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结合生活实际促新知提速成心知.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680008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级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结合生活实际促新知提速成心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市级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结合生活实际促新知提速成心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市级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结合生活实际促新知提速成心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度池州市小学数学学科教育教学论文评选参评论文 结合生活实际,促新知提速成心知作者姓名:陈美玲 单位:东至县张溪镇中心学校【摘要】小学数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是目前数学学习的主流。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教师要善于创设生活情景,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和已有生活经验出发,注重实践活动,将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结合生活实例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研究新知,大胆表现好奇心、挑战心、想象力。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促进知识快速接受。【关键词】 新知 生活实际 培养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又服务于生活。新的课标推推出之后,课程实施的质量问题就变得越来越突出。特别在农村学校, 有的教师为了“生成”而“生成”,不顾实际,不估价值,一味地听之任之,把课堂从原来的生成“禁区”极端地变成现在的生成“特区”,将理性化的数学教学严重地脱离实际,使学生的学习思维还“禁锢”在机械化的学习中,学生的数学知识只能通过老师枯燥无味地讲述中得到“复制”和“粘贴”。从而使得新课标主张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生活实践等有效形式难以实施,严重影响了学生思维发展和开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大胆表现好奇心、挑战心、想象力。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那么怎样的数学教学,才能让我们的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才能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呢?一、创设生活情景,发现新知。 新课标中关于情感和态度的要求是: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浩以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特别是应用题的学习应该更加紧密地与生活中的应用有机地联系起来。例如:在教学一道题是:每箱苹果的重量相等,小明这辆车装了75箱。小华的车装了83箱,比小明那辆车多装了120千克。每箱苹果重多少千克?我首先让学生自己尝试解答,不一会儿,一个同学做好了并拿给我看,算式是:(75+83+120)2=139(千克)。我看过以后没有给与及时地指出,让他再检查一下。在全班评讲时,我把这位同学的列式给大家看,问有没有错误。大家都知道错了,我问:“有没有明显的错误?”同学们都不知道,我接着问:“你们买过有139千克一箱的苹果了吗?这样重的苹果携带方便吗?如果每箱苹果都这么重,我们还要开拖拉机去买苹果了”。同学们这才恍然大悟,捧腹大笑。接着我就向大家讲解数学与生活中密切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怎样很简单地来判断自己在学习数学的错误的一面。在教学被除数一样,除数大商反而小的题目时,我就引入学生熟悉的买玩具的例子。两个小朋友都去买玩具,他们都有10元钱,一个买小汽车只能买一个,另一个买水枪,能买5个,为什么?因为一个小汽车10元,一个水枪2元,同样多的钱买贵的物品数量就少,买便宜的物品数量就多。这样的讲解学生就很容易明白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组教材内容。把生硬、死板的数学问题改编成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这样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表明,当数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1正如数学教育家弗赖塔尔所说:“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 因此,小学数学要与学生的生活情景相联系。二、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新知。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性为主,因此为了使他们能比较轻松的掌握数学规律,在课堂教学中,我力求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情景。把学生引入生活实际中来,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比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存在着三种类型的题目:相向而行(或相对而行)、相背而行和同向而行。为了让学生能够搞清三者之间解题规律的联系和区别,我组织学生搞了一次小小的表演:同桌两人为一组,将相遇问题中的三种情况作演示,表演场地在教室内外自由寻找,过5分钟后集中交流表演情况。学生们兴致勃勃,个个洋溢着笑容开始了自己的演出。通过这次实际演练,使学生加深了对相遇问题三种情况的理解。另外,对于一些教材中实践性较强的数学知识,我尽力为学生提供大自然的舞台,把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教室转移到室外,让学生处于实际环境中学习新知。比如,学习小数时,我带着学生到商店去了解各类商品的价格,观察商品的标签,了解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习实际测量时,我带着学生拿着测量工具到操场上去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并组织学生利用步测方法来计算操场面识。经实践证明,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新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三、注重实践活动,感受新知。 为了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节课时,可以利用学校的操场作为教学活动区,在乒乓球台和教室之间画一个三角形,让两个学生延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到乒乓球台,请他们自己选择路线,接着就问你为什么会这样选择。再如在教学米的认识一课中,前一节课我带着孩子刚刚学习厘米的知识,让学生用厘米来测量教室的长度,孩子们都感觉很为难,因为用尺来测量教室是很困难的,尺太短,教室太长。这时老师设计了一个疑问,深深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了学生的思考该如何做呢?我立刻引入米,出示米尺,介绍在量比较长的物体时,我们常常用米来做单位,并用米尺来测量教室的长度。通过这样的引入学生很容易能理解厘米是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米是用来测量比较长的物体。从而把教科书的死板、枯燥的数学知识灵活地贯穿于现实生活中。然后就让他们带着老师的问题去学习新课,这样学生培养养成留心周围事物,有意识的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从而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提高其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让数学回归生活。四、结合生活实例,运用新知在讲授新课内容之前,教师借用有关生活实例,为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意境,提出有关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2新课程标准数学教材突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许多教学内容都建立了形象的生活情境,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应用数学。在教学实践中,我也特别注意了这一点。如在教学小数一题::联盟小学开展献爱心活动,4(1)班捐了37.4元,4(1)班比4(2)班少捐了12.5元,4(1)班比4(3)班多捐了23.7元。 三班共捐了多少元?一个同学是这样解答的:(37.4-12.5)+(37.5+23.7)+37.5 。这时我指两名学生问:“生1做了20道数学题,他比生2少做了5道,生2做了多少道。”这位同学马上就说15道;我又问:“生1比生3多做了6到,生3做了几道?”他又说4。我接着问:“多就是加,少就是减吗? ”这位同学说:“要看知道哪个,还要看谁跟谁比”。在新知识的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机会来清晰地、充分地讲出自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展开讨论和辩论,并在老师引导下进一步研究有关事实。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发现与个人经验不一致、自相矛盾、解释不通,从而促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自己来改变和发展对这些知识的认识,形成新的、科学的理解。打折对学生来说是并不陌生的概念,实际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在教学打折前,我根据教材的特点和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去调查了解附近商店的一些促销情况,并搜集有关这方面的信息和数据。教学中,我再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调查结果:的学生书包一律九折出售;东华东超市到教师节期间对教师的消费一律八折、五折出售;接着我再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些数据的理解。由于是自己收集的数据,又是生活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学生便会积极思考起来,急于弄明白这些数据的具体的含义,强烈的求知欲望,诱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这时进行新课教学,所取得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了。五、培养自主意识 ,研究新知。在数学探索式教学中,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以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培养学生探究新知的能力。数学学习过程中,我们知道学生的头脑中并不是一片空白,而是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3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基础,独立自主地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时有可能的。在学生提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思考,再引导学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筛选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实例作为知识的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与现实世界联系密切。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拓展思维,从而不断探究新知,成为学习的主人。认知心理学家指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寓于知识发展之中的。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小学生特点是有求知欲望,但学习不刻苦,大部分学生知难而退,不愿探究,为了使学生有学习热情,教师要用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直观的演示,形象画图,启发性的提问等变化多样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要彻底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错误倾向,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思考,在动手动脑中体会成功的快感,在概念、法则、公式的推理中得到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使学生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有同学马上就提到在一个三角形中能不能画有两个钝角或两个直角的三角形。这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生活实际进行分析,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寻找知识的“来龙”和“去脉”,从而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有探索性的问题,培养了他们联系实际的能力,带着这个问题,全班开始讨论,通过动手、观察、分析得出不能同时有两个钝角和锐角。如此安排往往取得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教学中结合生活情景,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配合适当的举例,通过深入学生生活的实践活动,就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才能,进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新课标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孩子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参考文献】1作者张志英 低年级的数学巧用情景教学 2012.62作者张奠宙小学数学教育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3作者都市家教.如何结合生活实际学习小学数学2011(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