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19-2020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空气与生命》第1-2节测试卷C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95597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2019-2020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空气与生命》第1-2节测试卷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浙教版2019-2020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空气与生命》第1-2节测试卷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浙教版2019-2020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空气与生命》第1-2节测试卷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2019-2020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空气与生命第1-2节测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8题;共36分)1. (2分)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 )A . 1:4B . 5:4C . 4:1D . 5:12. (2分)我国强制实施儿童家具通用技术条件,要求所有封闭家具都设有透气孔,防止孩子进入后又无法自己开门出来导致的窒息隐患透气孔可以有效保证家具内有足够( ) A . N2B . O2C . CO2D . H23. (2分)人类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B . 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C . PM2.5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D . 大量焚烧秸秆不会给空气带来PM2.54. (2分)(2014台州)如图,烧杯中盛有80的热水,杯底放有一小粒白磷,当将一支大试管迅速插入水中并罩住白磷时,白磷立即燃烧起来。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 )A . 水B . 氧气C . 可燃物D . 温度达到着火点5. (2分)在学校开展的“做自己的首席安全官”活动中,对下列安全常识叙述错误的是 ( ) A . 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或匍匐前进寻找电梯出口B . 当手臂因受伤而连续不断地流出暗红色血时,要用手指或绷带在伤口远心端压迫止血C . 遭遇泥石流时,人们应该往泥石流两侧山坡上跑D . 当身边有人吸烟时,应该尽量劝阻对方停止吸烟6. (2分)如图,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23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50mL,已知白磷的着火点40,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并取得成功在下列说法中: 实验中装入药品后,应先夹紧弹簧夹,再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实验中气球的变化是先鼓后瘪打开弹簧夹后,注射器中的水会自动喷射出来,当注射器中的水还剩约4mL时停止下流白磷燃烧熄灭后,应及时打开止水夹本实验能得到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细沙的作用是防止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锥形瓶地步炸裂正确的说法的个数是( )A . 3个B . 4个C . 5个D . 6个7. (2分)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abcd反应前质量(g)1010102反应后质量(g)待测2212A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可能是催化剂B . 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gC . b物质可能是单质D . 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8. (2分)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夏天食物腐烂与氧气无关B . 鱼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极易溶于水C . 氧气支持燃烧,氧气不能燃烧D . 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氧气9. (2分)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 检验氧气B . 熄灭酒精灯C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D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0. (2分)下列反应的能量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 . 氯化铵与消石灰的反应B . 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C . 锌片与稀硫酸反应D . 钠与冷水反应11. (2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氧气和温度有关。其中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是( )编号实验实验实验实验装置现象白磷不燃烧白磷不燃烧白磷不燃烧白磷燃烧A . 和B . 和C . 和D . 和12. (2分)下列事故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 A . 发生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沿墙壁跑出火灾区B . 档案资料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 . 发生煤气中毒,立即将中毒人员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D . 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13. (2分)在做溶液的形成这一课的演示实验时,老师先往一试管中加入12小粒高锰酸钾,然后加入5毫升的水,接下来的操作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4. (2分)下列对相关物质性质或性能的描述或事实的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A . 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含碳量不同B . CO与C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C .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质性质差异大碳原子结构不同D . 硫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氧气浓度不同15. (2分)某同学在用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时,若出现试管炸裂现象,其原因不可能是( ) A . 加热前试管外壁有水B . 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C . 试管口略向上倾斜了D . 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16. (2分)利用如图探究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大约为 B . 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C . 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D . 实验结束后立即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17. (2分)将混有少量高锰酸钾的氯酸钾放在试管中加热,直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试管中固体剩余物共有A . 2种B . 3种C . 4种D . 5种18. (2分)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 . O2B . CO2C . N2D . 稀有气体二、 填空题 (共7题;共20分)19. (3分)桌上放着一个空烧杯,但实际上烧杯中有_,其中_的体积约占烧杯容积的 ,_的体积约占烧杯容积的 20. (2分)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液面会形成一层白色薄膜,原因是空气中含有_;松脆的饼干放在空气中两三天就变软了,证明了空气中含有_.21. (3分)在教材“粉尘爆炸”实验中,面粉属于_,鼓气的目的是_,这个实验发生了爆炸,除具备了燃烧的三个条件外,还因为燃烧是发生在_ 22. (2分)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 A氢气+氧气 水 B 碳酸二氧化碳+水C一氧化碳+氧化铜 铜十二氧化碳 D_23. (3分)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大军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请用燃烧的有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周瑜用“火箭”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火箭”使木船着火。则木船是燃烧条件中的_ 、木船又与空气接触、还需 _。(2)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_ ,使火势烧得更旺。24. (2分)小凤又在一本参考书上发现,镁也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于是她迫不及待地做起了这个实验(如图),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白色粉末和一种黑色粉末 根据这个现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这个实验还引发了我们对过去某些知识的反思,从而有了新的发现你认为新的发现是_(填序号):A、在一定的条件下,二氧化碳也能支持燃烧;B、活泼金属着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C、燃烧不一定需要有氧气25. (5分)下列事实分别说明空气中有哪些成分? (1)纸张在空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_; (2)爆米花暴露在空气中逐漸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_; (3)利用空气中的气体制成五光十色的霓虹灯,说明空气中含有_; (4)长期敞口放置的澄清石灰水,表面会生成一层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_; (5)人们利用空气制造氮肥,说明空气中含有_ 三、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13分)26. (3分)(2012衢州)丙同学准备用如图一所示的装置和药品,制取二瓶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组装反应装置时,发现没有圆底烧瓶,则如图二所示仪器中可以用来替代圆底烧瓶的有_(填序号)。(2)丙同学在检验气体是否集满时,用点燃的细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若观察到木条的_现象,可证明瓶中已集满氧气。(3)请你设计一种回收二氧化锰的简单方案,其主要操作步骤是:_。27. (3分)依据如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过程:通入N2 , 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熄灭酒精灯,立即改通O2 , a中无明显现象,b中红磷燃烧。(1)红磷燃烧有大量白烟产生,白烟是_。(选填:“固体”、“液体”、“气体”)(2)实验过程中,对比a、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3)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是_。28. (7分)气体的密度容易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为了测量常温常压下氧气的密度,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检查发生装置的气密性步骤二:往烧瓶中装入适量的二氧化锰粉未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并将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倒入分液漏斗中,测出发生装置的总质量为m1克步骤三:取一个集气瓶,用记号笔在适当位置做标记,将水注入集气瓶到标记处,用量筒测出这些水的体积为V0毫升再将集气瓶灌满水倒扣在水槽中等待收集步骤四:打开活塞,滴入过氧化氢溶液,同时开始收集气体调节集气瓶在水中的上下位置,当集气瓶内、外的液面相平且刚好达到标记处时(如图)暂停反应步骤五:重复步骤四,再收集9瓶气体步骤六:称出反应后发生装置的总质量为m2克(1)小明通过该实验,测得氧气的密度是_克/毫升 (2)步骤四中,控制集气瓶内、外液而保持相平的目的是_ (3)如果实验中装置气密性不良,将对测得的密度值有何影响?请说明理由 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8题;共36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二、 填空题 (共7题;共20分)19-1、20-1、21-1、22-1、23-1、24-1、25-1、25-2、25-3、25-4、25-5、三、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13分)26-1、26-2、26-3、27-1、27-2、27-3、28-1、28-2、28-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