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上海版2020年中考试题分类汇编(科学)专题: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转换(I)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8708205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7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牛津上海版2020年中考试题分类汇编(科学)专题: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转换(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牛津上海版2020年中考试题分类汇编(科学)专题: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转换(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牛津上海版2020年中考试题分类汇编(科学)专题: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转换(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牛津上海版2020年中考试题分类汇编(科学)专题: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转换(I)卷一、 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1. (2分)(2016衢州)目前有的国家允许以医学手机培育“三亲试管婴儿”,其培育过程可选用如下技术路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三亲试管婴儿”培育方式属于有性生殖B . 早期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捐献者卵细胞的细胞质C . 早期胚胎需植入母体子宫内继续发育D . “三亲试管婴儿”的遗传物质全部来自母亲卵细胞的细胞核2. (2分)绿色植物在夜晚一般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原因是缺少外界条件( )A . 空气B . 二氧化碳C . 水分D . 光3. (2分)下列物质中,能被肾小球滤过并且全部被肾小管重吸收的是( )A . 血浆蛋白B . 无机盐C . 尿素D . 葡萄糖4. (2分)(2016金华)流程图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流程图中正确的是( )A . 外界空气进入人体肺部: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B . 食物通过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大肠小肠肛门C . 完成反射活动过程:效应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感受器D . 人体肺循环的过程:左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右心房5. (2分)下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乙是形成尿液的器官B . 丁结构内的液体叫原尿C . 乙是人体内唯一有排泄功能的器官D . 血液中的所有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无机盐在丙处重吸收6. (2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血液等器官组成B . 绿色开花植物的输导组织存在于茎中,花、果实、种子中没有C . 上皮组织分布于体表或体内管腔内表面,具有保护作用D . 癌细胞在体内毫无控制地分裂生长,可以分化形成各种组织7. (2分)如图表示的是进入和离开身体某器官的血液内四种物质的相对含量,该器官是( )A . 脑B . 小肠C . 肾D . 肺8. (2分)下列均为呼吸系统的组成器官,其中主要的器官是( )A . 鼻腔B . 肺C . 支气管D . 气管二、 填空题 (共7题;共21分)9. (2分)观察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是通过_实现的过程是通过_实现的(2)血液中运输氧的血细胞是_,氧气由这种血细胞携带经过_过程运输到身体各部分,再经过气体交换进入组织细胞内,供组织细胞进行_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3)人体内消耗氧和产生二氧化碳的部位是图中的_试写出该部位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的表达式:_10. (3分)下图所示的人体消化系统中,表示胃的是_(填标号),分泌的消化液将流入_(填名称)11. (3分)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中填序号,横线中填文字)(1)人体的消化系统由_和_两大部分组成(2)食物中的蛋白质、淀粉、脂肪需经消化才能被吸收其中蛋白质在_胃开始被初步消化,在_被最终消化成氨基酸;肝脏分泌的_不含有消化酶,但能促进_的消化(3)小肠内含胰液、肠液等多种消化液,这说明小肠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此外,小肠的内表面积大,这使得小肠成为_的主要场所12. (3分)(2011杭州)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物质在体内的运输与循环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右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血管A的名称是_,它与心脏的左心室相连(2)血液流经_后,静脉血变为动脉血(3)餐后两小时,A,B,C,D四处血液中血糖含量最高的部位是_(填字母标号)14. (3分)根据下面的资料,请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下列问题:17世纪,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做了一个实验。如图所示,他把一棵2.5千克的柳树种在装有90千克泥土的桶里,只浇雨水。5年后,柳树长到85千克,而泥土的重量只少了不到100克。由于水是加到桶里的唯一物质,所以,海尔蒙特认为使柳树生长的物质是水。(1)该实验中泥土的重量减少了,这主要是由于_。 (2)海尔蒙特认为使柳树生长的物质是水,你认为影响柳树生长的外界因素还有哪些?_。 (3)柳树吸收的水分中,一部分作为_合成有机物,而绝大部分则通过_散失到空气中。 15. (4分)(2017台州)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资料一】科学家曾做过如下试验:把一种致病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的清洁皮肤上,两小时后再检查,发现90%以上的链球菌都被消灭了。【资料二】水痘流行时,已经接种过水痘疫苗的人会安然无恙,而没有接种或没有得过水痘的人则容易得水痘。(1)皮肤抵御链球菌入侵的过程属于_免疫。(2)从传染病预防措施来看接种水痘疫苗属于_。三、 探究题 (共5题;共19分)16. (5分)大菱鲆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研究性学习小组尝试对大菱鲆消化道中的蛋白酶的活性进行研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查询资料得知,18时,在不同 pH条件下大菱鲆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活性如图 1 由图可知,在各自最适 pH 下,三种蛋白酶催化效率最低的是_。 (2)资料表明大菱鲆人工养殖温度常年在 15-18之间,学习小组假设: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18间。他们设置15、16、17、18的实验温度,探究三种酶的最适温度。 胃蛋白酶实验组和幽门盲囊蛋白酶实验组的 pH 应分别控制在_。实验结果如图2,据此能否确认该假设成立,并说明理由?_。研究还发现,大菱鲆消化道淀粉酶的含量少、活性低,所以人工养殖投放的饲料成分中要注意降低_的比例,以减少对海洋的污染。17. (2分)已知酵母菌中含过氧化氢酶,能催化分解过氧化氢。小金据此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探究温度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图甲为实验装置示意图。注射器 A注射器 B实验组1 体积分数的H2O2溶液 5ml2 质量分数的酵母菌液 2ml对照组1 体积分数的H2O2溶液 5ml待填选用2套图甲装置分别设置实验组与对照组,并将表中所示液体吸入相应注射器中;将装置恒温10分钟后,观察并记录各活塞对应的刻度变化量;打开止水夹,将注射器A中的液体缓慢推至B中后再夹紧止水夹,恒温 5 分钟后, 观察并记录注射器B活塞对应的刻度变化量,重复试验3次并取平均值;改变实验温度(温度设置:0、10、20、30、40、50、60),重复步骤步骤。在不同温度下,步骤中活塞对应的刻度变化量均为0,步骤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注射器B活塞对应的刻度变化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1)写出过氧化氢酶催化分解过氧化氢的化学方式1。 (2)对照组的注射器 B 中应吸入1。 (3)由图乙的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1。 (4)过氧化氢因其加热自分解的特性,一般不作为探究温度对酶催化作用影响的实验材料。小金认为在一定条件下, 过氧化氢作为探究温度对酶催化作用影响的实验材料是可行的,请从本实验的结果说明他的理由1。 18. (3分)综合实践活动小组为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 a.实验步骤:将某种玉米子粒浸种发芽后研磨匀浆、过滤,得到提取液;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后,分为6组并分别调整到20、30、40、50、60、70;在每支试管中加入少许等量的在对应温度下处理过的玉米子粒提取液(提取液中还原性物质忽略不计),保持各组温度20min;向各试管反应液中分别滴入2滴碘液观察并记录颜色变化;重复(一)(四)实验步骤5次,只是每次实验时间延长10min。b.结果分析:通过分析各试管中颜色变化来确定淀粉剩余量,从而确定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将淀粉剩余量换算成生成物的量,绘制出不同温度下生成物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一。回答问题:(1)从由线图中可判断出在_时酶不具备催化能力:从图中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情况,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 (2)由图一分析,该淀粉酶的最适温度范围在_之间,30min时50试管中淀粉是否已全部分解?理由是_。 19. (5分)甘薯和马铃薯都富含淀粉,但甘薯吃起来比马铃薯甜。为探究其原因,某科学兴趣小组做了下列探究工作。【查阅资料】通过上网获得以下信息淀粉粉是无甜味的,淀粉在酶的作用下能初步分解成有甜味的麦芽糖。【做出猜想】甘薯中可能含有淀粉酶,把淀粉初步催化分解为具有甜味的麦芽糖,而马铃薯中则不含淀粉酶。【实验操作】把甘薯、马铃薯放置在不同温度下,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处理30分钟,测定麦芽糖含量。结果表明马铃薯处理后不含麦芽糖,甘薯处理后的麦芽糖含量如下表:处理温度 ()0102030405060708090甘薯中麦芽糖含量(毫克克)22.123.325.837.640.547.454.768.945.328.6(1)实验结果_(填“支持”或“不支持”)该小组的猜想。(2)由表可知,_时,甘薯中的淀粉酶催化效率最高。(3)不同温度处理后的马铃薯虽然不含麦芽糖,但吃起来也略带甜味,这是由于_的作用。食用马铃薯后消化分解成的葡萄糖,被小肠吸收后,在体内彻底氧化分解成_,并释放能量。20. (4分)(2017杭州)如图甲是研究植物蒸腾作用实验的示意图。(1)该实验的关键在于保证装置的密封性,尤其是橡皮管与U形管连接处的密封性。实验中,判断此装置的密封性良好的依据是_。(2)人们大多选用阔叶的法国梧桐的枝叶而不是松树的枝叶进行实验,其原因是_。(3)实验结束后,在此茎的基部上方横切,观察到其中只有B部分呈红色,如图乙。那么图中的A是植物茎哪一部分结构?_。(4)随着蒸腾作用的进行,植物体内的水不断发生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会吸收周围大气的热量。四、 解答题 (共10题;共44分)21. (3分)糖尿病是当今世界上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之一,主要危害在于 它的并发症,会对人体多种系统造成损害。目前,糖尿病患者常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为探究这一问题,某科技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 步骤一:将大小、健康状况相同的甲、乙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步骤二:甲鼠定时喂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注射适量的胰岛素;乙鼠定时喂与甲鼠等量的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口服与甲鼠等量的胰岛素。步骤三:重复步骤二的操作,几天后,采集两鼠的尿液,检测其葡萄糖含量,分析得出结论。请根据实验方案回答问题:(1)在探究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小鼠是_。 (2)步骤一中将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目的是_。 (3)假如按照上述方案进行实验,最终仅在乙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 (4)该实验方案在设计上存在一处严重缺陷,改进措施是_。 22. (4分)外界环境(光照、水分等)因素会影响植物的新陈代谢。下图表示一株叶面积为10分米2的植物在一定光照和一定二氧化碳浓度的条件下吸收二氧化碳的速度(单位:毫克/(分米2小时)。试分析回答:(1)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的光照强度范围是_。(2)如果白天光照强度较长时间为n1时,植物能不能正常生长?为什么? (3)若该植物在光照强度为n3时光照6小时,该植物因光合作用而吸收的二氧化碳质量为_毫克。 23. (4分)某科学兴趣小组在A、B两只锥形瓶中分别放人具有萌发能力的数量相等的大豆种子,将它们放置在同一实验室里按照下表设置的条件进行实验。 装置 空气 养分 温度 水分 A 充足 充足 25 适宜 B 充足 较少 25 适宜请回答下列问题:(1)大豆种子是_发育形成的。(2)该科学兴趣小组想要探究的问题是:_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3)该科学兴趣小组在实验过程中发现A、B两只锥形瓶内的大豆种子温度都明显升高,引起温度明显升高的原因是_。24. (5分)取三个大小相同的玻璃瓶,一个装蒸馏水,一个装池塘水,一个装土壤浸出液(把较肥沃土浸入水中滤去渣土即得),用它们来培养同样大小的三株花生幼苗,放于同样见光的环境中观察一个月,你的预期是什么,一个月后,三株幼苗的生长又会怎样? 25. (4分)如图是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作用是使装置内的CO2浓度保持相对稳定),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玻璃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移动距离经计算获得。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气体体积变化如图所示。(1)当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司,1小时光合作用产生该气体的量为_毫升。(2)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具说服力,本实验还应设置对照实验。在光照相同的情况下,如果对照组刻度管中的红色液滴较初始位置向右移了5毫升,其可能的原因是_。(3)理想条件下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回答相关问题:温度()5101520253035光照下吸收的二氧化碳量(mg/h)1.01.752.53.253.753.53.5黑暗中释放的二氧化碳量(mg/h)0.50.751.01.52.253.03.5若实验过程中昼夜一直不停光照,则温度约为_时植物生长速度最快。若每天提供12小时光照,其余时间黑暗处理,则24小时内植物有机物积累量最大时的温度约为_。26. (4分)肾功能衰竭会危及生命。人工肾是根据肾脏的工作原理制成的一种机器,可以代替患者已丧失功能的肾。图1为人工肾工作原理图,在人工肾中,通过导管与患者的血管相连,位于透析液中的导管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水和尿素等小分子物质可以透过,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不能透过。当患者的血液流经这些管子时,其中的废物就透过半透膜扩散到膜外透析液中去,除去废物的血液再流回人体内。图2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2中,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构成;A、B表示尿的形成的两个过程,其中A表示肾小球的_作用。 (2)图1中,半透膜的作用相当于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作用与肾形成尿的过程比较,人工肾的工作过程中没有_过程。 (3)为什么医生常常建议肾衰竭病人减少进食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 27. (8分)(2012绍兴)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栽培作物的一门技术,营养液中含有作物生长所需的无机盐(1)式和式分别表示绿色植物进行的不同生理活动一般要求无土栽培温室棚内,晚上的温度低些目的是_(选填“减弱”或“增强”)式表示的生理活动式中的a是_式: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式: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2)无土栽培的植物是通过_(填器官名称)吸收无机盐的(3)选择两株生长状况相似,叶片数量不同的同种植株,分别放入烧杯中烧杯装有油层密封的质量和浓度相同的同种营养液,将烧杯置于已调节平衡的天平上,如图甲所示,移动游码,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同时将两烧杯置于同处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再放回原天平托盘上,天平的指针将会向_(选填“左”或“右”)偏转(4)若图乙温室中只有绿色植物,在不通入CO2的情况下每天只在6:0018:00接受日光照射请在图丙的坐标上,用笔画出6:0024:00该温室内C02浓度的大致变化曲线(0:006:00的曲线已经绘出)28. (5分)科研人员利用红外测量仪可以灵敏地测量一个密闭的小室中的CO2浓度。现进行如下实验:在密闭但可透光的两相同小室中分别放置叶面积都是10cm2的A、B两种植物的叶片,小室的容积均为1升,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测量CO2的浓度,测量结果记录于下表:(CO2的浓度单位:毫克升)记录时间(分)051015202530354045A种植物叶片1501138358504848484848B种植物叶片150110755035188888根据表中记录到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从表中可以看出密闭小室中的CO2浓度变化趋势是逐渐降低,原因是_。(2)从记录的结果看,当CO2浓度降低到一定水平后不再降低了,维持在这个水平上,其原因是_。(3)如果将大小、长势相似的A种植物和B种植物培养在同一个密闭的钟罩内进行实验,其他条件相同,一段时间后,生长较良好的是_种植物。(填A或B)(4)假定植物光合作用的最初产物是葡萄糖,经测定:在光照下密闭容器内CO2的质量每减少44克,植物体内葡萄糖净增加30克,则实验中的B种植物叶片在25分内净增加的葡萄糖的质量为_毫克。29. (5分)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的重要生理活动,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环境中简单的无机物转化为自身复杂的有机物,同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在生态系统中通过_传递给其他生物,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两大功能,使生物与环境形成统一的整体。(2)某实验小组研究“光照强度对植物产生氧的影响”。用培养液X和培养液Y分别培养同样数量和生长状况的绿藻。培养液X含有绿藻所需全部无机盐,培养液Y缺少含镁的无机盐,保持温度等其他条件都相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在A点绿藻进行的生理活动是_。在C点,培养液X中绿藻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培养液Y中绿藻光合作用产生的氧。30. (2分)18 世纪,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里曾做过如下实验,在足够的光照下,向两个相同的密闭容器内各放一支燃着的蜡烛,并在其中一个容器中放入一盆绿色植物,如图 1,(1)描述图一中他观察到的现象并用你所学知识解释原因。瑞士科学家森尼别在探究上述现象的差 异的原因时发现,将一些植物浸泡在水中,受到阳光照射后,有气泡产生,如图 2,森尼别通过实验对产生的气体进行收集、分析验证后,得出结论,该气体是氧气,终于揭开了蜡烛 燃烧现象不同的之谜(2)请选择常见的化学仪器,在图 2 所示的实验基础上,写出完成森尼别收集、验证该气体的实验的具体操作过程。第 20 页 共 20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1-1、2-1、3-1、4-1、5-1、6-1、7-1、8-1、二、 填空题 (共7题;共21分)9-1、9-2、9-3、10-1、11-1、11-2、11-3、12-1、12-2、12-3、13-1、13-2、13-3、14-1、14-2、三、 探究题 (共5题;共19分)15-1、15-2、16-1、16-2、16-3、16-4、17-1、17-2、18-1、18-2、18-3、19-1、19-2、19-3、19-4、四、 解答题 (共10题;共44分)20-1、20-2、20-3、20-4、21-1、21-2、21-3、22-1、22-2、22-3、23-1、24-1、24-2、24-3、25-1、25-2、25-3、26-1、26-2、26-3、26-4、27-1、27-2、27-3、27-4、28-1、28-2、2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