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D卷(4).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97676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D卷(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苏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D卷(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苏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D卷(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D卷(4)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0分) (共12题;共36分)1. (3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 . 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60cmB . 一名初中生体重大约60kgC . 干松木的密度大约是6g/ D . 一只一次性水杯的容积约是600ml2. (3分)下面所述案例是物理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吸管能把饮料吸入嘴里,其实是大气压的作用B . 菜刀不锋利了在磨石上磨一磨,是为了减小压强C . 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气压大液体沸点低D . 家庭里常用吸盘挂钩挂物件,是利用电磁铁的吸引作用3. (3分)如图是北京奥运会运动项目图标,其中图片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 A . 拉弓过程中弓发生了塑性形变B . 游泳时人没有受到水的推力C . 人举着杠铃不动时杠铃只受重力作用D . 力能改变曲棍球的运动状态4. (3分)如图,一只小狗悠悠地骑在马背上,给人们带来了一场别样的马术表演若马驮着小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小狗和马进行受力分析,其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 . 马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马的支持力B . 马受到的支持力和小狗对马的压力C . 小狗受到的重力和小狗对马的压力D . 小狗受到的重力和马对小狗的支持力5. (3分)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将可靠的事实和理论结合起来,如图是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让小球从斜面AO上某处静止释放,沿斜面滚下,经O点滚上斜面OB有关他的理想实验程序内容如下: 减小第二个斜面OB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能达到原来的高度,但这时它要运动的远些。两个对接的斜面中,使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上升到释放的高度。继续减少斜面OB的倾角,小球到达同一的高度时就会离得更远,最后使斜面OB处于水平位置,小球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直线运动。有关理想实验程序先后顺序排列的正确选项是( )A . 事实(2)事实(1)推论(3)推论(4)B . 事实(2)推论(1)推论(3)推论(4)C . 事实(2)推论(3)推论(1)推论(4)D . 事实(2)事实(1)推论(4)推论(3)6. (3分)下列四幅图描述正确的是( ) A . 机器安装滚动轴承是为了减小接触面积B . 注射器注射药液是利用大气压强工作的C . 锤柄撞击木凳套紧锤头,是利用锤柄的惯性D . 小球从E处沿光滑轨道下滑,F处飞出,到达最高点时具有动能7. (3分)小明用绳子拴着一金属小球,使小球在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如果小球受到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则小球将( ) A . 继续做匀速圆周运动B . 立即停止运动C . 做匀速直线运动D . 下落至地面8. (3分)猴子能够轻松地倒挂在树枝上,当其倒挂在树枝上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猴子很轻,其重力不需要平衡就能静止在空中B . 猴子对树枝的作用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 . 猴子对树枝的作用力和树枝对猴子的作用力是对平衡力D . 树枝对猴子的作用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9. (3分)如图所示,物体在2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以3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5m后,撤去水平拉力,物体又向前运动了1.5m后停了下来。则 ( ) A . 撤去拉力后,物体慢慢停止的过程中,物体的惯性在逐渐减小B . 撤去拉力后,物体慢慢停止的过程中,物体所受的摩擦力逐渐减小C . 物体在匀速运动及减速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始终为20ND . 撤去拉力后,物体慢慢停止运动,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10. (3分)两物体质量之比为2:1,放置水平桌面上静止,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之比为3:2,则它们对桌面产生的压强之比是( ) A . 3:1B . 4:3C . 2:1D . 3:211. (3分)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底部下中央放一冰柱,若冰对容器底部压强为P1 , 压力为F1;冰熔化成水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2 , 压力为F2;那么( ) A . P1=P2 , F1=F2B . P1P2 , F1F2C . P1P2 , F1F2D . P1P2 , F1=F212. (3分)如图所示是香香同学在相等时间间隔里运动的情景,下列选项中上图与下图表述一致的是( ) A . B . C . D .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1.0分) (共8题;共21分)13. (2分)图1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_N图2中物体的长度为_cm图3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14. (2分)手在按压图钉帽时,手对图钉帽的压力为F1 , 压强为p1;图钉尖对墙面的压力为F2 , 压强为p2 , 则F1_F2 , p1_p2(两空均选填“”、“”或“”) 15. (1分)千古神话“嫦娥奔月”成为中国航天的现实。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卫星在太空多次通过喷射燃气实现变轨(改变运行高度、运行方向),这实际上是运用了物理学中_的原理。在绕月飞行的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物,“嫦娥一号”卫星是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16. (2分)塑料挂钩的吸盘能“吸”在平滑的墙面上,是由于吸盘受到_力作用,三峡大坝的船闸是_在实际中的具体运用,它能让大型轮船在上下游之间顺利往返航行。17. (3分)有一仪器中的电路如图所示,其中带金属细杆的金属滑块M与两侧金属弹簧相连接并接入电路中,金属块M与弹簧套在光滑绝缘水平细杆上。现将该仪器固定在一辆汽车上,当汽车启动时,_亮(选填“红灯”或“绿灯”);当汽车急刹车时,_亮(选填“红灯”或“绿灯”)。 18. (5分)大气压与液体产生压强的原因相同,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并且压强特点也相同,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气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点大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压强特点相同的原因是_。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大,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两者看似不同其实实质相同,海拔低的位置与海拔高的位置相比,所处在大气中的深度海拔低的位置深度_海拔高的位置深度,所以本质相同。 19. (3.0分)小亮同学在物理实验室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时他没有将玻璃管竖直放置,而是稍稍倾斜了,如图所示,则此时大气压强等于_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如果现在在该实验室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测得水的沸点将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00。 20. (3分)滑雪运动员在高速下滑时,常采用“下蹲”的姿势,这是为了_;假如教室里悬挂电灯的绳子突然断了,且同时受到的所有的力全部消失,电灯将_。 三、 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 (共2题;共10分)21. (5.0分)汽车以25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头有紧急情况,经过0.5s(反应时间)后开始制动刹车,又经过4.5s滑行60m车停止。求: (1)汽车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2)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22. (5.0分)计算: (1)如图计算B点的压强(g=10N/kg) (2)一个压强计与地面相平,连着简易自来水龙头,水龙头的位置比地面高1.5m,该压强计的读数是2.94105Pa,求水塔中水面离水龙头的高度(g=9.8N/kg) 四、 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共1题;共5分)23. (5分)如图所示,是我国海军舰艇赴亚丁湾护航时的情景:护航编队一般采用前后护航形式,而不采用“并排”护航,这是为什么? 五、 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0分) (共2题;共5分)24. (2分)如图所示,GA=15N,GB=5N。请画出地面对物块A支持力F的示意图,并标明该力的大小。 25. (3分)如图,小球A用钢管固定在支架上,小车保持静止,画出小球A受力的示意图; 六、 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0分) (共4题;共24分)26. (6.0分)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是由物体接触面问的压力F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决定的,物理学中用动摩擦因数表示接触木板面面的粗糙程度则有关系式fF成立,琳琳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动摩擦因数的太小。 (1)实验时,琳琳先测摩擦力f的大小,把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拉动弹簧测力计,并使木块做_运动,这样做的依据是_。 (2)实验时,琳琳将一个重为8N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匀速拉动物体测得摩擦力为3.2N,则动摩擦因数_。 27. (6分)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实验前,应调整U型管压强计,使左右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_,然后用手轻轻按压橡皮膜,如果两液柱没有出现高度差,说明U型管压强计存在_问题。 (2)实验中我们是通过观察比较_来比较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 (3)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应选择:_两图进行对比,结论是: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_。 (4)在图丙中,固定U型管压强计金属盒的橡皮膜在盐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这是为了探究同一深度处,液体向_的压强大小关系。 (5)以上实验中主要采用的探究方法是_。 28. (6.0分)为了研究“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及“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聪将一个带正电的物体Q固定在绝缘支架上,然后将挂在丝线上的带正电的小球分别悬挂在A、B、C处,从而比较带电小球所受作用力的大小(如图所示) (1)带电小球所受作用力的大小是通过_显示出来的 (2)根据实验现象,结合实验研究的目的,你可以得出如下两条结论: _29. (6分)小明同学在学习流体压强知识时做了如下一系列实验和分析。请你帮助他补全下面的内容。 (1)如图甲,先在水平桌面上固定两根平行的小棒,接着在小棒上放了间隔一定距离的两个乒乓球。然后,他向两个乒乓球中间的间隙用力吹气,则两个乒乓球将_(选填“靠近”或“分开”)这是因为气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_。 (2)接着,小明又自制了一个飞机机翼模型(如图乙),将其放置在托盘测力计上,在机翼模型的正前方用电扇迎面吹风,来模拟飞机飞行时的气流。电扇转动后,托盘测力计的示数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比较机翼上下方气流压强的大小,进一步验证了上面的关系。 (3)小明又找了如下一些生活情景,其中能用上述实验规律进行解释的是 。 A . 将氢气球放手后,它会漂向空中B . 火车与站台之间有黄色的安全线C . 通过拍打衣服清除它上面的灰尘。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0分) (共12题;共36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1.0分) (共8题;共21分)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三、 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 (共2题;共10分)21-1、21-2、22-1、22-2、四、 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共1题;共5分)23-1、五、 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0分) (共2题;共5分)24-1、25-1、六、 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0分) (共4题;共24分)26-1、26-2、27-1、27-2、27-3、27-4、27-5、28-1、28-2、29-1、29-2、2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