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6-7单元)D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27282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6-7单元)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6-7单元)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6-7单元)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6-7单元)D卷一、 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B . 酒精灯中酒精变少C . 用活性炭除去水中色素D . 干冰升华2. (2分)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认为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 冰箱内放置木炭除异味B .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C . 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D . 用燃着的木条检查液化石油气的泄漏3. (2分)金刚石和石吕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A . 原子排列方式不同B . 原子大小不同C . 原子种类不同D . 原子数目不同4. (2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中错误的是( ) A . 利用活性炭吸附海水中的氯化钠B . 利用干冰冷藏食品C . 利用CO冶炼金属D . 利用金刚石作装饰品5. (2分)下列有关物质的归类错误的是( )选项物质归类A白酒、糖水、食盐水常见溶液B蛋白质、油脂、维生素营养物质C风能、氢能、太阳能清洁能源D生铁、玻璃、玻璃钢复合材料A . AB . BC . CD . D6. (2分)如图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的X不包括( )A . 氢气燃烧B . 化石燃料燃烧C . 动植物呼吸D . 生物遗体腐烂7. (2分)下列关于资源和能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炼钢、宇宙航行都要用到氧气B .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有限,目前海水淡化已经广泛使用C . 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不仅可以节约金属资源,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D . 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我国已经在南海海域对可燃冰进行试验性开采8. (2分)关于碳的单质的组成和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用铅笔芯的粉末可以使锁的开启变的灵活B . 璀璨夺目的天然钻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C . 活性炭可用作防毒面具的滤毒剂D . 铅笔芯主要用铅和少量碳粉制成9. (2分)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铜常用于制导线,是因为铜有良好的导电性B . 汽油、洗洁精都可去除油污,是因为它们能将油污溶解C . 稀有气体可用于制造多种电光源,是因为在通电时发出各种不同颜色的光D . 氢气可用来作燃料,是因为氢气具有可燃性10. (2分)下列关于灭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B木材着火,用水扑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扑灭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D不慎将酒精洒到桌面燃烧,用湿布覆盖-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和降温A .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B . 木材着火用水泼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 . 扑灭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D . 不慎将酒精洒到桌面燃烧,用湿布覆盖隔氧又降温11. (2分)电影赤壁中有一个场景:吴蜀联军在船上装满枯枝浇足油,借着东南风向曹军驶去,接近曹军时点燃船上枯枝弃船而走,火借风势,火船冲向连在一起的曹军木船,一眨眼,曹军水寨已经烧成一片火海.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东南风降低了木船的着火点B . 枯枝和油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C . 东南风为木船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D . 相连的曹军木船没有及时隔离12. (2分)除去下列物质所含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物质所含杂质试剂或方法AN2O2通过足量灼热的铜网BCO2CO通入O2 , 点燃C铜粉铁粉加足量盐酸,过滤、洗涤、干燥DMnO2KCl加水过滤、洗涤、干燥A . AB . BC . CD . D二、 填空题 (共4题;共24分)13. (5分)请从C、H、O、Na四种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用化学式回答: (1)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是_;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_; (3)用于制作馒头、面包的小苏打是_; (4)可作溶剂的是_; (5)分别在离地面1050km的高空,能吸收紫外线的单质是_ 14. (4分)如图表示了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关系按示例填空: (1)A部分:是化合反应,不是氧化反应,例:CO2+H2OH2CO3C部分:_,例:_;(写化学方程式)(2)请用化学方程式式表示下列反应: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_,氢气爆炸_15. (8分)如图所示是铁丝(图甲)和硫(图乙)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铁丝的一端要系一根火柴的原因是_;集气瓶底部铺一层水的目的是_铁丝燃烧时的现象是:剧烈燃烧,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 (2)硫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_火焰;图甲和图乙在集气瓶底部铺一层水的目的_(“相同”或“不相同”) (3)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来看,这两个反应均属于_反应 16. (7分)第30界东盟峰会4月底在菲律宾的首都落下帷幕,南海问题成为本次峰会议题的焦点之一,南海自古是我国的固有领土,南海含有丰富的石油等自然资源,又是航运的“咽喉要道”,试回答: (1)海水含有_等物质(填一种),举例说明该物质的一种用途_ (2)2017年5月我国成功开采海底“可燃冰”,“可燃冰”是甲烷(CH4)和水形成的一种化合物,试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 (3)我国曾在南海整体打捞“南海一号”古商船,在发现的文物中,真金制品完好无损,铜器锈迹斑斑,铁制品锈蚀非常严重,据此判断金、铜、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写出生活中防止铁生锈的方法(答1点即可)_ (4)我国古代已经掌握用焦炭和铁矿石炼铁的反应,公元一世纪,从丝绸之路运到欧洲的铁制品非常受欢迎,写出焦炭和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其中利用焦炭的什么性质?_ 三、 简答题 (共1题;共0分)17. (0分)如图中的物质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他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甲与A溶液反应得到浅绿色溶液;A、B发生中和反应,产物之一是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C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且C的溶液与D的溶液反应可得到B;C的溶液与乙的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乙与丙两种溶液反应生成两种不同颜色的沉淀请回答:四、 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14分)18. (6分)在一次探究活动中,小强用玻璃管向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不断吹气,在吹气的过程中发现石灰水先出现浑浊后又变澄清,他感到很意外。小强又将纯净的CO2持续通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与上次相同。 (1)小强做第二次实验的目的是_。 (2)小强从老师那里得知:CO2能与CaCO3和H2O继续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由此小强推测出Ca(HCO3)2的一条物理性质是_。 (3)小强还想了解Ca(HCO3)2的化学性质。查阅资料后得知碳酸氢钙Ca(HCO3)2受热易分解,生成难溶性的化合物、气体等物质。他与同学们一起对碳酸氢钙受热分解后产物的成分进行了探究。(提出猜想)猜想1生成的难溶性化合物可能是碳酸钙。经实验探究结论正确。猜想2放出的气体可能是O2、H2、CO、CO2 、N2中的一种或几种。(查阅资料)所有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都不变。由此,同学们排除了气体为N2的可能性。(实验探究)小强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探究气体的成分。操作1加热A装置,一段时间后,B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操作2在a处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无明显现象。(实验结论)结论1碳酸氢钙分解产生的气体一定有_。结论2碳酸氢钙受热分解的文字表达式:碳酸氢钙 碳酸钙+二氧化碳(4)(表达交流)交流1从安全的角度考虑,操作2实验中存在的不足是_。交流2小组内某同学对上述结论提出异议:该同学的观点是否同意该同学的观点并阐述理由该实验没有对氧气进行验证_“结论2”错误_19. (8分)某同学拟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1)请协助完成下列表格 实验步骤实验装置图实验现象结论实验用棉花分别蘸取酒精和水,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图1所示)酒精燃烧,水没有燃烧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实验从乒乓球和滤纸上分别剪下同样大小的一小片,分别放在放在薄铜片的中部(图2所示)乒乓球片先燃烧,滤纸片后燃烧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实验将白磷放入80热水中(图3所示)将白磷放入80热水中并通入氧气(图4所示)图3中的白磷_图4中的白磷_物质燃烧需要氧气(2)问题讨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3)进行实验时,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较长,蘸水的棉花球也会燃烧起来,其原因是_ (4)实验中利用了铜片_ (5)实验中做两次实验的目的是_ 五、 计算题 (共1题;共5分)20. (5分)将8.1g氧化锌固体放入10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试计算: 可生成硫酸锌多少克?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化学方程式:ZnO+H2SO4=ZnSO4+H2O)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二、 填空题 (共4题;共24分)13-1、13-2、13-3、13-4、13-5、14-1、14-2、15-1、15-2、15-3、16-1、16-2、16-3、16-4、三、 简答题 (共1题;共0分)17、答案:略四、 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14分)18-1、18-2、18-3、18-4、19-1、19-2、19-3、19-4、19-5、五、 计算题 (共1题;共5分)2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