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I)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721033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沪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沪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I)卷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灿烂多姿的“冰晕”装点着美丽的天空,它是大气中冰晶对光线反射或折射所产生的大气光学现象。“冰晶”是水蒸气冷却后变成的固体小颗粒。“冰晕”和“冰晶”的形成过程发生的变化是( ) A . 前者为物理变化后者为化学变化B . 均为化学变化C . 均为物理变化D . 前者为化学变化后者为物理变化2. (2分)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 洁净的空气B . 水C . 氢氧化钠D . 高锰酸钾3. (2分)建设美丽校园,美化育人环境。从化学视角,你认为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 多栽花种草,与植物交朋友B . 不焚烧垃圾,净化校园环境C . 方便生活,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餐盒D . 绿色出行,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4. (2分)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B . 锌和铜均是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C . 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CO2也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D . 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5. (2分)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气密性B . 用托盘天平称量10g固体时,先放砝码,后放药品C . 用滴管取细口瓶中的液体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后挤压取液D .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6. (2分)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已普遍进入城市家庭,它是含有下列物质的混合物,在常压下,这些物质的沸点如下表所示: 物质名称乙烷丙烷丁烷戊烷己烷沸点/88.642.40.536.169.2在常温下使用至无气体放出时,钢瓶中常剩余一些液态物质,这些物质最有可能是( )A . 乙烷、丙烷和丁烷B . 乙烷和丙烷C . 只有乙烷D . 戊烷和己烷7. (2分)模型认知是中学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建立的模型正确的是( ) A . 空气中物质的含量模型 B . 四个氧原子模型 C . 镁离子模型 D . 地壳中元素含量模型 8. (2分)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铁丝生锈后生成一种黑色固体B . 镁在空气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C . 点燃红磷后,产生大量的白雾D .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会发出白光,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9. (2分)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过滤B . 倾倒液体C . 检查气密性D . 加热液体10. (2分)下列有关物质性质和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B . 生石灰能吸收水分,可作食品干燥剂C . 金刚石硬度大,可作钻探机钻头D . 武德合金熔点高,可用作保险丝11. (2分)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 . 橡胶老化B . 食物腐烂C . 铁生锈D . 木材燃烧12. (2分)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和工业制取氧气的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 ) A . 都是化学变化B . 都是分解反应C . 所用原料不同D . 都能制得很纯净的氧气13. (2分)与水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氢、氧原子B . 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H2O H2+O2C . 电解水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D . 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一种化合物14. (2分)小明做了一个名为“覆水可收”的兴趣实验。他将蜡烛粘在盘子的底部,向盘子中加入适量水,点燃蜡烛后,将玻璃杯倒扣在盘子中(如下图所示)。玻璃杯倒扣在盘子中后,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 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B . 一段时间后,玻璃杯内水面上升C . 水面高度不再改变时,玻璃杯内水面上方气体压强不再变化D . 水面高度不再改变时,玻璃杯内水面上方气体只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15.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B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可将红磷替换成细铁丝C . 镁条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一种黑色固体D . 红热的木炭伸入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二、 填空题 (共9题;共18分)16. (1分)从氧气 氮气 空气 氢气 二氧化硫 二氧化碳六种气体中,选出符合下列题意的物质,用序号填空: (1)属于混合物的是_ (2)医疗上用于抢救危重病人的是_ (3)在食品包装袋中,用作食品保护气的是_(4)与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17. (4分)“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 (1)从宏观知微观。 诗句“墙角数枝梅,冷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其中“为有暗香来”从微观角度解释,主要是因为_。(2)从微观知宏观。 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已知:“”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请回答:过程1的化学方程式为_。下列有关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_。a.分子种类改变b.分子间隔改变c.物理变化d.分子个数未变18. (1分)人类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获得能量,如利用沼气燃烧可以煮饭、炒菜等,请你举出两例利用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事例_;_ 19. (1分)下列事实能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 (1)供给呼吸的是_; (2)可用作制氮肥的原料的是_; (3)使长期敞口放置于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 (4)使放置在空气中的饼干变软的是_ 20. (1分)某实验小组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如图所示, 试回答:夹取细铁丝的仪器叫_,铁丝绕呈螺旋状的原因是 _;该实验需在集气瓶装少量水的原因是_。21. (1分)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古希腊学者曾经提出过一个学说:复杂的物质世界是由“水、土、火和空气”四种基本成分组成的,也称“四元素学说”十八世纪末,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了空气中含有氧气和氮气及通电分解水能产生氧气和氢气,该学说被彻底否定(1)从现代物质组成的理论看,在水、土、火和空气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 , 属于混合物的是_ , 火(填“属于”或“不属于”)_物质(2)从化学变化的理论看,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成分是_ , 水通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22. (4分)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 从微观角度说出判断物质C属于混合物的依据_。从微观的角度看,参加反应的A物质与B物质的分子个数比_。以上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23. (3分)分子是构成_的一种微粒。不同的分子一定会构成不同的_。 24. (2分)用微粒的观点回答问题。 (1)如图1所示,将盛有浓氨水的塑料盖套住长玻璃管下端后,白纸逐渐变红。在室温下红色从数字1到达8的位置,需2min;若将塑料盖浸入热水中,需1min。后者时间更短的原因是_。 (2)已知:氨气(NH3)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产生白烟。写出化学方程式:_。如图2所示,在玻璃管两端同时滴加等量浓氨水和浓盐酸后,迅速封闭两端。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在数字7位置首先产生白烟。试解释白烟没有在玻璃管中间首先产生的原因:_。 三、 简答题 (共2题;共3分)25. (2分)2013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对部分装修后房屋窄内环境状况抽样测试发现,近半数存在苯污染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在一定条件下苯能跟氧气、溴、浓硝酸或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苯的一条物理性质_ (2)苯的一条化学性质是_ (3)写出苯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 26. (1分)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含碳物质是中学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但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什么_? (2)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是因为_。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通常是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_。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通常是将混合气通入_溶液中。 (3)请写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_。 (4)下图分别是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装置图,其中错误的是_(提示浓硫酸有吸水性) 四、 实验题 (共2题;共8分)27. (4分)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如图1所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上图中标有、的仪器名称: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_(填标号)装置和D装置的组合,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能用D装置收集氧气,原因_。若选用图2所示装置替代D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填“a”或“b”)端导入。A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_。实验完毕后的操作是先_后_。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_(填标号)装置和C装置的组合,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 28. (4分)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实验,请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将点燃的红磷放入集气瓶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 (2)A实验完毕,进入集气瓶中的水不到水面上总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答出一条即可)。 (3)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硫在氧气中和在空气中燃烧现象不同,原因是_不同。B实验中集气瓶内放入少量水的目的是_。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填空题 (共9题;共18分)16-1、16-2、16-3、16-4、17-1、17-2、18-1、19-1、19-2、19-3、19-4、20-1、21-1、22-1、23-1、24-1、24-2、三、 简答题 (共2题;共3分)25-1、25-2、25-3、26-1、26-2、26-3、26-4、四、 实验题 (共2题;共8分)27-1、27-2、27-3、28-1、28-2、28-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