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模考试卷(75).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590847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高考模考试卷(7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语文高考模考试卷(7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语文高考模考试卷(7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模考试卷(75)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请认真核准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择其他答案标号,在试卷上作答无效。3第I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札记(zh) 洗涮(shun) 鸭绿江(l) 为虎作伥(wi)B. 切脉(qi) 处方(ch) 压轴戏(zhu) 绠短汲深(gng)C. 濡染(r) 巷道(hng) 解语花 (ji) 汗流浃背(ji)D. 绯红(fi) 祓除(f) 落埋怨(lo) 老少边穷(sho)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足协方面对可能出现的给中超联赛造成冲击的意外情况,已经准备好了多套应对的方案,以备不时之需。B当人们纷纷向西南旱区人民捐钱捐物献爱心的时候,你却无动于衷,细大不捐,你这样做,不感到羞愧吗?除夕之夜,曾风靡一时的小虎队又回来了,白色的西装,熟悉的旋律,充满青春活力的造型,魅力不减当年,很多观众百感交集,听着唱着,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D作家的笔触深入到那个时候中国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市井风情、人生百态,在作家笔下无不穷形尽相。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艺术团将传统表演与现代舞台科技相结合,大胆创作出一批符合当代观众欣赏的节目,使皮影戏这一古老剧种焕发了青春。B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州发生71级地震,造成一定数量的通讯中断、房屋倒塌、人员伤亡,给群众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在今年的春晚小品中,赵本山再度举起广告植入的大旗。此举引来了漫天批评,更有网站将捐助评为今年春晚最烂的节目。D今年大蒜价格是去年同期的40多倍,业内人士认为,大蒜价格高涨的原因是“大蒜减产、甲流暴发、游资炒作”三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4依次填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_。_,_。_,_,_。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完善和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过程才能最终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只有通过各种矛盾的不断解决强调和谐并不意味着否认矛盾和斗争需要我们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吴门昆曲六百年昆曲和京剧有着很大的区别,吐字缓慢,亦说亦唱,乍一听是音乐,再一听,是戏剧。袁宏道的虎丘里面讲的就是昆曲。它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市民意识与启蒙思想兴起的明代,于是为富庶的苏州兴起的一种民间戏曲表现形式。当然,它不是横空出世的剧种,它的出现离不开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有些人感到奇怪,为什么盛世出现的音乐戏曲,会这样哀怨婉约?其实,昆曲是一种精致、典雅的小众艺术。虽然如此,但它却能以苏州为中心,进行并非纯粹小众的传播。如果说大众,那为何从古到今的昆曲都没有摆脱只有数百人精通热衷的局面?记得虎丘里面就有这样的描写,在“檀板丘集”,“歌喉相斗”的时候,整个苏州城几乎“倾城阖户,连臂而至”。哪种戏曲也没有这样的本事,能够以看热闹的形式,事先云集一大堆的观众,最后终于以看门道的要求,让这些人乘兴而来,尽心而归。这是昆曲一直雅化的结果,在本质上这样可以争取更多的观众。昆曲是从来不拒绝走向大众的,自始至终,它都欢迎大众来参与。这么多年来昆曲一直逃不开雅化的趋势,越来越雅,越来越精致。它不会放下架子,去庸俗地取悦观众,但是观众们却以听昆曲为荣。虽是这样曲高和寡,但是仍然可以吸引大量的人来关注,来观赏。看不懂不要紧,看得不大懂也不要紧,艺术的目的是使人身心愉悦。从南宋开始,中国的文化出现了以休闲、优雅与和谐为主旋律的小国文化,声音中少了金戈铁马剑拔弩张,多了些春江花月夜与水调歌头。在这样的国情下,并非举国群情激昂,而是大家都最大可能地表达一种闲情雅致。到了明代,昆曲这个新形成的艺术形式更是让这种情趣一发不可收拾。檀板笛声,阵阵悠扬,带出了中国文化中最婉约最柔软的部分。说到四方歌曲,就不得不谈昆曲的一路走过。无论是当年唱遍全国的弋阳腔,还是后来名扬闽浙的余姚腔,哪怕后来最为繁盛的花部高腔、皮黄,也都不能将昆腔消灭掉。恰恰相反,这些声腔不是被其他声腔兼并了,就是自己消亡了,唯独昆腔绵延至今,不合并,亦不消亡。而且,无论是曾经还是当下,大体上都是“四方歌曲必宗吴门”。“宗吴门”,是一种模仿,模仿是出不来真正的艺术的。福建地方戏剧的改革从昆曲中借鉴了许多元素,南昌的戏剧界也“毫不犹豫”地以昆曲为榜样,因为昆曲在当下的这种热,这种高贵奢华、优雅脱俗的气质,是其他戏剧所不能比拟的。那吴门宗谁呢?即使是最高明的模仿,也不可能如水入大海不着痕迹。弋阳腔最开始也是被模仿,被分裂,最后散播各地。余姚腔模仿别人,最后迷失了自己,唯独昆山腔,貌似特立独行,但却能够坚韧不拔地以自己的形式存在着,既不高傲,也不妥协,说白了,就是从不会为了别人改变自己。这是一种艺术的生存法则,也是一种为人的态度。其实艺术和人一样,它会去为自己选择一条道路。有时候坚守并不意味着故步自封,低潮也未必等于消亡,只要坚持自己得信念,就会一直生存下去。所谓竞争,其实比的并不是爆发力,而是持久的韧性。如何不去为了别人改变自己,也不去模仿别人,而是不断提高自己,让自己出类拔萃,这才是最重要的求生之路。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音箱里一直播放着六百年来绵延不断的檀板笛声。(选自散文选刊2010年第4期,有删改)5.下列对“昆曲”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A昆曲是一种吐字绥慢,亦说亦唱,哀怨婉约的民间音乐戏剧。B昆曲起源于市民意识与启蒙思想兴起的明代。昆曲是在富庶的苏州兴起的一种民间戏曲表现形式。D昆曲的兴起是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发达为前提的。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昆曲是一种最大可能地表达闲情雅致的悠闲文化现象。B袁宏道虎丘的描写进一步说明了昆曲走向大众化的趋势。昆曲从古到今越来越雅,越来越精致,越来越大众化。D南宋出现的小国文化使昆曲成为中国文化中最婉约最柔软的部分。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昆曲的节奏缓慢好听,让人身心愉悦,吸引了大量的看不懂或看不大懂的人的关注和观赏。B昆曲从古到今都没有摆脱只有数百人精通热衷的局面,正是这种独立特行的个性,才使其显得高傲脱俗。昆曲是在春江花月夜与水调歌头的阵阵悠扬的檀板笛声中一路走来,坚忍不拔地以自己的形式存在着。D昆曲不去为了别人改变自己,不去模仿别人,不合并,亦不消亡,所以昆曲绵延至今。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竹溪记 唐顺之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自绝徼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其为园亦必购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钱买一石,百钱买一花,不自惜。然有竹据其间,或芟而去焉,曰:“毋以是占我花石地。”而京师人苟可致一竹,辄不惜数千钱;然才遇霜雪,又稿以死。以其难致而又多稿死,则人益贵之;而江南人甚或笑之曰:“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呜呼!奇花石诚为京师与江南人所贵。然穷其所生之地,则绝徼海外之人视之,吾意其亦无以甚异于竹之在江以南。而绝徼海外,或素不产竹之地,然使其人一旦见竹,吾意其必又有甚于京师人之宝之者。是将不胜笑也。语云:“人去乡则益贱,物去乡则益贵。”以此言之,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余舅光禄任君治园于荆溪之上,遍植以竹,不植他木。竹间作一小楼,暇则与客吟啸其中。而间谓余曰:“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独此取诸土之所有,可以不劳力而蓊然满园,亦足适也。因自谓竹溪主人。甥其为我记之。”余以谓君岂真不能与有力者争,而漫然取诸其土之所有者;无乃独有所深好于竹,而不欲以告人欤?昔人论竹,以为绝无声色臭味可好。故其巧怪不如石,其妖艳绰约不如花,孑孑然有似乎偃蹇孤特之士,不可以谐于俗。是以自古以来,知好竹者绝少。且彼京师人亦岂能知而贵之,不过欲以此斗富与奇花石等耳。故京师人之贵竹,与江南人之不贵竹,其为不知竹一也。君生长于纷华,而能不溺乎其中,裘马僮奴歌舞,凡诸富人所酣嗜,一切斥去。尤挺挺不妄与人交,凛然有偃蹇孤特之气,此其于竹必有自得焉。而举凡万物可喜可玩,固有不能间与欤!然则虽使竹非其土之所有,君犹将极其力以致之,而后快乎其心。君之力虽使能尽致奇花石,而其好固有不存也。嗟乎!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贵也哉!吾重有所感矣。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薪:柴火 B然才遇霜雪,又稿以死稿:枯槁而能不溺乎其中溺:沉溺 D尤挺挺不妄与人交妄:随意地9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任光禄植竹原因的一组句子是( )遍植以竹,不植他木 暇则与客吟啸其中可以不劳力而蓊然满园 是以自古以来,知好竹者绝少且彼京师人亦岂能知而贵之 有似乎偃蹇孤特之士A B D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南人不但不认为竹可贵,还嘲笑京师人把他们当柴火用的竹子当成珍宝。B京师人与江南人都喜欢奇花异石,而产奇花异石地方的人看待这些奇花异石,跟江南人看待竹子一样。任光禄为了表现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不去追风收集奇花异石,而是种植江南人都看不起的竹子。D全文最突出的写作技巧是对比,作者将江南人与京师人对比,将任光禄的嗜好与其他富贵者相对比。第卷(非选择题 共120分)四、(23分)1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以其难致而又多稿死,则人益贵之。(2)君之力虽使能尽致奇花石,而其好固有不存也。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春归 唐庚东风定何物?所至辄苍然。小市花间合,孤城柳外圆。禽声犯寒食,江色带新年。无计驱愁得,还推到酒边。【注】唐庚:北宋诗人。宋徽宗年间,被贬逐到惠州(今属广州)安置。小市:指当地经营鱼、盐、酒、茶的集市。孤城:指诗人被贬之地惠州城,当时商业繁盛之地。(1)本诗颔联中的“合”“圆”二字,与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名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合”“斜”二字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分析“合”“圆”二字的妙处。答:(2)本诗“景”与“情”的关系有何特点?请作简要赏析。答:13.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1) 西望夏口,_,山川相缪,郁乎苍苍,_?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_,旌旗蔽空,_,横槊赋诗,_,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2) 英国著名意识流小说家_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_,通过描述小说人物头脑中的意识流动的状况,来表现她所认为的人类真正的生活状态。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自己编著史记是“亦欲以究天人之际,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22分)老街汤王 刘建超老街最明显的建筑就是钟鼓楼。钟鼓楼所悬挂的大钟与距其30里外的白马寺所悬挂的大钟同时铸造,因铸造参数相同而产生共鸣,有了“东边撞钟西边响,西边撞钟东边呜”的奇特景观。与老街钟鼓楼齐名的是距钟鼓楼百米的马一鲜羊肉汤馆。汤馆的主人叫马善明。据说马家羊肉汤馆的创始人就是明朝万历年间,在钟鼓楼打更的一个马姓更夫。老街冬季干冷,马更夫便架起锅台,煮些肉汤填肚子驱寒。慢慢地,煮汤煮出了名气。马更夫便辞去公差,开了家羊肉汤馆。马更夫的汤鲜香味美,被赞为马一鲜。老街人爱喝汤。在各种各样的鲜汤中,老街人最喜欢喝羊肉汤,而羊肉汤馆里马一鲜又是头一绝。马一鲜羊肉汤馆,每天五点准时开张,150碗汤卖完就打烊,一天也就个把钟点的生意。因此,老街人要喝马一鲜的汤,也得起早不能贪睡。马一鲜的羊肉汤馆每天只做一只羊的生意。一只羊,150碗汤。马一鲜羊肉汤讲究炖功,还有独家的汤料配方,出锅的羊汤浓郁鲜香,不带膻味,色白如玉,稠似乳汁。站在钟鼓楼上闻到羊汤的鲜香,这羊汤才算炖好。马家几代单传,到马善明,一气养下三个儿子,马老大,马老二,马老三。老街扩建,各式各样的汤馆开得多,竞争也来临了。三个儿子也长大成人,老祖宗的东西总得传下去。马善明把三个儿子带到钟鼓楼上,用手指着远处自家铺子的招牌,说,你们哥仨我谁也不偏。明天开始,你们每人掌勺一天,三天后看结果。谁中,谁就接手咱家的生意。马善明把生意交给儿子,每天和老伴儿到钟鼓楼上喝茶养神。三天过去,马善明坐在堂屋里,三个儿子把各自经营所得全放在案桌上。马老二和马老三的收入明显比马老大的多。马善明摇着蒲扇,说,这三天的生意我和你妈都有数。要说汤炖到了工夫,还数老大,只有老大炖的汤我们在钟鼓楼上嗅到了香味。老二老三,你哥俩炖的汤都还没有达到咱老马家的味道,你俩的收入却比老大的多。你哥俩给我说道说道。老二吭哧说,汤没有炖到工夫,可是省了一些煤钱。汤快见底的时候,又来了一拨儿客人,汤不够了,我就又兑了两瓢水,人家客人也没有说啥。老三侃侃而谈,我看了看咱这街上的几家汤馆,他们给碗里配的肉都比咱的少,我就把每碗汤都减少了几片肉。咱这也是公平竞争嘛。马善明没再说啥,摇摇扇子,大家就散了。马善明给三个儿子分家,其实就是分那一缸老汤。三个儿子每人抱着一只瓦罐,站在那只大瓦缸前。马善明神情严肃,面对着一缸老汤,好似面对着列祖列宗的神灵。马家的这缸老汤不知留传了多少代。反正到马善明接过大勺时,就遵循着煲汤的家训。每天锅里的汤煮到火候了,要起出第一瓢汤倒入这瓦缸里,再从这瓦缸里盛出一瓢老汤兑入锅里,锅里的汤立马鲜香四溢。而这缸老汤如何养煨,只有马善明自己清楚,自己操作。马善明用一只大瓢轮流给三个儿子的瓦罐里分汤,剩下最后半瓢汤,马善明脸上挂出了几丝凄惨,说祖宗留传下来的家业我都分给你们了。是生是灭,你们自己闯荡吧。说罢,将那半瓢汤倒入了老大的瓦罐里。老大留在原处,老二老三在西关、涧西开了新生意,一时间,马家羊汤红遍了古城。老街人的嘴刁,对汤的品尝更是刁钻到了极致。你的汤少放了什么作料,熬得不够火侯或者煨过了头都能品出。马家三兄弟的羊汤红了几年,老街人的口味又开始找感觉,还是喝马老大的汤感觉更适口更有回味。渐渐地,老街人就只喝马老大的汤,每天喝汤的人排成长队,马老二马老三的生意则只能勉强维持。马善明临终前,把老大叫到跟前,说,老大,你厚道,为人诚实,你的汤好是因为分家时,多给了你半瓢老汤根啊。把祖宗留下的生意打点好,不难。把弟弟带好,不给马家丢份也是正理啊。马老大把两个弟弟带到钟鼓楼上,用手指着远处自家铺子的招牌,说,明天开始,你们每人掌勺一天,看咱有没有本事弘扬马家的生意。马老大在钟鼓楼上喝茶,每天都闻到自家铺子里飘来的香味。一个月后,马老大把老二老三叫到一起,重新分自己的那一罐老汤。14小说中的马老大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6分)15给三个儿子分汤时,“马善明脸上挂出了几丝凄惨”,分析此时马善明的心理。(4分)16小说中马善明和马老大钟鼓楼喝茶的细节描写,有何作用?(6分)17善明临终前对马老大说“你的汤好是因为分家时,多给了你半瓢老汤根啊。”这里的汤根”含意丰富,请依据文意,谈谈你对“老汤根”的理解,并加以阐释。(60字左右)(6分)六、(15分)18. 下面是一段开场白,其中有标点误用、用词不当、语句不通等多处错误,请找出并说明修改意见。(4分)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各位尊敬的来宾朋友们大家晚上好!健康知识讲座即将开始。为了使今晚有一个更舒适的环境,特作如下友情提示:为了让您享受到安静和谐的气氛,请大家将手机关闭或调至震动档。为了照顾我们会场中的女士,请在座的男士不要在会场内吸烟!再次欢迎各位参加由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主办的“健康与人生讲座”。(1)_句改为_(2)_句改为_(3)_句改为_(4)_句改为_19下面这个长句读起来别扭,请将它改成三个短句,要求不改变原意。(5分)财富,不应因其可爱得被坏人觊觎便必须对这些坏人为攫取、占有它所采取的卑鄙行为负责。(1)(2)(3)20请仿照画线句续写两个句子。要求:符合人物的经历。句式相近,每句话补写的字数不超过25字(6分)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当宝玉洞房花烛时,林黛玉在病榻上焚烧诗稿,把爱情变成一缕青烟;当李甲背信弃义时, ;当张生挥鞭远去时, 。七、(60分)21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参考答案审核人:张浩 校对:陈亮一、1. D(A项札zh B项处ch C项濡r)2. B (B项:细大不捐:大的小的都不舍弃。指所有的都兼收并蓄。A项:不时之需:说不定什么时候会出现的需要;C项:百感交集:各种情感交织在一起。形容感触很多,心情十分复杂;D项:穷形尽相:本指描写刻画极其生动逼真,现也形容丑态毕露。)3. C(A项成份残缺,应为“符合口味或需要”;B项搭配不当,“通讯”不能与“一定数量”搭配;D项句式杂糅)4. D二、5.A (“哀怨婉约”不是昆曲的本质属性,只是一些人的主观感觉)6.A(B.“走向大众化的趋势”理解有误,C.“越来越大众化”与文中第四段“昆曲是一种精致、典雅的小众艺术”矛盾,D.“南宋出现的小国文化”与明代出现的“檀板笛声,阵阵悠扬,带出了中国文化中最婉约最柔软的部分”生硬拼接,强为因果)7.B(与最后一段中“貌似特立独行”“既不高傲”的说法有别)三、8A(“薪”活用为动词,意思是作柴火) 9C(都与任光禄好植竹的目的无关)10C(任光禄种植不只是不追风,而且以竹高傲独立的特性自比,表现自己虽出身富贵,但“凛然有偃蹇孤特之气”)四、11.(1)正因为它的难以寻觅而且又很容易枯死,因此人们就更加地珍爱它。5分(2)任君的财力虽然能使他尽量寻觅奇花异石,然而他的爱好本来就不在此啊。5分12. (1)本诗中的“合”和“圆”都有“环绕、围拢”的意思,形象生动地描绘出集市上花团锦簇、城郭外绿柳环绕的景象,突出表现了南国春光之盛。(意思对即可)4分(2)本诗用春归丽景反衬无限愁情。前面写东风骀荡,遍地皆绿,花繁叶茂,春光烂漫;结尾才急转直下,极写愁情之重,难以排遣。强化了抒情的力量。(意思对即可)4分13. 东望武昌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舳舻千里 酾酒临江 固一世之雄也(2)弗吉尼亚伍尔夫或者伍尔夫 墙上的斑点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五、14马老大:忠厚老实,以诚待人,友爱兄弟。5分。“忠厚老实”2分,“以诚待人”2分,“友爱兄弟”2分。15对家业能否被传承下去充满了担心;对老二、老三未来的经营充满了忧虑。4分。共两个要点,每个要点2分。16突出地表明“站在钟鼓楼上闻到羊汤的鲜香,这羊汤才算炖好”;马善明闻不到老二老三炖汤的香味与马老大终于闻到老二老三炖汤的香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彰显了诚信的主题;这两次细节描写,丰富了故事内容,推动了情节的发展。6分。共三个要点,每个要点2分。176分。表明观点,1分;阐述理由,2分;语言表述1分;结构层次1分。六、18. 4分句子编号错误说明修改意见称呼有重复只保留逗号前或后的内容“特作如下友情提示”无主语在“特作”前加“我们”句号误用改句号为分号表述不符合实际,也可能有抽烟的女士。“照顾”用词不当。全句改为“为了大家的健康,请有抽烟习惯的朋友不要在会场内吸烟”语序不当。“再次”没有前文可呼应。将该句移到前。将“再次”删除19.财富因其可爱而被坏人觊觎。这些坏人为攫取、占有它而采取卑鄙的行为。财富本身不必对这些卑鄙行为负责。(5分)20.(6分) 示例1:杜十娘在船头怒沉百宝箱,把爱情变成一圈涟漪;崔莺莺在长亭外泪洒秋叶,把爱情变成一片霜林。示例2:杜十娘在船头抛掷珠宝,把爱情变成一江怒涛;崔莺莺在残阳里目送情郎,把爱情变成两行清泪。七、作文 评分标准同高考【参考译文】我曾经游观过京城世宦富贵人家的亭园,见那里集聚的东西,自极远的边地到海外,奇异的花卉石子没有不能罗致的,所不能罗致的只有竹子。我们江南人砍伐竹子当柴烧,筑园构亭也必定购买寻求海外的奇花异石,有的用千钱买一石,有的用百钱买一花,并不吝惜。然而如有竹子占据在当中,有时就将它砍去,说:“不要让它占了我种花置石的地方”。但京城人如果能觅到一竿竹子,常常不惜化费数千钱来购买;然而一遇到下霜降雪,便又都干枯而死。正因为它的难以寻觅而且又多枯死,人们因此就更加珍爱它。而江南人甚而笑他们说:“京城人竟把我们当柴烧的东西视为珍宝。”呜呼!奇花异石诚然为京城与江南人所珍爱。然而追溯它们的产地,则边地和海外人看待它们,我想也与竹子在江南没有什么大的区别。而边地海外,或许是从不出产竹子的地方,假如让那里的人一旦看到竹子,我想他们必定比京城人更加珍爱和看重它。这种情况恐怕是笑不完的了。俗语说:“人离乡则愈贱,物离乡则愈贵。”如此说来,世上的美丑好恶,又有什么不变的标准呢!我的舅舅任光禄君在荆溪的边上构筑了一个亭园,到处种竹,不种其它的花木。竹林间造了一座小楼,有空就与客人在那里吟诗啸歌。他偶然对我说:“我不能与有势力的人比池亭花石的胜况,单独在这里取山地本来所有的东西,可以不化费劳力而使满园苍翠葱茏,也足以自适。因此自称是竹溪主人。请外甥为我记述一下吧。”我以为任君哪里是真的不能与有势力者攀比,而随意取其当地所有;恐怕还是对竹独有特殊的爱好,而不愿意把它告诉别人吧?过去有人谈论竹子,以为它决没有动人的姿色和香味值得喜爱。所以它奇巧怪异不如石,妖艳柔美不如花,孑孑然,孑孑然有如高傲独立的士人,不能与尘俗混同合一。因此自古以来,知道珍爱竹子的人极少。那么京城人难道也是能知竹而加以珍爱的吗?他们不过是想用此与别人争夸富贵,如同用奇花异石向人炫耀一样。所以京城人的珍爱竹子,与江南人的不重竹子,他们同属于不知竹是一样的。任君在繁华纷闹中生长,而能不沉溺其中,衣饰车马僮仆歌舞,凡是富贵人家所沉湎嗜好的,一切摒斥而去。尤其是方正刚直不随意与人交往,凛然有高洁独立之气,这正是任君对于竹子必有自得的地方。世上可喜可玩的万物,原有不能割舍的吗?那么虽然假使竹子不是这里的土地所有,任君也将竭尽其力予以收集,然后心里才高兴。任君的财力虽然使他能尽量寻觅奇花异石,然而他的爱好本不在此啊。可叹啊!竹子本可以不出江南而为人贵重,对此我重新有了感受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