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学案《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8645519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学案《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学案《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学案《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1 第七节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教材要求:1、理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状态的概念,能推导出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2、会用共点力平衡条件解决有关力的平衡问题。3、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理解产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和实质。4、进一步熟练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主要内容:一、共点力的平衡条件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 和 ,我们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2、在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即: 。二、超重1超重现象是指:_。2超重的动力学特征:支持面(或悬线)对物体的(向上)作用力_物体所受的重力(填“大于”、“小于”、“等于”)3超重的运动学特征:物体的加速度向上,它包括两种可能的运动情况:_。 三、失重1 失重现象是指:_ 。 2失重的动力学特征:_ 。3失重的运动学特征:物体的加速度向 ,它包括两种可能的运动情况:_ 。四、对超重和失重的进一步理解1当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物体的重力_当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物体的重力_,当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物体的重力_(填“增大”、“减小”、“不变”) 2超(失)重现象是指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小于)重力的现象 3“超重”“失重”现象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和大小均无关,只决定于物体的_的方向 4日常所说的“视重”与“重力”有区别视重大小是指物体对支持物或悬挂物的作用力大小,只有当物体的加速度为零时,视重大小等于重力的大小课本例题讲解:随堂练习:1在升降机中用弹簧秤称一物体的重力,由弹簧秤示数的变化可以判定系统的运动状态,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示数大于物重,则升降机可能是向上作加速运动B示数小于物重,则升降机一定是向下作加速运动C示数等于物重,则升降机一定是作匀速直线运动D示数时大时小,则升降机一定是作上下往复运动2三个共点力F1、F2、F3的合力为0,其中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是F1=8 N,F2=4 N,则F3的大小不可能是( )A8 N B6 N C4 ND2 N3如图所示,物体以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拉力F作用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受到的拉力F与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的合力的方向是( ) A向上偏左B向上偏右 C竖直向上D竖直向下4如图所示,在一根水平直杆上套着a、b两个轻环,在环下用两根等长的轻绳拴着一个重物把两环分开放置,静止时,杆对a环的摩擦力大小为Ff,支持力大小为FN若把两环距离稍微缩短些放置,仍处于静止,则( )AFN变小 BFN不变 CFf变小 DFf不变5质量为m的小球系在轻绳的下端,现在对小球施加一个F=mg的拉力,使小球偏离原位置并保持静止,则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最大偏角是( )A30 B37 C45 D606质量为50 kg的人静止站立在升降机地板上,当他见到挂在升降机里的弹簧秤下5 kg的物体的读数是39.2 N时,则此时他对升降机地板的压力是( ) A大于490 N B小于490 N C等于490 N D0N7质量为m的人站在升降机中,如果升降机作加速度大小为a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升降机地板对人的支持力N=m(g+a),则升降机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以加速度a向下加速运动 B以加速度a向上加速运动 C以加速度a在上升过程中制动 D以加速度a在下降过程中制动8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质量可忽略不计的定滑轮,绳的一端系一质量M=15kg的重物,重物静止于地面上,有一质量m=10kg的猴子,从绳子的另一端沿绳向上爬,如图所示,不计滑轮摩擦,在重物不离开地面条件下,猴子向上爬的最大加速度为(g=10m/s2)( ) A25 m/s2B5 m/s2 C10 m/s2 D15 m/s2 9如图所示,弹簧下端悬一滑轮,跨过滑轮的细线两端系有A、B两重物, mB=2kg,不计线、滑轮质量及摩擦,则A、B两重物在运动过程中,弹簧的示数可能为:(g=10m/s2) ( )(A)40N (B)60N (C)80N (D)100N10如图所示,两根轻弹簧下面均连接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上面一根弹簧的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两小球之间通过一不可伸长的细线相连接,细线受到的拉力大小等于4mg当剪断两球之间的细线瞬间,以下关于球A的加速度大小;球B的加速度大小;以及弹簧对天花板的拉力大小正确的是:( )(A);g;mg (B)4g;g;mg(C)g;2g;4mg (D);g;4mg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