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II )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37095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II )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粤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II )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粤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II )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3题;共26分)1. (2分)下列现象或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 盐田析出氯化钠B . 自制汽水C . 沐浴露的乳化作用D . 比较合金的硬度2. (2分)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用托盘天平称取10g固体药品时,先在右盘放10g砝码,后在左盘放药品B . 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后挤压胶头取液C . 若不慎将腐蚀性药液溅入眼睛,要先用手揉眼睛,后用水冲洗D . 向试管中装入固体粉末时,先将试管直立,后把盛药品的药匙送至试管底部3. (2分)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B . 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C . 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消耗O2 , 生成固态的P2O5D . 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4. (2分)读量筒中液体体积时,某同学俯视读数为20mL,则实际为( ) A . 大于20mLB . 小于20mLC . 等于20mLD . 无法判断5. (2分)下列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 二氧化碳通入水中B . 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发生光合作用C . 刷过石灰浆的墙壁日久变硬D . 将二氧化碳加压、降温压缩成干冰6. (2分)判断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是观察器壁上( )A . 附着的水能聚成水滴B . 附着的水能成股流下C . 一点水都没流下D . 附着的水既不成股流下,也不凝聚成水滴7. (2分)下列物质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 食盐能溶于水,具有咸味B . 干冰可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C . 铜能够导电D . 铜质门把手上产生绿色斑点8.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爆炸都是由燃烧引发的B . 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氧气属于化学变化C . 铁的生锈属于缓慢氧化D . 俯视或仰视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不会影响实验结果的精确性9. (2分)走进实验室,我们学会了最基本的操作,如图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 给液体加热B . 给固体加热C . 熄灭酒精灯D . 倾倒液体10. (2分)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所对应的用途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 .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用于急救病人B . 稀有气体的性质稳定作保护气C . 一氧化碳能燃烧可作燃料D . 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11. (2分)小亮利用蜡烛进行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用扇子可扇灭蜡烛火焰,说明物质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B . 切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蜡烛浮于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小于水C . 取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水雾出现,说明石蜡中含有氢、氧元素D . 在密闭容器中,石蜡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说明物质通常燃烧需要氧气12. (2分)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和人身安全十分重要。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 . 加热液体B . 稀释浓硫酸C . 蒸发食盐水D . 检查装置气密性13. (2分)下图所示的基本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 倾倒液体B . 检查气密性C . 收集气体D . 滴加少量液体二、 填空题 (共8题;共55分)14. (5分)现有a试管、b漏斗、c酒精灯、d集气瓶、e药匙、f胶头滴管、g量筒(10ml,50ml,100ml)、h烧杯等一起,轻微下列操作各选一种 (1)盛取较多量药品反应的仪器是_(用序号填空) (2)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用_(用序号填空) (3)可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用序号填空) (4)(A同学欲取12ml水,选用_ml的量筒读数时,该同学俯视刻度线,其他操作无误,则实际量取得水的体积_(填“偏大”或者“偏小”) 15. (6分)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应先使试管_,把盛药品的_(或_)小心地送入_,然后使试管_,让药品_16. (4分)用下列序号填空: 烧杯 试管 胶头滴管 蒸发 过滤 搅拌 量取,将食盐放入水中,为使其尽快溶解可采用的操作_;能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_;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_;取用6.8mL某溶液的操作_17. (10分)以下是实验室常用部分仪器:(1) 指出图中仪器的名称:_;(2) 小李同学选择仪器制取并收集氧气,已知他使用了仪器,那么他还需要使用上图仪器中的_(填序号);该发生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把导管的一端浸在水里,用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_,则说明该装置不漏气。(3)小张同学正在收集一瓶CO2 , 不知是否收集满了,其验满方法是_。(4)某兴趣小组选用上述仪器,用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锌粒反应完后,发现还有较多的灰黑色固体物质,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得到该灰黑色固体的操作方法是_。【提出问题】灰黑色固体物质的成分是什么呢?【提出猜想】可能含有单质碳;可能含有单质铜;可能还有其它物质【设计实验】请设计实验用化学方法证明该灰黑色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单质碳和单质铜。完成下表(不一定要填满):步骤实 验 方 法现 象 和 结 论1_2_3【反思讨论】上述各步反应完全后,兴趣小组的同学还收集到了少量剩余黑色固体物质,为了进一步探究剩余固体物质的成分,兴趣小组的同学讨论后,认为用初中化学知识无法解决,你对下一步的探究学习活动的合理建议是:首先_。18. (4分)根据下列图文回答下列问题:(1)不锈钢是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果汁中蛋白质、糖和维生素都含有_元素(任填一种元素)(3)一个C60分子中含_个碳原子,C60是制作某种锂电池的原料,电池的能量转化形式是由_转化为电能19. (16分)某同学设计了如图AF气体制取与性质的组合装置,打开活塞K,很快看到F装置中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仪器的名称为:_(2)仪器的名称为:_(3)小华用G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现试管位置过高,他调节试管过度需要操作的旋钮是_(4)小华用G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现试管位置过高,他调节试管过度需要操作的旋钮是_(5)利用A装置制取气体的优点:_;A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6)利用A装置制取气体的优点:_;A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7)B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8)B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9)D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10)D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11)E装置中观察到石蕊试液变红,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12)E装置中观察到石蕊试液变红,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13)F装置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14)F装置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20. (5分)下面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1)可直接加热的有_(填序号)(2)滴加少量液体用_(填序号)(3)过滤时玻璃仪器除了用到外,还需用到漏斗及以上的_(填仪器名称)(4)在一定条件下能测出气体体积的是_(填仪器名称)(5)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都能选作反应容器的仪器是_(填序号)21. (5分)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1)变化I属于_变化(选填“物理”“化学”);该变化中的“一定条件”可能是_; (2)从有新物质生成的角度证明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方法是_(填一种);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该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填微粒的名称或符号)。三、 探究与简答题 (共3题;共15分)22. (5分)如图所示是一瓶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你能获得该气体的哪些性质 23. (2分)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_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除去食盐中少量的硫酸钠溶解,过滤B除去氮气中的少量氧气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C鉴别硬水和软水观察样品颜色D鉴别稀盐酸和氢氧化钾溶液_24. (8分)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其实验步骤有: 点燃蜡烛,紧贴烛芯将火柴梗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 用火柴去点白烟;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 熄灭蜡烛; 迅速倒转烧杯,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1)以上操作步骤的正确排序是_(2)按要求填写下列实验现象及其结论 探究步骤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点燃前石蜡放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_燃着时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所示,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选填图中字母)处最先炭化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_现象,澄清的石灰水_熄灭后吹灭蜡烛,观察到一缕白烟立即点燃白烟时可看到_结论:蜡烛燃烧生成_熄灭后产生的白烟是_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3题;共26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二、 填空题 (共8题;共55分)14-1、14-2、14-3、14-4、15-1、16-1、17-1、18-1、19-1、19-2、19-3、19-4、19-5、19-6、19-7、19-8、19-9、19-10、19-11、19-12、19-13、19-14、20-1、20-2、20-3、20-4、20-5、21-1、21-2、三、 探究与简答题 (共3题;共15分)22-1、23-1、24-1、2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