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D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32609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沪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粤沪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粤沪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沪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D卷一、 单项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 A . 20cm=0.2mB . 50m=0.005kmC . 357mm=3.57mD . 1h=600s2. (2分)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 . 春天,雾绕群峰B . 夏天,雨笼山峦C . 秋天,霜打枝头D . 冬天,檐上冰凌3. (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B . 吹奏笛子时,演奏者用手指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C . 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音调D . 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4. (2分)为了研究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必须( )A . 保持一个因素不变,改变其它因素,比较电阻中电流的大小B . 同时变化多个因素,保持其它因素不变,比较每次电阻中电流的大小C . 一次只改变某一因素,保持其它因素不变,比较每次电阻中的电流大小D . 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同时改变某一个或几个因素,比较电阻中的电流大小5. (2分)甲、乙两列火车,甲车上的人看见乙车向东行,乙车上的人看见甲车向西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两列火车至少有一辆是运动的B . 甲、乙两列火车一定都是运动的C . 甲车一定向西行,乙车一定向东行D . 如果两车均向东行,甲车比乙车快6. (2分)以下现象,反映了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A . 雨后天空,弧状光带B . 岸边树木,水中倒立C . 水中铅笔,水面折断D . 井底之蛙,所见甚小7. (2分)如图所示,甲、乙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 在每段相同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车的大C . 在t1t6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D . 在t2t5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8. (2分)下列现象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 . 心情激动B . 铁生锈了C . 五四运动D . 太阳升上了天空9. (2分)关于密度公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物质的密度跟它的质量成正比B . 物质的密度跟它的体积成反比C . 物质的密度跟它的质量成正比,且跟它的体积成反比D . 物质密度跟它的质量、体积大小无关10. (2分)工业上常用“分馏法”把石油中的汽油、煤油、柴油等矿物质提炼出来,具体方法是给石油加热让其温度逐渐升高,在不同温度下得到各种油的蒸气,再让其分别冷却,得到各种油的液体。这种方法的依据是不同的矿物油具有不同的( )A . 熔点B . 凝固点C . 温度D . 沸点11. (2分)小刚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选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平面镜成像过程中,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 . 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所成的像变大C . 为了使像更清晰,应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D . 在B处换一光屏,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12. (2分)月球上的的重力约为地球上的1/6,宇航员从地球携带“标有100g”字样的方便面、天平、和弹簧测力计飞至月球,测得方便面的示数是( ) A . 天平示数为100g,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6NB . 天平示数为100g,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NC . 天平示数为100/6 g,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 ND . 天平示数为100/6 g,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6 N二、 填空题 (共4题;共9分)13. (2分)如图所示,酸甜多汁的水果提供的电力足以点亮一排发光二极管,在此电路中水果扮演的角色是_:它为发光二极管提供了_,使自由电荷在电路中定向运动起来。 14. (3分)小华去森林探险,看见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留下圆形光斑,光斑的成像原理是_(填光学原理)。同时看见树林边溪水中的“蓝天白云”,这是_(填光学原理)在水中所成的虚像。小华想利用平面镜将太阳光束反射进一个水平山洞(如图所示),则他应将平面镜与水平地面成_夹角放置。 15. (2分)人们交谈时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表明_能够传声。鱼能被它们喜欢的声音吸引,表明_也能传声。 16. (2分)一物体在空气中称重8N,将其完全浸没在水中称重6N则该物体受到的浮力是_N,该物体的密度是_kg/m3 三、 作图题 (共3题;共15分)17. (5分)完成图中的光路图 18. (5分)如图所示,AB是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平面镜(保留作图痕迹) 19. (5分)如图所示,是一条经水面反射后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其入射光线及与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四、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12分)20. (5分)如图,图甲是“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1)试验中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原理制成的; (2)由图乙可知,该物质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该物质在BC段处于_(填“固体”、“液体”、“固液共存”)状态,在熔化过程中该物质的温度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该物质的熔点是_ 21. (4分)小安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如图所示。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到65cm刻度线处,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比物体_(选填“大”或“小”);_(选填“照相机”或“幻灯机”)就是利用这一成像特点制成。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进行的操作是:_。保持透镜位置不变,若将图中点燃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则在光屏上_成像(选填“能”或“不能”)。22. (3分)测量苹果的密度:(1)方法一:如图所示,用天平测得苹果的质量为_g,若苹果的体积为200cm3 , 则苹果的密度为_kg/ m3 (2)方法二:将苹果轻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静止时,苹果漂浮在水面上,测得从杯中溢出水的体积为V1;再用细针缓缓地将苹果全部压入水中,从杯中又溢出了体积为V2的水。已知水的密度为水 , 则苹果密度的表达式为苹果=_。(用所测的物理量来表示)五、 计算题 (共2题;共25分)23. (10分)“区间测速”是高速公路上使用的一种测速方式,即通过测量车辆经过前后两个测速点的时间来计算车辆在该路段的平均速度,判定车辆是否超速如图所示,若某路段限速110km/h,一辆汽车经过该路段A测速点的时间是21时31分20秒,到达B测速点的时间是21时41分20秒,已知两测速点间的距离是22km (1)试计算这辆汽车在该路段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这辆车是否超速行驶?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从A测速点到达B测速点最短时间是多少min? 24. (15分)底面积为400cm2、重2N的薄壁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用原长为16cm的弹簧将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A的下表面中点与容器底部相连,向容器内加水至A刚好浸没,如图甲所示,此时弹簧长18cm,A对弹簧的拉力为F1。现打开阀门B缓慢放水,当A对弹簧的作用力大小再次等于F1时关闭阀门B。已知弹簧受力F的大小与弹簧长度的变化量x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不计弹簧的体积及其所受的浮力。求:(1)物体A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2)正方体A的密度; (3)从开始放水到关闭阀门B,放出水的质量。 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二、 填空题 (共4题;共9分)13-1、14-1、15-1、16-1、三、 作图题 (共3题;共15分)17-1、18-1、19-1、四、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12分)20-1、20-2、21-1、22-1、22-2、五、 计算题 (共2题;共25分)23-1、23-2、24-1、24-2、2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