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课前搜集资料.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649656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品德课前搜集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品德课前搜集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品德课前搜集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品德与社会就其教学内容来说,不同于原来的思想品德课。它是一门综合课程,除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教育外,还有机融合了其它诸多方面的常识教育,如法制教育、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它能进一步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有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也能为他们以后升入高一级学校的继续学习打下基础。但这些方面的教育对于上课的教师来说,却因其知识点多,专业性强以及学生缺少一定的基础,增加了不小的难度。因此,教师要教好上述这些内容的综合课,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重视课前材料的准备 重视课前材料的准备,就其现在品德课堂教学倡导生成反对过多预设的背景下,是难以被大家认可的。因为学生课前材料的准备必然围绕预设的方案进行,而过多的预设会涉及到一个是否体现“以生为本”的问题,这也是新旧教学理念在教法上的一种区别。但是,当我们接触了品德与社会中那些融合了诸如历史、地理、法制、环境等教育内容的课文,却会感到由于这些教学内容因年代久远、内容抽象而远离学生自己“正在进行的生活”,也或因学生对这些方面的知识所知甚少、积淀不多,使得师生离开了必要的课前材料的准备而难以确保课堂教学顺畅、有效的开展。因而教师在执教这些课文前,要指导学生做好必要的课前材料准备,保证学生以积极的状态投入于课堂学习之中,同时,学生准备的过程,既是一个课堂学习的提前介入过程,还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学习过程。 1、明确要求,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准备相关的材料。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需要课前准备的材料当然也不同,而作为对教学内容的提前介入,学生更是无法判断要去准备哪些材料,这些材料将派什么用场,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对学生讲清楚课前准备材料的内容和用途,以便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准备材料。如我区汤亚飞老师在执教不能忘记的屈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和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课前就要求学生去搜集抗战期间日本侵略者轰炸、洗劫家乡的史实材料,并告诉学生可以是图片、文字材料、现身说法的录音,也可以是自己访问的记录,但人人都要有发言交流的内容。这样的要求,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学生也容易接受,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2、指明路径,让学生能顺利地去获取相关材料。由于学生年龄小,平时活动范围基本局限在学校与家庭这二个圈子中,因而他们的社会活动能力不强。让他们走出校门,向社会收集相关的学习材料,是有一定难度的。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方法,也为教学提供有效的素材,教师让学生课前去准备相关的学习材料,是应该向学生指明获取材料的路径,尽量让学生少遇挫折,顺利地获取有用的材料,产生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对学生获取有效材料的路径自己要心中有数,甚至要先作尝试和必要的铺垫工作,以确保学生材料准备工作的顺畅进行。如前所述的汤亚飞老师,为了提高学生调查、访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她对学生要调查、访问的对象事先进行了摸底了解,还为学生约定了时间,确定了具体的内容,准备了必要器材,从而使每个学生都有满意的收获。 3、提供素材,让学生从中整理出有用的相关材料。学生课前准备学习材料的途经有许多,其中,教师向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素材,让他们从这些素材中整理出有用的相关材料以备上课之用,在学生学习任务较紧或材料准备的渠道较少情况下,也是一种有效的常用方法。如向学生提供相关的书报、画册、影视材料等。当然,教师向学生提供的素材,比要求学生去准备的材料,内容要多一些,范围要大一些,以让学生在学习和了解更多内容的基础上归纳出相关的材料,为上课时所用。如不是这样,课前准备就会有“作秀”之嫌。 4、身体力行,教师自己也要积极地去准备相关材料。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共同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为让教学过程能顺畅进行,为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能进行有效的指导,教师在让学生准备有关学习材料的同时,自己也应去收集更多的资料来作为对教材内容的补充,只有教师具有比学生更丰富的知识,有比学生更多的学习素材,对学生的学习引导才会得心应手。而且,教师通过自己课前材料的准备,能够发现一些在准备过程中的问题,也有助于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能力。如前所述的汤亚飞老师,为了不能忘记的屈辱一课的教学,就十分注重学生对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多次来到学生中间了解情况,并且自己也参与其中,还把收集到的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这样认真的课前准备,就能弥补一些综合课程学习上的“先天不足”,就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展开。 二、突出品德教育这条主线 品德与社会虽然是一门综合课程,但品德教育仍然是它的重头戏,是学科的基本属性。我们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不能偏离品德教育这条主线,把它上成地理课、历史课、社会常识课。具体操作为: 1、挖掘教材自身的情理因素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在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有些课文有比较显性的品德教育内容,教师也较容易把握准教学目标,教学难度不大。但有些课文内容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常识”的成份多于“品德”的成份,教师在教学中很容易把它上成常识课。如国际组织(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下年级)一课,教材向我们介绍了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各种国际组织相继成立,出现了诸如联合国、绿色和平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一些国际组织的名称,认识这些组织的标志,并初步了解它们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中所起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就不应仅把重点放在一些常识的介绍上,如围绕联合国组织,纠缠于“联合国成立于哪一年?是怎样成立的?它下设哪些组织?历任的秘书长是谁?”等,而应把重点放在通过用具体的事例来介绍和说明这些组织的性质和作用,以让学生“初步了解它们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中所起的作用”。如某次战争发生前后,联合国是怎样竭力制止战争的发生和减少战争对人民的伤害;某次重大灾难发生后,联合国又是怎样协调和组织各国的力量对灾区施以人道主义救助等,以体现国际组织的“人文精神”,也使国际组织一课的教学体现一种“生命”,反映其品德属性,至于它的名称、标志等常识内容,则让学生基本了解即可。 2、让师生的真情实感充盈综合课教学的课堂。人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诸要素构成,因此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一直是原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任务之一。今天,虽然品德与社会的综合课程代替了原来单一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但课程的基本属性没有改变,学生道德情感的激发和培养依然是不可缺失的。一个缺少道德情感的人是一个不完整的人,至少属于品德上的不健全,因为这是人最基本的特征;一堂没有情感的课是一堂没有“生命”的课,至少是一堂不完美的课,因为课堂需要有“生命”的涌动。 那么,如何让情感充满整个品德与社会教学的课堂,我认为最基本的要求是师生要有真情实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自身要有情感,而且还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形成浓浓的情感氛围,让学生的思想得到熏陶,情感得到培养,认识得提高。如我区湘师附小应东辉老师曾执教的圆明园在哭泣(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下年级),是一篇综合历史知识教学的课文,教师在教学中适时播放了电影火烧圆明园中侵略者抢劫、焚烧圆明园的片断,并用充满感情的语气对学生说:“英法联军的一把大火足足烧了三天三夜,把偌大的一座皇家园林、偌大的一批艺术瑰宝、偌大的一份世界遗产化为了灰烬。圆明园在哭泣,中国在哭泣,世界也在哭泣!我们不能忘记这一段屈辱的历史!”当学生列举了中国近代史上遭受外国列强侵略的其它事例后,教师又用沉重的语气小结过渡:“我每次读到中国的近代史,总让人感到屈辱和揪心。是什么导致了国家的衰弱呢?是由于社会制度的腐朽和科学技术的落后。所以当外国列强用鸦片的洋枪攻击我们时,我们无力抵抗,只能蒙受屈辱。这是多么沉痛的历史教训呀!此时此刻,你心中一定有许多话要说,请你说给大家听一听”学生在教师情感的引发下,也以同样的心情举事例,谈感受,使学生既接受了历史知识的教育,又得到思想情感上的熏陶,达到了较为满意的“综合”教育目的。 三、有机融合相关的常识教学 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怎样在进行品德教育的同时渗透常识性内容的教学,体现其综合性,我们认为要 “有机融合”。这种有机融合讲究的是内容准确、范围适度、过程自然贴切。 1、内容准确。这是从教师所涉及“常识”教学的知识内涵角度来提出。因为是融合“常识”教育,一般教学的知识点较多,所以融合的前提必须是把常识内容讲准确,没有知识性的错误。鉴于此,我们在综合课的教学中,凡涉及到地理常识的内容,就要从地理教师的角度对学生施以教育,教学语言尽量用地理教师的术语来正确表述,如讲述地图上的方位时,少用上、下、左、右而多用东、南、西、北这些方位名词来表述,以免产生理解上的异议;涉及到历史常识的内容,对人物的姓名、事件发生的时间及起因、经过、结果一定要讲准确,千万不能“毛估估”,以免带来知识点上的错误而误导学生;涉及到法律常识的内容,同样也要根据教学目标,把该法律所相关的内涵与外延解释准确。至于如何把这些比较枯燥、抽象的“常识”讲得生动有趣,吸引住学生,那是教师“技术水平”的事了。如前所述的应东辉老师,他在自己讲述和引导学生讲述的圆明园被焚烧事件及在鸦片战争中所签订的许多不平等条约,都从历史资料中查得,凭借着历史资料中的详实记载,对圆明园被抢劫焚烧的时间、过程、结果及发生原因作了较为具体的介绍与分析,对其它一些不平等条约作了举例与解说,并结合播放相关的电影片断,不仅内容真实,说服力强,而且很能吸引学生,有助学生对那一段近代史的大概了解,也为他们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2、范围适度。这是从教师所涉及“常识”内容教学的范围外延角度来提出。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在一个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各种知识还处于一个形成过程中,所以课程要求学生的都是基本的、初步的知识和能力,属于“奠定基础”阶段,与中学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课程有着根本的区别。所以我们对涉及到的“常识” 内容的教学一定要根据目标要求,不能教得内容太深、范围太大,变成一堂历史课、地理课或常识课。如前所述的圆明园在哭泣一课,教材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明了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告诉学生从1842年起,旧中国历届政府在外国侵略者的强迫下,签订了1100多个不平等条约,并且列举了主要的几个,让学生填写相关的年份和内容。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过多地展开某个条约进行分析,如讲述分析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签订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后果等,或者过多地逐个讲述不平等条约,都会违背教材编写的本意,改变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性质。 3、过程自然贴切。这是从教师所涉及“常识”教学的操作角度来提出。因为是有机融合,所以在教学常识内容时必须自然、贴切,没有故意或勉强的痕迹。具体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同时渗透对学生的“常识”教学,在对学生进行有关常识教学的同时,又渗透着品德教育,二者融合一体,恰到好处。如前所述的应东辉老师执教的圆明园在哭泣,通过课前引导学生搜集与整理材料,再加以巧妙地梳理,使学生对鸦片战争时期的那一段中国近代史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了以下四个活动主题:“思想旅行”让学生通过圆明园被焚烧前后图片资料的展示、对比,引发疑问,以激起学生追溯历史的欲望;“史海钩沉”是让学生通过课前收集资料的自主交流来了解圆明园遭抢劫、焚烧的真相,初知圆明园成为一片废墟的原因,激起学生对侵略者的愤恨之情;“历史回眸”是让学生对那一段历史的回顾和几个不平等条约签订背景的了解,认识圆明园变成一片废墟不是偶然的,从而引导学生去发现圆明园被毁事件的根本原因社会制度的腐朽和科学技术的落后,认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我抒我心”是让学生在情感得激发、认识得到一定提高之后的畅说,谈认识,谈感受,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整个教学过程围绕教学目标展开且环环相扣,收到了综合教育的良好效果。 总 之,品德学科作为一门综合课程的开设时间还不长,所积淀的方法与经验也不是很多,也还没有形成比较稳定且有效的教学模式,鉴于此,提出上述浅见,以期望大家对此作更深的探究。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教材内容十分丰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这些常识性题材,知识容量大,学生体验少,教学难度大,容易上成常识课而缺乏品德味。如何有效地展开常识性题材的教学,笔者有初浅的思考,供大家借鉴。一、资源取舍:让“一地鸡毛”成“掸”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等常识性课文,知识性强,远离学生生活,教材和学生之间有很大的代沟。教学这样的课文,教师需要有很大的知识储备,学生也需要有大容量的知识积累。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前进行资料的搜集、归类、取舍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基础。(以浙教版六年级上册民俗、民风大观园为例)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伴随着悠悠历史共同发展的,是丰富深厚的民风、民俗文化。民风、民俗文化的外延非常大,诸如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宗教信仰、巫术禁忌等。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无时无刻不沉浸于丰富的民风、民俗之中。教民俗、民风大观园一课,如果我们面面俱到,把丰富的资源一一呈现给学生,那么可想而知,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教师成了知识的灌输者,课堂应知识的机械堆砌而变得了无生趣。着眼于教师,有效的做法是:明确教学目标,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找准突破口,使用有价值典型性的资料,点石成金。着眼于学生,有效的做法是:有目的的搜集、整理、内化,用喜欢的方式呈现。资料搜集犹如大海捞针,事先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提出明确要求,做到有的放矢。鲁洁教授曾经说过:“教科书可能是一地鸡毛。笔者认为,品德课程资源开发的空间很大,这些杂乱无章的拓展资料亦如一地鸡毛。这一地鸡毛只有经过梳理、取舍后,才能成为“鸡毛掸”,真正被学生喜欢,为教学目标服务。二、情感磁场:让“常识题材”有“情”列宁指出:“没有情感,也就没有人类对真理的追求。”情感是联结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在品德课堂中,尤其要从“情”字入手,把激发学生的情感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从而做到认知和情感的统一,达到品德教育的最高境界。而教材中许多常识性课文,知识味浓而情感性不足,我们应该怎样挖掘教材中的情感点,建立一个有效的情感磁场,实现知识性和情感性的和谐统一呢?这是值得我们品德教师深思的。(以浙教版六年级下册天有不测风云为例) 天有不测风云介绍了灾害的种类和我国曾经发生过的重大自然灾害,让学生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和 “天灾”背后的人为因素;同时也引导学生体会中华民族在灾害面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互助精神。有些老师课前搜集了很丰富的资料,课堂上呈现了各种自然灾害的产生原因、受灾情况,有视频有文字,课堂成了自然灾害的大杂烩,缺乏情感性。其实,就这篇课文而言,有两个情感促发点:自然灾害的杀伤力是巨大的;天灾面前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精神值得讴歌。抓住这两个情感促发点,利用多媒体,巧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在品德教学中,恰倒好处地利用电教手段,一石激起千层浪,建立一个有效的情感磁场,激起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有事可想,有话可说,课堂自然进入了学生的生活,创造了道德情感体验的最佳契机。这是常识性题材常用的教学方法。三、活动巧引:让“乏味知识”显“趣”常识性课文知识性强,缺少趣味性。如果课堂教学呈现出成人化、模式化,就会使教学单调、枯燥,缺乏吸引力。儿童化和情趣化的活动形式,不失为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求知欲的一种好方法。如教学家乡特产知多少一课,可让学生小组汇报家乡特产之后,拿出自己带来的家乡特产分享品尝,也可写一写有创意的广告词;如圆明园在哭泣一课,可让孩子们在清朝疆域图上涂一涂被帝国主义列强割占的领土,必然能涂出点感受来。 (以教浙教版五年级下册从四大发明说起为例)教学中在理解纸的优点时,有教师设计了“算一算”活动:以前,没有纸的时候,人们把字刻在龟甲、兽骨、竹简等实物上面。以竹简为例,我们来算一算,如果一根竹简写10个字,那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课本有10万字,需要多少根竹简?(10000根)再估计一下,如果你书包里所有的书都用竹简书写,大约需要多少根呢?如果我们带着这些用竹简做的书来上课,你觉得怎样? 如果我们小学阶段一直用竹简,看的课外书也都用竹简做,你家会怎样?通过刚才的计算,你有什么感想? 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只有当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自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如上所述,精彩纷呈的活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能让品德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在多种感官作用下,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品德与社会课中常识性题材的教学,尤其需要创设有趣的活动情境,化抽象、枯燥为形象、生动,真正实现知识与情感交融,实效与趣味共生。课前准备活动是学生实践活动的一部分,是课堂学习的提前介入过程。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就其教学内容来说,不同于原来的思想品德课。它是一门综合课程,除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教育外,还有机融合了其它诸多方面的常识教育,往往需要准备大量的相关资料,以往我们都是老师给学生准备资料,这样上课省时,然而在成功教学之后,我们不得不反思:真正的世界是这个样子的吗?我们为什么不把真实的世界交给学生呢?其实,让学生自己按教学内容参与教学准备活动,正是一个良好通过自我探索的过程,是一个课堂学习的提前介入过程。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转变观念,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有的教师为了上好一节课,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做课件、制教具、为学生准备制作纸上课时,带来许许多多教具进教室,非常辛苦,但教学效果却事倍功半,令人惋惜。听课后,觉得这还是教师教学观念上的问题:只看到了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这一充满活力的课程资源,没有把课前、课上、课后视为一个完整的活动过程。 例如,我曾听过爱惜书本和文具的教学,教师精心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看小品表演“书本和文具的自述”小组合作出爱惜书本文具的金点子修补破旧书本包新书,学习鲁迅小时候爱惜书本的故事。从教学设计上看,可谓是形式多样,学生手、脑、口都动起来了;教师的教态亲切,语言生动。可是实际教学中,课堂气氛却非常平淡。究其原因,还是教师包办太多,没有调动同学们参与课前准备:从小品编排到新旧书籍的收集;从包书皮到修补书籍的工具;甚至记录小组发言的纸张等均是执教老师准备的。为此,学生在上课时缺乏情感体验,自然难于表露真情。 如果教师课前能充分调动学生做准备工作:布置学生找出自己读过的书、用过的本子和文具,选择有破损的和保存较好的各几样;观察父母是怎样保管书籍的;从而引导他们去观察、认识自己的现实生活。那么,不仅教师能从繁重的课前准备工作中解放出来,而且学生也能在观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过程中,看到、学到很多东西,产生一定的情感体验。这样,上课时,教师只要引导学生交流搜集物品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比新旧文具和书本,产生对破损书本文具的痛惜之情;并在此基础上,亲手将自己弄坏的或时间长久破损的书本修补好一系列活动促使学生原本不太成熟的、单一的认识进一步得到梳理,情感得到升华。课后,再号召同学们用课堂上交流的“金点子”爱惜书本文具,与班队活动相结合,定期开展自评、互评、集体评的活动,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的学生也就在课堂中学会了生活,真正做到课程以生活为基础。 2、课前的准备活动是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的保障,是教学目标得以达成的前提。翻开品德课本,我们会发现教材每一课的板块内容主要以图片、话题等进行情境设置为主,文字表述较少,教学上有极大的弹性空间。一课基本上会安排两课时上完,如果课堂上就拿着教材“照本宣科”一番,那么好几页的内容只需半节课就可以结束了。可以说没有充分的课前准备,品德课就成了“无源之水”,课堂教学将是举步维艰。例如,本期我在上我爱家乡的山和水这课时,在两个班都进行了同样的教学设计,但是由于没来及安排(2)班的孩子准备关于家乡的材料,课堂上仅靠我的引导、介绍,形式显得很单调,教学效果也不好;而(1)班的孩子却准备了许多素材:有的带来了家乡的照片,有的带来了图片,甚至有的还收集了家乡地名的故事等有许多我没有准备到的东西,这些同学们却找到了,孩子们在课堂上展示、交流自己的家乡,气氛非常活跃,课堂教学效益自然提高了。 3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明确把“培养学生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的能力”作为课程目标之一。充分做好课前材料准备,有助于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获取需要的信息,加以归纳整理,并有效利用,这样很好地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同时也开阔了视野,丰富了认识,将语文、科学、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识融入到综合性较强的品德课堂。学生充分展示,尽情交流探究,使智慧才华得到发挥,大大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有力促成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使课堂教学顺利有效的开展,我们必须重视有效的课前准备,特别是学生的课前材料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准备活动既是教学活动的开始,也是教学过程顺利开展的保障,而品德学科的活动性、综合性和开放性决定了课前必须做好准备工作。 二、怎样指导学生参与课前准备活动 品德学科的教师要成为“全才”这种提法不妥,但是我们“怎样引导学生去学习知识(包括地理、历史知识)、怎样学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品德学科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在现有的基础上,我们应抱着非常虔诚的心去鼓励孩子发现知识,当课堂上孩子们告诉我们不知到的东西的时候,我们应抱着一种敬佩的态度去对待,让学生有兴趣进入这门学科。实际上,这就是从事品德学科教学的幸福:教师不是全才,但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鼓励,促进学生去学习我们教师都不知道的知识。那么怎样引导学生参与课前准备,促成知识的形成呢?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要求,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参与准备活动。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需要课前准备的材料当然也不同,而作为对教学内容的提前介入,学生更是无法判断要去准备哪些材料,这些材料将派什么用场,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对学生讲清楚课前准备材料的内容和用途,以便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准备材料。2、指明路径,让学生能顺利地去获取相关材料。由于学生年龄小,平时活动范围基本局限在学校与家庭这二个圈子中,因而他们的社会活动能力不强。让他们走出校门,向社会收集相关的学习材料,是有一定难度的。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方法,也为教学提供有效的素材,教师让学生课前去准备相关的学习材料,是应该向学生指明获取材料的路径,尽量让学生少遇挫折,顺利地获取有用的材料,产生成功的喜悦。如:有关图片、文字、数据、音像等资料,对于我们农村学校的学生有一定难度,但是可以就地取材,书籍、电视、向父母长辈访问,这都可以做到,培养孩子这种意识,时间长了,他自己就会留意各方面的知识。大家不要因为条件的缺乏而不去做,学生本来就不知道,我们的职责就该引导,告诉他,帮助他去做,越不知道越不告诉,这样就成恶性循环了! 3、提供素材,让学生从中整理出有用的相关材料。学生课前准备学习材料的途经有许多,其中,教师向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素材,让他们从这些素材中整理出有用的相关材料以备上课之用,在学生学习任务较紧或材料准备的渠道较少情况下,也是一种有效的常用方法。如向学生提供相关的书报、画册、影视材料等。当然,教师向学生提供的素材,比要求学生去准备的材料,内容要多一些,范围要大一些,以让学生在学习和了解更多内容的基础上归纳出相关的材料,为上课时所用。 4、身体力行,教师自己也要积极地去准备相关材料。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共同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为让教学过程能顺畅进行,为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能进行有效的指导,教师在让学生准备有关学习材料的同时,自己也应去收集更多的资料来作为对教材内容的补充,只有教师具有比学生更丰富的知识,有比学生更多的学习素材,对学生的学习引导才会得心应手。如: 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要组织好学生落实资料调查,教师必须做到对学生充分了解。有这样一个案例:说的是一名教师在教我的一家人的一段经历。课前,该教师让学生搜集全家福照片及自己与家人的故事。她的学生小东是一名寄宿生,五岁时她妈妈死于车祸。双休日回家,她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与爸爸翻箱倒柜,找起五岁前与妈妈一起照的全家福,每找到一张,她就想起以前与妈妈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并与爸爸抱头痛哭,返校后情绪一直十分低落。事后这名教师从小东同学奶奶的口中得知此事,内心十分后悔,后悔自己没有认真研究单亲孩子的家庭背景假如自己事先了解这些背景,并针对实际事先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和方法指导,让她多去发现与爸爸、奶奶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伤害也许就可以减轻许多。因此,我们老师在落实学生调查时要细心,做个有心的人,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又如本期在上我们的学校一课时,为增进学生对学校的了解和对学校的亲近感,要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调查活动,既需要资料调查,又需要现场调查。我让学生自愿组合,然后进行分组行动。一组学生到学校老教师那里采访学校的历史和发展,一组去校园文化宣传栏了解校园文化,一组搜集入校后学校的集体活动,还有一组找找不同类型的学校。这样的调查分工,对每个孩子没有造成太大的压力,还提高他们调查的兴趣和质量,对课上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和促进。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它不仅关注知识的教育,更崇尚智慧的教育。让我们真正走进新课程,树立为学生多方面发展的教学立足点,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让课前、课堂、课后成为一个整体,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空间和机会,实现有效的、多向的和高质量的互动,从而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