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三年级综合素养阳光评价(II )卷.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8689801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三年级综合素养阳光评价(II )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西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三年级综合素养阳光评价(II )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西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三年级综合素养阳光评价(II )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三年级综合素养阳光评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积累与运用。 (共4题;共16分)1. (5分)照样子写词语。例:亮晶晶_嘻嘻 _彤彤 _茸茸 _绵绵 _呱呱2. (5分)我会给图片选名字。 xio co m gu x gu sh yxing jio y m hu du bi ci3. (1分)用划线的词语造句。妈妈,我懂你的爱,但我不是小糖人。_4. (5分)按课文可贵的沉默内容填空。为了给父母一份_,你们最好用一种_的方式了解他们的生日,而祝贺的方式可以是_的,但记住一点,只要你表达了_,再稚拙的礼物他们也会觉得_的。二、 阅读与理解。 (共3题;共36分)5. (13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_五月里的一个早晨,我们从西宁乘车向青海湖的鸟岛进发。汽车沿着青藏公路向前飞驰,翻过日月山穿过倒淌河,来到碧波万顷(qng)的青海湖。我们驾起一叶轻舟驶向美丽的鸟岛。踏上鸟岛,眼前的景色令人眼花缭乱。抬头望,天空中是一群群的飞鸟,红的、蓝的、白的、花的,组成一幅幅色彩夺目的锦绣画卷。低头看,满岛都是各种各样的鸟、鸟巢和鸟蛋,几乎没有我们插足的空地。湖水里,那披着彩色花衫的是斑头雁,小巧玲珑(lng)的是燕鸥,张着长长的嘴东张西望的是环嘴鹜(w),还有洁白的天鹅,美丽的风头潜鸭,迈着长腿踱(du)步觅食的黑颈鹤(h)我们大概数了一下,就有一百多种鸟呢!天上飞的是鸟,地上跑的是鸟,湖里游的是鸟,好一个鸟的乐园呐!这岛上生活着十万多只水鸟,它们相处得十分融洽。如果敌害来犯,岛上所有的鸟都能团结起来,共同时敌。我们刚上鸟岛不久,就亲眼看见了一场“鸟岛保卫战”。天空出现了两只黑鹰,企图掠(l)取岛上刚刚孵(f)化出来的幼雏(ch)。两只放哨的大雁发现了,一边呱呱地报警,一边勇敢地迎着黑鹰冲了上去。接着岛上所有的鸟纷纷起飞迎敌。两只黑鹰高高地盘旋着,群鸟在下面低飞。忽地(h d),一只黑鹰俯(f)冲下来。只见斑头雁用自己的翅膀和身体组成一道铜墙铁壁,挡住了黑鹰。第二只黑鹰偷偷从另一边向地面冲击。这时,鸬鹳(l gun)群奋起回击,迫使两只黑鹰向高空飞去。群鸟在鱼鸡的带领下,发起冲锋,围住了两只黑鹰,时而上,时而下,叫着,啄着,两只黑鹰被啄得遍体鳞伤,急忙向远方逃去(1)给下列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眼花缭乱_用花或花纹装饰的。颜色或种类错杂的。模糊迷乱。(2)读画线的句子,回答问题。这句话描写景物的角度是_(平视、仰视、俯视),从_(形状、声音、颜色)这方面来进行描写,运用了_(拟人、夸张、比喻)的修辞方法。(3)第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主要是写鸟_(大、多、美),句中的“_”一词突出了青海湖的鸟岛是鸟儿的快乐家园。(4)第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A . 引起下文B . 承上启下C . 总结全文(5)请你给这篇文章加一个恰当的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6. (3分)有时,文章的开头能概括出文章的题目,请你根据下面的开头,写出适合它们的题目。(1)小鸟离不开窝,我离不开祖国。题目:_(2)动物界有条食物链。我们家也有一条“链”,但是我不知道它是什么“链”。在家里,我怕爸爸,可是爸爸有点怕妈妈。也许是妈妈单位离家太远了,她每天早出晚归,还要操持家务,爸爸心里有点内疚吧!可妈妈却怕妹妹,只要她一撒娇,妈妈就什么都依着她了。不过妹妹却怕我,只要我一瞪眼,一跺脚,妹妹只好乖乖地听我的话。题目:_(3)生活,宛如一部情节曲折的电影,一个个精彩的小镜头便组成了绚丽多姿的生活。我热爱生活,也热爱生活中的小镜头,它们使我受到教育,得到启迪。现在,每当我遇到挫折时,我就会想起生活中那个令人难忘的小镜头。题目:_7. (20分)阅读理解。月 亮中秋赏月,忽有友人相问:“月亮生于何年,来自何方?”在天文学上,这个问题称为“月球的起源”。其答案虽然至今尚付阙如,但是天文学家们却根据众多的天文观测事实,对月球的身份作了合乎逻辑的推测。总的说来,大致有三种可能:月球若不是地球的妻子,那便是地球的姐妹,或者是地球的女儿。你看,月球的平均密度是每立方厘米334克,只相当于地球密度的五分之三,而且两者的化学成分又大不相同,因此情况很可能是这样:当46亿年以前,我们这个太阳系从一大团星云物质脱胎而出时,月球和地球分别处在相去甚远的不同部位,它们各由当地的不同物质所形成。另一方面,月球的平均密度又与小行星的乃至陨星的密度十分相近。所以,它原先很可能是一颗小行星,在它围绕太阳运行的过程中一度接近地球,并为后者的引力所俘获,而成为地球的卫星。这种学说称为“俘获说”。倘若情况果真如此,那么,将地球与月球比作邂逅相遇遂成天作之合的夫妻,岂不是再妙不过了吗?但是,地球的直径只是月球直径的37倍,相去并不悬殊;况且,迄今为止人们所知的小行星无一例外都比月球小得多;所以,像地球这么一颗并不很大的行星,偏偏要俘获一个像月球这么大的小行星亦实非易事。于是,有一部分天文学家认为:在太阳系形成之际,地球和月球由同一块尘埃云凝聚而咸。它们的平均密度和化学成分之所以不同,乃是由于原始星云中的金属成分在行星形成之前已凝聚咸团。 这种学说称为“同源说”。如此看来,月亮岂不就是地球的妹妹?最后一种推测更具有戏剧性:在40多亿年前太阳系形成之初,地球月球原为一体。当时地球处于高温熔融状态, 自转很快;天长日久,便从其赤道区飞出一大块物质,形成了月球。太平洋便是月球分裂出去的残迹。这种学说称为“分裂说”。你看,月亮岂不及成了地球的女儿?不过,这种理论却面临着许多难题,比方说,它有一个必然的推论,即月球的位置应该处在地球的赤道面上,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现在,赞成这种学说的人已经比较少了。可爱的月亮啊,你究竟是谁?你尽可以讳莫如深,人类却总有一天会掀开你的神秘面纱,把你的真相查个水落石出!(1)文章为什么用“中秋赏月”开头,它的作用是什么?(2)关于“月球起源”的三种学说是什么?(3)“它原先很可能是一颗小行星”中的“可能”能否去掉?为什么?(4)文末结尾语言生动活泼,巧妙有趣,试简述对这段话的理解。三、 生活与表达。 (共1题;共5分)8. (5分)请选择几个小动物,综一个发生在它们之间的故事,要求叙述清楚,语句通顺,阐明一个道理。题目自拟。 第 7 页 共 7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与运用。 (共4题;共16分)1-1、2-1、3-1、4-1、二、 阅读与理解。 (共3题;共36分)5-1、5-2、5-3、5-4、5-5、6-1、6-2、6-3、7-1、7-2、7-3、7-4、三、 生活与表达。 (共1题;共5分)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