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II)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711203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I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I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I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II )卷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陶陶在某报刊上发现一组生物含水量的表格(如下表),其中含水量最高的是( )生物名称水母草本植物植物风干的种子黄瓜水的质量分数/%9870851595A . 水母B . 草本植物C . 黄瓜D . 植物风干的种子2. (2分)下列各组物质充分混合后,能得到乳浊液的是( )A . 碳酸钙加入水中B . 碘加入水中C . 酒精加入水中D . 植物油加入水中3. (2分)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相同的烧杯甲和乙,内盛有密度不同的盐水,将同一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个烧杯中液面恰好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若甲、乙两杯盐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 , 鸡蛋排开盐水的质量分别是m甲和m乙 , 则( )A . p甲=p乙 m甲=m乙B . p甲p乙 m甲m乙C . p甲p乙 m甲=m乙D . p甲p乙 m甲m乙4. (2分)2016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水是生命之源,与生物生存、工农业生产等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为节约用水农业园林浇灌、漫灌改为喷灌、滴灌B . 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C . 长江、黄河发源地的水循环比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水循环要不活跃D . 用沉淀法、过滤法和蒸馏法净化水效果最好的应该是蒸馏法5. (2分)三峡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图是轮船通过船闸的示意图此时上游阀门A打开,下游阀门B关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A两侧的压力相等B . 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A右侧的压力大于左侧的压力C . 闸室和下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B右侧的压力大于左侧的压力D . 闸室和下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B两侧的压力相等6. (2分)如图所示,用恒温蒸发氯化钠溶液来模拟海水晒盐的过程,已知图中的溶液恰好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由图到图,溶液的质量减少B . 由图到图,溶质的质量不变C . 由图到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D . 由图到图,氯化钠的溶解度保持不变7. (2分)下列涉及“水”的实验中,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A . 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B . 使刚停止沸腾的水重新沸腾,向外抽气C . 结晶时待水完全蒸发,再停止加热D . 氧气收集完毕,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移出水面8. (2分)下列词语描述气候的是( )A . 风和日丽B . 暴风骤雨C . 艳阳高照D . 四季如春9. (2分)如图是某同学自制的盛水容器的示意图,容器口的橡皮塞中插有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橡皮塞与玻璃管之间、橡皮塞与容器口之间都是密闭的,玻璃管内的水面恰好与下端管口相平打开阀门K,接一杯水后,关闭阀门,此时玻璃管的下端仍在水中,则接水后与接水前相比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玻璃管外的水面下降B . 玻璃管口的水面上升C . 容器底内表面a点的压强不变D . 容器内玻璃管外的气体压强变大10. (2分)2016年1月23日受最强寒潮侵袭,杭州气温低至9 。为应对极端低温天气,若采用集中供暖气的方法为居民供暖,住房中都设计安装暖气片。为了通过对流加热空气,暖气片应该安装在( ) A . 房间的中央B . 靠近地面的墙上C . 任何地方都可以D . 靠近天花板的墙上11. (2分)以下热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 . 往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酒精蒸发时放热B . 98的水也可沸腾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降低C . 寒冷的北方室外多选用酒精温度计测温酒精的凝固点低D . 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外壁出现了小水滴水蒸气凝华12. (2分)近一个世纪以来,全球气温呈逐渐上升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 A . 地球距离太阳越来越近B . 局部不断发生战争C . 各地频繁发生森林火灾D . 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13. (2分)不能通过自身调节而维持体温恒定的动物是( ) A . 兔子B . 山羊C . 鹰D . 乌龟14. (2分)有关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某温度下两种不同的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定相同B . 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含少量氯化钠时,可以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硝酸钾C . 将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49%的硫酸,加水的质量与所取浓硫酸的质量相等D . 在相同温度相同溶剂的条件下,要判定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可以根据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5. (2分)如图把体积为300cm3、密度为0.8103kg/m3的木块浸没在水中放手,木块先上浮,最终漂浮于水面,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g=10N/kg)( )A . 木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3NB . 木块上浮过程中,露出水面前受到的浮力不变C . 木块浸没与木块漂浮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一样大D . 如果把漂浮木块露出水面部分切去,余下部分仍将漂浮16. (2分)(2015金华)如表是固体甲和乙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温度/02040100甲溶解度/克0.730.1650.1210.076乙溶解度/克13.331.663.9246A . 20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会变为不饱和溶液B . 100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会析出晶体,但溶液仍饱和C . 20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D . 20时,100克乙物质加入100克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50%17. (2分)如图所示,小敏同学撑一把雨伞在雨中行走,当一阵大风吹来,伞面可能被“吸”得严重变形下列有关这一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A . 伞面被向下“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B . 伞面被向上“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C . 伞面被向下“吸”,伞上方的空气压强大于下方D . 伞面被向上“吸”,伞上方的空气压强大于下方18. (2分)将适量的橡皮泥捏黏在铅笔的一端(能使铅笔竖直浮在液体中),这就制成了一个很有用的土仪器.将它分别放到盛有不同液体的杯中,静止时的情景如右图所示. 对于这个土仪器所运用的知识或用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运用了二力平衡的知识B . 运用了物体的漂浮条件C . 液体甲的的密度大于液体乙的密度D . 用它可比较不同液体密度的大小19. (2分)长期放置在敞口容器内的饱和食盐水,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发现容器底部有少量晶体出现,这说明( )A . 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B . 溶剂质量减少,溶液仍为饱和溶液C . 溶液中溶剂、溶质的质量均未改变D . 溶液比原来要浓一些20. (2分)下列对涉及压强和的事例论述正确的是( )A . 用吸管能把饮料吸入嘴里,其实是大气压强的作用B . 石头扔进河里虽会沉入水底,但石头在水中也受浮力C . 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气压加大使液体锅内的水的沸点降低D . 拦河坝坝堤筑成上窄下宽是因为坝底的水流动较慢压强较大二、 填空题 (共6题;共24分)21. (6分)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题。 (1)在各个水循环的环节中,能使陆地上的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更新的环节是 A . B-F-CB . E-A-GC . A-D-GD . A-G(2)驱动上图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是 A . 地热能B . 太阳能和重力能C . 月球、太阳对水体的引力D . 重力能(3)建设三峡工程,主要对水循环下列环节施加了重要影响的是 A . GB . BC . CD . D22. (2分)小明自制了一个“蜡烛抽水机”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他将一支塑料软管弯成U型,一端插入左边杯中,另一端插入右杯水中。点燃左杯中的蜡烛后,用硬纸片封住左杯口(纸片与杯口涂有凡士林),过一会,左杯内气体压强将_,右杯中的水在_的作用下流入左杯。23. (8分)水在实验室中应用也很广泛,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图中六个实验分别用到水,请回答: 实验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实验B中水的作用是_,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实验C中通过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的体积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结论;实验D水的作用是_;实验E中,所用电源是_;电解一定量的水,当其中一个电极产生5mL气体时,另一电极产生的气体可能是_mL实验F中,试管洗涤干净的标准是_24. (4分)下列为氯化钠和氯化铵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下列问题:温度/01020304050氯化铵溶解度/g29.433.337.241.445.850.4氯化钠溶解度/g35.735.836.036.336.637.0(1)由表中数据可知,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是_。 (2)20 时100 g水最多只能溶解氯化钠_g,氯化钠与氯化铵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_之间。 (3)向烧杯中加入100 g水和50.0 g氯化铵配成50 的溶液,再冷却到20 ,烧杯中析出固体为_g。 25. (2分)小明同学把一个体积为100cm3的苹果放入水中,苹果在水里处于悬浮状态,则苹果所受的浮力为_N;小明从水中取出苹果,分成一个大块和一个小块,再将小块放入水中,发现小块沉入水底,据此现象可以推断:若将大块浸没于水中,松手后大块将会_(请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26. (2分)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_的存在,制药时为了在不超过80的温度下从溶液中除去水分而提取抗菌素,采用的方法是_(选填“升高”或“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三、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13分)27. (3分)现有一定质量含有少量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和少量Na2SO4 , MgCl2 , CaCl2等可溶性杂质的粗盐样品,某实验小组利用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对粗盐样品进行提纯,提纯步骤如下:请根据提纯步骤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的操作名称为_;(2)步骤中加入过量盐酸的目的是_;(3)步骤和步骤_(填“可以”或“不可以”)颠倒28. (6分)假日里,同学们在帮忙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一瓶石灰水试剂瓶瓶壁和瓶塞周围有一些白色粉末为了弄清楚白色粉末的成分及形成原因,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1)对白色粉末成分的猜想和成因分析:白色粉末的成分形成的原因可能是_石灰水与空气中CO2反应生成的沉淀可能是_暑假气温较高,溶质的溶解度降低或溶剂蒸发,石灰水中的溶质析出经过反复思考,同学们认为白色粉末还可能是它们的混合物。(2)设计实验:甲同学取白色粉末装入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水、振荡,发现有白色固体不溶解,于是他得出粉末中一定有CaCO3的结论乙同学查阅了溶解性表(如下图),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严密,理由是:_。OH-Cl-CO NO Ca2+微溶不溶为了得出较严密的结论,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结论取上述试管中的上层清液,滴加12滴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_往上述试管内残留的固体中加入稀盐酸_白色粉末中有CaCO3由上述实验可知白色粉末的成分是:_。29. (4分)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在学习了“植物体对水的吸收、利用和散失”的知识后,利用食盐、水、新鲜冬瓜和自制土密度计对植物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展开探究.他们将冬瓜除去瓜瓤后制成“冬瓜碗”,并在“冬瓜碗”中加入240g密度为1.2g/cm3的食盐水.并在溶液中放置自制土密度计(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通过观察一段时间后土密度计浸没深度的变化,分析研究冬瓜得失水分的状况.若土密度计在溶液中浸没的深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请你帮助该兴趣小组完成实验的探究和分析. (1)实验过程中,土密度计所受的浮力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根据土密度计浸没深度的变化情况可知,冬瓜在盐水中失水速度变化的特点是 _。 (2)根据图象数据土密度计浸没深度从6厘米变到6.4厘米的过程中,盐水的密度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为了提高该实验中土密度计的精确程度,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_。 四、 解答题 (共3题;共34分)30. (11分)在学习物体的浮沉条件时,小李做了一个观察鸡蛋悬浮的实验,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如图所示,先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大锥形瓶,向瓶中装满水,再取一个鸡蛋,称得其质量为55g,将它轻轻放入水中,发现鸡蛋沉至容器底部,此时用溢水杯接收溢出的水,称得的溢出水的质量为50克,然后,向瓶中溶解食盐直到鸡蛋恰好悬浮起来为止。 (1)容器中放入鸡蛋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如何变化?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鸡蛋沉至容器底部时,所受到的浮力为多少? (3)当鸡蛋恰好悬浮起来时,鸡蛋所受到的浮力又为多少?此时盐水的密度是多少?(列式计算) 31. (3分)实验室用已配置好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4g/cm3),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1)配制步骤为:计算、_、混匀(2)需要6%的氯化钠溶液_mL(结果取整数)(3)某同学在量取6%的氯化钠溶液体积时俯视读数,则实际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32. (20分)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型气垫两栖登陆艇。它的质量约为1.0106kg,底面积约为500m2(海水密度约为1.0103 kg/m3)。问:(1)它漂浮在海面上时,排开水的体积是多少?(2)登陆艇静止在水平海滩上时,对海滩的压强是多少?(3)若登陆艇用3.0104 N的推进力,在10 min内匀速航行了1.2km,则登陆艇的功率是多少?(4)登陆艇在水中慢速航行时,两侧的浪花会靠近登陆艇,请解释原因。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填空题 (共6题;共24分)21-1、21-2、21-3、22-1、23-1、24-1、24-2、24-3、25-1、26-1、三、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13分)27-1、27-2、27-3、28-1、28-2、29-1、29-2、29-3、四、 解答题 (共3题;共34分)30-1、30-2、30-3、31-1、31-2、31-3、32-1、32-2、32-3、3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