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烽火台到互联网说课稿.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695198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烽火台到互联网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从烽火台到互联网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从烽火台到互联网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烽火台到互联网说课稿柘城县第一实验小学 周淑媛一、说教材从烽火台到互联网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课。第四单元将课程标准中“通信”与“传媒”两个要点的教育内容融合在一起.本课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学生展现了通信发展的过程及不同阶段的主要通信方式。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既有直观的兴趣引导,还有抽象的探究引领。本课有些内容是从历史的角度来体现的,课程设置了资料框,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和求知欲望。 二、说学情通过对四年级的学生进行课前调查,我发现学生对过去的通信方式较为陌生,仅仅从电视剧中知道有“飞鸽传书”这种通信方式,而对于“烽火台”、“驿站”等这些古老的通信方式却知之甚少;对近代通信发展的历程学生几乎全然不知,所以,课前指导学生搜集、筛选资料、播放有关通信发展的视频及进行小组探究活动在本课的教学中尤为重要。三、说教学目标1、让孩子了解到古代的一些传递信息的方式 ,知道现代通信发展的过程。2、培养学生获取社会信息、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能力。 3、激发学生创新通信方式的热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通信是人类社会交往的重要形式,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过去和现代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感知通信发展的历程。 在我们今天的社会里,几乎可以说没有现代的通信,就没有现代的社会生活,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难点是:正确理解通信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作用,体会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五、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课的性质及学生年龄特点并结合我对教材的理解,我采取多媒体创设情境、谈话法进行教学。让学生运用自主交流、动手实践的方法进行学习。六、说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我首先自我介绍,想和孩子们交朋友,问孩子们可以用哪些方法和老师联系。学生一定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在古时候,人们又是怎样相互联系和传递信息的呢?通信方式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然后引出并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根据课程标准“贴近学生生活”的要求,从学生生活中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部分:讨论交流互动学习活动一、古代的通信方式 由于古代的通信方式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过于久远,并且脱离生活实际,为此我准备了录像短片和图片辅助教学。1、首先我为学生播放了烽火台的录像短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烽火台是怎样传递信息的。2、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还想出了哪些方法来传递信息? 3、学生将课前搜集的资料交流后很容易地总结出古代通信方式有:烽火、驿站(现在的邮政)、信鸽、风筝、击鼓、船、灯塔、漂流瓶我出示相关的多媒体图片。4、让孩子们小组交流古代通信方式有什么特点?孩子们交流后会得出古代通信方式比较慢,不方便,受到很多因素(天气、环境、人等)的影响,传递的信息量比较小,保密性差等。5、出示诗词,让学生思考诗词的含义。体会古代人们通信的困难。【设计意图:因为让学生理解古代通信方式比较困难,因此我借助多媒体课件,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古代的通信方式,体会古代通信方式的不便利,为后面通信方式的发展作好了铺垫。】活动二、通信的发展 1、出示“将一个信息从伦敦送至纽约”在学生了解了古代通信的困难后,我指出:随着人们生活的需求,通信的发展是必然的趋势,我们来看一看通信发展的过程。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小组交流,通过观察,孩子们会发现通信方式越来越便捷,传递的速度越来越快。 2、播放有趣的视频。【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搜集并整理知识的空间,学生在互动学习中听取他人意见,在与他人合作中了解到现代通信的特点,突破了教学难点。】 活动三、畅想未来通信我用激情的语言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力,畅想一下未来的通信方式会是什么样子的。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可以用自己的笔画出来,用嘴说出来,还可以动手做出模型。【设计意图:重点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锻炼能力,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第三部分:巩固学习总结经验我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事情说一说现代通信给自己带来了哪些方便?从学生的畅所欲言中,让孩子们体会到今天的通信方式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现代的生活已经离不开通信。【设计意图: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要紧贴儿童的生活,因此我通过让孩子说自己生活中的小故事,加深学生的理解,轻松突破教学难点。】 七、说板书设计 从烽火台到互联网烽火台 电报 电话 互联网驿站 这样的板书设计简单、清楚,能够突出重点和难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