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A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88982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冀教版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冀教版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版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A卷一、 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2015的倒数为( )A . 2015B . 2015C . -D . 2. (2分)某市的城市化推进一直保持着快速、稳定的发展态势据统计,到2012年底,该市的常住人口已达到4410 000人,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 4.41105B . 44.1105C . 4.41106D . 0.4411073.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为了了解全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应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B . 一组数据5,6,7,6,6,8,10的众数和中位数都是6C . 一个游戏的中奖概率是0.1,则做10次这样的游戏一定会中奖D . 若甲组数据的方差S甲2=0.05,乙组数据的方差S乙2=0.1,则乙组数据比甲组数据稳定4. (2分)从1、2、3、4、5、6、7、8、9、10这十个数中随机取出一个数,取出的数是3的倍数的概率是:( )A . B . C . D . 5. (2分)抛物线y=x2的图象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则所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A . y=x2+4x+3B . y=x2+4x+5C . y=x24x+3D . y=x24x56. (2分)某中学九年级二班六级的8名同学在一次排球垫球测试中的成绩如下(单位:个)35 38 42 44 40 47 45 45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平均数分别是( )A . 42、42B . 43、42C . 43、43D . 44、437. (2分)如图,AB和CD都是O的直径,AOC=50,则C的度数是( )A . 50B . 30C . 25D . 208. (2分)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3cm、4cm,则斜边上的高为( ) A . cmB . cmC . 5 cmD . cm10. (2分)如图,直线l:y=x+2与y轴交于点A,将直线l绕点A旋转90后,所得直线的解析式为( )A . y=x2B . y=x+2C . y=x2D . y=2x1二、 填空题 (共6题;共20分)11. (1分)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4,x1,则x的取值范围是_12. (1分)如图,剪两张对边平行的纸条,随意交叉叠放在一起,重合部分构成了一个四边形ABCD,当线段AD=3时,线段BC的长为_13. (1分)已知:AB=3cm,经过A、B两点且半径为3cm的圆有_个 14. (1分)如图,三个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分别对应表达式:y=ax,y=bx,y=cx,将a,b,c从小到大排列并用“”连接为_15. (1分)已知菱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AC=6cm,BD=8cm,则菱形的高AE为_cm16. (15分)如图,直线 :y=x+1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C与原点O关于直线 对称.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经过点C,点P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且位于C点左侧,过点P作x轴、y轴的垂线分别交直线 于M、N两点. (1)求 的度数 (2)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3)求ANBM的值. 三、 解答题 (共8题;共86分)17. (10分)计算 (1)(2) 18. (15分)某校260名学生参加植树活动,要求每人植47棵,活动结束后随机抽查了20名学生每人的植树量,并分为四种类型,A:4棵;B:5棵;C:6棵;D:7棵将各类的人数绘制成扇形图(如图1)和条形图(如图2),经确认扇形图是正确的,而条形图尚有一处错误 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条形图中存在的错误,并说明理由; (2)写出这20名学生每人植树量的众数、中位数; (3)在求这20名学生每人植树量的平均数时,小宇是这样分析的: 小宇的分析是从哪一步开始出现错误的?请你帮他计算出正确的平均数,并估计这260名学生共植树多少棵19. (10分)如图所示,某工程队准备在山坡(山坡视为直线l)上修一条路,需要测量山坡的坡度,即tan的值测量员在山坡P处(不计此人身高)观察对面山顶上的一座铁塔,测得塔尖C的仰角为31,塔底B的仰角为26.6已知塔高BC=40米,塔所在的山高OB=240米,OA=300米,图中的点O、B、C、A、P在同一平面内求:(1)P到OC的距离(2)山坡的坡度tan(参考数据sin26.60.45,tan26.60.50;sin310.52,tan370.60)20. (12分)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480km的A、B两地相向而行,乙车比甲车先出发1小时,并以各自的速度匀速行驶,途径C地,甲车到达C地停留1小时,因有事按原路原速返回A地乙车从B地直达A地,两车同时到达A地甲、乙两车距各自出发地的路程y(千米)与甲车出发所用的时间x(小时)的关系如图,结合图象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乙车的速度是_千米/时,t_小时; (2)求甲车距它出发地的路程y与它出发的时间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直接写出乙车出发多长时间两车相距120千米 21. (11分)A.B两地之间有一条笔直的公路,甲车从A地出发匀速向B地行驶,中途因有事停留了1小时后按原速驶向B地;在甲车出发的同时乙车从B地出发匀速向A地行驶,到达A地后,立即按原路原速返回到B地。两车在行驶的过程中,甲乙两车距A地的路程y(千米)与行驶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如图所示,请结合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像的(_)中填入正确的数值 (2)求甲车在中途因事停留后驶向B地过程中,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直接写出:乙车从A地出发多少小时后,甲.乙两车分别到甲车中途停留地的距离相等?22. (11分)问题:如图(1),点E、F分别在正方形ABCD的边BC、CD上,EAF=45,试判断BE、EF、FD之间的数量关系(1)【发现证明】小聪把ABE绕点A逆时针旋转90至ADG,从而发现EF=BE+FD,请你利用图(1)证明上述结论(2)【类比引申】如图(2),四边形ABCD中,BAD90,AB=AD,B+D=180,点E、F分别在边BC、CD上,则当EAF与BAD满足_关系时,仍有EF=BE+FD(3)【探究应用】如图(3),在某公园的同一水平面上,四条通道围成四边形ABCD已知AB=AD=80米,B=60,ADC=120,BAD=150,道路BC、CD上分别有景点E、F,且AEAD,DF=40( 1)米,现要在E、F之间修一条笔直道路,求这条道路EF的长(结果取整数,参考数据: =1.41, =1.73)23. (10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F在边BC上,且AF=AD,过点D作DEAF,垂足为点E (1)求证:DE=AB (2)以D为圆心,DE为半径作圆弧交AD于点G若BF=FC=1,试求 的长 24. (7分)如图,RtABC中,B=90,CAB=30,它的顶点A的坐标为(10,0),顶点B的坐标为(5,5 ),AB=10,点P从点入出发,沿ABC的方向匀速运动,同时点Q从点D(0,2)出发,沿y轴正方向以相同速度运动,当点P到达点C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 (1)当点P在AB上运动时,OPQ的面积S(平方单位)与时间t(秒)之间的函数图象为抛物线的一部分,(如图),则点P的运动速度为_个单位/秒; (2)求(1)中面积S与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及面积S的最大值及S取最大值时点P的坐标。 (3)如果点P,Q保持(1)中的速度不变,那么点P沿AB边运动时,OPQ的大小随着时间t的增大而增大,沿着BC边运动时,OPQ的大小随着时间t的增大而减小,当点P沿这两边运动时,使OPQ=90的点P有_个。 第 17 页 共 17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1、2-1、3-1、4-1、5-1、6-1、7-1、8-1、9-1、二、 填空题 (共6题;共20分)10-1、11-1、12-1、13-1、14-1、15-1、15-2、15-3、三、 解答题 (共8题;共86分)16-1、16-2、17-1、17-2、17-3、18-1、18-2、19-1、19-2、19-3、20-1、20-2、20-3、21-1、21-2、21-3、22-1、22-2、23-1、23-2、2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