)、细绳、刻度尺、铁架台等器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次数摆幅(cm)小球质量(g)摆长(cm)时间(s)11030801.821040801.831540801.8415401002.0(1)(1)实验器材中还应该有_ (2)他将实验过程中测量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分析数据可知,单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只与_有关,该实验所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3)实验完成后,该同学用质量为20g和50g两个小铁球,分别制做成摆成为80cm和100cm的两个单摆,根据上面实验结论可推测,这两个单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应分别是_s和_s23. (3分)小明想找到一种让物体快速冷却的方法。在家庭内,让食物快速降温,一般可以把食物放在空气中冷却,或者把食物放在水中冷却。那么,牛奶在水和空气中哪个冷却的快呢?为此,小明用两个相同的牛奶瓶,都装入热牛奶,一个放在温度与室温相同的水中,另 一个就放在空气中,为了尽量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他把两个瓶都用木块垫起来,放在同一个桌面上,如图。实验时,他每隔一定的时问记录一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时间/min024681012141618甲的示数/70605347423937353433乙的示数/70666158555250484644(1)对甲、乙两个瓶中的牛奶,小明要控制它们相同的量是_。(2)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正确结论是_。(3)进一步分析表中甲的示数,小明又发现,在冷却过程中,牛奶冷却的快慢前后并不一致,是越来越_的(填“快”、“慢”或“保持不变”)。(4)小明又仔细分析了冷却速度前后不一致的原因,认识到这是因为牛奶冷却的快慢还会受到_的影响。24. (4分)葡萄糖酸亚铁【(C6H11O7)2Fe】是常用的补铁剂。工业上制备葡萄糖酸亚铁的方法之一是由刚制备的碳酸亚铁与葡萄糖酸反应而得。其流程如图: 用下图装置制备FeCO3 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成功制得碳酸亚铁,实验开始时应该_(填打开或关闭K1、K2、K3),待B中反应即将结束时再打开K2关闭K3 , 目的是_。 (2)碳酸亚铁过滤时需在表面保留水层的原因是_。 (3)反应后加入葡萄糖酸调节溶液pH至5.8,其原因是_。 (4)葡萄糖酸亚铁溶液结晶、洗涤时均需加入乙醇,其目的都是_。 25. (5分)某兴趣小组在学习酶的知识后,又开展了酶专一性的实验研究。【查阅资料】材料一:淀粉和蔗糖都是大分子非还原性糖类美,在相关的催化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材料二:葡萄糖属于还原性糖,它遇斐林试剂显砖缸色。【实验器材】1淀粉溶液,1蔗糖溶液,淀粉酶溶液,蔗糖酶溶液,斐林试剂、若干试管等。【实验过程】取两支相同试管,编号为甲、乙;实验分组及所加试液如下表一:实验现象:甲、乙试管内均显红色。【反思交流】有同学认为比较甲、乙两组实验,还不能证明酶具有专一性,理由是_。【方案完善】为补充证据,请你结合反思交流完成下列实验步骤的设计,并预测实验结果。另取两支相同试管,编号为丙、丁;实验分组如表二,请在表格中填写出应加试剂的种类及用量;预期实验现象:_。【讨论分折】通过比较_两组实验,说明淀粉只能化淀粉分解成糖。三、 填空题 (共2题;共5分)26. (3分)现有金刚石、氯化钠、酒精、生石灰、小苏打、一氧化碳,从中选择恰当的物质序号填空(1)_用于治疗胃酸过多;(2)_用于配制生理盐水;(3)_用作食品干燥剂;(4)_用于刻画玻璃;(5)_用于冶炼金属;(6)_用作内燃机的燃料27. (2分)二氧化硫气体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其水溶液叫亚硫酸(H2SO3)硫化氢(H2S)是一种具有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其水溶液叫氢硫酸(1)根据上述信息,写出硫化氢的一种物理性质_(2)在室温时,向饱和的H2SO3溶液中通入H2S气体,发生反应如下:2H2S+H2SO3=3S+3H2O,已知在相同条件下,H2S的酸性比H2SO3弱在室温时,向饱和的H2SO3溶液中通入H2S气体,则下图中溶液的pH随通入H2S气体体积的变化曲线示意图正确的是_A B C D(3)实验室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有关化学方程式为:FeS+H2SO4=H2S+FeSO4 , 则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最适宜的收集装置分别是图中的_第 20 页 共 20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3题;共26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二、 探究题 (共12题;共40分)14-1、15-1、15-2、15-3、15-4、15-5、15-6、15-7、16-1、16-2、16-3、17-1、17-2、18-1、18-2、18-3、19-1、20-1、20-2、20-3、20-4、20-5、21-1、21-2、22-1、22-2、22-3、23-1、23-2、23-3、23-4、24-1、24-2、24-3、24-4、25-1、三、 填空题 (共2题;共5分)26-1、27-1、27-2、2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