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718456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沪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沪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 (共20题;共40分)1. (2分)一种声波从水里传到空气中,它的传播速度将( )A . 变大B . 变小C . 不变D . 不能确定2. (2分)小石利用单反相机给他的几位好朋友拍了一张集体照,他的朋友们看了照片后都不满意,特别是站在前排最右边的小华、只看到半张脸,如图所示。他们希望小石重新拍照,那么小明应吸取怎样的教训( ) 照相机应离人远一些照相机应离人近一些照相机镜头往外伸一些照相机镜头往里缩一些A . B . C . D . 3. (2分)小欢用针孔照相机(即小孔成像实验装置)观察蜡烛的烛焰,若保持小孔和蜡烛的烛焰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若内筒位置不变,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是正立的B . 若内筒位置不变,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是放大的C . 若向右拉动内筒,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将变小D . 若向左推动内筒,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将变亮4. (2分)下列实验能探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A . 发声的电铃放入钟罩,从钟罩抽气B . 点燃的蜡烛放在音箱前,加大音量C . 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拨动尺子D . 拨动绷紧的粗细不同的橡皮筋5. (2分)下列四个现象中,可以用光的反射原理来解释的是( ) A . 水中的筷子“折了” B . 小孔成像 C . 水中塔的倒影 D . 地面上人的影子 6. (2分)手电筒发出的光向下照射到一个空烧杯底部,光线投射到烧杯底部形成一个圆形光斑(如图中虚线所示),若再向烧杯中注水到一定高度时,烧杯底部的光圈会变为如图中的( ) A . B . C . D . 7. (2分)如图是某人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示意图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 ) A . 近视眼 凸透镜B . 近视眼 凹透镜C . 远视眼 凸透镜D . 远视眼 凹透镜8. (2分)2018年12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我和我的祖国主题MV红遍网络,唱者激情无限,欢笑与润水交织,听者观者动容,激发人性中真实、温暖、朴素的爱国情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歌手可以通过麦克风来提高声音的音调B . 歌声通过空气传入现场观众的耳朵C . 现场观众大合唱的声音比歌手的声音传播速度更快D . 电视机前的观众根据响度来识别不同的伴奏乐器9. (2分)如图,容器底有一探照灯 S 发出一束光线投射到 MN 木板上,在 B 点形成一光斑,当向容器中注水时,光斑 B 将移向( ) A . B 的上方B . B 的下方C . B 的左边D . B 的右边10. (2分)下列对各实验的相应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A . 绕 ON 向后转动板 F,反射光线 OB 的传播方向将会随之改变B . 移动蜡烛 a,发现其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不变C . 从 S 点发出的一束光斜射到水面,其传播方向可能正确的是D . 在光屏上可以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与人眼球的成像特点相同11. (2分)下列关于光的有关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人越靠近平面镜,所成的虚像越大B . 光的折射所成的像可能是实像也可能是虚像C . 水中的鱼看岸上的人,看到的虚像位于实际位置上方D . 当像到孔的距离大于物到孔的距离时,通过小孔成的是放大的实像12. (2分)如图所示为一倾斜的平面镜,当你走向平面镜时,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A . 镜中的像变大B . 通过平面镜观察到的视野变大C . 镜中的像将远离你D . 像与你的连线与镜面不垂直13. (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 . 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传播速度相同C . 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D . 声音只能传递信息,不能传递能量14.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看到平面镜中的像,是像发出的光射入了眼睛B . 比镜面大的物体,不可能在平面镜中成完整的像C . 遮光板在平面镜的后方,会遮住平面镜所成的像D . 站在平面镜前的人逐渐远离镜面,像的大小不变15. (2分)在晚上看电影时,小明同学在会场上叫了一声,而同班的小丽马上听出是小明的声音,这是因为( )A . 小明声音的音调与别人不同B . 小明声音的响度与别人不同C . 小明声音的音色与别人不同D . 小丽声音音色与别人声音的音色不相同16. (2分)在初中科学的学习中,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放大镜成像;投影仪投影在屏幕上成的像;汽车观后镜中的像。下列关于上述“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属于实像的是B . 属于虚像的是C . 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D . 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17. (2分)将一蜡烛放在装有水的烧瓶前,调整蜡烛和烧瓶至如图所示位置,在墙壁上得到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是( )A . 缩小的虚像B . 放大的虚像C . 缩小的实像D . 放大的实像18. (2分)小明用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做成像规律实验,下列四种情景下移动光屏,不能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的一组是( ) A . B . C . D . 19. (2分)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通过的路程是200m,则通过这段路所用的时间是( )A . 1hB . 5minC . 50sD . 10s20. (2分)耳、鼻、喉科医生在诊病时经常要戴额镜,额镜相当于( ) A . 凸透镜B . 凹透镜C . 凸面镜D . 凹面镜二、 简答题(共8题,每空2分,共 40 分) (共8题;共42分)21. (6分)在喜庆的日子里,人们有时要敲锣打鼓,当鼓正在发声时,我们把小纸屑放在鼓面上,发现小纸屑会不停地跳动,说明鼓在发声时鼓面是_的,鼓声是通过_(填介质名称)传到人们耳朵中的。22. (4分)如图,保持矿泉水瓶与白纸的位置不变,当向空瓶中倒入水后,可观察到“黑白颠倒”的现象,这是由于倒入水后的矿泉水瓶相当于形成一块_镜。此时,若要将“黑白颠倒”的现象重新颠倒回来,白纸应_矿泉水瓶(选填“靠近”或“远离”)。 23. (4分)检查视力时,要求眼睛与像相距5 m。现医院按上图所示检查小科视力,让小科面对平面镜而坐,身后是视力表。已知人距平面镜2m,那么视力表离像的距离是_米。 24. (4分)如图所示,小洲在进行光的反射实验。他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使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在纸板上描出入射光线AO和反射光线OB,并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改变光的入射角度,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1)小洲将ON右侧纸板向后折,就看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_。 (2)接下来,小洲想探究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请你简要说明操作方法_。 25. (6分)清晨,逐渐变强的闹铃声吵醒了正在熟睡的小明,他把闹铃关掉,这是在_(填“人耳处”、“传播过程中”或“声源处”)控制噪声的这里所说的逐渐变强,指的是声音特性中的_改变了26. (6分)如图所示,公路边设有一大平面镜,我们从镜中看到一辆汽车向东驶到十字路口向右拐弯,这辆车实际上是向_行驶,向_拐弯。 27. (6分)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如图所示,这时反射角大小为_, 折射角大小为_。 28. (6分)用一组相同的瓶子盛上不等量的水就可以组成一个“乐器”,通过敲击瓶子就可以演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被敲击的瓶子发出的音符与瓶中空气柱长度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音调的高低与空气柱长度的关系是_; (2)往热水瓶或杯子里倒水,有经验的人不用看,就可以根据声音判断水是否快倒满了,这是因为_ 三、 实验探究和作图题(共4题,每空2分,32题作图每小题2分,共 (共4题;共30分)29. (12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时,小芳用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在白色不透明方格板上代替烛焰作为光源,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时,她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 (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她将光源移至15cm处,移动光屏,得到倒立、放大的_像; (3)将光源“F”放在30m处,其大小如图2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调整后,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再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遮住,在光屏上所成像可能是下列四幅图中的 。 A . B . C . D . 30. (4分)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甲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_,它说明了声音是振动产生的。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_。 (2)小明、小华等同学在探究完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物质作媒介 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物质作媒介。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如乙图所示,随着向外不断抽气,结果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_(选填“大”或“小”),由此现象可以推理:猜想是正确的。31. (8.0分)为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小金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当入射角为 40时,反射角为_。 (2)小金将纸板 F 绕垂直于镜面ON向后转动,在纸板 F 上还能看到反射光吗?请分析原因:_。 (3)若使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那么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的度数为_。 32. (6分)如图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平行玻璃砖(入射角为50)后,再折射入空气; (1)图甲、乙两图中,符合光的折射规律的是图_(填“甲”或“乙”); (2)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的折射角_5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把一块长方体玻璃砖压在有“科学”两字的书上,则“科学”两字是 。 A . 变浅的虚像B . 变浅的实像C . 变深的虚像D . 变深的实像四、 分析计算题(共2题,33题6分,34题4分,共10分) (共2题;共16分)33. (6分)小明等同学在“探究声音是什么”的实验中,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1)当用小槌敲击音叉时,在听到声音的同时,观察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_。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_。 (2)小明又去敲击同一个音叉,并且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敲击时的二列声波图,如图甲和乙,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两次声音的_(选填“响度”或“音调”)相同。 (3)细心的小明还发现老师桌上还有两种同种材料制成的音叉,如图丙和丁,敲击后_(选填“丙”或“丁”)图音叉振动的频率更高。 (4)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闹钟放进密封的玻璃罩中,然后逐渐往外抽气,我们听到闹钟声越来越_(选填“强”或“弱”),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_。但现有的抽气设备总是很难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即实验无法达到绝对的真空。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_。 A.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得出的B.用实验直接证实的C.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D.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加科学的推理得出的34. (10分)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如果经 6s 接收到来自海底的回波信号(海水中声速是 1500m/s),则: (1)该处的海深为多少km? (2)超声波声呐能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为什么? 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简答题(共8题,每空2分,共 40 分) (共8题;共42分)21-1、22-1、23-1、24-1、24-2、25-1、26-1、27-1、28-1、28-2、三、 实验探究和作图题(共4题,每空2分,32题作图每小题2分,共 (共4题;共30分)29-1、29-2、29-3、30-1、30-2、31-1、31-2、31-3、32-1、32-2、32-3、四、 分析计算题(共2题,33题6分,34题4分,共10分) (共2题;共16分)33-1、33-2、33-3、33-4、34-1、3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