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I)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718417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I)卷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15分)1. (1分)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是( )A . 回收利用废旧电池B . 用燃气热水器代替太阳能热水器C . 将实验室的有机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D . 在通风橱中制取SO2不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2. (1分)(2014湖州)下列实验操作中,其中一项的操作目的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类,该项操作是( )A . 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预先留少量的水B . 做中和反应实验时,事先在碱溶液中滴入12滴酚酞试液C . 闭合电路开关前,将滑片移到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处D . 转动显微镜的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双眼从侧面注视物镜3. (1分)利用括号内的物质,以及各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仍不能鉴别开来的是( ) A . 液体:氢氧化钡、稀硫酸、稀盐酸(酚酞试液)B . 气体: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澄清石灰水)C . 固体: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水)D . 固体:氯化铁、硫酸钡、氯化银(稀盐酸)4. (1分)如图所示,是体能测试中掷出的实心球运动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实心球在b点时,处于平衡状态B . 实心球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重力做了功C . 实心球离开手后继续前进,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D . 在实心球从b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5. (1分)下列关于简单机械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 车能轻松上山,盘山公路可看作是一个斜面 B . 汽车方向盘是一个轮轴,其本质是一个等臂杠杆 C . 将绳子把两根光滑的木棍绕起来,可以看作是滑轮组 D . 蜡烛跷跷板在两端蜡烛都点燃时能上下摆动,因此可以看作是一个杠杆 6. (1分)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内能可以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B . 汽油机工作时压缩冲程中内能最大C . 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D . 燃料的热值越大,内燃机效率越高7. (1分)如图为瓯北某小区采用的自动垂直升降式车库的停车过程示意图。下列关于汽车匀速上升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动能增加,重力势能不变B . 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C .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D .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8. (1分)跳绳是大家喜爱的体育运动之一,小金的质量为50千克,每次跳起高度约为6厘米(人整体上升,如图所示),一分钟跳100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向上起跳过程中小金的动能持续增大B . 在整个跳绳过程中小金的机械能守恒C . 小金跳一次克服重力做功约 3 焦D . 小金在这一分钟内跳绳的功率约为 50 瓦9. (1分)2018年6月29日,一则题为20秒60级台阶他抱着晕倒的女士冲向医院的新闻报道让救人兵哥哥、东部战区海军战士朱墨岩刷屏全国。在这20s内,朱墨岩登台阶的平均功率接近( ) A . 550WB . 55WC . 5.5WD . 5500W10. (1分)有X、Y、Z三种金属,把Y投入X(NO3)2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若分别将X、Z投入稀硫酸中,X表面有气泡冒出,Z无变化。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 ZYXB . YXZC . XYZD . XZY11. (1分)如图所示,两个内壁光滑、半径不同的半球形碗位于不同高度的水平面上,两碗口处于同一高度。现将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分别从两个碗的边缘由静止释放,当两球分别通过碗的最低点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两球的速度各自达到最大值B . 两球具有相同的惯性C . 两球的机械能相等D . 两球的速度大小相等12. (1分)等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所用氢氧化钠溶夜和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B . 混合溶液中钠离子与氯离子个数相等C . 混合后水分子总数增加D . 混合前后阴离子总数不变13. (1分)通过对金属和金属材料的学习,你认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将硫酸铜溶液盛放在铁桶里B . 要制取2g氢气,用56g生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C . 将裸露的铁管埋在潮湿的土里D . 将锌镀在铁的表面,以保护铁不受腐蚀14. (1分)如图所示,用动滑轮匀速提升重物,并沿不同方向用力,其中用力最小的是( ) A . F1 B . F2 C . F3 D . 一样大15. (1分)将等质量的CaCO3(块状)和Na2CO3(粉末),分别浸入一定量10%盐酸和10%硫酸溶液中,产生CO2的质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CaCO3一定没有剩余B . 消耗HCl与H2SO4的质量比为73:98C . 消耗CaCO3与Na2CO3的质量比为1:1D . 反应产生水的质量不相等二、 简答题 (共9题;共14分)16. (2分)人类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发展关系十分密切。 (1)近年来,我国高铁建设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制造铁轨的材料是合金钢,主要原因是合金钢具有_的优越性能(要求只答一条)。 (2)小科为了鉴别某黄色金属是黄金还是黄铜(铜锌合金),设计了如下方案:取样,在空气中加热;取样,加入硝酸银溶液;取样,加入硫酸锌溶液;其中不合理的是_(填序号)。小思提出还可以用稀硫酸鉴别,他所依据的反应原理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7. (3分)(1)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分别与等质量的同浓度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甲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若A、B为Mg、Zn中的一种,则A是_ , 反应结束后只有一种金属剩余,则剩余金属为_ 若A、B为碳酸钠粉末和碳酸钙块状固体中的一种,反应结束后,则它们消耗的酸_(填“A多”、“B多”或“相等”)B反应至a点时,所得溶液的溶质为_(写化学式)(2)如乙图所示,A、B、C、D、E分别是铁、硝酸铜溶液、二氧化碳、稀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A是硝酸铜溶液(“”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反应)请回答:D的化学式为_,E物质的一种用途:_ 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基本反应类型是_ 18. (2分)乙酸的化学式是CH3COOH,在物质分类中属于 _化合物(填“无机”或“有机”), 乙酸除水垢的化学方程式是2CH3COOH + CaCO3Ca(CH3COO)2+H2O+CO2,则金属镁与乙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19. (2分)如图是塔式起重机上的滑轮组,在将210 牛的重物匀速提高2 米的过程中,作用在绳端的拉力为100 牛,则有用功是_焦,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 20. (1分)某混合溶液由盐酸、碳酸钠溶液、稀硫酸、氯化铜溶液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混合形成;现向该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该混合溶液的组成是_(写化学式); 21. (1分)对知识的及时整理与归纳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某同学在学习了硫酸的化学性质后,初步归纳出稀硫酸与其它物质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五个圈中的物质属于不同的类别)。 (1)已知X 是金属单质,则X 可以是_。(填一种即可) (2)请写出稀硫酸与 Y 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 22. (1分)在体育考试中,小明抛出的实心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11-2-1所示.若实心球重20 N,从最高点运动到落地点的过程中,球下降的高度为2.7 m,用时约为0.75 s.则球下降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为_J,功率为_W. 23. (1分)在对汽车的发动机做检修时需要将引擎盖抬起,抬起过程应用了杠杆原理。图2为引擎盖的受力分析模型图:引擎盖可绕O点自由转动,A为引擎盖重心位置。假设OB=120cm,AB=40cm。用大小为50N的拉力F沿竖直方向将引擎盖的B端缓缓抬起50cm。则 (1)引擎盖重力G大小为_N。 (2)在抬起引擎盖过程中,拉力F所做的功为_J。 24. (1分)在里约奥运会上,在男子跳远比赛中中国队也实现了奖牌零的突破,董斌为中国队获得了一块宝贵的铜牌,跳远运动的几个阶段如图所示,运动员到达最高点时的动能_(“为0”或“不为0”),解释原因_。 三、 实验探究题 (共5题;共9分)25. (1分)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某科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的组成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识含有C、H两种元素),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目的是通过测量有关数据,推算塑料组成元素的含量。 图中字母A至G均表示装置编号。请根据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由于发生装置A制取的氧气中混有CO2和水蒸气,为使D装置中塑料试样在纯氧中燃烧,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应该是_。 (2)E、F装置是气体的吸收装置,该处的设计有不正确的地方,如何改进?_,理由是_。 (3)碱石灰的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装置连接正确进G装置的作用是_。 26. (1分)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硫酸铜、氯化钠、氯化银、硫酸钠、碳酸钠中的一或几种,现进行下列实验操作: 将白色粉末放入足量水中,得无色澄清溶液。向无色澄清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向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有部分沉淀溶解,并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根据以上实验事实推断,该白色粉末中一定有_,可能有_,一定没有 _27. (2分)小航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在杠杆支点两边分别挂上钩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他把杠杆固定在支点上后,观察到杠杆左端下沉,接下来的操作是_,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小航根据图甲做了3组实验得出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为了证明他的结论是错误的,应该进行操作是 A . 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B . 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斜向下拉C . 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D . 增加钩码个数,再多次实验使结论更具普遍性(3)实验结束后,小航同学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他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方向处于平衡状态,准确测出力与力臂大小,不能得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结论,其原因是:_.28. (3分)目前在我国,交通事故已经成为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第一杀手”,为了研究汽车超载和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小龙同学设计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实验。将A、B、C三个小球(mA=mBhB),推动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则: (1)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还能达到探究目的吗?并说明理由:_。 (2)本实验中通过观察_来比较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动能大小。 (3)选择_两图所示实验进行比较,是用来研究汽车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 (4)甲、丙两图所示实验中hA=hC是为了控制_相同; 29. (2分)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情况”的实验中:(1)小丽和小明用一套器材做加热水和煤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在组装器材时应先调节_(A/B)的高度,确保使用外焰加热。 (2)组装好器材,他们先后在同一个烧杯中称出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水和煤油_,得出结论。 (3)在对实验进行反思时,他们认为原方案有需要两次加热耗时长等缺点,因此改进方案并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与原方案相比,该方案除克服了上述缺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_。(答出一个即可) 四、 分析计算题 (共6题;共17分)30. (2分)一工人用右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一重200N的货物,所用拉力为125N,他在4s内将货物向上提升了2m,求在这个过程中: (1)工人所做的有用功和额外功;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工人拉动绳子做功的功率。 31. (3分)已知:NaHCO3固体受热分解 2NaHCO3 Na2CO3 + CO2+ H2O; Na2CO3 受热不分解。回答下列问题:(1)关于Na2CO3固体的叙述错误的是_(填标号)。 A . 俗称小苏打B . 难溶于水C . 可与稀盐酸发生反应D . 侯氏制碱法可以制得(2)欲测定某 NaHCO3固体样品(只含 Na2CO3 杂质且分布均匀)中 NaHCO3的质量分数,将 5.0g 该样品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生成 CO2 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NaOH溶液的 pH_7(填“”、“=”或“”),用该溶液将生成的CO2完全吸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由图中数据可知,上述5.0g NaHCO3 样品完全分解产生CO2 的质量为_ g,产生H2O的质量是_g。计算该样品中 NaHCO3 的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完整的计算步骤)_。32. (4分)用煤直接做燃料如果不进行处理,会因煤中的硫生成SO2气体造成大气污染。常用两种方法治污,其一在煤中混入粉末状的石灰石,则燃烧产生的SO2会与CaCO3反应生成CaCO3进入炉渣而减少大气污染。其二向燃烧后的烟气喷洒石灰浆也可吸收SO2生成CaCO3。 (1)现用10000元分别购买两种原料来除去SO2 , 相关数据如下表: 方法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纯度价格(元/t)每吨原料除SO2的量/tA石灰石10090%2000.25B熟石灰7494%5000.75根据相关数据你认为工业上采用_(填“方法A”或者“方法B”)除SO2更合适。你的理由是:_。(写出一条即可)(2)取50g此炉渣(含24%CaSO3)逐滴加入20%的盐酸,请求出SO2和盐酸的相关数据,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并在坐标图中画出相应的曲线图(纵坐标为SO2的质量,横坐标为盐酸的质量,标出曲线中必要的数据)。 已知:设炉渣已不含石灰石,炉渣其它成分不与盐酸反应;CaSO3和盐酸反应类似于CaCO3。33. (1分)运用“蓝鲸一号”钻探平台,我国南海实现可燃冰试采成功。 材料一: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H48H2O。它是天然气的固体状态(因海底高压)。埋于海底地层深处的大量有机质在细菌的分解作用下,最后形成石油和天然气(石油气),其中许多天然气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的低温(25)与压力下结晶,形成“可燃冰”。材料二:“蓝鲸一号”钻探平台设计和建造过程刷新了多项世界纪录,它长117米,宽92.7米,高118米,质量为42000吨。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1)形成可燃冰需要一定的生态环境。海底地层深处,这些分解有机质的细菌能很好的生存,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_。这些细菌分解有机质_(填“需要”或“不需要”)氧气,这些细菌与真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在开采过程中,极少量的垃圾废弃物没有对海洋环境造成破环,这主要是因为海洋生态系统有 _的能力。(2)形成可燃冰的其中一个条件是有甲烷气源。可燃冰(CH48H2O)中C:H:O的元素质量比是_,甲烷属于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与石油、煤等化石燃料相比较,开采可燃冰的积极意义有_(写一条)。(3)如果南海海水的密度是1.03103千克/米3 , “蓝鲸一号”钻探平台漂浮海面受到海水浮力是 _牛,开采出的可燃冰可以直接在管口广燃,说已经成为气体,从固体变成气体的原因可能是_。 34. (4分)(2017金华)空气净化器能有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下图是某四层塔式空气净化器的原理图。相关参数如下表所示:产品名称某某空气净化器额定电压220V50Hz工作档位待机1档2档3档4档5档6档功率(W)0.9234475103123148净化空气量(m3/h)120240360500610760噪音(dB)/声压级233239474955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净化器在2档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多少?(2)该净化器在4档正常工作时,净化45m3的空气需要多长时间?(3)晚上可将净化器调至1档,以减弱噪音对睡眠质量的影响。请计算该净化器在1档连续正常工作8小时共消耗多少电能?35. (3分)某家庭用的燃气热水器,将20kg的水从10加热到60,完全燃烧了0.21m3的煤气。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气的热值为4107J/m3。试求: (1)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2)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3)该热水器烧水的效率是多少? 第 19 页 共 19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15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简答题 (共9题;共14分)16-1、16-2、17-1、18-1、19-1、20-1、21-1、21-2、22-1、23-1、23-2、24-1、三、 实验探究题 (共5题;共9分)25-1、25-2、25-3、26-1、27-1、27-2、27-3、28-1、28-2、28-3、28-4、29-1、29-2、29-3、四、 分析计算题 (共6题;共17分)30-1、30-2、30-3、31-1、31-2、32-1、32-2、33-1、33-2、33-3、34-1、34-2、34-3、35-1、35-2、3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