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二次阶段检测试卷D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96083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二次阶段检测试卷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二次阶段检测试卷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二次阶段检测试卷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二次阶段检测试卷D卷一、 选择题 (共30题;共30分)1. (1分)(2014义乌)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2. (1分)一支粉笔用掉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与原来的相比( ) A . 质量减小,密度不变B . 质量不变,密度减小C . 质量不变,密度不变D . 质量减小,密度减小3. (1分)下列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 A . 稀释浓硫酸 B . 镁带燃烧 C . 电解水 D . 火药爆炸 4. (1分)下图中属于神经组织的是( )A . B . C . D . 5. (1分)鉴别生物种类的常用工具是( ) A . 生物检索表B . 本草纲目C . 生物教材D . 生物专著6. (1分)中医给病人诊病时讲究“望、闻、问、切”,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 A . 提出问题:病人得的是什么病?B . 建立假设:病人得的可能是病C . 获取相关的事实或证据,以证实医生心中对病人病情的初步猜测D . 为了积累更多的临床经验,以便与其它医生进行更好的交流7. (1分)下雪天,路上积有厚厚的一层雪,为了使雪很快融化,常看到洒水车向路上的雪喷洒盐水,这种做法主要是因为( ) A . 使水的熔点升高B . 盐水使冰的熔点降低C . 盐水使冰的温度升高到0而熔化D . 洒上盐水后的雪变成了冰水混合物,温度变为0,从而使冰熔化8. (1分)现有四种生物,它们在分类单位的情况是:兰花和蘑菇属不同“界”的生物,和肾蕨同“界”不同“门”,而和向日葵同“门”不同“纲”。则与兰花亲缘关系最近和最远的分别是( ) A . 肾蕨、蘑菇B . 向日葵、蘑菇C . 蘑菇、肾蕨D . 向日葵、肾蕨9. (1分)图1为酵母菌的细胞结构模式图。图2为酵母菌的一种生殖方式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 . 酵母菌属于原核生物B . 如图2所示,酵母菌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C . 酵母菌属于真菌,现在仍被广泛运用于发面、酿酒等D . 与酵母菌相比,叶肉细胞多了叶绿体,但没有细胞壁10. (1分)某同学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在显微镜下看到以下几个视野,分析正确的是( ) A . 按照正确的操作顺序,该同学先后看到的视野依次B . 若观察过程中没有更换目镜,则观察视野时用的物镜比观察时用的物镜短C . 观察到视野后,该同学向右上方移动装片可观察到视野D . 要使视野的亮度增加,把显微镜移到明亮处即可11. (1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人体有呼吸、循环等系统B . 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叫组织C . 绿色开花植物由六大器官组成D . 动物和植物的细胞结构相同12. (1分)关于托盘天平的使用,有以下几个步骤:调节天平两端的平衡螺母;把天平放在水平面上;移动游码到横梁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左盘放被测物体;读数。其合理的顺序是( ) A . B . C . D . 13. (1分)一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各次测量值分别为:2.42cm、2.43cm、2.42cm、2.44cm、2.64cm,则这个物体的测量值应取( ) A . 2.42cmB . 2.428cmC . 2.43cmD . 2.47cm14. (1分)小明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由图象可知( ) A . 由甲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一定大B . 由乙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一定大C . 体积相同时,甲的质量小D . 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大15. (1分)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物态变化过程图象,以下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 该物质是晶体B . 在ab段处于液态C . 在bc段处于沸腾状态D . c到d是熔化过程16. (1分)如图所示是小李同学在9的室外玩肥皂泡泡时拍摄的照片。他发现肥皂泡泡在很冷的室外会迅速结冰,掉落在地面如同散落的玻璃球,神奇极了。下列对这一现象包含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这是凝固现象,会放热B . 这是凝固现象,会吸热C . 这是熔化现象,会吸热D . 这是熔化现象,会放热17. (1分)严冬湖面上结了厚厚的冰,但冰下面鱼儿仍在游动,为测出冰下水的温度,徐强同学在冰上打了个洞,拿来一支实验室用的温度计,下列测水温方法中正确的做法是( ) A . 用线将温度计拴牢从洞中放入水中,待较长时间后从水中提出,读出示数B . 取一塑料饮水瓶,将瓶拴住从洞中放入水里,水灌满瓶后取出,再用温度计测瓶中水温C . 取一塑料饮水瓶,将温度计悬吊在瓶中,再将瓶拴住从洞中放入水里,水灌满瓶后待较长时间,然后将瓶取出,立即从瓶外观察温度计示数D . 手拿温度计,从洞中将温度计插入水中,待较长时间后取出立即读出示数18. (1分)从分子的角度解释“湿衣服晾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水分子在不断运动B . 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C . 水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D . 水分子的体积变大19. (1分)如图所示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A . adbcB . abcdC . acdbD . cdab20. (1分)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位时,高倍物镜与低倍物镜相比,其( )A . 物像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B . 物像小、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C . 物像大、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D . 物像大、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21. (1分)下列说法中,与实际相符合的是( )A . 人的正常体温是45B . 一位中学生的体重约为20NC . 使用验电笔时手不能接触笔尖金属体D . 现在你坐的课桌的高度约为2m22. (1分)猪笼草是一种常绿半灌木,长有捕虫叶,能捕获小虫,但把它归为植物,其依据是( ) A . 它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 . 它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C . 它不能自由运动D . 它是绿色的23. (1分)某同学做“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实验,如图所示,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上分别滴上一滴水。观察图中情景可知,该同学主要研究蒸发的快慢是否与( ) A . 水的温度有关B . 水的表面积有关C . 水上方空气的流速有关D . 上述三个因素都有关24. (1分)自然界的水循环过程包含很多物态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雪山上的冰雪在温度升高时逐渐消融液化B . 海洋里的水经太阳晒变成水蒸气升华C . 水蒸汽在高空中遇冷空气形成液化D . 水蒸汽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形成雪凝固25. (1分)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26. (1分)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微观结构时,带领学生做游戏,用人群分布的状态来类比物质的状态。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种情景分别对应的是( ) A . 固态、液态、气态B . 气态、固态、液态C . 固态、气态、液态D . 液态、气态、固态27. (1分)一种“55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开水倒入杯中后,水温很快降为55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神奇物质”在该过程中( ) A . 一直吸热且状态不变B . 一直吸热且由固态变为液态C . 先吸热,后放热;先熔化后凝固D . 先放热,后吸热;先凝固后熔化28. (1分)在生产和生活中,常用液体作“散热剂”和“冷却剂”,正确的选择是( ) A . 散热剂用比热较大的液体,冷却剂用比热较小的液体B . 散热剂用比热较小的液体,冷却剂用比热较大的液体C . 两种都用比热较大的液体D . 两种都用比热较小的液体29. (1分)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吸热液化成小水珠B . 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再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C . 江湖河海中的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D . 积雪放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系30. (1分)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大豆为实验材料,在 16和 25条件下,测定大豆种子的萌发数。经连续统计,结果如表。根据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A . 温度越高种子越容易萌发B . 种子萌发需要阳光C . 大豆种子比玉米种子容易萌发D . 与 16相比,25时大豆种子更容易萌发二、 填空题 (共6题;共9分)31. (1分)将装有两种不同气体的两个容器连通,经过一段时间,两种气体就在这两个容器中混合均匀,这种现象叫做扩散。在液体间和固体间也会发生扩散现象。例如清水中滴入几滴红墨水,过一段时间,水就都染上红色;又如把两块不同的金属紧压在一起,经过较长时间后,每块金属的接触面内部都可发现另一种金属的成份。 (1)从扩散现象可以看出,固体分子间距离较_作用力较_,大多数分子只能在一定的位置振动,不能移动,分子不容易脱离其它分子的束缚而进入另一种物质 (2)气体容易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距离较_,作用力较_,分子除了碰撞之外自由移动 (3)根据你的推理和想象,液体分子运动情况是怎样的?_。 32. (1分)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1)实验步骤为:先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游码调到横梁标尺的_;然后调节_使天平平衡。将待测物体轻放于已调好的天平的_盘内;估计待测物的质量,将适量的砝码放在天平的_盘内;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到天平恢复平衡;读取被测物体的质量为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的质量。取下砝码放回砝码盒中,并使游码回零。 (2)在实验中测量物体质量,所用砝码和游码如图所示,则该被测物体的质量是_克。 33. (3分)如图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属于植物细胞的是_图,判断的依据是:_,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_(填名称)。34. (1分)火山爆发时,炽热的熔岩喷出地表,像炼钢炉流出的钢水一样流淌(如图)岩浆是多种成分组成的液体,在流淌过程中,在火山口周围向外依次形成一系列的矿物:橄榄石浑石角闪石黑云母正长石白云母石英上述矿石的形成过程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山周围形成的这些矿石的熔点依次为_(选填“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或“相同的”) 35. (1分)酒精的密度为0.8103千克/米3 , 表示的意义是_。一只杯子最多可盛质量为0.2千克的水,它一定_(填“能”或“不能”)盛下质量为0.2千克的酒精,如果用此杯子盛满浓盐水,则盐水质量一定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0.2千克。(酒精水盐水) 36. (2分)如图所示为某晶体的凝固图象,从A到D整个过程是_的(填“吸热”或“放热”),BC段物质处于_状态,其对应的温度48代表此晶体的_。 三、 实验探究题 (共4题;共15分)37. (5分)为探究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用洋葱鳞片叶、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等材料做实验。请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若在显微镜下看到图1甲所示的物像,可能是图1乙所示的哪个步骤的操作不规范引起的_。 (2)改进操作后,在显微镜下看到了图2甲所示的物像,为了更清晰地观察a细胞,得到图2乙所示的物像,则主要操作步骤是 。 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使a 移至视野中央将玻片向左下方移动使a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调节粗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A . 一一B . 一一C . 一一D . 一一(3)图3表示二种细胞结构的异同,两个圆的重合区域B为相同点。则图中C包含哪些细胞结构_。(填序号)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大液泡(4)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通过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如下四个图。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_。 38. (3分)合理储藏有利于水果保鲜。科研人员为了探究某因素对蓝莓保鲜的影响,测定了蓝莓在密闭容器内产生CO2的速率,结果见图甲和图乙。 试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的假设是_会影响蓝莓的呼吸作用,从而影响水果的保鲜。 (2)分析图甲或图乙可知,随着蓝莓储藏时间的增加,产生CO2的速率均有下降。原因是密闭容器内的CO2浓度会逐步_,从而抑制了_。 (3)某同学拟验证上述实验结果,设计如下方案: 将两等份同一品种、成熟度相同的蓝莓分别装入甲、乙两只相同的烧杯中;将甲、乙两烧杯分别置于25和-5条件下观察,每隔一段时间测定CO2浓度;重复上述过程,记录实验数据并分析。有同学认为他的实验方案不合理,请你指出其中的一处_。39. (4分)元旦期间,小燕在绍兴古镇旅游时,发现一家小店卖米酒和酱油都用竹筒状的容器来量取,但量取米酒所用器具比量取相同质量的酱油所用器具要大一点,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甲中判断,米酒的密度_酱油的密度(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2)小燕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各买了一些米酒和酱油带回学校。如图乙是他测米酒密度 的过程,按照序号_(选填“ABC”或“BCA”)的顺序更为合理; (3)请求出米酒的密度(写出计算过程); 40. (3分)小科想找到一种让物体快速冷却的方法。在家庭内,让食物快速降温,一般可以把食物放在空气中冷却;或者把食物放在水中冷却。那么,水和空气哪个的导热性能好呢?为此,小科用两个相同的牛奶瓶,都装入热牛奶,一个放在温度与室温相同的水中,另一个就放在空气中,为了尽量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他把两个瓶都用木块垫起来,放在同一个桌面上如图实验时他每隔一定的时间记录一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024681012141618甲的示数/70605347423937353433乙的示数/70666158555250484644(1)对甲、乙两个瓶中的牛奶,小科要控制它们哪些量相同?_(2)小科通过实验,得到的正确结论是什么?_ (3)进一步分析表中甲的示数,小科又发现,在冷却过程中,牛奶冷却的快慢前后并不一致,是越来越_的(选填“快”、“慢”或“保持不变”)。 (4)小科又仔细分析了冷却速度变小的原因,认识到这是因为牛奶冷却的快慢还会受到_的影响。 四、 解答题 (共1题;共4分)41. (4分)将一质量是6g的金戒指缓慢漫设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称得溢出水的质量是0.4g,问:此戒指的密度是多少?第 20 页 共 20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30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二、 填空题 (共6题;共9分)31-1、31-2、31-3、32-1、32-2、33-1、34-1、35-1、36-1、三、 实验探究题 (共4题;共15分)37-1、37-2、37-3、37-4、38-1、38-2、38-3、39-1、39-2、39-3、40-1、40-2、40-3、40-4、四、 解答题 (共1题;共4分)4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