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笔记及复习重点.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615472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学概论》笔记及复习重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语言学概论》笔记及复习重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语言学概论》笔记及复习重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言学概论笔记及复习重点一、 名词解释:历史语言学:主要用历史的方法研究某种语言的短期的和长期的变化规律,如汉语史、英语史。共时语言学:研究语言在某一时期的相对静止的情况,如现代汉语。普通语言学:研究对象是人类语言,着重从理论上探讨语言的共同特点和一般规律,也叫一般语言学。隐性意义:指隐藏在显性意义后面的各种语法关系,通常表现为施事与动作,动作与受事的关系等。隐性形式:从微观角度看,句法结构的外部形式具有层次性。这种层次性不能从外表一眼看出来,需要我们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地分析。显性形式:从宏观上看,句法结构外部形式是线条性,我们把它叫显性形式。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语言学家研究的只是经过语言学家主观概括和不同程度上理想化和简单化了的语言。符号:指的是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符号”必然包括有任何情况下永远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物质的实体,另一个方面是约定俗成的意义。“能指”:是索绪尔给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创制的一个专门的术语。也就是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所指”:是索绪尔给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创制的一个专门术语,也就是“能指成分”,即特定的物质实体,所指的意义内容。语音:虽是一种声音,但又与一般的声音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负载着一定的意义,并作为语言符号系统载体的声音。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根据音质的不同,对一串语音不断加以切分,直到不能切分为止,这样得到的语音就是“音素”。标写语音的书面符号叫做“音标”。“音位”:就是从社会功能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它是特定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音位从构成材料上看,可以分为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以音素为材料,通过音质的差别来起辨义作用的音位叫“音质音位”。语音中除音质外,音高、音强、音长也能起这种作用,因此也构成音位。这种通过音高、音强、音长的差别来起辨义作用的音位叫“非音质音位”。音节:是听觉上最自然、也就是最容易分辨的最小语音单位,也是音位和音位组合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以元音收尾的音节叫“开音节”,以辅音收尾的音节叫“闭音节”。“肌肉紧张说”:这种理论认为,人在发音时,发音器官的肌肉总是松驰和紧张相互交替的。音节是发音过程中肌肉的一次紧张过程,肌肉每紧张一次,就形成一个音节。“复元音”和“复辅音”:一个音节内两个或两个以上元音的组合叫“复元音”。一个音节内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的组合叫“复辅音”。“语流音变”: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叫“语流音变”。常见的语流变音现象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增音等。同化:语流里两个不同的音,其中一个受另一个影响而变得跟它相同或相似,这种现象叫“同化”异化:语流中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受另一个影响而变化得不相同或不相近,这种现象叫“异化”。“弱化”:语流中有些音在发音上变弱,这种现象叫“弱化”。“脱落”:语流中某些原有的音消失了,这种现象叫“脱落”。“词”:既是语汇单位,又是语法单位。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语”是语汇单位,不是语法单位。是由两个以上的词构成,但意义比较凝固,又经常作为一个整体单位使用的固定词组或熟语性语言片断。惯用语:指表达习惯性比喻含义的固定词组。汉语的惯用语多为三个字的词组形式。谚语:指在民间流传的通俗语句。成语:是汉语特有的而且最大量使用的熟语形式。成语一般是四个字的,大多有出处,一般都来自对历史事件、古代寓言的概括,但也可以直接采用名言诗句或社会流行用语。歇后语:由两部分组成,一般只说上半句,下半句略去,比喻双关来表达某种意义。单纯词和合成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单纯词,由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叫合成词。语汇构词:就是由两个以上语素组合产生一个合成词。可分为“复合构词”、“附加构词”和“重叠构词”。附加构词:就是词根语素加上词缀语素构成一个新词。可分成三类:前缀式派生词、后缀式派生词、中缀式派生词。重叠构词:就是词根语素通过重叠形式而构成一个新词,又叫重叠式合成词,即“重叠词”。“语素”: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词”:最小的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词组”: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句子”:由若干个词或词组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成的,能表达相对完整的意义,前后有较大的停顿并带有一定的语气和句调(书面上用句号、问号等表示)的语言单位。“语法形式”:语言中不管是语音的表现形式,词开的变化形式,还是成分的组合和类别形式,凡是能够体现一类意义或有共同作用的形式,就都是语法形式。“语法意义”:语言中不管是词语意义,还是结构意义,凡是通过一类形式或共同功能所获得的意义,就是语法意义。语法范畴:根据某些语法意义的共同内容,把语法意义概括为几个基本类别。这种语法意义的类就叫作“语法范畴”。体词性词组:指整个词组的功能相当于体词的词组。谓词性词组:指整个词组的功能相当于谓词的词组。向心词组:指整个词组的功能相当于词组的中心语功能的词组。离心词组:指整个词组的功能不等于词组中任何成分的功能的词组。句子的句型类:根据主谓词组的形式给句子进行结构分类。句子的功能类:从句子的用途和语气给句子分类。语义:就是语言的意义,是语言形式表达的内容。语言意义:一般的、稳定的意义是语言形式本身所表达的意义。语境意义:个别的、临时的意义则是语言形式在特定的交际场合和知识背景等语境因素的作用下所表达的意义。词义:是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对一定对象的概括反映,词义还包括人们对一定对象的主观态度和其他附加色彩。词的理性意义:是通过人的抽象思维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各种对象的概括反映而形成的。词的非理性意义:是附着在词的理性意义之上的,因而又叫做词义的“附加色彩”。义项:是从词语的各种用例中概括出来的共同的、一般的、稳定的意义,不包括词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所显现的个别的、具体的、临时的意义。义素:由分析义项得到的词义的语义特征。又叫语义成分和语义原子。单义词;一个词的意义可以概括反映一类对象,也就是只有一个义项。多义词;一个词的意义也可以概括反映互相联系的几类对象,也就是包含几个互相联系的义项。本义:多义词的多个意义中,最初的那个意义叫。派生义(引申义):多义词的其他意义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本义衍生出来的,这些后来衍生出的意义叫。借代:是指甲、乙两类对象之间虽没有相似性,但存在着某种比较稳定的联系,在此基础上,用原本指称甲类对象的词语去指称乙类对象,从而使词语产生新的意义。比喻:是指甲、乙两类对象之间有某种相似性,在此基础上,用原本指称甲类对象的词语去指称乙类对象,从而使词语产生新的意义。同义词:多义词和同音词都是以相同的语音形式表达不同的意义,在语言中也存在相反的现象,即以不同的语音形式表达相同或相近的意义。等义词:是指包括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附加色彩)在内的词义完全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近义词是指理性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但又有细微差别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反义词:是指一种语言或方言中意义相反的两个词。绝对反义词:如果两个反义词处于矛盾关系之中,肯定一方就必然否定另一方,否定一方就必然肯定另一方,二者之间没有非此非彼的中间状态存在,这类反义词叫。相对反义词:如果两个反义词处于反对关系之中,肯定一方则必然否定另一方,否定一方就未必肯定另一方,二者之间存在非此非彼的中间状态存在,这类反义词叫。语义场:是指若干具有共同的类属义素的词语(义项)构成的聚合体,类属义素是指反映事物所属类别的语义特征。变元又称“题元”、“项”等,是与谓词有直接语义关系并受谓词支配的语义成分。语义角色:根据谓词和变元之间不同的语义关系,可以把变元分为若干个类型,这种变元的类型一般称。语义角色有“施事”“受事”“与事”“工具”“结果”“处所”等。有的述谓结构由一个谓词和若干个变元构成,其中所有变元都只是名词性成分而不是述谓结构,这样的述谓结构就是简单述谓结构。有的述谓结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述谓结构按照一定的语义关系复合而成,这样的述谓结构就是复合述谓结构。有的述谓结构中的变元本身也是一个述谓结构,这种充当其他谓词变元的述谓结构就是从属述谓结构。述谓结构中的变元可以带有修饰或限定性的成分,以表示变元某方面的特征,充当这类成分的述谓结构就是降级述谓结构。歧义是指同一形式的语言符号序列可能表达不同意义的现象。文字的创制:在这里指的是现代社会里为没有文字的语言创制文字,特别是政府或语言学家为还没有文字的民族创制文字。谱系分类:把有亲属关系的语言归在一起,把没有历史同源关系的语言互相分开,这种分类叫做语言的。通用语:在存在方言分歧的社会里,人们为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际,往往会选择一种方言作为各方言区之间的交际工具,称这种语言形式为。一种语言的共同语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某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作为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叫基础方言。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为了维系整个国家内部各民族之间的联系,还需要有共同的交际工具,有人把这种一个国家内各民族所共同使用的语言叫国语。双语现象:是指某一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的社会现象。语言转用:指的是一个民族的全体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而转用另一民族语言的现象,也叫“语言替换”。社会对语言文字问题所作出的有组织的、有意识的管理、调节和改进,被称为语言规划。如果语言规划具有法律、法令或政令的形式,就叫语言规划。思维分三类:狭义的感性思维只指运用感觉器官感受外界事物的活动,这是一种直观思维。广义的感性思维也包括唤起表象并在想象中对表象加工改造的活动,这就是表象思维。抽象(或叫理性、逻辑、径称)思维指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复杂逻辑形式进行的思维活动。发散思维是指随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而产生的综合心理活动,如感情、意志、美感和相关的文化传统意识等。语言习得:顾名思义就是一半靠学习,还有一半靠获得。要揭开人类语言的奥秘,就必须研究儿童是怎样获得语言的,这是语言获得问题。一种既不同于母语又不同于外语而只属于个人的语言系统,这就是中介语。中介语在学习初期发展较快,越到学习后期发展就越慢。学外语的人的母语叫来源语;所要学的外语叫目标语;作为来源语的母语对作为目标语的外语会产生影响,叫语言迁移。二、知识点: 1、“语言”只是一种社会现象。说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因为“语言”只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也只有人类社会才有“语言”离开了人,离开了人类社会就没有“语言”。 2、在绝大多数下一个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因此语言就成了民族的一个重要标志。语言不是和国家联系的是跟民族联系的。 3、“语言”和“言语”的区别是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首先提出来的。索绪尔严格区分“语言”和“言语”的目的就是要纯化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4、最小的语言单位是“语素”,语素是一定的语音形式和一定的语义内容相结合的最小的语言必有据单位。词是最小说的可以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句子是最小的交际单位。 5、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叶,经过众多学者几十年的努力,一门新兴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学科终于建立起来了,并且得到了社会的承认。 6、最早的比较全面系统阐述“语言”的一般理论的著作通常认为是德国学者洪堡特的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 7、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 8、选择(见课本P50) 9、根据发音时舌头起作用的部位不同,可以把元音分为“舌面元音”、“舌尖元音”和“卷舌元音”。 10、非音质音位包括利用音高差别来区别意义的“调位”、利用音强等方面的差别来区别意义的“重位”和利用发音长短来区别意义的“时位”。 11、音位变体:同属于一个音位的不同音素就叫做“音位变体”。音位变体可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音位的条件变体是指出现的语音环境各不相同而又同属一个音位的两个或几个音素。音位的自由变体是指在同一语音环境里出现而又不能区别意义的两个或几个音素。 12、语汇既包括“词”,也包括“语”。语汇的类聚系统首先应分成“词”和“语”这两大类。 13、词的语汇学分类根据的主要是词的构造形式、语音形式及其地位和用途等。 14、词的分类(见课本P94104) 15、语的分类(见P104106) 16、语素的分类(见P109113) 17、词的构造过程从语素和词的关系的角度包括两种情况:成词和构词。成词又可分两类:一类是语素不改变形式就形成词,这可以叫作“直接成词”。另一类是语素改变形式后成为词,这可以叫作“转化成词”。 18、转化成词大致有“变性成词”和“变形成词”两种情况。变形成词又包括逆序成词和简缩成词。 19、复合词可以分成几小类:陈述式复合词、偏正式复合词、支配式复合词、并列式复合词、补充式复合词。 20、语法是组词造句的规则。语法规则是一种直觉知识和约定习惯。 21、语法单位通常分成四级或四种,即语素、词、词组和句子。 22、语法手段可分成“词法手段”和“句法手段”两大类。即凡是通过词的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就是词法手段,凡是通过结构的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就是句法手段。词法手段也并非跟句法无关,只是说这些形式是围绕着词而表现出来的,它们也叫综合性手段;而句法手段就是不直接依附于词的形式,它们也叫分析性手段。 23、词法手段包括:“词形变化”、“词的轻重音”、“词的重叠”。 24、语法范畴可以分为“词法范畴”和“句法范畴”两大类。即凡是主要由词的变化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就属于词法范畴,凡是主要由结构的变化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就属于句法范畴。 25、词法范畴主要有“体词属性范畴”和“谓词属性范畴”两大类。 26、“了”表示完成,“着”表示持续,“过”表示经历,“起来”表示动作开始,“下去”表示动作继续,动词的重叠表示短时和尝试动作。 27、句法范畴可以分为“类别范畴”和“关系范畴”两类。 28、基本词组:主谓词组、动宾词组(又叫述宾词组)、偏正词组、动补词组、联合词组。特殊词组:介词词组、数量词组、“的”字词组。 29、词组的聚合类型有两种分法:1体词性词组2谓词性词组。另一种分为“向心词组”和“离心词组”。 30、句型类中最主要一类是完全主谓句,即主谓词组形成的句子。与完全主谓句相对的就是不完全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31、句子的句式类,即句子的变换形式分类(1被动句、存在句;2把字句、话题句(又叫主谓谓语句)。 32、句子的功能类可分几种:一是陈述句;二是疑问句;三是祈使句;四是感叹句。 33、句子的简繁类,即句子的单句和复句分类。 34、语言是交流思想和情感的工具,语义也就必然包含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一是思想(思想意义);一是情感(非理理性意义) 35语言形式所表达的意义有一般与个别、稳定与临时的分别。 36词的意义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两部分。 37词义可说由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两部分构成的。词义是人们对一定对象的概括反映,但这种反映在揭示事物本质的程度上有深有浅。 38词的理性意义是词义的基本的和核心的部分,没有了它,词语就会丧失指称和区别事物的功能,表示人的主观态度等和附加色彩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础,因而理性意义是词义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39非理性意义主要几个方面:一是感情色彩。二是语体色彩(分为口语色彩和书面语色彩)。 40义项是词典释义的最小单位。如果一个词只反映一类或某一个对象,这个词就只有一个义项;如果反映的对象不止一个,这个词就有多个义项。 41义素是理论分析的结果,是一种不与语音形式相联系的抽象的语义单位。义素分析结果的描写和记录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矩阵图,一横排结构式。 42派生义产生的途径是一般所说的引申。引申一般都是沿着客观对象间的相关性联系或相似联系这两个方面进行。前者的引申方式是“借代”,后者的引申方式是“比喻”。 43同义词有的意义完全相同,有的大同小异,因而可分为“等义词”和“近义词”。 44反义词可以分为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 45句子的语言意义是由句子里的词汇形式、语法形式、语调形式等来表达的,句子的语境意义则一方面取决于该句子的语言意义,一方面又取决于语境等句子外部的因素。子的语言意义可依据表达形式的不同分析为词汇意义、关系意义和语气意义三个主要部分。 46从语义结构上看,一个句子包括“情态”和“命题”两部分。情态部分包括时态、语态、语气等方面的意义,情态以外的部分便是命题。一个述谓结构由一个“谓词”和若干个“变元”组成。谓词一般就是句子中的谓语动词或形容词。 47述谓结构可分四类型:简单述谓结构、复合述谓结构、从属述谓结构、降级述谓结构。 48句子中某个成分在语义上指向哪儿,或者说同哪个或哪些成分发生语义联系就是这个成分的语义指向。 49就话语本身所表达的意义而言,如果有句义甲就必然有句义乙,就说甲蕴含乙。 50 歧义可分词汇歧义和组合歧义。组合歧义又分语法结构歧义和语义结构歧义。 51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文字起源于图画,是由一定的图形跟一定的语言单位相结合并且固定下来以后逐步形成。 52字符也就是文字符号,是文字的最基本的单位,也就是直接跟某种语言单位相联的符号。字符本身是一种视觉图形,不论是由直线、折线,还是曲线组成的图形。文字的字符可分三类:意符、音符、记号。或又可分“单纯字符(是不能再分为更小字符的字符)”和“复合字符(是由单纯字符组合而成的字符)”两种。文字系统中的字符跟文字所代表的语言单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是意符,在语音上有联系的是音符,在语音和意义上都没联系的字符是记号。独立发展起来的文字称自源文字;已有的别的文字的基础上创制的文字称他源文字。 53根据字符跟什么样的语言单位相联系的标准来分类:词语文字、语素文字、音节文字、音位文字(可分:辅音音位文字、全音位文字)。根据字符跟语言单位的语义还是语音相联系的标准分:表意文字、表音文字、意音文字。根据文字的字符跟语言中的什么样的语言单位结合的标准来分类:词语文字、音节文字、音位文字(分:辅音音位文字、全音位文字)。 54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记录语言的工具,而不是语言本身。文字和语言有密切关系,但是文字不等于语言,在文字和语言之间不能画等号。 55文字是书写语言的符号系统,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应该说文字的特点和语言的特点是有一定联系的,特别是选择什么样的语言单位作为字符代表的对象跟不同语言固有的特点是有一定的联系的。 56世界比较完整的最古老文字:古埃及文字、苏美尔文字、甲骨文,文字起源于图画和契刻。从已知最古老的自源文字来看,最初的字符都是表意的。已知的所有的自源文字都是意音文字或词语文字,而已知的所有的表音文字没有例外地都是他源文字。 57汉字是除了苏美尔楔形文字和古埃及文字以外影响最大,并且是唯一到今天还使用自源文字。 58社会的地域分化会导致语言的地域分化,在一种语言的内部形成不同的“地域方言”,在一定的社会政治历史条件下还可能使一种语言的方言成为不同的“亲属语言”;社会的社群分化会导致语言的社群分化,在一种语言或方言内部形成不同的“社会方言”。同一种语言由于语音、语汇和语法等方面的差异而在不同的地区形成的地域分支或变体就叫“地域方言”。从同一种语言中分化出来的各个语言,叫“亲属语言”。语言或地域方言内部同一定的社会特征和社群相关联的变体和特点被称“社会方言”。 59同一个语系之下又可以根据亲属关系的远近程度,把语言分为若干个“语族”;同一个语族之下还可以分出不同的“语支”;有时甚至还可以在语支之下分出不同的的“语群”。 60语言的统一两种情况:一是一种语言逐步消除方言分歧而走向统一,二是几种不同的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 61语言成分的借用与吸收、双语现象、语言的转用、语言的混合等,都是语言互相接触的结果。语言成分的借用最常见的、最突出的是词语的借用。借词也叫外来词,它指的是音和义都借自外语的词。借词和意译词不同。意译词是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把外语中某个词的意义翻译过来。借词也不同于仿译词。 61语言混合的形式:洋泾浜语和克里奥耳语。 62从理论说,选择官方语言应该充分考虑到本国、本民族或本国各民族的长远利益,应该选用国内多数人使用的语言,或者是国内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因而较有影响的民族的语言。 63语言是思维的最重要的工具。 64称作“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又称“语言相关论”。 65研究大脑与语言的关系,是语言能力的问题。 66大脑左半球分区研究:大脑左半球损害,患者基本不能说话,但听懂别人的话,称:布洛卡区;语言障碍叫“布洛卡失语症”。能说一些词语,但词之间意义没联系,也听不明别人的话,称“维尔尼克区”;语言障碍叫维尔尼克失语症。可正常说话,能听懂,但不能写过去认识的字,或写出也是乱七八糟,叫失写症;能说话和听懂,但不能读原会阅读的书,叫失读症。只会说动词不会说名词叫失名症。 67思维是全人类共同的,而语言则有民族特点。这是语言和思维最根本的区别。 68学外语的人的母语叫来源语;所要学的外语叫目标语;作为来源语的母语对作为目标语的外语会产生影响,叫语言迁移。 二、 简答: 1、 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 (1) 区别: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书面语既不是口语绝对忠实的记录,也不是口语机械的复制口;书面语写作有比较充裕的时间来推敲,可以写得比口语更精练、更精确;口语由于有语境影响和面部表情、手势、体态的帮助,可以省略某些语言成分而不至于影响理解和交际,书面语却由于没有记录这些因素而别人很可能难以理解,因此书面语就不得不补上某些省略以后影响理解的成分 (2) 联系:书面语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另外,书面语一旦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以后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就具有相对独立的发展史。书面语由于克服了口语在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和局限,就有可能积累起比口语更丰富的语汇,更精密复杂的语法结构,更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从而反过来影响和促进口语的发展。 2、言和客观存在形式: 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是跟人和人类社会的口头交际活动分不开的。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有声的口头语言即口语,而当出现了文字以后,又表现为有形的书面语言即书面语。口语和书面语都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或图形,这是一种物理现象;另一方面则是由声音或图形表示的意义,那是一种心理现象,或者说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感情的流露。 3、言和言语的区别:语言是说话所用的材料和规则,是抽象的、社会共同的;言语是对材料和规则的使用,是具体的、个别的。 4、索绪尔的贡献:主要在于从语言本体的角度界定了“语言”,明确地限定了语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和重点,使语言学脱离了早期什么都研究,什么都难以深入的缺陷,走上了研究对象相对单纯,因而有可能逐步形成本学科特有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的现代化道路。20世纪语言学在索绪尔语言理论的影响下集中主要精力研究语言系统本身的内在规律。 语音的性质:语音的物理属性;语音和生理属性;语音的生理属性;语音的社会属性(本质属性)。 改变口腔形状的方式有三种:舌位舌面隆起最高点的位置抬高或降低。舌头伸前或缩后,即舌位的前后。嘴唇收圆或展平,即嘴唇的圆展。 音位与音素的区别:“音位”就是从社会功能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它是特定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根据音质的不同,对一串语音不断加以切分,直到不能切分为止,这样得到的语音就是“音素”。 2、 语法研究中对语法现象的划分: 1把语法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词法部分,一个是句法部分。这种分法是传统语法学提出来的。 2把语法分成两种规则:一种叫组合规则,另一种叫聚合规则。这种分法是结构语法学提出来的。 3把语法分成两个层面:一个是核心语法层面,一个是外围语法层面。现代形式语法学较多采用这种办法。 3、 词形变化的四种情况: (1)“附加”,即在词的前面、中间或后头加上词缀。(2)“屈折”,即词的内部发生语音的交替变化。(3)“异根”,即换用不同的词根构成相同意义的词。(4)“零形式”,即相对于词形变化的词的原形形式。 10、体词属性范畴表示的意义: 体词属性范畴指由名词的词形变化形式表示的意义。综合性语言中的名词都有词形变化,主要表示四种范畴意义:(1)“性”范畴,即在某些语言中表示人或事物有关性属的一组特征。(2)“数”范畴,即表示事物数量的一组特征。(3)“格”范畴,即表示名词与其他词的语法结构关系的一组特征。(4)“有定和无定范畴”,即表示名词指称性质的一组特征。 4、 谓词属性范畴表示的意义: 体词属性范畴指由动词的词形变化形式表示的意义。综合性语言中的动词都有词形变化,主要表示四种范畴意义:(1)“时” 范畴,即表示动词所反映的动作发生的时间和说话的时间关系的一组特征。(2)“体”范畴,即表示动词所反映的动作行为进行的状况的一组特征。(3)“态”范畴,即表示动词与主语名词之间的施受关系的一组特征。主动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施事,被动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受事。(4)“人称”范畴,即表示动词与主语名词之间一致关系的一组特征。 5、 划分词类的办法: 1)形态标准,即根据词形变化来确定词类。(2)意义标准,即根据词的意义来确定词类。(3)分布标准,即根据词的聚合位置来确定词类。从整体上说,汉语的词类划分似乎只能用这种标准。 12、不同层次的直接组成成有三种不同的性质:一种只是成分不是组合,如“外国学生”中的“外国”和“学生”;再一种只是组合不是成分,如“北京大学有许多外国学生”;还有一种既是成分又是组合,如“许多外国学生”。 13义素分析的作用:义素分析在语义研究和语法研究中被广泛采用,在许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义素分析可以清楚、简洁地说明词义的结构,便于比较词义之间的异同,便于揭示近义词、反义词等词义关系,有利于词义的研究、学习和掌握。其次,义素分析还有助于说明词语组合的语义限制条件。 14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区别: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以一个语音形式来表示多个意义。二者的区别在于:多义词的各个意义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同音词的意义之间则没有任何联系,或者原来有联系,但随着语言的发展演变,人们已感觉不到这种联系的存在。 15产生歧义的情况:1相同的词语之间可以有不同的句法结构关系,就有可能造成歧义。2相同的词语之间可以有不同的层次构造,也有可能造成歧义。3相同的词语之间可以有不同的语义结构关系,就有可能造成歧义。 16文字改革有三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改进,整个文字类型和字符类型不变,只是对正字法的个别规则和个别字符进行调整;一种是改革,整个文字类型不变,但是字符类型变了;还有一种是整个文字类型和字符类型都变了。 17语言的起源必须具备三个方面:首先,人类的思维能力要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应该能够对客观世界的事物进行分类和概括,并具有一定的记忆和想象、判断和推理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心理条件,才有可能产生语言。其次,人类的喉头和口腔声道必须进化到能够发出清晰的声音,只有具备了这种生理条件,才有可能产生有声语言。最后,人类社会必须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已经到了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社会条件,才有必要产生语言。 18语言发展演变的原因:1社会的进步会推动语言的发展。产生新事物淘汰旧事物,促进人的思维。2社会的分化和统一会推动语言的发展演变。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日益发达,社会统一程度的不断提高,全社会的语言就会在共同语的基础上逐步走向统一。3、社会之间的接触也会推动语言的发展演变。如现在因受印欧语言的影响,也有了主句在前,从句在后的复句形式。4、语言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也会推动语言的发展。 19“双语现象”和“双语制”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指是的社会上实际使用双语的情况,后者指的是某个国家的官方语言是两种或多种,也就是指一种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两种语言或多种语言并用的制度。 20语言规划的内容:在没有正式官方语言的国家里确定官方语言;在没有正式的民族共同语的民族内部选择基础方言确定民族共同语并加以推广;对有方言分歧的民族语言进行规范化;为没有文字的语言创制文字;对已有的文字进行改革;在多民族的国家中制定正确的民族语言政策。 21语言规划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具有两个主要特点:其一,语言规划是对语言的一种人为干预,这种干预主要由政府或政府授权的机构来实施。其一,语言规划同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关系密切。 22目前思维和语言的起源产生问题上比较倾向于一致观点:一方面承认语言与思维确实密不可分,至少在语言出现后它是人类思维的最主要的工具;另一方面又承认人类的思维可能先于语言产生,或者说人类是先有思维后有语言的。 23目前在思维和语言的范围和功能对应问题上比较倾向于一致的观点:人类的思维活动有不同的类型,其中抽象思维是必须借助语言进行的思维活动,抽象思维以外的其他思维活动,如感性思维(前思维)和发散思维(外思维)不一定需要语言参加,但语言也在这些思维活动中起作用。 24解释儿童语言获得的原因和条件主要有两类:一类理论偏重于外部条件解释,另一类理论偏重于内部条件的解释。偏重于外部条件一类理论虽然也承认大脑的语言功能,但认为儿童的语言获得主要还是由后天的环境条件和教育条件决定。最主要有模仿说和强化说,典型的是天赋说,与此有关的认识说。 25语言在思维认知活动中的作用主要三个方面:一是语言可以帮助完成人的认知过程,二是语言可以储存人的认知成果,三是语言可以改造人的认知能力。 26语言与民族文化意识的关系主要从两方面来认识:一是语言是重要的民族标志,可以体现民族的精神;二是语言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可以反映民族的文化。 27掌握或学会一种语言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叫获得或(习得,一种叫学习或(学得。从一个角度说,语言获得主要是通过非有意识的教或学的形式,即所谓直觉习惯和模仿强化等,来完成的;语言学习则主要是通过有意识的教或学的形式,即所谓死记硬背和听说读写的练习来完成。从另一角度,语言获得主要是指掌握一种母语,特别是儿童掌握自己母语的过程;语言学习则主要是指学习一种外语,特别是成人学习外族语言的过程。四、论述: 1、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或简答): i.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符号是一个根本的特性那就是任何符号都是约定俗成的,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不是说人人可以任意给事物或现象命名,可以任意使用和创造语言符号,或任何语言符号都是“任意”的,都是没有理据的,而应该理解为单纯的初始的语言符号的物质料体和所表示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 ii. 语言符号的强制性和可变性。 iii. 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说话只能一个字一个字、一句话一句话的说,一张嘴不能同时说两个字,两句话,因此,语言符号是离散的,可以分解,并且在时间这根轴上是成线性排列的。语言符号的线性特征使离散的语言符号有可能组合成大小不等的变速言单位,组合成连续的语流。 2、语言系统的性质和特点(或简答):(详见P1924) (1)语言系统的系统性。 (2)语言系统的层次性。语言的系统性主要是指整个语言系统是由各个子系统有机组合而成的。语言的层次性是就整个语言系统和各个子系统而言,都是分层次的,不是单一层次的,而是有上位层次、下位层次之分。 (3) 合关系和组合关系。组合关系体现为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也体现在互相关联的语言单位组合而成的整体之中。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互相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之中,因而聚合成为一个类。这各种关系称为“聚合关系”,或者称为“联想关系”。 3、语言的性质: 1语义的概括性。概括性是语义的重要属性,无论是词义还是句义都是概括的。词义从具体事物中抽象概括出可以使一类事物区别于他类事物的特征,同时舍弃同类物之间的各种差别。这样,人们就可以把一类事物并在一起,用一个词语去指称它们,使其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语义的模糊性。模糊性是指词义所反映的对象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而没有明确的界限。模糊现象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它往往出现在词义所指范围的边缘区域,而词义所指范围的中心区域则是清楚的。语义的模糊性是社会交际活动的需要,并在其中起着积极的作用。语义的民族性。由于不同的民族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有所不同,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分类也会存在差异,因而不同语言的语义也会有所不同,主就是语义的民族特点。语义的民族特点也体现在词语的非理性意义方面。各个民族的生活环境、劳动条件、风俗习惯、历史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等具有不同的特点,在人们认识不同对象之间的联系、发现不同对象之间的相似之处的过程中,这些特点都会产生影响,因而反映同一类对象的词义在不同的语言中就可能经历不同的多义化历程。 4、文字反过来是不是也对语言产生一定的影响呢?答案是肯定的。首先,文字对语言的影响主要是帮助语言克服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使语言的功能大大加强和扩展了。其次,文字的类型会影响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因为在现代社会里语言之间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书面语进行的,文字类型相同会促进这种影响,而文字类型不同会不同程度上阻碍这种影响。 5、语言发展演变的特点: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演变发展的两大特点。语言演变发展的“渐变性”是指语言是逐步发展演变的,不允许采用突变的方式一下子发生巨大的变化。语言的这一根本属性决定它必须是稳固的,不能以突变的方式演变和发展。如果语言不是稳固的,而是一下子变得面目全非,今天掌握的语汇和用法,明天就不能用了,必须重新学新的,那么人们就永远也不可能掌握语言这个交际工具。这里的所谓“不平衡性”主要是指在语言内部的不同组成部分之间以及在不同的地域之间,语言发展演变的速度和方向是不一致。语言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与社会变化发展的联系紧密程度是各不相同的,其中联系最为直接的是语汇。 6为什么说是思维决定语言呢?那是因为尽管不同语言其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组织方式不同,但是这些语言符号的不同语音形式和组织方式表达的思维内容是相同的,或者说是基本相同的,因此才有可能翻译,才有可能互相理解。人类语言由于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思维内容的结合是任意的,所以可以千关万别,但是人类的思维内容却是基本一致的,因为人类生活所在的客观世界是基本一致的,人类的大脑机制则可以说是完全一致的,而思维是人类对主客观世界的主动的认识过程和认识的成果,所以思维的过程和思维的结果也是基本一致的。正是思维决定语言,所以不同语言才有可能通过翻译,也就超越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上的差异和语言符号组织方式下的差异,可互相沟通。如是语言决定思维,那么使用不同的语言的人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内容,不同语言之间也就根本无法翻译,无法互相沟通了。 7儿童语言获得的过程可分:1非自控阶段。有的实验就发现婴儿很早就能分辨出辅音的清浊差别。2咿呀学语阶段。从听音看,这阶段对语言的声音更加敏感。这是婴儿已分辨出元音和辅音的不同了。3单词阶段。这阶段幼儿说出的单词相当一个句子。儿童语言叫综合句语言或以词代句语言。4双词阶段。从语言形式本身看,双词句不但表达语义关系复杂,最重要是标志着儿童产生最早的语法能力。5简单句阶段。这阶段的儿童语言称电报句语言。这阶段的句子却反映了儿童语言能力的又一重要现象,即儿童已能掌握句法结构形式。6复杂句阶段。儿童语言称成人句语言。确定成人句阶段的标志与电报句相比当然主要是能不能使用虚词。 8母语教学跟外语教学相比较有哪些不同的要求? (1)从初步的要求看,母语语言教学首先需要打牢语言基础和补充语言知识。 2从稍高的要求看,母语语言教学还应该培养阅读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从更高的要求看,母语语言教学更重在提高文化素质和建设语言文明。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精品课程_语言学概论 习题第一章 语言与语言研究第一节 什么是语言一、名词解释语言 言语 言语活动 方言 共同语二、简答1、为何要区分语言和言语?2、区分语言和言语有什么意义?第二节 语言的性质一、名词解释符号 语言符号 组合关系 聚合关系二、简答1、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是什么?2、人类语言和动物语言的本质区别是什么?3、为什么说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最根本的关系?第三节 语言研究一、名词解释共时语言学 历时语言学 普通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二、简答1、结合实例谈谈语言学科的前景及其应用价值何在?2、简述语言学的分类。本章思考题:1、结合实例谈谈语言存在的形式。2、什么是语言,什么是言语,二者的关系如何?3、谈谈对语言性质的理解。4、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5、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6、结合实例说明语言符号的特点。7、为什么说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本质联系?8、结合实例说明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的关系。9、任何一种语言所包含的句子的数量都是无限的,那么人类为什么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语言呢?10、谈谈现代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11、语言学有哪些作用?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12、为什么说历史比较语言学在语言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第二章 语音系统一、名词解释音素 元音 音位 音位变体 语流音变 音质音位 区别特征二、分析题1根据描写指出音素舌面前、半高、圆唇元音( )舌面后、半低、不圆唇元音( )舌面前、高、圆唇元音( )双唇、送气、清塞音( )舌尖后、不送气、清、塞擦音( )舌面前、浊、擦音( )2指出汉语普通话中下列音位的区别特征(6分,每小题1分)kk( )uo( )yu( )sg( )mn( )三、简答题1人类发音器官分为哪几部分?各部分的主要作用是什么?2元音和辅音有哪些方面的区别?3结合实例谈谈语音的性质4举例说明什么是对立,什么是互补。本章思考题1、为什么说语音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2、举例说明音位与音素,音位和音位变体之间的区别和联系。3、怎样划分和归并音位?4、什么是音位的区别特征?5。举例说明汉语音节结构的特点。6音高和音重在汉语中是否区别意义?举例说明。7、举例说明什么是语流音变。第三章 语法系统一、名词解释语法 后缀 合成词 复合词 派生词 形态 句子 语法范畴 孤立语二、简答1什么是词?举例说明其定义的内涵。2为什么说组合规则是现实的,而聚合规则是潜在的?3语法形式主要是用什么方法表现出来的。4举例说明孤立语的主要特点。5举例说明语法分析的方法。本章思考题1、怎样理解语法的抽象性、递归性和稳定性?2、汉语有没有语法范畴?同印欧语相比,汉语的语法范畴有什么特点?3、结合实例说明常见的语法手段。4、结合实例比较几种常用的语法分析方法的优缺点。第四章 语义系统一、名词解释语义 词义 义素 义项 多义词 同义词 句义 语义场 义素分析二、简答1、语义的性质2、结合实例谈谈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3、什么是隐喻和换喻?它们的基本区别是什么?4、多义词有多项意义,使用中为什么不会影响对意义的理解?本章思考题1、如何进行义素分析?谈谈义素分析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2、什么是语义场?如何看待语义场的系统性?3、结合实例说明句义的构成方式和类型。4、结合实例说明歧义与语言模糊的不同。第五章 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文字一、名词解释文字 书面语 自源文字 音节文字 音位文字 表音文字 形声字 字母二、简答题1、语言和文字是什么关系?口语和书面语是什么关系?2、汉字是一种什么类型的文字?本章思考题1、文字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过程?2、汉字与汉语相适应,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3、如何看待文字改革问题?4、汉字能否改革为拼音文字?谈谈你的看法。第六章 语言和社会第一节 语言的起源和发展一、名词解释地域方言 社会方言 亲属语言 共同语二、简答1、简述语言发展的原因2、简述语言发展的特点3、简述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的异同。4、什么是基础方言?什么样的方言可以作为基础方言?第二节 语言的接触一、名词解释借词 意译词 语言借用 语言融合 洋泾浜语 克里奥耳语二、论述题1为什么说意译词不是外来词? 2语言融合需要哪些条件? 3简述双语现象的发展趋势。4论述洋泾浜语和克里奥耳语的异同。 第三节 语言系统的发展一、名词解释类推 历时音变二、论述题1、论述语法的发展方式2、论述词义演变的途径及其结果3、为什么语音演变规律具有条件性特点? 本章思考题1、语言发展的原因何在?怎样理解语言发展的渐变性和不平衡性?2、为什么语言发展会有渐变性特点?请结合教材有关内容谈谈你的看法。3、结合实例谈谈社会的分化和统一对语言产生的影响。4、中国境内的语言分属哪几个语系?汉藏语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5、语言的谱系分类和语言结构类型的分类各自依据的标准是什么?同系属的语言在结构类型上是不是一定相同?为什么?6、结合实例谈谈语言接触对语言产生的影响。7、就某一具体语言谈谈语言系统发展演变的特点和一般规律。8、举例说明汉语语法组合规则的演变。9、试述汉语语法聚合规则的发展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