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D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6551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浙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浙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D卷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下列属于第二性征的是 ( )A . 青春期的男子开始长胡须B . 男子有睾丸C . 女子有子宫D . 女子有卵巢2. (2分)下列选项中,能构成如图所示包含关系的是( ) A . 雌蕊、子房、胚珠B . 树皮、表皮、韧皮部C . 放热反应、浓硫酸溶于水、呼吸作用D . 骨骼、骨骼肌、骨连结3. (2分)我国的古诗词文化有几千年的灿烂历史,很多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科学的角度解释错误的是( ) A . “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句中“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B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句中“明月”通过酒看到的月亮,是光的反射形成的C .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阴浓”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看到的“落日”是光线经过大气发生折射而成的像4. (2分)“孔子闻韶音三月不知肉味”中的“闻韶音”和“知肉味”分别属于人的( ) A . 嗅觉和听觉B . 听觉和视觉C . 触觉和味觉D . 听觉和味觉5. (2分)农民刚播种完小麦就下了一场大雨,造成土壤板结。此时,要保证种子的正常萌发一般要进行划锄,划锄的目的是( )A . 保证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空气B . 保证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水分C . 保证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温度D . 避免杂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6. (2分)如图是同学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几种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为了便于观察,实验最好在较明亮的环境中进行B . 若蜡烛A在玻璃板中的像偏高且倾斜,则乙图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C . 若在玻璃板与B蜡烛之间放一块挡光板,则不能透过玻璃板看到A的像D . 实验中随着A蜡烛的燃烧,A蜡烛的像与B蜡烛仍然重合7. (2分)甲、乙竹筏前后以相同速度匀速前行,如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 . 以乙为参照物,甲竹筏向前运动B . 以岸为参照物,甲竹筏是静止的C . 甲上的小徐竖直向上抛可乐瓶,它将落回原位D . 甲上的小徐竖直向上抛可乐瓶,它将落在抛出点的前方8. (2分)如图所示,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图中通过观察纸屑跳动的幅度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B . 乙图中通过观察乒乓球是否被弹起可以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C . 丙图中通过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可以探究“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D . 丁图中通过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长度不同的锯条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9. (2分)对于重心的理解,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重心一定在物体的某一点上B . 空心球无重心C . 物体重心越高越稳定D . 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10. (2分)古人早就对自然现象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研究,留下许多珍贵的史料记载。下列有关记载和相应科学本质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 .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红的原因是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反射的色光决定的B . “常时掐去苗尖,勿要苗长高”摘除顶芽会使植物枝叶更茂盛,因为顶芽的生长能抑制侧芽的生长C .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空气(气体)和水(液体)都能传声D . “坐井观天,所见甚少”光在传播过程中发生了折射现象11. (2分)如图所示,在一根结实的细绳的一端栓一个小球,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悬挂点O上,做成一个单摆。拉动小球到B处,放手后使它摆动起来,则小球在摆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小球运动到最低处A时,细绳对它拉力与它受到重力平衡B . 小球运动到最高处B时,细绳对它拉力与它受到重力平衡C . 小球运动到最高处C时,细绳对它拉力与它受到重力平衡D . 在摆动过程的任一位置,小球受到的力都不平衡12. (2分)为了观察一朵花的子房里的胚珠,应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 A . 用刀片橫向剖开子房,用显微镜观察B . 用刀片横向剖开子房,用放大镜观察C . 用刀片纵向剖开子房,用放大镜观察D . 用手将子房掰开,再观察里面的胚珠13. (2分)如图阴影部分是蝗虫和青蛙生殖和发育的共同特点,对其共同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有性生殖B . 体内受精C . 受精卵体外发育D . 变态发育14. (2分)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可快速登录网页,访问网络数据,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 ) A . 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B . 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反射光,白色部分吸收光C . 二维码是光源 D . 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15. (2分)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歼15舰载机,它在辽宁号航母上起、降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舰载机降落在航母甲板后是做匀速直线运动B . 舰载机静止在航母上时,舰载机对航母的压力与航母对舰载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 . 舰载机在匀速爬升过程中,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D . 数十架舰载机从航母上飞离后,航母的排水量减小,所受浮力减小二、 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共6题;共28分)16. (6分)我国东北地区,人们对于马铃薯种植有着极为亲切的描述,“投下几粒马铃薯,多少都会有收成。只要开花,就能到田垄取蛋糊口,解决温饱”。马铃薯的繁殖过程见如图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可知,利用马铃薯块茎来获得新个体,这样的繁殖方式属于_生殖。(2)马铃薯能开花结果,表明它还可以进行_生殖。(3)马铃薯新生块茎中的有机物,来自叶片的光合作用,通过_(选填“导管”或 者“筛管”)运输到块茎中贮存。 (4)马铃薯能解决温饱,这是因为马铃薯块茎中的有机物与米、面等主食类似,含有大量的淀粉。这些有机物主要在人体消化道的_内被消化吸收,最终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7. (4分)在“观看水中的硬币”活动中,把一枚硬币固定在空杯的底部,找一个角度使你刚好看不到硬币的最右端A点。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在同学逐渐把水加入到杯中的过程中,硬币上的B点和C点能先后被你看到。 (1)你所看到的水中硬币是一个变_的虚像。 (2)图中画出了刚看到C点时光的传播示意图,入射角是 C如果刚看到B点时的入射角是 B则 B_ C. 18. (4分)小张同学做了一个实验,来验证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如图所示。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可以感受到在A点容易把门推开,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有关;在A处用不同大小的力推门,可以感受到力大一点容易把门推开,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有关。 19. (4分)生物课上,小明用一个放大镜近距离观察小昆虫,当他发现看不太清楚小昆虫时,正确的做法是将_(填“放大镜离小昆虫稍远一点”或“放大镜离小昆虫稍近一点”)。由于小明不小心将放大镜掉在地上摔掉了一小块,他用此放大镜_(填“能”或“不能”)成一个完整的小昆虫的像。 20. (4分)如图,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划得快时,_(填“硬纸片”或“木梳齿”)发出的声音的音调_(填“高”或“低”),这说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_有关。 21. (6分)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如图所示,这时反射角大小为_, 折射角大小为_。 三、 作图题 (共2题;共10分)22. (5分)按要求作图(保留作图痕迹) (1)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2)如图所示,两条入射光线分别过凸透镜的焦点F和光心O,分别画出这两条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23. (5分)如图所示,用细线将小球悬挂在竖直墙壁上,请画出小球所受重力及小球对墙壁压力的示意图。 四、 探究题(每空3分,26(1)(4)每空1.5分,共33分) (共3题;共33分)24. (9分)为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小金进行了实验。 (1)小金应选择_(选填”平面镜”或”玻璃板”)作为实验材料之一,以便观察到其后方的蜡烛,更好地确定像的位置等; (2)小金按甲图实验,将蜡烛靠近(1)中所选的材料一段距离,像_(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3)小金做了三次实验,获得物与像的位置关系如图乙所示,接下来的处理是_,从而得出平面镜成像规律. 25. (12分)滇重楼是我国名贵的药用植物,其种子休眠时间很长,15个月后的出苗率仅为46.2%。研究人员为探究其种子萌发困难的原因,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取滇重楼种子的种皮,研磨、过滤并稀释,制成不同浓度的种皮提取液。步骤二:用不同浓度的种皮提取液分别处理浸泡过的白菜和小麦种子,加入等量蒸馏水的组别作为对照。步骤三:48小时后统计萌发率,结果如表。处理种子萌发率(%)蒸馏水滇重楼种皮提取液浓度(g/mL)0.020.040.060.08白菜97.78100.0096.6794.4425.56小麦50.0058.0046.0044.0035.33(1)本实验中,当被处理种子的_最先突破种皮,即可算作萌发,计算得到萌发率。 (2)据表分析,种皮提取液浓度为0.02g/mL时,对两种被处理种子的萌发均起到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 (3)研究人员据此推测,滇重楼种子萌发困难的原因可能是_。 26. (12分)小明设计的“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方案如图所示。 (1)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实验原理是_,因此小明要拉着木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2)下列现象中应用了从图甲、乙实验所得结论的是_(选填字母) A . 足球守门员戴着防滑手套B . 用力压住橡皮,擦去写错的字C . 移动很重的石块时,在地上铺设滚木D . 压路机的碾子质量很大,能更好地将路压平(3)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是否有关,如图丙所示,小明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木块,测得摩擦力大小是图甲中的一半,这个实验方案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控制_相同,你的改进措施是_。 五、 解答题(3分) (共1题;共3分)27. (3分)高速公路已广泛应用ETC收费系统,这种系统是对过往车辆无需停车即能实现收费的电子系统。如图是某高速公路入口处的ETC通道示意图。现有一辆总质量M=1500kg的汽车,在进入ETC收费岛区域前s1=50m处开始减速,经t1=4s后运动至ETC收费岛(图中阴影区域)边界,然后再经t2=6s匀速通过ETC收费岛,其长s2=36m不计车长。 (1)开始减速,坐在车里的人感觉向前倾,原因是_。 (2)求汽车的重力大小。 (3)求汽车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收费岛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共6题;共28分)16-1、16-2、16-3、16-4、17-1、17-2、18-1、19-1、20-1、21-1、三、 作图题 (共2题;共10分)22-1、22-2、23-1、四、 探究题(每空3分,26(1)(4)每空1.5分,共33分) (共3题;共33分)24-1、24-2、24-3、25-1、25-2、25-3、26-1、26-2、26-3、五、 解答题(3分) (共1题;共3分)27-1、27-2、2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