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单元测试题A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78927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单元测试题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年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单元测试题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年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单元测试题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单元测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12题;共13分)1. (1分)下列对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塑料是合成材料B . 锌是合金C . 尿素是复合肥D . 氧化镁是有机物2. (1分)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室内放一盆水可防止一氧化碳中毒B . 大气中二氧化碳消耗的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C . 金刚石、石墨是碳单质,而C60是化合物D . 大量使用天然气做燃料不会造成温室效应3. (1分)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 A . B . C . D . 4. (1分)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氮气等,是利用了各成分的沸点不同B . 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气体有CO、CO2、SO2、NO2等C . 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点燃红磷后应缓慢伸入集气瓶D . 稀有气体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5. (1分)为了保护环境,某校同学提出以下建议:开发新清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生产无汞电池,分类回收垃圾,提倡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提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控制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你认为可以采纳的是 ( )A . B . C . D . 全部6. (1分)(2016广安)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以提高农作物产量B . 图书档案着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C . 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可大量食用海带D . 向火腿肠中添加工业用盐亚硝酸钠,使其肉质鲜美7. (2分)“低碳生活”已成为当今的热门话题。下列对“低碳生活”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 A . 减少使用含碳的燃料B . 其中“碳”指的是碳单质C . 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和新燃料D . 可以有效防止温室效应8. (1分)下列实验目的所对应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二氧化锰固体中混有的少量炭粉加入水溶解、过滤B除去NaCl固体中混有的少量泥沙加水溶解、蒸发结晶C鉴别羊毛纤维与化学纤维灼烧,闻气味D鉴别H2和CH4点燃后分别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A . AB . BC . CD . D9. (1分)化学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人体中铁元素的摄入量不足易引发缺铁性贫血B . 维生素D有助于人体骨骼和牙齿的生长发育C . 使用福尔马林浸泡的海鲜对人体健康有害D .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都是人体所必需的10. (1分)氧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氧气既可通过物理变化制得,也可通过化学变化制得B .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C . 氧气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D . 夏天鱼池内开启增氧泵,说明水中可溶解少量氧气11. (1分)厨房中下列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 菜刀 B . 瓷碗 C . 塑料盆 D . 木制面板12. (1分)对比实验是重要的探究方法,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甲 乙 A . 甲可探究燃烧物燃烧是否需要氧气、温度是否要达到着火点B . 甲实验中水中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未接触氧气C . 乙可探究铁生锈是否与空气中的氧气、水都有关系D . 乙实验中对比可探究铁生锈是否与水有关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2分)13. (3分)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按要求填空。 能作食品干燥剂的物质是_;(写化学式) 我们需要洁净的水,自来水生产通入氯气的作用是_; 家用净水器中使用活性炭是利用了它的_性; 中考答题时要求使用2B铅笔,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_(写物质名称); 为了缓解干旱,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_(写物质名称)。14. (3分)某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完成相关分析。 如图一所示进行实验,试管 1 中的现象是_,操作 X 是_。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活性炭具有_性。取少量生石灰进行如图二所示实验,加入一定量水后,触摸试管壁感觉_;上层清液的溶质是_,升高温度沉淀质量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图三所示进行碳和氧化铜反应的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15. (2分)“减少污染、净化空气,还我一片蓝天”,已成为人们共同的心声 (1)洁净的空气中含量较多的气体有氧气和_(填化学式); (2)汽车燃料燃烧不充分时,会产生炭粒和有毒的_(填化学式)气体,污染空气; (3)汽车使用压缩天然气(CNG)作燃料,会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天然气所含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_ 压缩天然气(CNG)加气站必须悬挂如图标志,因为_ 16. (1分)生活中处处存在含碳元素的物质。其中具有吸附作用,可以用于除去冰箱异味的碳单质是_,具有导电性的碳单质是_,能对大气造成“温室效应”,但可以作为气态肥料使用的是_。 17. (3分) (1)下列汽车组件中,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填序号)。 A . 钢铁车架B . 真皮座套C . 玻璃车窗D . 汽车轮胎(2)钢铁车壳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与空气中的_(填两种物质名称)接触而生锈。 (3)大豆在生长过程需要施用复合肥,你建议庭用的化肥是 (填序号) A . KCIB . (NH4)2SO4C . KH2PO4 D . NH4NO3(4)用大豆榨油时,油坊师傅身上油渍用清水很难洗去,但加入洗涤剂就容易洗净,因是洗涤剂具有_作用。 三、 推断题 (共2题;共6分)18. (3分)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一种常用建筑材料,E为黑色固体,H为蓝色沉淀,这些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1)物质A的化学式为_,物质D的用途_。 (2)化学反应常伴有能量变化,物质B与水反应时会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写出EG的化学方程式:_。 (4)写出DF属于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 19. (3分)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和C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D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E与F含有相同的两种元素,且F是有毒气体。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 (2)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_; (3)反应 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反应; (4)列举一项固态E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_。 四、 实验题 (共2题;共7分)20. (4分)利用创新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一:关闭弹簧夹K,滴入过氧化氢溶液,单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将带火星的细碳棒伸入集气管,细碳棒复燃,原因是_。A氧气的浓度增大B碳棒的表面积增大C反应放出的热量,使温度达到了细碳棒的着火点将装有红磷的燃烧匙迅速放进集气管,塞紧橡皮塞,打开弹簧夹K,继续滴入过氧化氢溶液,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二:实验中先滴入稀硫酸,后用酒精灯加热的原因是_。实验中能说明H2具有还原性的现象是_。本实验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类型有_。21. (3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氧气,二氧化锰起到催化作用,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_都没有改变,根据氧气_的物理性质可选择E装置收集氧气。 (3)实验室可以选择发生装置_(填字母)制取CO2气体,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 (4)通常情况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且水溶液显碱性,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里用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制取NH3 , 实验室制取NH3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填宇母),若选择F装置利用排空气法收集NH3 , 气体应该从_(填“a”或“b”)进入。将NH3溶于水中可配制成氨水溶液,氨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_色。 五、 计算题 (共1题;共4分)22. (4分)维生素C含片是保健食品,下图是XX牌维生素C含片的标签。请计算:(1)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2)维生素C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3)维生素C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2题;共13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2分)13-1、14-1、15-1、15-2、15-3、16-1、17-1、17-2、17-3、17-4、三、 推断题 (共2题;共6分)18-1、18-2、18-3、18-4、19-1、19-2、19-3、19-4、四、 实验题 (共2题;共7分)20-1、21-1、21-2、21-3、21-4、五、 计算题 (共1题;共4分)22-1、22-2、2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