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八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723369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八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0届八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0届八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八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卷一、 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下列常见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 . 体检时,做透视检查用的“X光”是超声波B . 人类可以利用灵敏的声学仪器监测一些自然灾害产生的次声波,可以提前预警,达到减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C . 女高音的“高”和引吭高歌的“高”都是指音调高D . 上课时,在走廊里要保持安静,这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2. (2分)下列图示物态变化现象需要放热的是( )A . 冰雪消融B . 露珠消失C . 枝上霜落D . 冰雕变小3. (2分)扎加同学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 A . 某中学生的体重约500NB . 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CC . 某中学生步行速度约1.2m/sD . 某中学生身高约170cm4. (2分)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 A . 日子久了,墙角积上了灰尘B . “汗”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C . 北方树枝上出现雾凇D . 严冬,屋顶的积雪没化成水却越来越少5. (2分)(2013绵阳)如图所示,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抽出玻璃板后,比空气密度大的二氧化氮进到了上面的瓶子这个现象说明( ) A . 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 . 气体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C . 气体是由分子组成的D . 温度越高,气体分子运动越剧烈6.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B . 太阳和正在放映的电影银幕都是光源,月亮不是光源C . 太阳光射不到影子里是因为光的传播路径是直的D . 光在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3105km/s7. (2分)有四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厘米的卷尺测量学校花坛的宽度,他们测量的结果正确的数据是( )A . 25.32mB . 25.326mC . 25.3260mD . 253.26m8. (2分)当光从空气斜射进入玻璃中时,会发生折射,如图所示画出的折射光路,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9. (2分)学完光学后,小明对知识做了如下梳理,其中连线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0. (2分)汽车站并排停放着两辆大客车,甲车突然相对地面向后行驶,乙车仍相对地面静止,这时乙车上坐在座椅上的乘客却觉得乙车在向前行驶则该乘客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A . 乙车B . 甲车C . 房屋D . 树木11. (2分)(2015玉林)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了120km的路程,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60km/h,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40km/h,则汽车行驶这120km( )A . 所用时间为2.4hB . 所用时间为2.6hC . 平均速度为48km/hD . 平均速度为50km/h12. (2分)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此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 )A . 大于10cmB . 小于10cmC . 大于20cmD . 在10cm和20cm之间二、 填空题 (共8题;共27分)13. (2分)交通噪声是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如图所示,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在_和_控制了噪声.14. (3分)在我县,春天往往会出现“返潮”现象,地面、墙壁全是湿的。专家解释:这是因为遭遇“倒春寒”天气,地面、墙壁等处的温度_,西南暖湿气流来到我县上空,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_,极易发生_现象,使近地面的物体冒“冷汗”。15. (4分)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到达绿纸做的光屏上,光屏上应该有_种色光,但眼睛只能在光屏上看到_光;对于流入市场上的假币,人们常借助验钞机发出的_来辨别真伪太阳的热主要是以_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的16. (2分)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块圆形玻璃转盘,距转盘上方2m高处有一盏灯成像在其中灯的像距离该灯_m;若用手水平拨动转盘,则会观察到灯的像的位置_(选填“改变”或“不改变”) 17. (2分)如图所示为_的模型示意图(填近视或远视),需要_透镜来矫正(填凸或凹)18. (7分)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其中_是入射光线,_是反射光线,_是折射光线,反射角为_,折射角为_ 光线是从_斜射入_19. (3分)(2014徐州)如图所示是小球下落过程中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的照片,其中小球运动的参照物是_,比较小球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_,可知小球的速度越来越_ 20. (4分)如图是某摄影师抓拍的一滴水珠下落到水面瞬间的照片,水珠后方的人通过水珠成_、缩小的实像,此时水珠相当于_镜;水珠在水中所成的像是_像(选填“虚”或“实”),此时水面相对于_镜三、 解答题 (共8题;共60分)21. (15分)(2013盐城)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在图甲中画出小明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在图乙中根据出射光线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 (3)在图丙的圆圈内画出静止的小磁针,并标出其磁极 22. (12分)国庆假期,小芳一家驾车外出旅游。 (1)经过如图某交通标志牌时,小芳注意到了牌上的标志如图甲所示小芳想弄清上面的含义,请你帮帮她15km的含义:_; 40的含义:_ (2)若小芳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0.5h,则实际车速为多少?是否超速? (3)当汽车行至某区间测速路段拍照点(入口处)时(如乙图),小芳注意到这段区间测速公路全长24km,行驶速度要求为:最低限速60kmh,最高限速120kmh,小芳看表此时正好是上午8:00,请问她们必须在什么时问范围内到达区间测速另一个拍照点(出口处)才不会违规。请你通过计算说出小芳告诉他爸爸的是哪个时间范围。 23. (4分)完成下列单位转换: (1)50m=_km; (2)36km/h=_m/s; (3)0.6h=_min=_s 24. (4分)长廊AB方向铺有30块完整的相同的正方形地砖,如图甲。(1)小勇用最小分度值是1mm的尺测量其中一块地砖的长度如图乙所示,则每块地砖的长度是_m。 (2)小勇用停表测量自己从长廊的A端走到B端所用的时间,停表的读数如图丙所示,他所用的时间是_s。 (3)根据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v_,算出小明的步行速度为_m/s。 25. (4分)(2015武汉)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某同学将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纸板ENF放置在平面镜上,如图甲所示(1)使一束光贴着纸板EON沿某一角度入射到O点,纸板FON上没有观察到反射光,原因可能是_(2)正确操作实验,并在纸板上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如图乙所示取下纸板,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_,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并比较_(3)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而成的,这样做的目的是_26. (9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1)如图1所示,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cm;(2)如图2所示,应将光屏向_(选填“上”或“下”)调整,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其目的是使像完整的成在光屏的中央;(3)当烛焰距离凸透镜25cm时,光屏上成_(选填“正立”、“倒立”)、_(选填“放大”、“缩小”)的_(选填“实”、“虚”)像,生活中的_(选填“投影仪”、“照相机”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4)接下来将蜡烛向凸透镜方向移动,若在光屏上还能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凸透镜(选填“靠近”、“远离”);(5)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小明用不透明的纸挡住透镜下半部分,则光屏上所成的像_(选填“完整”、“不完整”)27. (3分)小明通过实验探究某金属电阻的阻值 R 随温度 t 的变化关系,实验电路如图所示,控温箱用以调节金属电阻的温度实验时闭合开关 S,先将开关 S1与 1 端闭合,调节金属电阻的温度,分别记下温度 t1 , t2 , 和电流表相应的示数 I1 , I2 , 然后再将开关 S1与 2 端闭合,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再次为 I1 , I2 , ,分别记下电阻箱相应的示数 R1 , R2 , (1)某次实验时,电阻箱旋钮如图乙所示,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为_ (2)实验记录的 t 和 R 的数据如表: 温度 t()20.040.060.080.0100.0阻值 R()9.610.411.212.012.8由实验可知,R 随 t 的变化关系为 R=_(3)下列实验中所用的研究方法与本实验不相同的有_(选填序号) 通过音叉接触水面溅起水花知道音叉在振动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根据听到铃声逐渐减弱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选用两根相同的蜡烛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控制电阻不变28. (9分)请仔细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人类的眼睛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 、缩小的实像;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长时间的用眼,比如看书,看电视、计算机,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劳,眼睛疲劳常见症状是头疼脑胀、眼睛发干。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25cm。(1)请把上文中像的性质补充完整。(2)人的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_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_使像变得清晰。(3)根据上文,你认为人的正常眼睛的观察范围是: (填以下选项)。A . 010cmB . 10cm25cmC . 025cmD . 10cm极远处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二、 填空题 (共8题;共27分)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三、 解答题 (共8题;共60分)21-1、21-2、21-3、22-1、22-2、22-3、23-1、23-2、23-3、24-1、24-2、24-3、25-1、25-2、25-3、26-1、26-2、26-3、26-4、26-5、27-1、27-2、27-3、28-1、28-2、28-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