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A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87874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标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课标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课标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标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A卷一、 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火”是人类接触最早的化学现象B . 门捷列夫编制的元素周期表,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C . 绿色化学是指绿色植物的化学D .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体2. (2分)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其中一种变化与其余三种变化类型不同的是( ) A . 干冰升华B . 食品腐烂C . 铁杵磨成针D . 汽油挥发3. (2分)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点燃酒精灯B . 过滤C . 加热液体D . 称量固体4. (2分)下列物质变化中微粒种类发生改变的是( ) A . 碘升华B . 铁生锈C . 铜导电D . 水蒸发5. (2分)下列关于石蜡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 石蜡是无色、无味且硬度较大的固体B . 石蜡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C . 石蜡熔点低,受热易熔化成蜡油D . 石蜡可燃,燃烧时放热,并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6.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B . 在水电解的反应中,氢原子和氧原子都没有发生变化C . 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都生成气体,它们都是化学变化D . 物质在变化中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就是物质的化学性质7. (2分)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西瓜榨果汁B . 苹果酿果醋C . 糯米酿甜酒D . 鲜奶制酸奶8. (2分)下列突发事件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 . 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B . 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查看C . 房间着火,立即开窗通风D . 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9. (2分)用酒精灯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有: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刚加热时没有上下移动试管;其中与之相关的是( ) A . B . C . D . 10. (2分)人们改变世界的途径有很多,下列途径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喷水降低雾霾B . 工业制取氧气C . 土坯烧制瓷器D . 膜法淡化海水11. (2分)下列仪器不能用火焰直接加热的是( ) 试管 平底烧瓶 蒸发皿 烧杯 锥形瓶 燃烧匙A . B . C . D . 12. (2分)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3. (2分)下列实验:用锤子砸铜块,看是否可以砸成片;加热铜片,观察铜片表面是否变黑:如下图所示,加热铜片一端,观察另一端的蜡烛是否熔化。其中研究金属物理性质的是( ) A . B . C . D . 14. (2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汽油挥发B . 木炭燃烧C . 矿石粉碎D . 冰雪融化15. (2分)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 . 司马光砸缸B . 火烧赤壁C . 凿壁偷光D . 铁杵磨成针16. (2分)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加热液体药品B . 二氧化碳验满C . 取用固体药品D . 检查气密性17. (2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 液体的倾倒B . 液体的量取C . 点燃酒精灯D . 滴加液体18. (2分)下列仪器中,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 )A . 试管B . 烧杯C . 集气瓶D . 燃烧匙19. (2分)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水电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 . 蜡烛燃烧产生黑烟说明石蜡中含有碳单质C . 碱呈碱性,呈碱性的都是碱D . 同种食品在夏天比冬天更容易变质,说明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20. (2分)下列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 死灰复燃B . 冰淇淋融化C . 铁钉生锈D . 光合作用21. (2分)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点燃酒精灯B . 滴加液体C . 加热液体D . 读取液体体积22. (2分)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倒入液体,面对刻度,第一次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9ml;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俯视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1ml,该学生倒出的液体体积是( ) A . 8mLB . 8mLC . 8mLD . 无法判断23. (2分)如图装置可用于气体的收集、检验、除杂和体积的测量等,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A . 气体从a端通入,收集二氧化碳B . 瓶内装有澄清石灰水,检验氧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C . 瓶内装有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D . 在b端接量筒,瓶内装满水,测量气体的体积24. (2分)常温常压下,下列物质不适宜用物理性质区分的是( ) A . 汞(俗称水银)和铁B . 白酒和白醋C . 氧气和二氧化碳D . 铝和铜25. (2分)以下是某小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或实验操作,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A . 张明用10mL的量筒量取了6.0mLNa2CO3的溶液B . 王倩用pH试纸测得某Na2CO3溶液的pH为10C . 朱琳用普通温度计测得室内温度为20.73D . 张哲用托盘天平称取了16.5g硫酸铜晶体二、 填空题 (共6题;共18分)26. (4分)认真阅读下面资料,回答相关问题:1789年英国化学家台耐特把氯气溶解在石灰乳中,制成了漂白粉,此法在工业上沿用至今漂白粉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Ca(ClO)2和氯化钙漂白粉为白色粉末,有很强的刺激性气味,易吸水,化学性质不稳定,易受光、热、水和乙醇等作用而发生变化它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常用于棉织品及纸浆的漂白、污水处理、蔬菜瓜果及自来水消毒、环境卫生等,其原理是次氯酸钙与酸反应产生有漂白性的物质次氯酸(HClO)漂白粉溶解于水,其水溶液可以使石蕊试纸变蓝,随后逐渐褪色而变白漂白粉遇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可游离出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放出氧气,光照情况下次氯酸分解加速漂白粉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还原剂、酸类、易燃物等分开存放,漂白粉容易露置空气中失效(1)漂白粉属于_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漂白粉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3)漂白粉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向其水溶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4)漂白粉包装要求密封,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等,原因是_27. (1分)请指出以下实验仪器的名称: A _;B _;C_;D_;E_;F_28. (5分)根据化学操作规则,请用适当的数据填空 (1)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所选的托盘天平一般精确到_; (2)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_(3)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应使用试管夹,试管夹应该夹在距管口约_处;试管里的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_ (4)小聪同学采用左码右物的方法称得5.6g食盐(0.1g以下用游码),则他实际称量食盐的量为_g; (5)小华称量5g食盐时发现指针向左偏转,他接下来应该_ 29. (4分)某校五楼寝室,学生熄灯就寝后,一同学违规点蜡烛看书,不小心引燃蚊帐,导致火灾就此事件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燃烧的条件看,蚊帐是_ (2)同寝室同学惊醒后,一边拨打“119”,一边采取了下列自救措施,其中正确的是 A .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B . 跳楼逃生C . 藏在桌子底下等待救援D . 开门使室内空气形成对流(3)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将大火扑灭,水灭火的原理是_ 30. (1分)用 , ,45等数字填空: 用铁架台固定试管进行加热时,铁夹应夹在距试管口_处;给试管内液体加热,应使试管与水平桌面成_角,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_;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_31. (3分)在“乙醇、金刚石、稀有气体、二氧化锰、二氧化碳”中选用适当的物质填空。(1)可充入灯泡作保护气的是_;(2)可用作燃料的是_;(3)可导致温室效应的是_;(4)可制作玻璃刀的是_;(5)可用作实验室制氧气的催化剂的是_。三、 科学探究题 (共2题;共5分)32. (1分)某学习小组对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 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组成有什么不同?【查阅资料】通常条件下,白磷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实验操作、记录、分析】实验一:(1)先检查装置的_,装入试剂,在医用输液袋中装入Vml 气体,连接 装置.(2)打开弹簧夹_,缓慢将袋中的气体全部排除.读出量筒中液体体积为V1mL。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关闭弹簧夹 K1、K2 , 再_(填操作方法),以促使白磷迅速燃烧。 待瓶中气体冷却至室温,打开 K2.读出量筒中液体体积为 V2ml,其数值等于已反应的_之外的气体总体积.实验二:(4)把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测湿度)探头放入袋中,开始采集数据,然后向袋内呼出气体。采集的数据经处理如图,表示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的是_(填“X”、“Y”、“Z”)。Y 的体积分数在 60s 之后逐渐减小的原因是_.(5)实验一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是_,氧气的体积分数是_.(6)实验二中,200s 时没有采集数据的所有气体的总体积分数为_.(7)【评价与反思】有人认为教材中空气成分的“其它气体和杂质”主要是指水蒸气,由实验二判断此说法是_,(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_.33. (4分)某研究小组对“蜡烛在密闭装置中燃烧至熄灭,装置中是否有氧气剩余”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蜡烛在密闭装置中燃烧至熄灭,装置中是否有氧气剩余?4P+5O2 2P2O5【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没有剩余;猜想二:有剩余【设计并实验】实验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在底部铺有细沙的集气瓶中,放入一小块干燥的白磷,在集气瓶口的橡胶塞上安装一根玻璃管,在其上端系牢一个气球,点燃燃烧匙中蜡烛,迅速放入该集气瓶中蜡烛逐渐熄灭蜡烛熄灭后,将集气瓶放入盛有热水的大烧杯中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1)气球的作用是_热水提供的热量就能引燃白磷,主要是利用白磷的_的性质 白磷燃烧的现象是_,化学方程式为_(2)【实验结论】根据和中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3)【拓展延伸】用氧气传感器定量测定密闭条件下足量白磷燃烧时氧气含量变化,如图3所示,在约90秒时氧气的含量有所上升,接着再慢慢下降,最终维持在8.0%左右,请你试着解释图象上氧气含量有所上升的主要原因是_第 19 页 共 19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二、 填空题 (共6题;共18分)26-1、27-1、28-1、28-2、28-3、28-4、28-5、29-1、29-2、29-3、30-1、31-1、三、 科学探究题 (共2题;共5分)32-1、32-2、32-3、32-4、32-5、32-6、32-7、33-1、33-2、3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