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3月月考试卷(I)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49040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3月月考试卷(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苏科版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3月月考试卷(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苏科版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3月月考试卷(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科版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3月月考试卷(I)卷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共7题;共21分)1. (3分)如图是足球运动员踢足球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球被脚踢的过程中,只受到人脚的作用力B . 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C . 脚踢球使球飞出去,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D . 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一定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2. (3分)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的良好习惯,物理老师倡导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是他们交流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估测数据中符合实际的是( )A . 25寸彩电的功率约25WB . 正常人的步行速度约4km/hC . 洗澡水的温度约70D . 一只鸡蛋的重力约2N3. (3分)一个在地面上滚动的足球,速度越来越小,最后停下来,是因为 ( ) A . 它的惯性越来越小B . 一定是它受到的阻力越来越大C . 是摩擦力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D . 它没有受到力的作用4. (3分)如图所示,锤头松动了,用锤柄撞击木凳锤头就会套紧了,在这个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 当手握锤柄在空中匀速竖直下落过程中,锤柄受到手的握力和它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 . 锤柄撞击木凳过程中,锤柄对木凳的力大于木凳对锤柄的力C . 锤头在锤柄撞击木凳过程中套紧了,是因为锤头受到惯性作用D . 在锤柄撞击木凳过程中,木凳的形状一定发生改变5. (3分)在物理、化学间题中格用到很多科学方法,下列探实例中运用了控变量法的是( ) A . 研究电流的大小时,根据电流产生的效应大小来判断电流的大小B . 在相同温度下,比较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大小C . 在探究水的组成时,用燃着的本条检验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D . 研究多个电阻组成的电路时,求出电路的总电阻,用总电阻产生的效果来代替所有电阻产生的总效果6. (3分)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等,此时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关于甲、乙的密度甲、乙和所切去部分的质量m甲、m乙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甲m乙B . 甲乙 , m甲乙 , m甲m乙D . 甲乙 , m甲m乙7. (3分)春节期间燃放双响炮,如图所示,把双响炮用橡皮条系在一根竖直插入地里的竹竿上,悬在半空中。点燃后,双响炮“砰”一声竖直升上高空,“啪”一响而炸裂。关于双响炮第一响后竖直上升的运动情景,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一直做加速运动B . 一直做减速运动C . 先加速运动后减速运动D . 一直做匀速运动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共7题;共21分)8. (3分)牵引车将停放在机库的战斗机拖出的过程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战斗机机翼下平上凸,目的是使战机飞行时机翼下方空气的流速小于机翼上方空气的流速,从而使机翼下方空气的压强_机翼上方空气的压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战斗机在进入战斗前抛掉副油箱的目的是_战斗机的惯性(选填“增大”或“减小”),从而增强战斗机机动性。 9. (3分)小红同学手拿铅笔的做法如图所示,忽略铅笔重力,则小红同学拇指对铅笔的压力_食指对铅笔的压力大小,拇指受到压强_食指受到的压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0. (3分)质量为6g的铅笔所受到的重力是_N;竖直向上抛出铅笔向上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其重力大小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重力的方向_;其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g取10N/kg) 11. (3分)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两个同学同时用F14N的力拉一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N。若将此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用F28N的力拉它,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N。 12. (3分)如图所示,质量为10kg的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的右端,则物体的重力是_N,在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N(g=10N/kg) 13. (3分)链球比赛时,运动员两手握着链球的把手,人和球同时旋转最后用力使链球脱手而出,以链球掷得远为胜,假设某段时间内链球做圆周运动,则此时链球受到_(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作用,运动员到链球的拉力和链球对运动员的拉力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链球脱手后,不再受到力的作用,则链球将做_运动。 14. (3分)如图甲所示,用一拉力传感器(能感应力大小的装置)水平向右拉一水平面上的木块,A端的拉力均匀增加,0-t1时间木块静止,t1时刻开始运动,木块运动后改变拉力,使木块在t2时刻后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计算机对数据技术处理后,得到如图乙所示拉力随时间变化图线,回答下列问题:实验中,在0-t1过程中,当用F=5.3牛的水平拉力拉木块时,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_牛,在t1-t2过程中,当用F=5.2牛的水平拉力拉木块时,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_牛,木块在t2时刻后所受摩擦力大小为_牛。 三、 作图题。(每小题3分,共6分。) (共2题;共6分)15. (3分)如图所示,一个重为5N的铁球,用绳悬挂起来并使其摆动画出铁球此时受力的示意图 16. (3分) (1)重为20N的木箱静止在斜面上,请在上图中作出木箱受到重力的示意图。 (2)在图中作出木块对斜面的压力。 四、 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22分。) (共3题;共22分)17. (7分)各种物理量的测量是我们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例如:长度的测量、力的测量等。 (1)某次测量一个物块长度如图所示,被测物块的长度是_cm,这次测量能够准确到_ cm(2)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_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N。 18. (9.0分)用图示的实验装置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1)让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是为了使小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_力和_力相平衡,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 (2)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_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3)比较图中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小车运动的越_。 (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到: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时,它将保持_。 19. (6分)小明利用图中的甲装置做“探究二力的平衡条件”的实验。(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_状态时,我们认为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 (2)实验时,小明发现当向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相等重量的砝码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的。小明再在左盘中增加一个很轻的砝码时,发现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这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是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的。 (3)于是小明改用乙装置进行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 A . 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B . 小卡片容易扭转C . 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D . 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4)他在卡片的两端挂上数量相同的钩码后,小卡片才能处于静止状态,这说明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_。然后他把小卡片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回到原来的位置,这是因为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在_,当小卡片静止后,他用剪刀把小卡片从中间剪开,发现两侧钩码落下,说明互相平衡的二力必须作用在_。 (5)在对实验进行评估时,小明提出:“当卡片受力平衡时,处于静止状态,这时用力推一下,卡片会不会做匀速直线运动?”于是他又换了一个同样的小卡片,利用乙装置进行实验。结果他没有看到这一现象,这是因为推出卡片后,卡片受力_(填“平衡”或“不平衡”) 五、 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共2题;共12分)20. (6分)市人民医院病房楼电梯最大载重为8000N,求: (1)假定每位乘客质量均为60kg,则每人的重力为多少? (2)问此电梯一次最多能承载多少名乘客安全升降?(g取10N/kg) 21. (6分) 2017年5月5日,质量约为40t的国产大飞机C919在浦东机场成功起飞。这是我国最新自主研发的中型民航客机,打破了欧美国家民航技术的长期垄断,成为我国“大国制造”的标志之一。该机在某次试飞时以300kmh的速度水平匀速飞行了2h。求: (1)飞机的重力。 (2)飞机在这2h内水平飞行的路程。 六、 综合能力题。(每空1分,共18分。) (共3题;共18分)22. (5.0分)为了模拟研究汽车超载和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小勇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将A、B、C三个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高分别为hA、hB、hC的位置滚下(mAmBmC , hAhChB),推动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停止,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物理探究方法,回答: (1)在图甲和图丙实验中,A球、C球刚滚到水平面时的速度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用来研究超载安全隐患时,我们应选择_两个图所示实验进行比较。 (3)用来研究超速安全隐患时,我们应选择_两个图所示实验进行比较。 (4)实验中,小球碰撞木块后,小球和木块继续在水平木板上滑动一段距离后停下,设碰撞前一瞬间小球的动能为E,小球推动木块所做的功为W,则E_W(选填“”、“”或“”)。 (5)后来小勇将实验改装成用形状相同的塑料球和铁球(铁球质量大)将弹簧压缩到相同程度后再放手,如图丁所示,两球离开弹簧时的速度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纸盒被推开的距离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23. (6分)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洞察”号火星探测器与嫦娥四号探测器火星直径约是地球的一半,同一物体在火星表面重力约为月球的2.5倍、地球的2/5火星大气的厚度约为地球的1%2018年11月26日,在飞行了近7个月后,美国国家航天局的“洞察”号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图甲),开启了历史上首次勘探火星内部的探索任务。着陆前,它以19800km/h的速度进入火星大气层顶部,与大气剧烈的摩擦会使探测器表面温度急剧上升,与航天指挥部的通讯完全中断。为了安全着陆,洞察号必须自动打开降落伞,收集雷达测量数据,在恰当的时间点燃反冲火箭。落到火星表面之前,慢慢降至时速8km/h,相当于人类慢跑的速度。这种急剧减速必须在不到7分钟内完成,故称为“恐怖的7分钟”。月球直径约是地球的四分之一,同一物体在月球上的引力为地球的1/6月球没有大气,再加上月面物质的热容量和导热率又很低,因而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很大。2019年1月3日10点26分,经过26天的飞行,我国的嫦娥四号探测器(由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组成)在月球背面南极艾肯环盆地实现人类首次软着陆(图乙)。探测器从距离月面15公里处开始实施动力下降,从相对于月球6120km/h的速度逐步降为零。在离月面6到8公里处,探测器进行快速姿态调整,不断接近月球;在100米处开始悬停,对障碍物和坡度进行识别,并自主避障;选定相对平坦的区域后,开始缓速垂直下降,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1月3日晚间,着陆器与巡视器成功分离,玉兔二号巡视器(即月球车)顺利驶抵月背表面。它装备了6个轻便、强度大的特制合金车轮。着陆器上监视相机拍摄了玉兔二号在月背留下第一道痕迹的影像图,并由“鹊桥”中继星传回地面(图丙)。(1)“洞察”号火星探测器着陆时表面温度会急剧上升,这是因为_。 (2)玉兔二号月球车在地球上的质量为140kg,登陆月球后其质量为_kg,重力为_N(g取10N/kg) (3)下列关于嫦娥四号探测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嫦娥四号探测器下降时不需要打开降落伞B . 玉兔二号月球车轮表面有凹凸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C . 玉兔二号月球车轮利用了特制合金密度大、硬度大的属性D . 嫦娥四号探测器在100米处悬停时,只受一个力的作用(4)研究表明,太空中的某种带电粒子会对探测器的计算机系统产生影响,从而导致程序出错。下列粒子中可以排除的是 A . 原子核B . 电子C . 质子D . 中子24. (7.0分)某校物理实验兴趣小组的几位同学在探究“影响物体重力大小的因素”和“判断重力方向”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1)第一小组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时,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测物体物体质量m/kg重力G/N比值 /(N/kg)物体1 0.10.989.8物体20.21.969.8物体30.32.949.8探究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2)该组同学在探究重力方向时,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操作如下。 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后,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a,会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_(选填“变化”或“不变”):剪断是线OA,小球_(选填“竖直”或“垂直”)下落。从以上实验现象分析得到:重力的方向总是_。(3)第二组:探究“物体重力的天小跟物体形状的关系”,他们用橡皮泥为实验对象,用小刀将橡皮泥雕刻成各种形状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被测物体形状重力橡皮泥正方体4.8N球形4.2N三角锥形3.6N分析上述的实验数据,第二组的同学得出实验结论:物体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他们形成这一错误结论的主要原因:_。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共7题;共21分)1-1、2-1、3-1、4-1、5-1、6-1、7-1、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共7题;共21分)8-1、9-1、10-1、11-1、12-1、13-1、14-1、三、 作图题。(每小题3分,共6分。) (共2题;共6分)15-1、16-1、16-2、四、 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22分。) (共3题;共22分)17-1、17-2、18-1、18-2、18-3、18-4、19-1、19-2、19-3、19-4、19-5、五、 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共2题;共12分)20-1、20-2、21-1、21-2、六、 综合能力题。(每空1分,共18分。) (共3题;共18分)22-1、22-2、22-3、22-4、22-5、23-1、23-2、23-3、23-4、24-1、24-2、2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