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卷(I)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04552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八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卷(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苏科版八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卷(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苏科版八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卷(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科版八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卷(I)卷一、 填空题 (共8题;共21分)1. (2分)演奏会上,悠扬的小提琴声是由于琴弦的_产生的;听众能分辨出钢琴声和小提琴声,主要是因为这两种声音的_不同。 2. (2分)古诗小儿垂钓中有“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垂钓小儿不敢答话,因为他知道,这是因为他知道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还能在_中传播。而他招手产生的振动,人听不见的原因是_。 3. (3分)吴洋同学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如图甲),看到手指_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再用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房屋(如图乙),看到房屋_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吴洋所在班级照毕业像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摄影师使照相机远离同学,同时还应_(选填“增加”、“缩短”或“不改变”)照相机的暗箱长度,才会在取景框内得到清晰满意的画面4. (2分)电视机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_,来实现电视机的遥控;适当的_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选填“红外线”“紫外线”) 5. (2分)冬天早晨看到房间的玻璃窗出现小水珠,水珠是在玻璃窗的_(内、外)表面;夏天开着空调的汽车,车窗的_(内、外)表面会出现水珠。 6. (6分)如图所示为小明设计的电烙铁工作电路,电烙铁可处于正常工作和顶热两种状态,电烙铁上标有“220V 40W”的字样,R0为定值电阻(1)电烙铁是利用电流的_效应工作的(2)电烙铁正常工作时功率为40W,暂时不用时的预热功率为10W,则R0的阻值为_(设电烙铁的电阻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3)电烙铁是利用电流的_效应工作的(4)生活中使用的电烙铁,其烙铁头是一种合金所谓合金就是不同金属(也包括一些非金属)在熔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融合或冷却后的固态下表列出了几种金属的熔点和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其中难以与表中其他金属形成合金的是_金属铁铜锌银金熔点/15351083419.59621064沸点/2750256790722122807(5)电烙铁正常工作时功率为40W,暂时不用时的预热功率为10W,则R0的阻值为_(设电烙铁的电阻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6)生活中使用的电烙铁,其烙铁头是一种合金所谓合金就是不同金属(也包括一些非金属)在熔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融合或冷却后的固态下表列出了几种金属的熔点和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其中难以与表中其他金属形成合金的是_金属铁铜锌银金熔点/15351083419.59621064沸点/27502567907221228077. (2分)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物体运动的频闪照片,由图可知,甲物体做的是_运动,乙物体做的是_运动. 8. (2分)牛顿是著名的科学家,是现代物理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物理学中用他的名字子命名了_(填物理量名称)的单位.牛顿除了对“力学”作出重要贡献外,还对物理学有什么重要贡献?请举一例: _二、 简答与作图题 (共6题;共30分)9. (5分)如图所示,平面镜上方有一竖直挡板P,AB和CD是挡板左侧的发光点S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上作出发光点S(要求留下作图痕迹)10. (5分)已知一物体AB请在图1中作出它在镜中的像AB; 如图2所示,一束光由空气射入玻璃砖,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径迹(保留作图痕迹)11. (5分)晚上,游泳池底的灯光亮起,请画出池底一盏灯发出的一条光线在水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 12. (5分)请你完成如图的光路图 13. (5分)我们为什么能从不同角度看到不发光的物体?为什么还能看到它的颜色? 14. (5分)夏天,市场上卖海鲜的某摊位主,把5的冰块放在海鲜上,一段时间后冰块会变小请分析说明冰块能保鲜海鲜的原因三、 计算题 (共2题;共20分)15. (10分)一列火车长100米,匀速通过长300米的山洞,车身全部在山洞内的时间为10s,求 (1)火车的行驶速度; (2)火车全部通过山洞的时间。 16. (10分)某天文爱好兴趣小组为了测量地球和月球的距离,他们做了如下实验:用一个激光发射器向月球发射一激光信号,经过26s后接收到返回的激光信号。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以下计算:(1)地球和月球相距多少km? (2)若有一架航天飞机以1000km/h的速度从地球匀速飞向月球,需要多长时间? 四、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7. (2分)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是常用的物理方法。下列根据现象所作出的推测不符合事实的是( )A . 扩散现象推测分子是运动的B . 电路中的灯泡发光推测电路中有电流C . 小磁针放在磁体旁受力偏转推测磁体周围有磁场D . 街边的路灯同时亮、灭推测路灯是串联的18. (2分)物态变化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关于这些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 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要吸收热量B . 夏天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这是应用干冰熔化吸热C . 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液化现象,要吸收热量D . 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白的一层霜,这是凝华现象,要放出热量19. (2分)如图所示,MM为平面镜,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则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 射出方向正确的是( )A . OBB . OCC . ODD . ON20. (2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 “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 “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花气袭人知骤暖” “花气袭人”是因为分子的热运动; “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其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21. (2分)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仪器,如图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图,在水平位置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面成45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的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A . 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B . 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C . 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D . 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五、 填空题 (共3题;共7分)22. (2分)如图所示,岸边的渔民看到水中的“鱼”,实际上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鱼的像;有经验的渔民知道,用鱼叉插鱼时要朝着所看到的“鱼”更_(选填“深”或“浅”)一些的位置插去,才能插到鱼 23. (2分)课堂上,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_(选填“漫”或“镜面”)反射的缘故;个别同学被前方高个子同学挡住,看不到黑板上的一些字,这是因为光_的缘故 24. (3分)找到一个圆柱形的玻璃瓶,里面装满水,把一支铅笔水平地放在玻璃瓶的一侧,透过玻璃瓶,可以看到那支铅笔的形状_(填“不变”或“变化”);把铅笔由远处向靠近玻璃瓶的位置慢慢移动时,透过玻璃瓶会看到铅笔尖会逐渐_(填“变长“或”变短”)到某一位置以后,铅笔尖的方向_反向(填“会”或“不会”)六、 解答题 (共3题;共20分)25. (8分)小明选择蜂蜡和海波探究“不同固态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是否相同”,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将装有蜂蜡、海波的试管分别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目的是为使试管内的物质_. (2)将温度计正确插入蜂蜡和海波中,观察温度计示数时眼睛分别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其中正确的是_(/),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_. (3)如图丙是小明绘制的海波的熔化图象,图中BC段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海波_(吸收/放出)热量,温度_(升高/降低/不变).第10min海波处于_(固/液/固液共存)态. (4)如图丁是小明绘制的蜂蜡的熔化图象,蜂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升高/降低/不变). (5)通过实验可知,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_26. (8分)小乐和小霞分别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图分别如图甲和图乙所示:(1)如图甲所示,小乐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原因是_;实验中,小乐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就得到了“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的结论,这样得出结论的做法不合理之处是_(2)如图乙所示,小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成的像在光屏上方,应向_方调整蜡烛,才能使成像在光屏中央(填“上”或“下”)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像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5cm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该成像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2cm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观察像的大小,与中所成像的大小相比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5cm时,为观察凸透镜成像特点,小霞应从图乙中凸透镜的_(选填“左”或“右”)侧进行观察(3)对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从成“虚像”和“实像”的角度进行比较可知,平面镜能成_像,凸透镜能成_像 27. (4分)某同学在做光的折射实验时,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水和玻璃中,如图所示,请你根据如图回答:(1)分析比较图(A) 或(B)可得的初步结论是:_。 (2)若入射角相同时,在_中的折射角大于在_中的折射角。 (3)实验表明:不同介质对光的折射本领不同,水对光的折射本领_(选填“大于”或“小于”)玻璃对光的折射本领。 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填空题 (共8题;共21分)1-1、2-1、3-1、4-1、5-1、6-1、6-2、6-3、6-4、6-5、6-6、7-1、8-1、二、 简答与作图题 (共6题;共30分)9-1、10-1、11-1、答案:略12-1、13-1、14-1、三、 计算题 (共2题;共20分)15-1、15-2、16-1、16-2、四、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7-1、18-1、19-1、20-1、21-1、五、 填空题 (共3题;共7分)22-1、23-1、24-1、六、 解答题 (共3题;共20分)25-1、25-2、25-3、25-4、25-5、26-1、26-2、26-3、27-1、27-2、2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