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C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95064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C卷一、 选择题(共 15 题,共 60 分) (共15题;共60分)1. (4分)下列各组变化,前者一定包含后者的是( ) A .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B . 氧化反应,化合反应C . 化学反应,化合反应D . 氧化反应,化学反应2. (4分)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A . KNO3 B . NaOH C . H2SO4 D . NaCl3. (4分)以下是某些同学在“测定土壤酸碱性”实验中的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A . 加土壤颗粒 B . 加水溶解 C . 震荡试管 D . 用玻璃棒蘸取清液 4. (4分)在空气中打开试剂瓶瓶塞时,瓶口有白雾生成的是( ) A . 浓盐酸B . 浓硫酸C . 酒精D . 蒸馏水5. (4分)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盐酸至过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pH逐渐增大B . 溶液颜色不变,pH逐渐减小C .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pH逐渐减小D .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pH逐渐增大6. (4分)下列物质之间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 . 石灰水与稀盐酸B . 铜与硝酸银溶液C . 银与稀硫酸D . 二氧化碳与水7. (4分)如图所示,围棋棋盘上有五枚棋子,代表铁、稀盐酸、氢氧化钡、碳酸钙、硝酸银五种物质,相邻棋子间的连线表示物质间可以反应。已知与戊的反应中:甲戊的反应类型不同于其它几个反应;丙戊反应能产生一种气体,且该气体还能与丁反应生成沉淀。则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戊A铁硝酸银碳酸钙氢氧化钡稀盐酸B硝酸银铁稀盐酸氢氧化钡碳酸钙C硝酸银铁碳酸钙氢氧化钡稀盐酸D铁氢氧化钡碳酸钙硝酸银稀盐酸A . AB . BC . CD . D8. (4分)20克10%的NaOH溶液加入到20克10%的HCl溶液中,然后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呈( ) A . 红色B . 蓝色C . 紫色D . 无色9. (4分)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胃酸过多会引起人体不适,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有多种。下列利用中和反应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品是( )A . Na2CO3B . Al2O3C . Al(OH)3 D . NaHCO310. (4分)通过下列化学反应不能达到目的是( ) A . 制氯化铁:2Fe+3CuCl2=2FeCl3+3CuB . 实验室制取氢气:Zn+H2SO4=ZnSO4+H2C . 用硝酸钡溶液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钾溶液:K2SO4+Ba(NO3)2=BaSO4+2KNO3D . 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症:Al(OH)3+3HCl=AlCl3+3H2O11. (4分)某非金属单质A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B。B为气体,其体积是反应掉氧气体积的两倍(同温同压)。以下对B分子构成的推测一定正确的是( ) A . 有1个氧原子B . 有1个A原子C . 有2个氧原子D . 有2个A原子12. (4分)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是研究问题的方法之一,得出下列科学规律的过程中,运用了这一方法的是( )A . 导体与绝缘体B . 凸透镜成像C . 真空不能传声D . 平面镜成像特点13. (4分)小明同学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研究中和反应时,忘记了滴加酸碱指示剂为了确认滴加的盐酸是否已经过量,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某种试剂进行检验下表是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其中不正确的是( ) 实验方案使用的试剂判断的方法A铁粉如果有气泡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BpH试纸如果pH7,表明盐酸已经过量C无色酚酞试剂如果溶液变成不变色,表明盐酸已经过量D紫色石蕊试剂如果溶液变成红色,表明盐酸已经过量A . AB . BC . CD . D14. (4分)下列区别稀硫酸和稀盐酸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 分别加入碳酸钠B . 分别加入锌粒C . 分别加入氯化钡溶液D . 分别加入酚酞试液15. (4分)兴趣小组的同学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铁钉表面有红色的物质析出,且产生少量的气体。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氧气B . 完全反应后溶液呈黄色C . 硫酸铜溶液可能显酸性D . 实验中没有发生置反应二、 填空题(共 8 题,共 40 分) (共8题;共40分)16. (4分)今天是小明爸爸的生日 (1)小明用压岁钱给爸爸买了一条真丝领带日常生活中可以用_的方法检验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 (2)小明给爸爸妈妈各倒上一杯雪碧,妈妈说雪碧是酸性饮料不适合她,用pH试纸测 定雪碧的pH的方法是_ (3)蛋糕上层的奶油是用鲜牛奶加工得到的,它富含的营养素为_;面粉是制作蛋糕的主要原料,面粉中富含的营养素为_; (4)包装蛋糕的塑料袋用后如随意丢弃会造成_污染 (5)小明洗碗时用洗洁精去除盘子表面的油污,利用洗洁精的_功能 17. (4分)为了加深记忆,小科同学用下图形象地总结了硫酸能与5类物质发生反应。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稀硫酸能够除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将带锈迹的铁钉放入过量的稀硫酸中,他首先看到锈迹溶解,溶液颜色变化,这是因为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同)。不一会,又看到溶液中有气泡冒出,这是因为部分铁钉溶解:_. (2)为了验证反应能够发生,应选择的物质是( );A . NaCl溶液B . NaOH溶液C . Ba(NO3)2溶液D . MgCl2溶液18. (4分)酸、碱、盐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_,实验时最好戴防护眼镜为了便于理解和记忆,小丽同学总结了碱的化学性质如图,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小丽同学发现,以前取用氢氧化钠溶液时试剂瓶忘记盖瓶盖依据反应说明NaOH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要变质如果该溶液变质,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要检验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选择下列试剂不能达到目的是_ A . 稀HClB . 酚酞试液C . CaCl2D . Ca(OH)2(3)依据反应,氢氧化钾能与下列物质反应的是_ (A)硫酸 (B)氯化钡 (C)硫酸铜 (D)碳酸钠(4)硫酸铵(NH4)2SO4、磷酸二氢钙Ca(H2PO4)2、亚硝酸钠(NaNO2)、硝酸钾(KNO3)等属于盐,其中又属于复合肥的是_ 19. (4分)某一由盐酸、碳酸钠溶液、稀硫酸、氯化铜溶液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形成的混合溶液,现向该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回答: (1)该混合溶液是由_和_组成的。 (2)混合溶液中不含_,理由是_。 20. (6分)某学校科学兴趣小组根据所学的酸碱指示剂的知识,准备自制酸碱指示剂:她们分别用牵牛花、月季花、萝卜花、丝瓜花提取液作指示剂。 步骤 1:分别在研钵中将上述物质倒烂,加乙醇溶液(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为 1:1)浸泡 10 分钟。(1)乙醇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 ; A . 催化剂B . 参加化学反应C . 溶质D . 溶剂(2)步骤 2:将步骤 1 得到的混合物,用纱布过滤; 花名称花颜色浸取液颜色在不同溶液中所呈颜色澄清石灰水食醋牵牛花蓝紫红棕黄绿粉红月季花大红玫瑰红橙黄粉红萝卜花紫紫红黄绿粉红丝瓜花黄绿黄绿黄黄步骤 3:将步骤 2 中得到的浸取液,分别滴入到澄清石灰水中。上述四种浸取液,最不适合用作酸碱指示剂的_(填花名称)。21. (4分)据福建省环保厅发布的消息,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紫金山铜矿湿法厂污水池发生渗漏,污染了汀江.调查发现,污水池中酸性废水(主要含铜离子、硫酸根离子)外渗,通过排洪涵洞排入汀江。已知该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CuSO4 , 少量的Ag+、Hg2+以及部分污泥,通过下述过程可从该废水中回收硫酸铜晶体及其他物质。 (1)步骤1的操作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有_。 (2)步骤2中需加入某种试剂后再将混合物分离,则分离后的固体残渣的成分是_(填化学式)。 (3)步骤3中涉及的操作是蒸发浓缩、_、过滤、烘干。 (4)步骤2应该在通风橱中进行,原因是 _。 22. (8分)某混合溶液可能含Na2SO4、Na2CO3、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溶质,为验证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混合溶液的溶质中一定有_。 (2)按该加入试剂的顺序,不能验证的物质是_。改变上述三步中所用三种试剂的滴加顺序,可以验证是否有这种物质,则这三种试剂滴加的顺序依次为_(填写序号)。 23. (6分)海绵铁是多孔隙的块状固体物质,主要成分是铁单质,常用于除去工业循环冷却水中的溶解氧,当含有氧气的水通过海绵铁时,其中铁单质跟氧气等物质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红褐色氢氧化物。回答: (1)写出上述生成红褐色氢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_(2)海绵铁除去溶解氧的反应中,氧气表现了_性(选填“氧化”或“还原”),跟成分相同的普通铁块相比较,海绵铁除氧效果要好得多,原因是_三、 实验探究题(共 4 题,共 45 分) (共4题;共57分)24. (18分)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也是我们初中科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某学校科学兴趣小组就该实验的药品、装置的选择进行了深入研究。 (1)同学们对这个探究实验的药品的选择展开了讨论: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药品很多,为什么要选择如图的药品做这个探究实验呢?请写出这些药品的其中一个优点_。 (2)图一所示实验过程中天平会不会一直保持平衡?为什么?_。 (3)小明做了创新实验(如图):通过对教材所示实验装置的分析,小明做了创新实验:将铜丝绕在电烙铁上,电烙铁用支架固定在密闭的硬质玻璃管中,玻璃管置于灵敏电子台秤上。接通电路,小电烙铁开始工作,在整个过程中小明发现读数始终不变。一段时间后,断开电路,待冷却后从电烙铁上解下铜丝,放在灵敏电子台秤发现铜丝质量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_。 25. (12分)某化学实验小组欲探究盐酸、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取8支试管分别用A-H编号后,做如下实验(1)实验中观察到有沉淀生成的试管是_(2)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当向其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后,溶液变为蓝色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_(3)写出实验中无明显现象产生的试管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26. (18分)某校在一次学生探究“物体吸热本领与表面颜色关系”的活动中,向同学们提供了一些实验器材及生活废弃物(均已消毒),小明所在实验小组领取了如下物品: A.250ml易拉罐2个 B.550ml矿泉水瓶2个 C.铁皮两片 D.火柴 E.蜡烛 F.温度计 G.黑色密封带(用胶带代替)小明仔细查看后,发现可以选择不同的三组材料进行实验。(1)请你选择合适的一组材料进行实验:_。 (2)根据你所选的上述材料设计实验,写出简要步骤:_。 (3)假如小明的实验设计及操作都没有问题,请你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推断小明通过本实验得出的结论:_。 27. (9分)实验室有一包粉末状物质。可能是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铁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确定原粉末的成分,兴趣小组的同学,按图所示进行试验: (1)该粉末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操作的名称是_,白色沉淀是_。 (2)加入试剂A要过量的原因是_。 四、 解答题(共 7 题,共 55 分) (共7题;共55分)28. (10.0分)小强在厨房里发现一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液体。 (1)他闻了闻,初步判断为白醋,小强是利用白醋的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作出的判断。 (2)他另取少量此液体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变为_色,要使其变为蓝色,可向其中加入_(填编号) a、食盐 b、熟石灰 c、白酒 d、水29. (7.0分)某公司生产出的纯碱产品中经检测只含有氯化钠杂质。为测定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20时,称取该产品样品26.5g,加入到盛有一定质量稀盐酸的烧杯中,碳酸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完全逸出,得到不饱和NaCl溶液。反应过程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关系如下图所示。求:(1)生成CO2的质量。 (2)该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3)根据条件,此题还可求算出下列中的_(只填字母标号,不计算,可多选)。 A该纯碱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B反应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C反应后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D反应生成水的质量。30. (6分)“化学多米诺实验”是利用化学反应中气体产生的压力,使多个化学反应依次发生。(整个反应只需要第一个反应发生,就好像多米诺骨牌游戏一样)以下就是一个“化学多米诺实验”,已知H2O2在MnO2的催化作用下可分解产生O2和H2O。如图所示的AH各装置中分别盛放的物质为:A稀硫酸;B锌粒;C3%H2O2溶液;DMnO2;E某溶液;F某块状固体;G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H足量澄清石灰水。请回答以下问题。 (1)反应开始后,若G中出现红色,H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判断E、F中的物质可能分别是_。 (2)按基本反应类型写出该实验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化合反应 _;热分解反应_;置换反应_;复分解反应_。31. (6分) (1)将下列右行的“不良后果”的序号与左行的“错误操作”对应填空 错误操作不良后果A.倾倒液体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残留液流下腐蚀橡胶帽B.试管外壁不干燥标签受腐蚀C.取液后的胶头滴管平放或倒置加热时,试管破裂A_B._C._(2)现有下列一些数据,将正确的序号填人下列空格中。 A. B. 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_。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应使用试管夹,试管夹应在距试管口大约 _,试管里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_。(3)在题后的横线上简要说明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 酒精灯熄灭后未盖灯帽: _。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_。32. (4分)在科学拓展性课程学习中,小柯做了如下实验:先在水槽里的支架上放两个小烧杯,一个盛有较多正在萌发的种子,另一个装有适量的NaOH溶液,再往水槽内注入一定量的水,最后用一个大烧杯罩住两个小烧杯(如图),持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大烧杯内的水面上升,水槽的水面下降,为什么杯外的水会进入杯内呢?请分析实验过程,并结合所学知识作出解释。 33. (8.0分)为确定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某同学称取18.6g样品配成100g样品溶液,进行下列如图所示的实验:(1)根据以上实验,该同学得出结论;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支持该结论的实验现象是_(2)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步骤1没有气泡产生的原因是_(3)根据步骤2计算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34. (14.0分)今年8月,欧盟对十款塑料娃娃实施了召回,因材料中所含酞酸酯可能会对儿童健康有害。邻苯二甲酸酯是塑化剂的一种,它被普遍应用于玩具、食品包装材料、指甲油、头发喷雾剂等数百种产品中,但对人体的健康有严重的危害。邻苯二甲酸酐分子式为C8H4O3。请计算: (1)邻苯二甲酸酐属于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写出邻苯二甲酸酐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 (3)7.4g邻苯二甲酸酐中碳元素质量为_。 第 20 页 共 20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共 15 题,共 60 分) (共15题;共6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填空题(共 8 题,共 40 分) (共8题;共40分)16-1、16-2、16-3、16-4、16-5、17-1、17-2、18-1、18-2、18-3、18-4、19-1、19-2、20-1、20-2、21-1、21-2、21-3、21-4、22-1、22-2、23-1、23-2、三、 实验探究题(共 4 题,共 45 分) (共4题;共57分)24-1、24-2、24-3、25-1、25-2、25-3、26-1、26-2、26-3、27-1、27-2、四、 解答题(共 7 题,共 55 分) (共7题;共55分)28-1、28-2、29-1、29-2、29-3、30-1、30-2、31-1、31-2、31-3、32-1、33-1、33-2、33-3、34-1、34-2、3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