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中考化学三模试卷16(I)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84600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中考化学三模试卷16(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鲁教版中考化学三模试卷16(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鲁教版中考化学三模试卷16(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中考化学三模试卷16(I)卷一、 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现代社会对能量的需求越来越大,下列事例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 A . 太阳能供热 B . 火力发电 C . 水力发电 D . 风力发电 2. (2分)“低碳生活”是现代社会的主流,下列做法中,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 . 节约使用纸张B .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C . 大量使用一次性木筷D . 将生活垃圾焚烧处理3. (2分)硼氢化钠(NaBH4 , 其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是一种安全车载氢源。有关硼氢化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含2个氢分子B . 硼元素的化合价为+3C . 只含一种非金属元素D . Na、B、H的质量比为1:1:44. (2分)(2016宿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内壁缓慢注入浓硫酸中B . 测定未知溶液的酸碱度时,将pH试纸直接伸到待测溶液中C .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再装入药品D . 用胶头滴管取用液体药品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然后挤压胶头取液5. (2分)在我省金寨县境内发现世界第二大钼矿,其钼储量约有220万吨以上在元素周期表中钼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元素符号为MOB . 属于非金属元素C . 原子核内质子数为42D . 相对原子质量为95.96g6.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能发生缓慢氧化的物质都能发生自燃B . 急速的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C . 可燃物燃烧都能发光、发热,但不一定产生火焰D .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都属于化合反应7. (2分)下列实验方案中,不合理的是( ) A . 用CO2来区分水和澄清石灰水B .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C . 用过滤的方法分离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D . 用灼烧的方法区分两种黑色粉末炭粉和氧化铜8. (2分)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逻辑合理的是( ) A . 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B . 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C .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D . 粒子间有间隔,通常两种液体混合总体积变小,所以任何液体混合总体积不会变大9. (2分)“冰峰”、“肉夹馍”、“擀面皮”常被“老陕”称作“三秦套餐”生产“冰峰”过程中用到了纯净水纯净水属于( ) A . 混合物B . 纯净物C . 单质D . 非金属单质10. (2分)如图是甲乙两物质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溶解度B . t,甲、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 . 升高温度一定能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 . 10,分别用100g 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需要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二、 填空题 (共5题;共36分)11. (6分)合金是重要的金属材料(1)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金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A . 青花瓷瓶B . 橡胶充气艇C . 不锈钢锅(2)生铁是常用的合金,生铁属于_(填“纯净物”或“混 合物”) (3)黄铜是铜锌合金,将纯铜片和黄铜片互相刻画(如图1所示),纯铜片上留下明显的划痕,说明_ (4)黄铜渣中约含 Zn 7%、ZnO 31%、Cu 50%、CuO 5%,其余为杂质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其主要流程如图2(杂质不溶于水、不参与反应):已知:ZnO+H2SO4ZnSO4+H2O; CuO+H2SO4CuSO4+H2O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12. (10分)化学兴趣小组在马老师的指导下,借助紫甘蓝汁液进行中和反应实验 【演示实验】取少许久置的NaOH溶液,并滴入几滴紫甘蓝汁液(溶液由紫变黄);然后向黄色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发现溶液中冒气泡,且溶液从下至上依次呈现黄色、绿色、蓝色、紫色、粉红、深红色等,宛若彩虹、非常美丽(1)探究为什么反应过程中溶液里呈现多彩的颜色 【进行猜想】小彤猜想:可能是反应过程中,溶液中各部位紫甘蓝汁液的浓度不同小哲猜想:可能是反应过程中,溶液中各部位的酸碱度(pH)不同【实验验证】在小烧杯中加入少许紫甘蓝汁液,然后逐渐加入适量的水,溶液始终是紫色在另一个小烧杯中加入适量新配制的NaOH溶液,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及时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同时用传感器测出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绘制溶液pH及颜色的变化图(如图),读图可知,_的猜想是正确的【拓展延伸】结合如图思考:当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呈_色,该中和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是:_当溶液呈红色时,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_(2)探究久置的NaOH溶液的溶质成分 【查阅资料】BaCl2溶液显中性;BaCl2+Na2CO3BaCO3+2NaCl【实验验证】小宇认为,因为向久置的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产生了气泡,所以该溶液已变质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NaOH溶液变质的原因:_小文取少量久置的NaOH溶液,滴入足量_,产生白色沉淀;再向上层清液中滴入几滴紫甘蓝汁液,溶液显黄色因此,这瓶久置的NaOH溶液的溶质成分是_小天取少量久置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足量稀盐酸,_(填“立即”或“稍后”)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小天据此也得出与小文相同的结论【评价反思】a.提取紫甘蓝的汁液,常用酒精溶液浸泡,原因是_(填写序号)紫甘蓝色素易溶于酒精 制得的紫甘蓝汁液不易变质b.作为酸碱指示剂,紫甘蓝汁液与石蕊试液相比,优点明显,它既能测出溶液的酸碱性,还能显示溶液_13. (5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水样的pH7,则该水样显_性 (2)活性炭能用于净水,是利用它的_作用 (3)二氧化氮是一种空气污染物,请标出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 (4)发生爆炸的条件之一是_ (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 14. (7分)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1)、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猜想】猜想一:可能是CaCl2和Ca(OH)2;猜想二:可能只有CaCl2;猜想三:_(3)【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进行试验】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实验现象:_结论:猜想一不正确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实验现象:_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4)【反思与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l,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_(填序号)apH试纸 b氢氧化钠溶液 c紫色石蕊溶液 d铁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写一条)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l2 , 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石灰石15. (8分)小明取酸性锌锰干电池进行探究,他发现电池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查阅资料】锌皮为金属锌(含有少量的铁)黑色糊状填充物由炭黑、MnO2、ZnCl2和NH4Cl等组成有关数据见下表温度/020406080100溶解度/gNH4Cl29.337.245.855.365.677.3ZnCl2343395452488541614(1)【实验探究一】小明取适量黑色糊状填充物,按图2所示实验流程进行探究。溶液A中溶质主要有_(填化学式),操作中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实现两者分离的依据是_。(2)欲从固体M 中得到较纯的MnO2 , 操作可采用的简便方法是_。 (3)【实验探究二】小明取电池外壳锌皮,用砂纸打磨干净,剪成小块,进行实验。取一块锌皮放入盛有适量稀盐酸的烧杯中,有ZnCl2生成。 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 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也能生成ZnCl2的有_(填字母序号)。AZnO与稀盐酸B.ZnSO4溶液与BaCl2溶液C.ZnCO3与NaCl溶液D.Zn(NO3)2溶液与NH4Cl溶液(4)另取一块锌皮放入盛有一定量CuSO4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E和固体F。当溶液E中只含一种溶质时,该溶质是_(填化学式);当固体F中只含一种物质时,溶液E中最少含有_种溶质。若将6.5g锌皮与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则生成氢气的质量_0.2g(选填“”或“=”)。三、 计算题 (共1题;共5分)16. (5分)有机物中碳氢化合物可用CxHy表示,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xHy+(x+ )O2 xCO2+ H2O判断等质量的CH4 , C2H2 , C2H4 , (请通过计算确定)三种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由大到小的顺序?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二、 填空题 (共5题;共36分)11-1、11-2、11-3、11-4、12-1、12-2、13-1、13-2、13-3、13-4、13-5、14-1、14-2、14-3、14-4、15-1、15-2、15-3、15-4、三、 计算题 (共1题;共5分)1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