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2020年中考物理三模试卷(I)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36193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科版2020年中考物理三模试卷(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沪科版2020年中考物理三模试卷(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沪科版2020年中考物理三模试卷(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科版2020年中考物理三模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10分)1. (1分)榴莲因其果肉香甜又富有营养,被称为水果之王。榴莲被切开后,其味道将很快充满整个房间,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 A . 分子间存在引力B . 分子间存在斥力C .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 . 分子间有间隙2. (1分)下列现象中,属于利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 刚从蒸笼里拿出的馒头,放一阵子变凉了B . 冬天天冷,通过搓手发热取暖C . 用锤子敲打石头时,锤子发热D . 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打气筒壁变热了3. (1分)有这样一句顺口溜反映了近几十年来我国河流的水污染日趋严重“七十年代,淘米做饭;八十年代,浇花灌溉;九十年代,鱼虾绝代”提高环保意识,防止环境污染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下列有关做法中正确的是( )A . 利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可以节约用水B . 将城市的生活垃圾回收后在郊区焚烧C . 将废旧干电池乱扔D . 洗衣服时尽可能使用污染小的无磷洗衣粉4. (1分)下列现象中,利用热传递的方式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 A . 用锯据木头,锯条发热B . 烧水时,水逐渐变热C . 流星在大气层中高速下落,发出光和热D . 小孩从滑梯上滑下,臀部有灼热感5. (1分)关于下列实验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装满水的塑料管,倒置后纸片不会掉落,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B . 图中液体从容器侧壁下面小孔喷射的距离较远,说明同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小C . 将图中装置从一楼拿到六楼,细玻璃管内水柱会上升,表明大气压随高度升高而增大D . 图中两个铅柱没有被重物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6. (1分)关于物体的质量和密度,下面哪种说法正确( ) A . 把一质量为50g的钩码送上天宫二号,钩码的质量不变B . 同一块铁,做成铁锤质量变大,做成铁管质量变小C . 一块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小D . 将一瓶油倒掉一些后,质量变小、密度变小7. (1分)晚上小明在房间里学习,客厅里传来讨厌的电视声音,他关上自己的房门后,安静了许多,他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是( ) A . 在声源处控制噪声B . 防止噪声进入耳朵C . 阻断噪声的传播D . 以上三种方法都有8. (1分)关于下列物态变化的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 春天,湖面的上空弥漫着大雾液化B . 夏天,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冷汽化C . 秋天,从冰箱取出的冰块化成水熔化D . 冬天,农家的屋顶上铺了一层白色的霜凝固9. (1分)锤子的锤头变松了,人们常用撞击锤柄的方法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如图所示,这是利用了( ) A . 锤柄的惯性B . 锤柄的重力C . 锤头的惯性D . 锤头的重力10. (1分)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凸透镜的焦距是30cm乙图所示实验中若发现光屏上的像位置偏低,则把蜻烛的位置适当提高即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如果用不透明纸板把乙图中的透镜遮住上半部分,则在光屏上仍能看到蜡烛火焰完整的像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若蜡烛移至60cm刻线处,在光屏上不能成像,但在光屏位置透过透镜能看到放大的像。A . B . C . D . 二、 多选题 (共3题;共3分)11. (1分)如图,左边的电路中有一个电磁铁,X是一个弹簧片,Y是小锤,Z是一块软铁,G是小铃。当开关闭合时,小锤Y会敲小铃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小锤Y将连续不断地敲小铃GB . 小锤Y只会敲一下小铃GC . 电磁铁的左端是S极,右端是N极D . 电磁铁的左端是N极,右端是S极12. (1分)如图所示,最近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手拿伸缩杆拍摄时,伸缩杆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B . 无线遥控器是通过红外线来控制手机拍摄的C . 杆柄表面用较粗糙材料制成,可增大手与杆柄的摩擦D . 当人站着自拍时,手机相当于一个平面镜13. (1分)小丽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简易电子距离测量仪,R是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其每厘米长的电阻为0.5,电路各部分均接触良好物体M只能在导轨上做直线运动,并带动与之相连的金属滑片P移动,电压表示数可反映物体M移动的距离开始测量前,将金属滑片P置于电阻丝中点,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分别为1.5V和0.2A由此可知( )A . 电阻丝的总电阻为7.5B . 当电压表示数为2V时,物体M向左移动了5cmC . 当电压表示数为1V时,物体M向左移动了5cmD . 若开始测量前,将金属滑片P置于电阻丝某端点,可测量的最大距离30cm三、 填空题 (共3题;共4分)14. (1分)如图所示是“浮子流量计”,用来测量气体的流速。使用时被测气体从锥形管下端流入,形成对浮子向上的冲力,浮子就会向上移动,浮子与锥形管间的空隙就会增大,空气冲力就会变小,最终浮子会稳定在某一位置。当浮子稳定时,空气的冲力_浮子的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空气流速越大,浮子的位置_(选填“越高”、”越低”或”不变”):若空气流速超过流量计的最大测量值,需要换成体积相同但密度更_(选填”大”或“小”)的浮子。 15. (1分)如图所示图甲主要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_有关;图乙说明通过_的方式可以减小摩擦。 16. (2分)双能源(汽油和天然气)汽车以其经济、污染小等优点倍受人们青睐。(已知汽油的热值为3.2107J/L、天然气的热值为7.2107J/m3) (1)内燃机是汽车的“心脏”,它是把_能转化为_能的机器; (2)完全燃烧9L汽油放出的热量与完全燃烧_m3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相等。 四、 综合题 (共1题;共1分)17. (1分)如图所示,太阳光线与水平地面成30角,用以平面镜把斜射的太阳光变为竖直的光线照射竖直的矿井底,平面镜镜面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 五、 计算题 (共3题;共6分)18. (1分)酒精的热值是3.0107J/kg,完全燃烧0.2kg酒精放出的热量为_J;如果将酒精倒掉一半,它的热值为_J/kg。19. (3分)(2016莆田)一石块重5104N,起重机在20s内将该石块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18m,求起重机提升石块所做的功和做功的功率20. (2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开关闭合后电灯发光,电压表V1的示数为9V,电压表V2的示数为6V,求:电阻R和电灯两端的电压U1、U2 六、 实验题 (共3题;共13分)21. (4分)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如甲、乙、丙所示。 (1)甲、乙、丙实验中,根据海面的_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通过甲、乙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当受力面积_时,压力越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由实验_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的大小关系为P丙 _P丁(填“=”“”或“”) (5)将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形物体放在海绵上,在竖直方向上将物体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将其中一块移开后,发现海绵的凹陷程度不变,由此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此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 22. (4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实验器材: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物体(甲乙盐水水),弹簧测力计,一杯水,一杯盐水,细绳小明利用上述器材完成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物体物体重力/N液体密度g/cm3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cm3物体浸在液体中时测力计的示数/N物体浸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N1甲41.0403.60.42甲41.0603.40.63甲41.01003.01.04甲41.21005乙21.21000.81.2(1)在第4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这个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_N,表格中的数据为_N,的数据为_N (2)分析比较第1、2、3次实验,能够得到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_有关;分析比较第3、4次实验,能够得到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_有关 (3)探究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本身密度的关系时,应分析比 较_两次实验,根据实验数据可知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密度_(选填“有关”或“无关”)23. (5分)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1)如图甲所示,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2)闭合开关,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电流表示数将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电压表示数应 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3)调节滑动变阻器,把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其中电流表示数为0.5A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其值为_V。(4)根据表中数据,在丙图中描出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线。 (5)分析上表中的数据,你能得出探究结论是:_。 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1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二、 多选题 (共3题;共3分)11-1、12-1、13-1、三、 填空题 (共3题;共4分)14-1、15-1、16-1、16-2、四、 综合题 (共1题;共1分)17-1、五、 计算题 (共3题;共6分)18-1、19-1、20-1、六、 实验题 (共3题;共13分)21-1、21-2、21-3、21-4、21-5、22-1、22-2、22-3、23-1、23-2、23-3、23-4、2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