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新课程的总目标是以学生的语言技能.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715872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英语新课程的总目标是以学生的语言技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英语新课程的总目标是以学生的语言技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英语新课程的总目标是以学生的语言技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英语新课程的总目标是以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课程标准对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也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内容和标准。各个级别目标所描述的能力都是通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学习构建而成的。课程目标和具体分级目标要求从技能、知识、情感、策略和文化五个方面与改革前的高中英语课程要求相比较,变化的重点:一、语言技能 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以及这四项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读是理解技能,说和写是表达技能,这四项技能在语言学习和语言交流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高中英语新课程应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交际需求,注重使学生在有意义的情境中,通过听、读、观察和动手获取信息;通过思维、组织、筛选、提炼等处理信息;通过说和写传递信息和表达见解。着重培养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的能力,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的能力。高中阶段的听、说、读、写技能训练应该立足于学生对这几方面的发展需求,按照课程标准中对六至九级语言技能目标要求的描述实施。 二、语言知识 英语学习应该体现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在英语学习中,实践就是听、说、读、写的活动,理论就是语言知识。语言知识的掌握来源于语言活动的实践,同时,语言知识又对语言实践起进一步的指导作用。高中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它是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 在英语学习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应该是同步发展且不可分割的学习内容。高中阶段语言知识的学习要以语言运用为目的,服务于语言的理解与表达,服务于信息的收集与处理,服务于思维和交流的需要。三、情感态度 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列为高中英语教学内容目标,它是指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自信心、意志与合作精神的培养。语言与情感态度有密切的关系。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情感态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观,注重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要善于运用评价的主体性和激励性机制,帮助学生克服焦虑、抑制、害羞、胆怯等情感障碍,让学生体验和积累积极的情感,并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不断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形成克服困难的意志,乐于与他人合作,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增强爱国主义意识,拓宽国际视野。高中阶段的情感态度内容落实要按照课程标准中对六至九级情感态度目标要求的描述实施。 四、学习策略 英语学习策略是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目标,是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等。认知策略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具体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步骤和方法;调控策略是指学生计划、实施、评价和调整学习过程或学习结果的策略;交际策略是指学生为了争取更多的交际机会、维持交际以及提高交际效果而采取的各种策略;资源策略是指学生合理并有效地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学习和运用英语的策略。 五、文化意识 文化意识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四个方面是密不可分又相互促进的内容目标。文化意识的核心是文化,它主要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培养世界意识;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和其他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了解本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差异,拓展学生视野。通过显性的教学活动和隐性的潜移默化,激发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兴趣,为发展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具体内容目标按照课程标准中对六至九级文化意识目标要求的描述实施。作为一线教师应抓住变化的核心,尽快在教学的要求上适应新的变化。(1) 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情感,认真研读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 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实施的一项重要任务,更是学生成长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学习动力并不断进步。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努力尝试,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生在英语课程学习过程中智力、习惯、兴趣、性格、态度、语言基础、学习方式、语言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教师一方面要承认和尊重差异,一方面要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与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真正实现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二)主动加强策略指导 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形成具有高中生特点的英语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帮助他们形成以能力发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要帮助学生独立制定具有个性的学习计划,并根据自我评价不断修正和调整;要启发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方式,积极主动地学习语言和感悟语言;要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利用多种学习资源,独立地收集资料,获取信息并加以整理、分析、归纳和处理,完成学习任务;要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课内外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语言综合技能和交际能力;要确保学生独立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使学生通过联想、推理和归纳等思维活动独立地用英语分析和解决问题,获得经验,增强自信,提高能力;要经常与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长。(三)重视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扩充和渗透,使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相结合。 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扩大其知识面,感受文化熏陶。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知识水平等补充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时代气息且语言地道、内容丰富、体裁广泛的英语读物,通过一定数量的阅读,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背景、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形成跨文化意识,提高人文素养。(4) 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优化教学方法,体现课程标准精神。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要在继承和发扬传统常规教学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在新课程教学中,首先要理清教材的思路,把握模块的内部结构,明确每个模块在整个英语课程中的重要地位,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其次,在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特点的基础上对模块教学目标进行分解和细化,对教学对象进行再分析,确定合理而适切的课堂教学目标。再者,课堂教学要联系社会实际、贴近学生生活;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课堂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交际形式多样、立体;教学环节要衔接紧凑,过渡自然;多媒体的使用适时、适度、实用、有效;教学节奏舒缓有致,教学氛围宽松和谐;教学目标落实到位,教学效果显著,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5) 合理利用教育技术 教师要努力学习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并合理利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的英语教学资源,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种听觉和视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促进学生的课堂学习;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本地区的条件以及学生的需求,积极而有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多种资源,使学生尽可能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学习和使用外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