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化学三模试卷16C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60005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中考化学三模试卷16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中考化学三模试卷16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中考化学三模试卷16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中考化学三模试卷16C卷一、 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有关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将煤块粉碎后燃烧会更充分B . 燃烧一定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C . 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D . 剧烈的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2. (2分)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低碳不仅是企业行为,也是一项符合时代潮流的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的是( ) A . 骑自行车上学B . 少用纸巾,重拾手帕,保护森林C . 用淘米水浇花D . 提倡使用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木筷、塑料杯等3. (2分)用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150t,可以冶炼出87t生铁,现在用含四氧化三铁80%的磁铁矿石来冶炼相同的生铁,需磁铁矿的质量为(两种矿石的杂质中都不含铁元素)( )A . 150tB . 145tC . 120tD . 116t4. (2分)实验室常用体积分数表示稀硫酸浓度,现欲用98%的浓硫酸2mL和蒸馏水8mL,配制体积分数为1:4的稀硫酸,如图是配制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存在错误的是( ) A . AB . BC . CD . D5. (2分)钋广泛用于抗静电刷钋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属于金属元素B . 质子数为84C . 核外电子数为84D . 相对原子质量为209g6. (2分)用“ ”和“ ”代表两种不同的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上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 . 反应物都是单质C . 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D . 参加反应的“ ”和“ ”分子的个数比是 2:17. (2分)利用下图可以制取并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移动铜丝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B . 实验中浸有石蕊溶液的棉花会变蓝C . 可以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完成实验D . 可以用铁丝代替铜丝来进行实验8. (2分)下列关于概念的辨析中正确的是( )分子是保持所有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催化剂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元素的种类是由原子的中子数决定的;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合金在化学性质上不再具备金属的特性;水溶液呈碱性的物质不一定是碱A . B . C . D . 9. (2分)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变化过程示意图,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A .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B .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C . 分子可由原子构成D . 示意图中的各物质均属于化合物10. (2分)根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NaCl和NH4Cl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 . 将20时某NH4Cl溶液降温到0,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C . 20时,20gNaCl加入到50g水中,搅拌后不能全部溶解D . t时,NH4Cl饱和溶液和NaCl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二、 填空题 (共5题;共39分)11. (11分)实验室常利用以下装置完成气体制备及性质实验请回答:(1)指出编号仪器的名称:_,_(2)小红使用A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制取过程中,连接好装置后,首先要进行的操作是_;取用固体药品应使用的仪器是_(填仪器的名称);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是_ (填字母编号,下同),向收集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振荡后观察到溶液变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小华认为将药品换为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后,A装置也可以用来制取氧气,方程式是_;若使用E装置收集氧气并完成细铁丝燃烧试验,则收集前还应进行的操作是_ , 小明利用高锰酸钾与B装置也成功的制取了氧气,其制取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装置B中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12. (9分)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和科学探究 (1)【实验活动一】甲、乙两位同学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定量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已知广口瓶中空气体积为250mL(已扣除瓶塞和瓶中水所占体积)他们实验过程如下:a.b.用弹簧夹夹住橡胶管后,将燃烧匙中红磷在酒精灯上点燃后伸入集气瓶中,并将导管伸入装有l00mL水的量筒中c.过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等到水不再进入广口瓶时,从量筒中取出导管,记录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d.甲同学记录量筒中水的体积为55mL,乙同学记录量筒中水的体积为44mL仔细阅读以上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a.将上述实验过程的第一步补充完整:_b.红磷在瓶内燃烧现象是_,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c.甲同学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乙同学测出的氧气的含量偏_(填大或小)d.导致甲同学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红磷的量不足实验过程中,没夹紧弹簧夹装置未完全冷却就打开弹簧夹点燃红磷后,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太慢【实验与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甲乙两位同学又重复几次该实验,测出了比较准确的数据甲同学提出在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下,能否用木炭代替红磷做这个实验呢?乙同学认为不行,原因是_【拓展延伸】甲乙两位同学查阅资料知道红色的铜丝也能跟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固体根据此反应原理,他们猜想能否用铜丝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呢?于是进行了实验活动二,装置如图2(2)【实验活动二】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50mL空气,然后给装有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黑色固体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停止加热,冷至室温,读出残留的注射器里气体的体积,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 仔细阅读以上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a.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b.从保护环境角度考虑,与用红磷燃烧的方法相比,用加热铜丝测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主要优点是_13. (6分)按要求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并指明相关反应的基本类型(填“化合”或“分解”)。 (1)铁丝在氧气燃烧_,属于_反应。 (2)硫在氧气中燃烧_。 (3)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红_。 (4)给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制氧气_,属于_反应。 14. (7分)实验课后,老师和小明检査每个实验桌上的药品、仪器是否齐备,走到某组的时候,发现他们上午实验时忘记塞瓶塞了,如图: (1)此情此景你首先想到的是它可能变质了,该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围绕此瓶NaOH溶液是否变质的问题,小明利用实验室的三种试剂(氯化钙溶液、稀盐酸、酚酞试液)展开了探究活动 验证该溶液已经变质你认为小明所加的试剂是_d欲证明变质的溶液中尚存NaOH,请你帮助小明完成以下探究方案:探究目的探究步骤预计现象除尽溶液中的CO32A、_B、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溶液中尚存NaOHC、向实验A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D、_(3)通过上述探究,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变质,故应_保存; 通过上述探究我们可以总结出:若想证明物质变质可以通过_;若想证明完全变质则应注意_15. (6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向烧杯中加入变质的氢氧化钙固体和一定量的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固体全部溶解他们对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了探究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1)【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猜想】猜想一:_; 猜想二:CaCl2和HCl;猜想三:CaCl2和Ca(OH)2; 猜想四:CaCl2、Ca(OH)2和HCl根据所学知识判断,_一定不成立(2)【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加入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实验现象1:_结论:猜想三不成立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加入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实验现象2:_结论:猜想一不成立,猜想二成立(3)【反思与拓展】碱性较强的液体直接进入下水道,会污染环境要处理上述烧杯内的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l2 , 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_ACaO BCaCO3 CCa(OH)2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三、 计算题 (共1题;共5分)16. (5分)某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片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为测定药片中碳酸氢钠的含量,将药片研碎,取4.0g样品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时,收集到的气体经干燥后质量为0.88g.(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 Na2CO3+H2O+CO2,样品中其它成分受热不分解)计算该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二、 填空题 (共5题;共39分)11-1、11-2、11-3、12-1、12-2、13-1、13-2、13-3、13-4、14-1、14-2、14-3、15-1、15-2、15-3、三、 计算题 (共1题;共5分)1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