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文化传承与创新.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8708200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十文化传承与创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专题十文化传承与创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专题十文化传承与创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十文化传承与创新 考点一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主干串讲1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的多样性 文化多样性在内容上表现在语言文字 宗教信仰 思想理论 文学艺术 民居建筑 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 在形式上主要表现为 文化遗产的多样性 2 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民族文化 民族节日 3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为什么 依据 文化是民族的 又是世界的 现状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 意义 是发展的内在要求 是实现繁荣的必然要求 有利于建立国际新秩序 构建 本民族文化 世界文化 和谐世界 怎么办 态度 既要本民族文化 又要其他民族文化 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 共同维护 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原则 必须遵循各国文化的原则 要尊重差异 理解个性 和平共处 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尊重 认同 一律平等 4 文化传播的途径 等 商业贸易 人口迁徙 教育 5 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依托现代信息技术 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 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 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 沟通 共享的强大功能 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6 文化交流的意义 1 一方面 可以推动中华文化 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另一方面 使外域文化传入中国 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2 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在中国传播 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大众传媒 走向世界 优秀文化 深化整合 全面理解文化传播 横向 1 是什么 文化交流的过程 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2 为什么 从文化的社会作用 文化与经济 政治的关系 文化与综合国力 文化对人的影响 文化的多样性等角度去认识 3 怎么样 从文化传播的途径 手段分析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 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从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主体看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态度 既要热情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 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考向聚焦热点考向一文化的多样性 预测题型 选择题 命题角度 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以及怎样对待文化多样性是考查重点 例1 2009 广东文基 入乡随俗 表明了 A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B 优秀文化取代落后文化C 对传统文化的继承D 不同的文化具有共同性解析文化的多样性表现在语言文字 宗教信仰 思想理论 文学艺术 民居建筑 风俗习惯 体育运动 服饰 饮食等各个方面 所以选A B C D项与题意不符 A 热点考向二文化交流 预测题型 选择题 命题角度 文化传播途径和文化交流的意义 例2 2009 广东 互联网出现后 人们常常通过博客 BBS等来表达 交流思想 这表明科技进步 A 促进了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B 优化了文化资源的内容C 促成了新传媒代替旧传媒D 促进了先进文化的发展 解析互联网出现后 人们常常通过博客 BBS等来表达 交流思想 这是由于科技进步而引起文化传播方式的变化 故选A B项不符合题意 科技进步改变的是传播文化的方式而不是文化资源的内容 C项表述错误 新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传媒的消失 D项表述不正确 科技进步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答案A 例3 2009 浙江 扁担宽板凳长 扁担想绑在板凳上 各种颜色的皮肤各种颜色的头发 嘴里念的说的开始流行中国话 这首广为传唱的 中国话 表明 A 推广汉语是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需要B 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相比具有优越性C 汉语在中外文化中的交流越来越重要D 汉语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一种主要手段解析 中国话 广为传唱 正说明汉语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C项符合题意 A项 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需要 B项 具有优越性 D项 主要手段 说法极端化 C 错题笔记易错点一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例1 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 英语在亚洲各国日渐流行 与此同时 亚洲各国纷纷开设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国际广播频道 这表明 A 亚洲文化与世界文化日渐融合B 亚洲各国注重推动民族文化走向世界C 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亦步亦趋D 亚洲各国用本民族语言消解英语的影响错因分析 本题易错选A 基础知识理解不到位 纠错心得 文化具有多样性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世界文化日渐融合的观点是错误的 B 易错点二大众传媒的发展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例2 据美国CNN新闻网报道 未来手机将成为集采编 摄影 上传及播放于一体的新兴媒体平台 与此同时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 手机电视正在进入人们的生活 在网络的竞争中已经被烧的遍体鳞伤的传统媒体 面对更加强大的新一代资讯媒介 更是江河日下 这说明 A 旧的传媒已经不起任何作用B 现代信息技术标志着传媒开始面向大众C 大众传媒具有多种形式D 现代信息技术对文化传播日趋重要 D 错因分析 该题易错选A 主要是对知识掌握不牢固 误认为新的传媒出现后 旧的传媒就失去了作用 纠错心得 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并不是文化传播的唯一手段 但新的传媒的出现 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考点二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主干串讲1 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传统文化具有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 同时 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 作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相对稳定性 民族性 2 传统文化的作用传统文化的作用具有双重性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 政治的变化 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 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反之 如果 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 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3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1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古为今用 生活的变迁 社会 一成不变 批判继承 2 要 革故鼎新 充分体现时代精神 3 反对文化复古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4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 发展是继承的 它们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5 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的更替 的进步 思想运动 教育方式的变革 都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推陈出新 必要前提 必然要 求 社会制度 科学技术 深化整合 1 全面理解文化继承 纵向 1 是什么 传统文化的继承表现在传统习俗 传统建筑 传统文艺 传统思想的继承 2 为什么 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相对稳定性 民族性 传统文化的作用 3 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 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创新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加强对外文化交流 增强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坚持正确方向 克服错误倾向 2 全面认识教育的作用 1 教育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文化是一种综合的力量 其中科技和教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具有选择 传递 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人类文化传承中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3 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 全局性 基础性作用 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考向聚焦热点考向一传统文化的作用 预测题型 选择题 主观题 命题角度 结合传统文化的特点 理解传统文化的作用 例1 2009 广东 信 是我国历史上儒家倡导的 五常 之一 今天我们仍然提倡 诚信 表明传统文化具有 A 较大的包容性B 较强的保守性C 相对的稳定性D 鲜明的民族性 解析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 兼收并蓄 A项与题意无关 B项表述错误 较强的保守性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D项不符合题意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 与题意无关 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是指其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 同时 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故选C 答案C 热点考向二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预测题型 选择题 主观题 命题角度 结合具体材料 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例2 2009 福建 某校高二 1 班的同学在以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变革 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 结合当前社会现实 展开讨论 请你参与其中 并回答有关问题 相关链接 曹参任汉相三年 遵照萧何制定好的法规治理国家 主张清静无为不扰民 使汉初社会凋敝残破的局面得以改观 史称 萧规曹随 此后的 文景之治 又相继实行修养生息政策 使国力日益增强 汉武帝凭借丰富的物质积累和稳固的统治基础 开疆拓土 实施改革 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成就了西汉盛世 甲同学 萧规曹随 反映曹参推崇的是 无为而治 的道家思想 他以 无为而治 的治国理念 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所以 我国政府也应 无为而治 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 谈谈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解析本题以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变革 为主题 角度新颖 紧跟社会热点 时代性强 答案 1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 2 立足社会实践 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 3 反对 历史虚无主义 和 守旧主义 错题笔记易错点一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因而是一成不变的 例1 同说汉语 同写汉字 都推崇儒家思想 这些相同的传统深刻影响着13亿大陆人民与2300万台湾人民的行为方式与道德取向 也成为两岸人民不可分割的精神纽带 这说明 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地域特性 两岸人民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 是一成不变的 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民族延续的重要标志 A B C D 答案D错因分析 该题易错选 对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理解错误 纠错心得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 同时 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并不是绝对稳定 一成不变的 易错点二对待传统文化应该先继承后发展 例2 正确对待当前国内外的孔子热 儒学热 就必须做到既不能全盘肯定 搞复古主义 也不能全盘否定 而应该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古为今用 推陈出新 上述观点说明了 A 对待传统文化要先继承后发展B 对传统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C 对待传统文化必须坚持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D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B 错因分析 该题易错选A 对继承和发展的关系理解错误 纠错心得 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二者相互促进 不能有时间的先后 易错点三传统文化始终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例3 由于不少地方的文化没有受到重视 基本上处于一种 自生自灭 状态 剪纸 木偶 皮影等几近 濒危 现今文化部正在实施 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 这是因为 传统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传统文化始终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A B C D B 错因分析 该题易错选 对传统文化的作用没有辩证分析 纠错心得 传统文化的作用具有双重性 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反之 如果一成不变 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 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考点三文化创新主干串讲1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2 促进文化创新的原因 1 必要性 文化发展的实质 就在于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2 重要性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的发展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创新能够促进的繁荣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 民 族文化 3 促进文化创新的措施 1 从文化创新的途径上看 根本途径是 我们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基本途径有两条 一是从创新与继承的关系看 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 着眼于文化的继承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 二是从创新与借鉴 融合的关系看 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 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 借鉴与融合 社会实 践 推陈出新 博采众长 2 坚持正确方向 克服错误倾向 克服 和 民族虚无主义 和 历史虚无主义 3 从文化创造的主体上看 要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 文化工作者要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守旧主 义 封闭主义 深化整合 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1 文化具有多样性 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 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 2 在文化交流 借鉴与融合过程中 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 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3 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 要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 注意比较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考向聚焦热点考向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意义 预测题型 选择题 命题角度 结合建设创新型国家考查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意义 例1 2009 广东 北京奥运会场建设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 这表明 A 建筑文化有其自身的继承性B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C 建筑艺术是文化创造的主体D 先进科技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解析A项不符合题意 题干强调文化创新而不是文化继承 C项表述错误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D项表述错误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北京奥运会场建设取得多项创新成果表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故选B 答案B热点考向二文化创新的途径 预测题型 选择题 主观题 命题角度 结合具体材料考查怎样进行文化创新 例2 2009 江苏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将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完美结合 向世界奉献了一部奥运史上最华美的乐章 这充分说明 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外来文化是中华文化创新的基础 中华文化正在成为世界文化A B C D 解析 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完美结合 正是其海纳百川 博采众长的包容性的体现 当选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错误 中华文化不断走向世界 但不等于 成为世界文化 错误 因此选A A 例3 2009 安徽 历史表明 经济危机形式的倒逼机制 往往会对经济结构产生 洗牌效应 为一些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安徽文化底蕴深厚 文化资源丰富 近年来 中共安徽省委 省政府提出并实施了 建设文化强省 的发展战略 将文化产业作为实现崛起的支柱产业之一 着力培育软实力 2008年以来 全球性金融危机 寒风劲吹 安徽文化产业却凭借 厚积薄发 的底气 抢抓机遇 逆势而上 成为江淮大地加速崛起的新引擎 请你结合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 就怎样推动安徽文化创新提出合理化建议 解析本题比较灵活 要求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为推动安徽文化创新献计献策 学生还可根据对安徽文化产业的熟悉程度加以分析 答案 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立足安徽改革开放的实践 汲取营养 推进文化创新 2 继承安徽省优秀传统文化 兼收并蓄 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加强交流 推陈出新 3 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推动文化体制机制 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等不断创新 促进文化全面繁荣 错题笔记易错点一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知识分子 例1 冼星海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 黄河大合唱 等名曲 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这表明 A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B 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C 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D 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知识分子错因分析 该题易错选D 对文化创造的主体认识模糊 纠错心得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A 易错点二文化创作的灵感来自创作者的聪明才智 例2 文艺工作者必须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 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文化作品 这是因为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文艺创作的源泉是人民群众的实践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文化创作的灵感来自于创作者的聪明才智A B C D A 错因分析 该题易错选 没有弄清文化创作的灵感最终只能来自于社会实践 纠错心得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没有群众的实践经验 任何个人的创作活动都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易错点三世界各种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 例3 就文化而言 世界因不同而精彩 交流因不同而必要 创新因交流而迸发 这句话所体现的关于文化的正确观点是 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 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 都值得我们弘扬 文化交流促进各个民族的文化创新 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 共同繁荣A B C D C 错因分析 该题易错选 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 我们必须辩证地对待 并不是世界上的各种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 纠错心得 我们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并不意味着对任何外来文化都弘扬 要坚持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的原则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答案结构逻辑化 考题再现国学 泛指中国传统文化 悄然兴起的 国学热 可谓 文化寻根 现象的折射 这与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密切相关 就现实层面而言 中国传统文化对个人 家庭 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 借助电视 网络等现代手段 国学也穿上 现代时装 并通过通俗化的解读 在文化的传播和普及上有了更高的效率 我国政府大力提倡国学 推动国学发展 就是要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对接 使我们的民族文化焕发更强的生命力 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结合材料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1 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2 分析我国传统文化如此之 热 的原因 学生作答 规范得分 1 对待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创新 2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并对经济 政治有反作用 我国传统文化 热 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特征的反映 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对个人 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电视 网络等大众传媒对传统文化作通俗化的解读 对传统文化热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弘扬传统文化 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此 政府积极推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老师忠告该学生答案琐碎 缺乏逻辑性 给人一种东拉西扯的感觉 规范答题要注意答案结构逻辑化 答案要注重分析论证 强调逻辑性和条理性 这是文综政治非选择题优秀答案的必备要件 文综政治非选择题的答案应有较强的逻辑性 各要点之间要有一定的主次 先后 微观 宏观等逻辑关系 先说什 么 后说什么 先说哪句话 后说哪句话 组织答案要依次进行 否则就会给阅卷者一种东拉西扯 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感觉 是注定得不到高分的 考生要做到文综政治非选择题答案合逻辑性 需要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对题目的材料 立意 设问等有清晰的理解和把握 二是对教材知识的完整把握和深入理解 背景材料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中外文化交流日益活跃 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 我国对外文化交流数量不断增长 方式不断更新 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 形成了全方位交流的新格局 创新应用2009年2月13日 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金斯敦出席了西印度大学莫纳分校孔子学院授牌仪式 习近平说 本次授牌仪式 标志着孔子学院首次走进英语加勒比地区 这是中国和加勒比文化教育交流合 作的新成果 为增进中加人民间相互了解和友谊 巩固中加互利友好合作关系架起一座金桥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 相信随着双方人文交流的不断扩大 中加友谊必将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据此回答1 2题 1 从文化生活角度看 中国和加勒比文化教育交流合作的新成果 见证了 A 中加友谊在文化交流中升华B 不同文化之间可以和谐共处C 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主流D 中华文化的辉煌和博大精深 B 2 上述材料启示我们 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中加文化交流的必要性 中加文化上的互信有利于促进双方经贸领域的互利合作 中加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中加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有利于促进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A B C D A 3 2009年在中国举行的 俄语年 2010年在俄罗斯举行的 汉语年 进一步扩大了中俄人文交流 从文化的角度看 中俄互办 国家年 是两国 文化上互相学习 借鉴 以实现共同繁荣的重大举措 文化上互相尊重 加深理解 密切合作的具体体现 文化传播的基本途径 扩大了各自文化的影响 文化融合的重要标志 标志着两国文化的趋同A B C D 解析此题以中俄互办文化年为背景 考查综合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认识和评价问题的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排除选项中的错误观点 文化年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不能说是基本途径 故 说法错误 文化交流不等于文化融合和趋同 所以 说法也是错误的 答案A 4 2009年1月27日至2月3日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展开了主题为 信心 的欧洲之行 温家宝总理的欧洲之行被称为 信心之旅 展示了中国坚持改革开放 促进经济发展的信心 对中欧携手共同推进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不断深化合作的信心 以及对促进国际社会团结协作 共克时艰的信心 1 经济是文化的基础 经济交往也是文化交流的过程 我们应如何进一步加强中欧文化交流 2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 分析中欧之间保持密切合作关系的原因及意义 答案 1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 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 理解个性 和睦相处 通过商业贸易 教育等多种文化传播活动 加强中欧之间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又要更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立足现代化建设实践 继承传统 推陈出新 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促进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 借鉴和融合 要坚持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 反对 民族虚无主义 和 封闭主义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打造文化品牌 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2 中欧之间保持密切合作关系能够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有利于中欧双方互利共赢 推动中欧关系的健康发展 有利于共同应对金融危机 从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一 选择题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按照国际公约 圆明园被列强劫掠的文物理应归还中国 回到它的原生地 但法国佳士得公司不顾中国人民的感情 坚持拍卖圆明园流失海外文物鼠首 兔首铜像 引起了大多数中国人民的愤慨 留法华人则举行抗议集会行动 中国人民高度关注这些流失海外的文物 是因为 A 它们是人类的共同文化财富 能够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B 它们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作用C 这些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标志 关乎中国人民的尊严与感情D 这些文物是中华民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解析题目考查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选C A B不符合题意 D说法错误 答案C 2 2009年1月23日 英国首相布朗向英国华人发表新年致辞 祝愿华人牛年愉快 成功 他说 在牛年 只有发扬华人一贯吃苦耐劳的 牛的精神 英国才能在这种富有挑战的时刻取得成功 这说明 A 民族文化具有开放性B 民族文化具有包容性C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D 走出去的民族文化才是世界文化解析英国首相布朗在祝愿华人牛年愉快 成功的同时 也号召英国发扬华人一贯吃苦耐劳的 牛的精神 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共性 应选C C 3 2009年1月30日发表的中西联合声明指出 要充分发挥孔子学院和塞万提斯学院的作用 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 互办 语言年 这表明两国 加强了与不同文明的交流与对话 维护文明与发展模式的统一性 促进不同文明相互包容 践行了和谐世界的理念A B C D 解析文化具有多样性 说法错误 B 吉祥文化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文化 据此回答4 5题 4 在许多中国的民间饰物 首饰 绣晶 木雕 瓷器上 都可以看到吉祥符号 中国的吉祥文化受到许多外国友人的喜爱 也丰富了世界文化 这告诉我们 文化是民族的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繁荣世界文化 中华文化正成为世界性文化 文化是世界的 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A B C D 解析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 因此 说法错误 D 5 在今天 如何对待传统的吉祥文化 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应该 以全面肯定的态度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 以辩证否定的观点分析传统文化 坚持从实际出发 根据新时期的需要重新解读和构建传统文化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把批判继承与创新结合起来A B C D 解析对传统文化 应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因此全面肯定的观点错误 不选 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 因此根据新时期的需要重新解读和构建传统文化说法错误 不选 C 6 在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 人们不妨拿起纸 笔 让爱和思念不是通过转瞬即逝的电波 而是跃然纸上 也许这更能触动人们的内心 体验 家书抵万金 的感觉 这表明 优秀的传统文化必须得以传承 科技进步不应该成为抛弃传统文化的理由 传统文化对维系人间情感起着重要作用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不可调和A B C D 解析对于 三三制 组合型选择题 在对某一或某几个选择项有准确把握的情况下 可以采取排除法 本题中 表述错误 故应选A A 7 春节 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 无论身在何处 只要是炎黄子孙 都把春节当成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来过 台湾民间过春节的习俗与大陆相差无几 都是从自上一年的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 送灶 开始 直到正月十八 落灯 为止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 下列名句中最能体现材料的内涵的是 A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B 火树银花不夜天 弟兄姐妹舞翩跹 歌声唱彻月儿圆C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D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解析材料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民族性 C符合题意 C 8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活字印刷表演中 出现了三次醒目的 和 字 和为贵 的思想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形成和发展 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这表明传统文化 A 源远流长 可以全盘继承B 具有相对稳定性 其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C 内容博大精深 一成不变D 都是在历史长河中积淀起来的先进思想解析中国传统文化中 和为贵 的思想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形成和发展 产生深刻的影响 体现了传统文化相对稳定性的特征 应选B B 9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句诗所说明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A 文化只有创新才能发展B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C 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D 文化创新的主体是人民 B 10 清明祭祖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送元宝 烧纸钱 这是古人留下的方式 而今 一些地区出现了鲜花祭祖 植树祭祖 在祭祖扫墓追思先辈的同时 为山野增添了一片新绿 这启示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时更应该 A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B 尊重差异 理解个性C 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D 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解析如今人们采取新的方式祭祖扫墓 体现了对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同时应进行创新 选D D 11 山寨产品已经扩展到了文化领域 甚至出现了2009年版的 山寨春晚 但是 有关专家指出 如果一味模仿 山寨文化是没有出路的 这是因为 A 落后的文化妨碍文化的发展B 创新才能永葆文化的生命力C 继承传统束缚了文化的创新D 博采众长推动文化的发展解析一味模仿 山寨文化是没有出路的说明了创新的重要性 选B B 12 一曲富含现代音乐元素的奥运歌曲 北京欢迎你 红遍全国 而这首灵感源自童谣的歌曲是用中国古代宫 商 角 徵 羽五调式谱写 歌曲中流淌的全是中国DNA 这主要说明 A 传统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B 优秀文化具有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C 社会实践是实现文化创新的源泉D 文化创新必须实现传统和现代的融合 D 二 非选择题13 明末清初时期 西方的耶稣会士带来了欧洲的古典哲学 逻辑学 美术 音乐以及自然科学等 固然有一大批士大夫知识分子关注西方耶稣会士带来的西方文明 但同时亦不乏严拒者 拒绝者的理由 就是 中国之教 自伏羲以迄周孔 传心有要 阐道有宗 天人之理 发泄尽矣 无容以异说参之 也就是认为儒家文化已尽善尽美 反对吸纳西方文化 请运用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 评析上述拒绝者的文化态度 答案 1 上述拒绝者的文化态度是一味固守本民族文化 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 守旧主义 和 封闭主义 这是不可取的 2 儒家文化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 有精华 也有糟粕 不可能 尽善尽美 对待传统文化 正确的态度是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 3 外来文化中有优秀的部分 也有落后的部分 我们不能全部吸收 也不能完全拒绝 应该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 有选择性地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 14 材料一据调查 目前社会低俗文化泛滥对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产生污染 如在学生中 星座文化 口袋书等十分流行 以消费欧美 日韩文化产品为时尚 而对中国传统文化产品不屑一顾 在调查中还发现少数同学热衷于过洋节日 而对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屑一顾 材料二推进文化创新 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这是党的十七大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 对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1 结合材料一 分析说明我们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2 结合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及其重要意义 答案 1 在对待传统文化上 要批判地继承 古为今用 推陈出新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要 扬弃 传统文化 反对 复古主义 和 虚无主义 在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上 我们要 洋为中用 吸收对我们有益的东西 既要反对全盘照搬 又要反对盲目排外 2 根本途径 立足于社会实践 重要意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这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特征 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