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627992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学设计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学设计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设计定州市悟村初级中学 李进伟教材内容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 第十四章 第四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设计思路1、注重学生由生活走向物理,由物理走向社学。2、设计物理实验,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在“兴中启”、在“趣中探”。3、运用“实验、演示、探究、创造、反思”的教学模式。4、以“提出问题进行类比形成假说实验检验得出结论生活应用”为主线的思维程序探究。5、注重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的整合。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第十四章第四节内容。本章分为四节,通过各种活动把压力、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以及流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的知识展现出来。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习了压强的知识后,对学生知识能力的一次总结,对学生观察现象、设计实验,收集证据进行合理解释等科学能力的一次很好的检阅和培养。学情分析初三的学生对实验现象背后隐藏的科学奥秘有一定的兴趣,并对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有着强烈的愿望。经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已有了一定的科学常识和认知基础,对探索自然现象并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进行解释已经储备了一定的知识。他们已经可以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并动手去实践这个设计,也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缺乏的是对实验现象的尝试性的解释。教学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液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了解生活中跟液体的压强与流速相关的现象。2、 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认识气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的现象。通过观察和实验,学会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能逐渐运用归纳、类比、逆向思维等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概括信息的能力。3、 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领略气体压强差异产生的奥妙,获得对科学的热爱、亲近感。通过对飞机升力的产生原因的分析,使学生体验科学术、社会的紧密联系。通过做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通过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现象,使进一步认识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通过科学探究,在各个环节中培养学生的分工意识与合作精神。探究内容探究重点: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探究难点:飞机机翼产生升力的原因。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整节课运用 “实验、演示、探究、创造、反思”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运用归纳总结、类比推理、逆向思维等研究方法。学习方法:小组合作,自主实验,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围绕本节主题进行活动,观察现象,对现象尝试合理解释,并进行小组交流;教学手段:自主实验为主,辅助以多媒体设备进行引导。评价方法:小组成员相互评价,各小组之间进行评价与推荐;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准备:各小组纸片三张,吸管,水杯,漏斗,吸水纸若干,水槽;铁架台,乒乓球两只,矿泉水瓶一只,注射器一个,塑料小船两只等。2、多媒体准备:飞机飞行实况,机翼模型分析flash,草原犬鼠洞穴通风分析flash,简易沐浴器分析flash等。教学流程图跨栏比赛情景导入提出猜想谈谈发现验证猜想设计实验深入探究类比推理解释应用拓展提高自由发言课堂小结自由发言课堂小结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导入跨栏比赛教师向学生展示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的图片,让学生介绍刘翔。教师:今天我们进行一次硬币跨栏比赛。比赛规则:在离桌边2cm3cm的地方放一枚铝质硬币,在硬币前10cm左右摆放一高度大约是2cm的文具盒要求不用任何工具,也不能用手协助,想办法让硬币跳过文具盒。分组讨论,并展开竞赛,成功完成的小组上讲台展示。通过简单而有趣的实验引入了本课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初步体验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谈谈发现提出猜想教师:请学生谈谈比赛的收获和发现,想一想,硬币为什么会跳起来?教师:请同学们猜想一下,流动空气的压强跟流速有什么关系?请大家把自己的猜想写到黑板上来。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猜想将不同的猜想板书在黑板上。教师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地展开猜想,并收集同学们的猜想。学生大胆猜想,确定探究目标。设计实验验证猜想教师:同学们的猜想是否符合实际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猜想,利用老师提供实验器材,自主选取,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在设计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实验探究。教师:老师这里提供几个参考实验装置,请看大屏幕。同学们也可以自己设计别的实验方案。教师巡视学生实验情况,组织各组交流展示成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的能力;通过动手实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归纳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的能力;通过动手实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归纳能力实验1.纸条一端贴近下嘴唇,用力向纸条上方吹气,观察现象。学生分组设计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并总结实验结论,各组向全班同学交流汇报。实验2.将一张纸折成形(或者将一张纸放在两大木块之间)平放在桌子上,用力向形纸的下方与桌面之间的空间吹气,观察现象。实验3.用手握着两张纸,让纸自由下垂,在两张纸的中间向下吹气,观察两张纸怎样运动实验4.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并将手指移开,观察现象。实验5.将两个乒乓球分放在桌面上,通过小筒向两个球中间用力吹气,观察现象。实验6.用矿泉水瓶子装满水,瓶盖开一孔,倒立固定在铁架台上,让水流入水槽中,拿一乒乓球靠近水流,观察现象。实验7.把一根长饮料吸管,从中间切一个口,折成直角、一端插在水中,向水平管子吹气,观察现象。通过学生对每一个实验的交流和展示,归纳出气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在气体中,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类比推理深入探究提问:流动的液体是否也有同样规律呢?引发学生猜想。实验方案:将两只塑料小船并列放在水槽中,用注射器向漂浮在水面上的两只小船间喷射水流,观察现象。类比提出猜想,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判断猜想和实验结果是否吻合,讨论老师的问题,总结出液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用有趣的实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训练学生用类比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教师用自制的 “液体压强演示器”来研究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下问题:(1)粗管和细管中水流速度的大小关系?(2)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归纳出结论:在液体中,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 总结:流体在流动时,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拓展提高,解释应用用多媒体演示飞机飞行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利用信息技术,了解飞机获得升力的原因。结合生活体验,运用新的知识解释现象。 利用模拟实验研究“飞机的升力”,学以致用,让学生体会到物理与生活、科技和社会的联系。(向学生展示图片)教师:飞机和鸟类有相似的外形,飞机的研制成功是仿生的一个典型例子。鸟类的翅膀形状各异,飞行方式也各不相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鸟翼的横截面边线是弯曲的。实验方案:有纸做一个鸟翼的模型,对着模型吹气,观察现象。借助动画分析机翼的受力情况。用计算机展示所需解释的现象和待解决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1、草原犬鼠是大草原常见的小动物,它挖的洞有多个洞口,一些洞口比较平整,一些洞口由圆锥形土堆围成,这样的结构能改进洞内的通风情况。为什么2、火车站台上的乘客为什么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位置候车?3、巨大的狂风为什么会把房顶掀翻?请你根据今天学到的知识作简单的解释。4、介绍别莱利曼在趣味物理学中记述的“豪克”号与“奥林匹克”号相撞的事件,解释海上的船只航行时,为什么不能靠得太近。学生自由发言,解释现象,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整合信息技术,突破知识难点。再请同学解释相关现象,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课堂小结自由发言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就以下两个方面发表你的意见。说说你的收获?知识上你学到了什么?方法上你学到了什么?1、说说你的疑惑?哪些问题你存有疑问?你还想探究哪些问题?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通过自由发言式的小结,结了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使其能探究更多开放性的问题,使本节课的学习方式多样化。课外制作小小发明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应用,某同学制作的淋浴器,请你分析它的原理,(教师用动画演示)也设计一个小发明。学生进行分析,课下完成制作,一个星期后把结果交给老师。通过课下的小制作,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用纸做飞机机翼,吸管做机身,将纸做的尾翼粘在吸管尾部,将一小块橡皮泥插在吸管头上,飞机模型便制成了。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哪些物理现象,能用我们实验得出的结论来解释呢?并请同学们查阅相关网站、网页,获得有关的知识。1.http:/wwwgscaaccom/t5/default1Asp飞机的飞行原理简介2http:/wwwage06com/06school/nature/sh/whyshuiyiasp为什么水翼船的速度特别快? 学生课下在网络上查阅相关知识,尝试解释一些相关的物理现象。通过课下网上学习,加强对学生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重视人文精神与自然科学的交融,使学生由生活走向物理,由物理走向社会。 教学反思本节课以信息技术为主线,实现了演示实验、探究实验、演示课件、有机整合,突出了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突破了学习难点问题,体现媒体选择不可替代性的特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革新反馈机制,为学生后续学习提供多种途径。 通过这一节内容的教学,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新课程的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先进理念。一、知识目标固然是我们的重点,但对实验的设计能力,对现象的观察能力和尝试对现象的解释等科学探索能力也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浓厚,我们应该抓住这一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借助课堂,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二、在新课程的引领下,课堂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教师是引领者,应该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身份,合适地进入到学生活动中;三、在对学生的评价上,往往学生之间的一种相互肯定和批评,更能激发主体的求知欲望和兴趣。通过授课和学生反馈,本节课我认为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反思。一是知识与活动和实验内容的有机结合。活动和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所以活动和实验要注意其有效性和可参与性;而同时知识又为活动和实验提供了理论基础,要注意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做完后,还要回头想一想,也就是这一节的一个重点,“尝试对现象的解释”,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揭开科学神秘的棉纱,又可以让学生具有成就感。二是活动与实验的处理上,要有选择性。活动不必过多,也不必过杂,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有目标地完成几个有趣的可操作性大一点的实验,然后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讨论和交流的时间,也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定州市悟村初级中学李进伟2007年11月19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