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559384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0.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1年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1年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幼儿园的是()。A夸美纽斯B裴斯泰洛齐C福禄倍尔D蒙台梭利E柏拉图2坚决反对以教师为中心和儿童中心主义的倾向,提出“活教育”理论的是()。A张雪门B陶行知C陈鹤琴D杜威E黄炎培3学前教育初创阶段的主要任务是()。A帮母亲照管儿童 B促进儿童身心发展 C发展儿童智力D促进儿童身体的、情绪的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E促进儿童体制发展4()是教育目的在学龄前儿童阶段的具体化。 A学前教育目标B学前教育手段C学前教育启蒙D学前教育内容E学前教育课程5发展适宜性原则是当今幼教界提倡的一种教育理念,提出这一教育原则的是()。 A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B日本幼儿教育协会c美国幼儿教育协会D英国幼儿教育协会 E德国教育研究会6在幼儿园实践中某些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茶点等是保育,只有上课才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唯一途径,不注意利用各环节的教育价值,这种做法违反了()。A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原则B重视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原则C尊重儿童原则D实践性原则E保教结合原则7儿童身心发展差异性的物质基础是()。A个体遗传素质的差异B家长教育能力的差异c家长教育程度的差异D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E家长文化资本积累8()是我国一贯的教育方针。A重点发展B全面发展C局部发展D智力发展E特长发展9下列游戏中,属于创造性游戏的是()。A智力游戏B音乐游戏c角色游戏D体育游戏E结构游戏101996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要以()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 A跳舞B游戏C唱歌D识字E体育11实施游戏化方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游戏活动的()。A自主化B社会化C虚构化D教育化E群体化12“寓教于乐”实际上就是幼儿教育()的体现。A直接法B移情法C生活化方法D游戏化方法E隐喻化13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是()。A游戏B上课C读书D学习E作业14最常见的语言法有两种,它们是()。A观察法和演示法B游戏活动教育化和教育活动游戏化C,故事法和讨论法D精神环境体验法和物质环境体验法E练习法和作业法15最益于培养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是()。A角色扮演法B行动操作法C发泄法D表扬鼓励法E诱导法16幼儿园课程内容分为()。A健康B语言C社会D艺术E自然科学17属于陈鹤琴课程编写十大原则的是()。A大众性B儿童性C娱乐性D言语性E适合性18儿童的精神需要主要有()。A求知的需要B游戏的需要C父母的需要D交往的需要E衣食需要19家园联系中最快捷也是最灵活的一种方式是()。A电话联系B家长学校C咨询活动D家长委员会E家长手册20目前我国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的形式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是()。A家园联系手册B家长会C开放日D家长委员会E咨询活动21社区教育起源于()。A美国B日本C丹麦D瑞典E挪威22下列属于幼儿教师劳动的特点的是()。A创造性B全面性C细致性D灵活性E长期性23我国幼儿园的教学是()。A教师的活动B幼儿的活动C个别活动D集体活动E幼儿和教师的活动24教师与幼儿沟通时,不正确的做法是()。A言语专业化B蹲下去与孩子对话c用点头肯定孩子的话语D注意倾听E抚摸、鼓励幼儿25教师引导儿童有目的地感知客观事物,丰富感性知识,扩大眼界,锻炼感知觉,该教师运用,()。A示范法B范例法C观察法 D演示法E直观法26课上,某幼儿想喝水,老师正确的做法是()。A立即让幼儿离开座位去饮水B停止教育活动,敦促所有幼儿喝水C批评后再让其喝水D让幼儿坚持到下课E批评后不让饮水27教育科学研究的来源有()。A教育科学实践中的问题B对已有教育理论的质疑c对教育现状的分析和研究D教育科学研究规划E随意课题28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当具有()。A慈爱的心胸B稳定情绪C丰富的感情D良好的行为习惯E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29游戏理论生长说的代表人物是()。A霍尔B格罗斯C阿普利登D拜敦代克E福禄倍尔30我国社区教育活动一般在()的基层社会中进行。A街道B区C市D县E郊区二、填空题(共15题,每题1分,共15分)11904年张之洞、张百熙、荣庆制定了_,其中的“奏定蒙养院及家庭教育法章程”,第一次将学前教育列入学制系统。2十八世纪末出现了有组织的学前教育,这是“社会实施学前教育的思想”的_起源。3经济的发展对下一代提出要求,也为实现这些要求提供一定的_。4洛克提出著名的_,认为人脑开始只是一张白纸。5对于学前儿童实施_我国学前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学前教育法所规定的学前儿童教育的任务。6_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7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的,可以相对划分为_等5个领域。8我国幼儿园具有为_和_服务的双重任务。9幼儿教师的专职就是_。10托幼机构是为教育幼儿而_的社会机构。11幼儿决定了幼儿游戏的水平、幼儿所玩的游戏内容、形式等与其实际身心发展_水平是相一致的。12幼儿游戏的物质基础和物质中心是_;在游戏中,幼儿的思想和行动都是围绕这个物质中心展开的。13幼儿园教育的评价就是检验_是否达成。14家庭访问一般分为幼儿人园前家访和人园后家访。入园后家访又可以分为_。_。15人们对于从事幼儿教师工作的人在行为上的总的期望和要求是教师的_。三、判断说明题(先判断正误,再改错;判断错误不得分;每题5分,共25分)1教育就是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2活动是幼儿了解环境的主要方式。3所谓智育就是要通过教学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4幼儿自发的游戏会打乱教师的正常教学计划,应该加以限制。5幼儿园课程的组织要以幼儿的间接经验为基础。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1简述陈鹤琴对我国学前教育学发展的贡献。2三岁儿童的心理有哪些显著特征?3简述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原则。4简述幼儿园教学的特点。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1为什么说游戏是幼儿最自然、最有效的学习?2星期一,A老师埋怨说:“萱萱在家过了一个双休日,再回到幼儿园后 ,许多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退步了,不认真吃饭,乱扔东西,活动时喜欢说话,真不知孩子在家时,家长是怎么教育的?”站在一旁的B老师颇有同感地说:“是啊。如果家长都能按我们的要求去教育萱萱,我们的工作就好做多了!”A老师接着说:“可这些家长不按我们的要求去做倒也罢了,还经常给我们提这样那样的意见。好像我们当老师的还不如他们懂得多,真拿这些家长没有办法”请你运用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的有关理论,分析和评论A、B老师的教育观点,并具体谈谈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时,应遵循哪些原则?一、不定项选择题1C【解析】德国学前教育家福禄倍尔被誉为“学前教育之父”,1840年他把自己创办的学前教育机构称为幼儿园,这是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2C【解析】陈鹤琴于上世纪40年代初期提出了“活教育”理论体系,“活教育”的理论体系包括目的论、课程论和方法论等。3A【解析】初创阶段学前教育主要是为工作的母亲照管儿童,只担负儿童生活和安全方面的任务。4A【解析】教育目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具体为特定的教育目标。5C【解析】美国幼儿教育协会根据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提出发展适宜性原则。6A【解析】幼儿园将教育内容融入幼儿的各种活动中。7A【解析】儿童身心发展的差异性的物质基础是遗传因素。8B【解析】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9C【解析】创造性游戏是幼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在此基础上,确立了班级游戏的内容为建构活动、表演活动、角色活动、劳作活动、益智活动等。10B【解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11D【解析】教师将教育内容融人游戏中,才能真正贯彻游戏化的教学活动。12D【解析】根据幼儿心理发展和学习特点,将教育内容游戏化,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学习。13A【解析】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所以,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幼儿园通过游戏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14C【解析】故事法和讨论法为常见的语言法。15B【解析】行动操作法益于儿童亲身体验,内化行为规则。16ABCDE【解析】幼儿园课程包括健康、语言、社会、艺术、自然科学等领域。17ABDE【解析】陈鹤琴提出幼儿园课程编写应遵循以下十大原则: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儿童性、持续发展性、现实性、适合性、教育性、陶冶性、言语性。18ABD【解析】交往、求知、游戏需要是儿童的精神需要。19A【解析】电话联系是最快捷、灵活的联系方式。20C【解析】幼儿园定期请家长参观和进行亲子活动是经常性的活动。21C【解析】丹麦的柯隆威等人于19世纪中叶创办的“民众中学”可视为社区教育的发端。22ABCD【解析】幼儿园教师的劳动具有特殊性:(1)工作对象的主动性和幼稚性;(2)工作任务的全面性和细致性;(3)工作过程的创造性和灵活性;(4)教育影响的示范性和感染性。23E【解析】教学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解析】幼儿语言处于初步发展期,主要是掌握日常词汇,还不能理解专业化词汇。25D【解 析】教师让幼儿直观具体实物使幼儿获得感性认识属于演示法。26A【解析】幼儿园工作要保教并重,保教结合。保育工作和教育工作同等重要。27ABCD【解析】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1)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2)对已有教育理论的质疑;(3)对教育文献信息的分析;(4)教育科学研究规划。 28ABCDE【解析】幼儿的“向师性”心理特点和教师劳动的示范性以及要求幼儿教师要有积极的良好的个性素养。29C【解析】阿普利登认为游戏是幼小儿童能力发展一种模式,是机体练习技能的一种手段,生长的结果就是游戏,游戏是练习生长的内驱力,儿童通过游戏可以生长。30A【解析】我国主要以街道为社区教育基地。二、填空题1奏定学堂章程2欧洲3物质基础4“白板说”5全面发展教育6幼儿园质量高低7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8幼儿幼儿家长9教育幼儿10专门设立11身心发展的水平l2玩具13目标14常规性家访和重点家访15职业角色三、判断说明题1答:错误。广义的教育不仅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还包括社会教育。2答:正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幼儿园教育的任务与特点决定了幼儿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幼儿获取大量直接经验。而直接经验的获得离不开具体活动。幼儿主要是通过感官直接接触环境中的事物、通过在环境中与他人共同活动来获得经验的。3答:错误。智育不仅要促进智力发展,还要培养儿童的求知兴趣和学习习惯。4答:错误。幼儿的自发游戏是幼儿的权利,适当的自发游戏有利于幼儿的发展。5答:错误。幼儿主要通过感官来认识周围世界的,,他们的思维方式具体、形象,必须通过感官确切地接触到事物,并操作它们,才会比较容易真正达到理解。幼儿的这种认知特点要求幼儿园在组织和实施课程时应注意给幼儿创设多种多样的活动情景,提供丰富的玩具、材料,通过幼儿自身的操作与探索,掌握一些粗浅的知识和科学原理。四、简答题1答:(1)他指出学前教育对于儿童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1分)(2)他强调学前教育要考虑儿童的特点。幼儿教育的对象是儿童,儿童不是小大人。(1分)(3)他指出要对儿童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儿童成为“体魄强壮、品德良好和智力发达”的祖国幼苗。(1分)(4)他提出幼儿教育要注意多样性。(1分)(5)陈鹤琴坚决反对以教师为中心或儿童中心主义的倾向,强调教师要对幼儿加以指导。(05分)(6)他指出幼儿园要和家庭紧密配合。(05分)2答:3岁儿童心理的显著特征:(1)强烈的好奇心。(1分)(2)好模仿。(1分)(3)同伴关系的发展使他们很愿意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耍。(1分)(4)性格方面的发展:“第一反抗期”是指3岁左右儿童在其身心发展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对教育不太有利的独立行动与对抗行为,也称“教育危险期”。(1分)(5)认知方面的发展:3岁儿童的思维认知活动,总是由行为和动作引起的,而且思维缺乏可逆性。(1分)3答:幼儿园课程评价总的原则应有利于发挥教师、园长及课程决策人员改进课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研究精神。具体表现在:(1)评价应有利于改进与发展课程;(2分)(2)评价中要发挥教师的主体性;(2分)(3)评价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1分)4答: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幼儿园教育的任务与特点决定了幼儿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幼儿获取大量的直接经验。因此幼儿园的教学不同于中小学的教学,有着自身的特点:(1)活动性与参与性;(2分)(2)生活性与启蒙性;(2分)(3)游戏性与情境性。(1分)五、论述题1答:游戏是早期教育的最佳方式。幼儿天性活泼好动,游戏恰好能够激发儿童的兴趣,促使儿童情绪兴奋,充分发挥幼儿积极主动性在早期教育中的作用。通过游戏能够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开拓智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形成团结友爱、互相合作等社会性行为,增强体质。(5分)人们在过去把玩和游戏看做是对立的。其实,游戏的对立面不是学习而是不游戏。在游戏中学是幼儿学习的特点,游戏的过程就是幼儿学习的过程。(5分)由于游戏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轻松愉快、具有丰富刺激的、能鼓励自己学习的良好环境,使他们获得安全感、自尊和自信,或是对学习的持久热情,从而终身受益。一些家长和老师力图让幼儿提早进入读、写、算的学科学习,其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因此,游戏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应充分发挥它的教育作用。(5分)2答:(1)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的基本理论: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幼儿园与家庭是伙伴关系,家长和教师是平等的教育主体。(3分)在园所与家庭的相互配合中,教师要坚持尊重家长、确立家长主体地位的原则,和家长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从而达到园所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2分)(2)分析和评论:在A、B两位老师的观点中,教师是教育的权威,家长则是受教育者、受指责者和幼儿园命令的执行者。其实质是否认了园所与家庭的伙伴关系,否认了家长和教师是平等的教育主体。(3分)因此,他们的观点是片面的、错误的。(1分)(3)园所与家庭相互配合对应遵循的原则:尊重家长和他们正确的育儿方式。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教养方式,幼儿教师必须了解这种差异,从而了解家长对幼儿 、对幼儿园的态度。(2分)注意教师与家长及家长之间的相互作用。家长与教师在教育幼儿的活动中是互动的过程,二者都有相同的目的;家长直接的沟通交流也可能影响到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2分)开拓家长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幼儿教师需要通过一些常规的沟通活动,如通过接送时间与家长的言语交流、家长联系簿等,取得家长的一些认识。同时,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如开放日,请家长来参观和参与教学活动,理解教师的教育努力,取得支持与配合。(2分)转自:育路教师资格考试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