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初中毕业班化学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考试试卷(II )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83362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初中毕业班化学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湘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初中毕业班化学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湘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初中毕业班化学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初中毕业班化学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考试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1分)1. (2分)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给液体加热B . 倾倒液体C . 氧气验满D . 排空气法收集氧气2. (2分)(2014百色)百色盛产芒果,每到芒果成熟的季节,果园里弥漫着诱人的香味,这说明( ) A . 分子在不断运动B . 分子质量很小C . 分子体积很小D . 分子间有间隔3. (2分)(2015株洲)下列几种常见的饮料中,不含有机物的是( )A . 苹果汁 B . 矿泉水 C . 豆浆D . 啤酒4. (2分)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A . 铁杵磨成针B . 死灰复燃C . 木已成舟D . 积土成山5. (2分)将相同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教的稀盐酸,分别加入到等质量、颗粒大小相同的X、Y、Z三种较活泼金属中(金属完全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YXZB . 产生氢气的速率顺序为XYZC . 消耗稀盐酸的质量顺序为ZYXD . 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XYZ6.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B . 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不会造成空气污染C . 塑料属于复合材料D . 生铁和钢是常见的铁合金7. (2分)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都正确的是( )序号物质试剂及操作AKCl溶液(K2C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至无气体产生BNa2SO4溶液(H2SO4)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过滤CFe( Cu)过量稀硫酸、过滤DMnO2粉末(KCl)加入适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A . AB . BC . CD . D8. (3分)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水变成水蒸气,水分子的体积变大B . 电解水实验中,原子没有发生改变C . 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D . 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9. (2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冰雪融化B . 胆矾研碎C . 铁钉生锈D . 干冰升华10. (2分)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 . 蒸馏水B . 氧气C . 空气D . 一氧化碳11. (2分)下列物品废弃后可能会带来“白色污染”的是( ) A . 塑料袋B . 报纸C . 玻璃瓶D . 铝制饮料罐12. (2分)下列区分物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 . 用水区分氯化钙和碳酸钙B . 用酚酞试液区分盐酸和食盐水C . 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D . 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白醋和白酒13. (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 两个实验都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两个实验的微观本质相同;用燃着的木条可区分玻璃管a、b中产生的气体:玻璃管b中的气体具有可燃性其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14. (2分)在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64,将该气体10g通过足量的灼热的CuO粉末,完全反应后,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是( ) A . 15gB . 6.7gC . 30gD . 20g15. (2分)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 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向一定量的硝酸铜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B . 向pH=2的盐酸中加水稀释C . 向一定量的含有盐酸的氯化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D . 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二、 填空题 (共6题;共26分)16. (5分)用化学符号或化学用语填空(1)2个氢氧根离子_;(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3)写出“Fe2+”中数字“2”表示的含_;(4)为了预防次生灾害的发生,防疫人员常用二氧化氯(ClO2)做消毒剂,ClO2是一种红黄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1以下为红色液体,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制取ClO2反应原理是:2NaClO3+4HCl=2ClO2+Cl2+2X+2NaCl根据以上信息,推断上述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_,标出Na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17. (4分)生活处处有化学,学好化学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1)在农村常把秸秆、杂草、粪便等放在密闭的池中发酵产生气体用来作燃料,这种气体的主要成分是_;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含有许多有害物质,其中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_。 (2)铁生锈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_等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人类活动离不开金属制品,在生产生活中大量使用的常常不是纯金属,而是在其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制成_,如硬铝、不锈钢等。 18. (3分)把X、Y、Z三种金属分别浸入稀盐酸中,只有Z能生存气泡;把Y浸入到X与硫酸根组成的化合物的溶液中,Y的表面生成一层X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Z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 19. (4分)如图是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 (2)若将t2时X物质接近饱和的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写一种) (3)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Y、Z饱和溶液,需要把温度控制在_ (4)t3时,25gX的饱和溶液中含有5gX,则此时X的溶解度是_g 20. (5分)2017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提出:强化大气污染治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5.6%和4%,74个重点城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下降9.1%,工业烟气脱硫就是将烟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硫除去,一种采用“双碱法”脱硫的工业流程如图所示: (1)吸收塔中,用NaOH溶液吸收SO2 , 生成_和H2ONaOH溶液喷成雾状能充分吸收SO2的原因是_ (2)沉淀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3)氧化室中,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反应 (4)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有利于节约成本 21. (5分)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各反应物均无剩余)A为黑色粉末,且A在该化学反应前后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均不改变;B和C组成元素完全相同且均为无色液体;F为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无色气体;A、B、C、F均为氧化物;D、E、H均为单质;D和H为无色气体、E为黑色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B_G_ (2)反应中A物质的作用是_;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4)操作X的名称是_ 三、 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15分)22. (6分)工业上生产电石(CaC2)制备重要工业原料乙炔(CxHy)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碳酸钙高温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B、C组成的元素相同,C有毒,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根据反应可推断固体D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2)已知:浓硫酸具有强吸水性。一个乙炔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为了测定乙炔的组成,将一定量的乙炔(CxHy)完全燃烧,并将生成的气体缓缓通过下图的_(选填“甲”或“乙”)装置,再缓缓通过一段时间的N2 , 缓缓通过一段时间的N2的目的是_。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装置反应前质量反应后质量浓硫酸125.3g127.1g浓氢氧化钠溶液78.2g87.0g根据实验数据推断乙炔的化学式(写出推断过程):_23. (9分)同学们通过以下实验,探究某些酸、碱、盐之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查阅资料】BaSO4是白色固体,难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实验一】同学们取4支试管,分别加入一定量4种溶液于试管中,再分别滴加少量的稀硫酸实验装置实验现象1号试管中无明显现象2号试管中无明显现象3号试管中 。4号试管中有白色沉淀产生(1)3号试管中的实验现象是_ (2)4号试管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3)【提出问题】3号、4号试管中的现象能证明硫酸与Na2CO3、BaCl2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1号、2号试管中均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如何证明硫酸与NaOH、NaCl是否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实验二】同学们又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装置实验现象5号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滴加一定量稀硫酸后,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6号试管中始终无明显现象5号试管中的现象能证明NaOH与稀硫酸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图1为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微观粒子变化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_(4)【反思与评价】 同学们发现3号、4号试管中的微粒数也有变化:4号试管中的Ba2+、SO42因生成沉淀而减少,3号试管中减少的微粒是_(5)欲进一步探究2号试管中的两种物质是否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又补充了以下如图2实验 该实验证明两种物质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请结合实验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滴加石蕊溶液的目的是_试剂1和现象1分别是_(6)根据此次探究活动,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 . 酸、碱、盐之间并不是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B . 从微观上看,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溶液中某些离子相互结合使离子数目减少C . 判断化学反应发生,可依据有新物质生成,也可依据某一反应物消失D . 证明复分解反应没有发生,可验证某一反应物依然存在四、 计算题 (共1题;共7分)24. (7分)(2015攀枝花)某实验小组为了测定某混合物(Na2CO3与NaCl)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称取15g样品,然后逐渐加入一定量的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在此过程中进行了3次数据测定,所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和生成的气体质量如下表:测定次数123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50100120生成气体的质量/g2.24.44.4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第1次测定数据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_(2)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_(计算结果精确到0.1%)(3)计算第2次测定数据时,反应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1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填空题 (共6题;共26分)16-1、16-2、16-3、16-4、17-1、17-2、18-1、19-1、19-2、19-3、19-4、20-1、20-2、20-3、20-4、21-1、21-2、21-3、21-4、三、 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15分)22-1、22-2、23-1、23-2、23-3、23-4、23-5、23-6、四、 计算题 (共1题;共7分)24-1、24-2、2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