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五四学制)(II )卷(5).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84105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五四学制)(II )卷(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五四学制)(II )卷(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五四学制)(II )卷(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五四学制)(II )卷(5)一、 选择题 (共22题;共44分)1. (2分)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B . 海水晒盐C . 铜锌熔合制黄铜D . 生石灰吸收水蒸气2. (2分)如图中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点燃酒精灯B . 倾倒液体C . 用固体D . 过滤粗盐水3. (2分)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 熄灭酒精灯B . 称取氯化钠C . 读取液体体积D . 溶解氯化钠4. (2分)小军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A . 向老师请教B . 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C . 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它实验D . 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5. (2分)下列图示的基本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6. (2分)氧气广泛用于焊接或切割金属等,这些应用所利用的是( )A . 氧气不易溶于水B .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C . 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D . 氧气与某些物质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7. (2分)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 . 硫在氧气中燃烧D .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8. (2分)下列反应中既为化合反应又为氧化反应的是( ) A . 水 氢气+氧气B . 镁+氧气 氧化镁C . 水+二氧化碳碳酸D . 酒精+氧气 水+二氧化碳9. (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加热试管中的液体B . 用橡皮塞塞住管口C . 倾倒液体D . 滴加液体10. (2分)化学实验操作的制取性,规范性是科学研究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 熄灭酒精灯B . 测溶液PhC . 稀释浓硫酸D . 取用粉状药品11. (2分)我们的祖国是历史悠久的伟大文明古国,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在化学化工技术方面有许多发明创造,主要有( )火药 指南针 造纸术 印刷术 炼铜、冶铁、炼钢 提出原子分子论 人工合成蛋白质 发现元素周期律A . B . C . D . 12. (2分)下列哪位科学家在1869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 A . 道尔顿B . 居里夫人C . 门捷列夫D . 阿伏伽德罗13. (2分)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混合物,后者是化合物的是( ) A . 冰水、镁带B . 海水、高锰酸钾C . 红磷、食用精盐D . 氦气、二氧化碳14. (2分)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了,造成试管破裂的可能原因有: 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 ;加热时没有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液体的中下部其中与之相关的是( )A . B . C . D . 15. (2分)2016年4月22日是第47个世界地球日,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 . 回收废旧电池,既可节约金属资源又可减少环境污染B . 推广无纸化办公,使用再生纸且双面打印C . “低碳生活”倡导、鼓励人们多开汽车出行D . 使用可降解塑料代替传统塑料,有利于减轻“白色污染”16. (2分)水是我们生活、生产各方面都离不开的重要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 . 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B . 自然界中的水都含有杂质C . 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D . 电解水是一种常用的净水方法17. (2分)宝宝们都喜欢听流行歌曲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在香港歌坛的四位重要人物,即四大天王,他们分是:张学友、刘德华、黎明、郭富城而今华语乐坛已迎来新的改朝换代局面,新四大天王确立为周杰伦、王力宏、林俊杰、罗志祥你可知道:初中化学里也有四大“天王”,其中有一位首先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第一个元素周期表,这位天王是( ) A . 拉瓦锡B . 道尔顿C . 门捷列夫D . 阿伏加德罗18. (2分)金属R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R+CuSO4Cu+RSO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 . 金属R的活泼性比Cu要强C . 该金属可以是金属铝D . 该金属一定是铁19. (2分)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 给试管内液体加热B .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C . 过滤液体D . 向试管中倾倒液体20. (2分)九年级化学课,老师拿着一根试管给同学们看,老师说:“试管有什么用途?”张宾说:“生产试管婴儿”老师继续问:“怎么生产出婴儿?”张宾异想天开地说:“把爸爸和妈妈放在试管里加热”生产试管婴儿是生物学研究的范畴,但聪明的宝宝们:取一块食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你认为以下不是化学研究领域的是( ) A . 食盐由什么成分组成B . 食盐的产地在哪里C . 食盐有什么性质和用途D . 食盐的微观结构如何21. (2分)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的质量( ) A . 用酒精灯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B . 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C . 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中不断加入盐酸D . 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打开止水夹前)22. (2分)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但燃烧引发的火灾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当火灾发生时,下列灭火和自救措施中不够妥当的是( )A . 烟很大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B . 有烟雾的地方要蹲下或匍匐前进C . 一旦发现火情,立即打开所有门窗D . 打电话报警、求救二、 非选择题(计56分) (共7题;共42分)23. (7分)根据初中学习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霓虹灯中充入的气体是_; 人工降雨常使用干冰,干冰的化学式是_; 能够还原氧化铜的非金属单质的化学式是_; 某物质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_元素; 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是_,它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实验室可用_吸收以减少污染; 稀硫酸可用于除去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4. (3分)A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A、B、C中都含同一种元素,A与C都能使D从黑色变红色“”表示两端的物质能转化;“”表示两端物质间会发生反应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按要求填空: (1)B的化学式是_; (2)BC的化学方程式式是_ (3)请写出D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25. (3分)“共享单车”(自行车)的构件有:橡胶轮胎、铁车架、塑料把手、不锈钢钢圈等其制作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橡胶和_;铁车架的表面刷油漆能防止锈蚀,其原因是_;用硫酸除铁锈(Fe2O3)的方程式为_ 26. (18分)研究和控制化学反应条件有重要意义 (1)同学们想探究双氧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了三次实验,记录各收集一瓶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 实验30%双氧水的质量(g)加入的水的体积(mL)二氧化锰质量(g)收集时间(s)1104052002203051003302067写出上述仪器的名称:A_,B_,C_,D_取用二氧化锰的仪器_(填编号)实验3中,加入的二氧化锰质量为_g写出上述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相同条件下,实验3产生氧气的速率最快,说明_(2)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双氧水在70以上会较快分解产生氧气为了验证加热双氧水也可以产生氧气,同学们选择图2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产生气泡,但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口没有复燃,可能的原因是_,同学分析原因后,采用了_法收集气体,再检验,证明加热双氧水也可产生氧气小睿平时好学爱动脑,听了同学们的分析,他动手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了一瓶氧气,伸入带火星的木条也复燃了他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的理由_;为了保证收集到的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他对装置作了什么改动?_ (3)同学们热烈讨论后认为:对图2装置进行_,_两处改动,也可以用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在加热KClO3制O2的过程中,发现产生O2的速率很慢,经检查不是KClO3变质,也不是装置气密性不好,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4)将点燃的蜡烛放入集满氧气的干燥的集气瓶中,可观察到_,且瓶壁上有水雾出现,证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接着,将蜡烛从集气瓶中取出,_(填实验步骤和现象),证明蜡烛燃烧还生成了二氧化碳 27. (2分)区分某地下水(硬水)和蒸馏水,可以选用的物质是_;了解某工厂排放废水的酸碱度,可以使用_进行测定 28. (6分)正确的实验操作以及保持实验装置的完好是实验顺利进行的保障。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火焰的_部分;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是_; (2)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_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某学生从含有50mL水的量筒中倒出一部分水后,读取剩余水的体积时是仰视,读数为22mL,则倒出水的实际体积为_; (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将导管的一端_,用手握住试管,如果导管口有 _,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9. (3分)下列是初中化学的三个实验,按要求回答问题: (1)实验C中烧杯的作用是_; (2)实验B未达到实验目的,没有探究出燃烧条件中的_; (3)若实验A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于 ,则造成的原因可能是_(写一点)第 17 页 共 17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2题;共44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二、 非选择题(计56分) (共7题;共42分)23-1、24-1、24-2、24-3、25-1、26-1、26-2、26-3、26-4、27-1、28-1、28-2、28-3、29-1、29-2、2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