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四章第1节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同步练习D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8715034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四章第1节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同步练习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四章第1节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同步练习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四章第1节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同步练习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四章 第1节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同步练习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22题;共44分)1. (2分)我国人口问题严重,其中对我国环境造成巨大压力的是( ) A . 人口数量多且增长速度快B . 人口增长速度快C . 人口素质偏低D . 人口趋向老龄化2. (2分)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人口的剧增都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过量的人口造成对粮食、淡水、土地、能源等的需求不断加大尤其突出的短缺是( )A . 粮食B . 淡水C . 能源D . 土地3. (2分)与人口增长较快有关的因素是( ) A . 医疗水平的提高B . 科学技术的发展C . 人的出生率超过死亡率D . 克隆技术的成熟4. (2分)人口问题不会导致( )A . 能源问题B . 生产力缺乏问题C . 粮食问题D . 水资源问题5. (2分)关于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 控制人口增长速度B . 提高人口素质C . 保护生物圈D . 提高每个公民的素质6. (2分)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变化影响着国家的经济与环境。如图反映的是我国1960年到2050年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率变化及趋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从趋势看我国的人口数量已处在最高位B . 1970年前后是我国人口增长率的一个高峰期C . 人口增长率趋势下降时,人口数量一定减少D . 我国实施放开“二孩”政策是因人口数量开始下降7. (2分)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生态平衡失调的最主要原因是( )A . 人口过度增长B . 水旱等自然灾害C . 火山经常爆发D . 气候变恶劣8. (2分)关于环境问题及其防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 环境问题完全是由发达国家造成的B . 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不可能产生环境问题C . 在环境问题防治方面,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D . 发达国家没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环保资金和技术9. (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人类生活所需的各种各样的资源都是由生物圈提供的B . 人口的过度增长必定会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造成破坏性的影响C . 人口的适度增长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发展D . 人口越多,越能征服自然10. (2分)控制人口增长的原因是( )A . 人与自然环境进行斗争的能力已经很强了B . 人口的增长会制约社会和经济的发展C . 人口的增长会引发金融危机D . 人口的急剧膨胀给生物圈造成了沉重的压力11. (2分)由于人口激增,遭受破坏最严重的是( ) A . 农业生产B . 城市环境C . 各种能源D . 生物圈12. (2分)人类必须控制人口增长的原因包括( )A . 资源有限B . 生物圈有一定的承受力C . 生活水平逐渐下降D . A和B13. (2分)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下列各词中,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 )温室效应赤潮酸雨水华臭氧空洞潮汐大脖子病贫血A . B . C . D . 14. (2分)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生态平衡失调的主要原因是( )A . 人口过度增长B . 旱涝自然灾害C . 火山经常爆发D . 地震频繁发生15. (2分)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人口下降了4.8% 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1.3亿,因此,新世纪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A . 控制人口盲目流动B . 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C . 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D . 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16. (2分)下列有关人口与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唯一原因是人口数量增长过快B . 为了满足人类不断扩大的需要,我们应该尽量多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C . 自然环境对人口死亡率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D . 人口数量会直接或间接影响环境,但不能把人口增长当作是环境污染的唯一决定性因素17. (2分)“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吸入后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是空气质量的重要污染源。荆州市是全国74个空气质量监测城市之一。以下措施中会使空气中PM2.5污染增大的是 ( ) A . 禁止焚烧秸秆B . 提倡使用太阳能设备C . 发展核电代替部分煤发电D . 提倡城市居民开车出行18. (2分)2014年“65”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向污染宣战”。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叙述中与主题不相符的是( )A . 保护空气,减少有害气体和烟尘的排放B . 使用填埋法处理不能降解的生活垃圾C . 爱护水资源要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D . 努力实施“绿色化学”,减少化学对环境的负面影响19. (2分)如图为三个国家的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增长率的比较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死亡率降低最多的是瑞典B . 1960年的出生率斯里兰卡最高C . 瑞典的人口数在减少中D . 1960年后人口增长率墨西哥最高20. (2分)从1981年到1998年,我省城区绿化覆盖率从6提高到27.2。以下说法中最确切的是( ) A . 绿化覆盖率的提高,说明浙江的人口在减少B . 绿化覆盖率提高了,建筑物必然减少,因而是不经济的C . 绿化覆盖率的提高,有利于改善城区的生态环境D . 提高绿化覆盖率,主要是为了防止城市受到酸雨污染21. (2分)有关环境人口承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一定历史阶段、一定范围内的环境人口容量有相对确定性B . 国土面积大小是制约一个国家环境人口承载量的首要因素C . 科技发展可以使环境不受人口承载量的影响D . 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的高低不影响环境人口容量22. (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生物圈之所以适于生物生存是因为它具备了大多数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B . 我国孔雀的栖息地位于贵州省的热带雨林地区C . 野大豆的栖息地之一位于山东省境内的黄河三角洲D . 我们生存环境的恶化是由于人口的剧增和不合理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二、 填空题 (共2题;共9分)23. (4分)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的环境带来了水资源_、森林面积_、粮食_、全球气候 _、能源消耗_等影响。24. (5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_环境,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各种_,同时也要接纳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_。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通过生活和生产等活动不断地_和_着环境。即人与环境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对立统一的整体。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_的,地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也是_的。三、 探究题 (共1题;共5分)25. (5分)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我国总人口达13亿,平均每年人口净增达0.13亿。材料二:中国粮食总产量达4.9108吨,居世界第一位,但人均粮食只有402千克。材料三:我国缺水城市有300多个,全国缺煤约3107吨,45种主要矿产中已有10多种探明储量不能满足需要。材料四:我国每年排放二氧化碳2300万吨,排放废水360亿吨,每年产生固体垃圾约6.2亿吨。(1)我国人口问题的突出特点是_。(2)目前中国粮食生产的状况是 _ 。(3)中国资源问题的突出表现是_。(4)简要说明我国的环境状况:_。(5)针对以上问题,我国应长期坚持的人口政策是 _,增加粮食总产量的主要途径是_。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22题;共44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二、 填空题 (共2题;共9分)23-1、24-1、三、 探究题 (共1题;共5分)25-1、25-2、25-3、25-4、2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