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殷志学模拟题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8553845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818.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题库】殷志学模拟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题库】殷志学模拟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题库】殷志学模拟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不得得传播和出版 讳者必究 1 8 2010 年全国高中化学初赛模拟题 第 1 题 20 分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目要求 请考生将本题的答案填入答题卷的表格中 l 在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不少科学家提出了起到重要作用的 假说 从目前的 化学理论来看 下列 假说 仍然科学的是 2 Cu 2 O呈红色 在酸性溶液中会发生自身氧化一还原反应 用 H 2 还原 CuO所得产物呈 紫 红色 若要检验其中是否含有 Cu 2 0 以下试剂的选用及相应判断方法中 均正确的是 3 用 15Ml0 01mol L AgN03 溶液与 20Ml0 01mol LKI 溶液反应制备 AgI 胶体 下列有关说 法中 正确的是 A 该胶体的胶团带负电荷 B 该胶体不能用过滤法分离 C 该胶体渗析后不含 K I 和 NO 3 D 该胶体渗析后不具有丁达尔效应 4 将 pH 相同的醋酸和盐酸分别用蒸馏水稀释至原来体积的 m 倍和 n 倍 若稀释后两溶 液的 pH 仍相同 则 m 与 n 的关系是 A m n B m n C m n D 无法判断 5 在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 书写正确的是 A 镁条与稀硝酸反应 Mg 2H Mg 2 H 2 不得得传播和出版 讳者必究 2 8 B 向氯化铝溶液中通入硫化氢 2AI 3 3H 2 S A1 2 S 3 6H C 将 Feo 溶于次氯酸钠溶液中 2FeO ClO 3H 2 O 2Fe 3 Cl 60H D 将硫酸按和氢氧化钡溶液混合并 加 热 6 甲型 H1N1 流感并不可怕 是可防可控的 使用 84 消毒液 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 具有预防效果 下列有关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次氯酸钠是强酸强碱盐 其水溶液呈中性 B 84 消毒液可使蛋白质变性而具有消毒功能 C 将食醋加入 84 消毒液中 会减弱其杀菌消毒效果 D 84 消毒液具有漂白效果 通入 SO 2 可增强其漂白能力 7 己知 W X Y Z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 W 与 X 同周期且相邻 W 与 Y 同主族 W X 与 Y 的原子序数之和为 31 Z 与其他三种元素既不同周期 也不同主族 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 是 A 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 Z Y W X B 四种元素中 X 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 C 常温常压下 四种元素各自形成的单质均为气体 D W X Z 三种元素可形成化学式为 Z 4 X Z W 3 型的离子化合物 9 图中所示化合物 1 fomimycin 是从徽生物中分离得到的 它显示出广谱抗菌活性 下列 关于化合物 1 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A 化合物 1 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B 化合物 1 不可以与金属 Na 反应生成氢气 C 在一定条件下 化合物 1 可以发生加聚反应 D 化合物 1 可以使酸性 KMnO 4 溶液褪色 不得得传播和出版 讳者必究 3 8 10 科学家曾合成出具有独特结构的化合物 1 和 2 发现化合物 1 经加热后可得到化合物 2 以下关于化合物 1 和 2 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A 化合物 1 和 2 是同分异构体 B 化合物 1 和 2 中碳成键 杂化 方式不同 C 化合物 2 较稳定 D 化合物 1 和 2 中六元环的六个碳原子共面 第 2 题 9 分 碘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必不可缺的元素 我国缺碘病区较广 防治缺碘病 的主要措施是往食盐中加入含有碘元素的化合物 如 KI0 3 KI0 3 为无色或白色结晶粉末 溶于 水 不溶于乙醇 常温下稳定 833K 以上分解 电解法 制备 KIO 3 的工艺流程如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l 写出电解过程中阴极和阳极上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2 制得的 KIO 3 粗产品中可能含有什么杂质 3 流程图中的 操作 应如何具体操作 4 目前 KIO 3 的工业生产方法主要是 氯酸钾氧化法 即 KCIO3 与 I 2 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 应得到 KH I0 3 2 该步的产物再用 KOH 中和即得 KI0 3 请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 并指出其还原 产物 I 2 KC10 3 H 2 0 KH I0 3 2 KCI C1 2 5 与 电解法 相比 氯酸钾氧化法 有什么不足之处 要求写出两条 第 3 题 7 分 锂电池是 20 世纪末迅速发展起来的新一代高性能二次电池 以其特有的性能优势已在便 携式电器如手提电脑 摄像机 移动通讯中得到普遍应用 目前商用锂离子电池大多采用各 种嵌锂的碳 石墨材料为负极材料 LiC O O 2 或 LINiO 2 等复合氧化物为正极材料 尖晶石型 Li 4 Ti 5 O 12 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在嵌铿过程中变为盐岩型 Li 7 Ti 5 O 1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LiC O O 2 与 Li 4 Ti 5 O 12 中 Ni 和 Ti 元素的化合价各是多少 2 将 TiO 2 与 Li 2 C0 3 混合后在空气中加热到 1073K 可得到 Li 4 Ti 5 O 12 写出反应方程式 3 若用 LiNi02 与 Li 4 Ti 5 O 12 作为锂离子电池的两极 写出充电过程中两极发生的化学反应 方程式 4 Li 4 Ti 5 O 12 与 Li 7 Ti 5 O 12 结构相似 晶格常数相近 被誉为 零应变 材料 这 Li 4 Ti 5 O 12 用作 锂离子电池负极有什么好处 不得得传播和出版 讳者必究 4 8 5 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 导电能力太差是 Li 4 Ti 5 O 12 的主要缺点 应如何改进其导 电性能 第 4 题 8 分 乙烯在石油化工基础原料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常以乙烯产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石油 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作为我国第一经济大省 广东省近几年来的乙烯产量一直居全 国区域之首 工业上常用乙烷裂解制取乙烯 C 2 H 6 g C 2 H 4 g H 2 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下表为一些化学键的键能数据 请计算上述反应的烩变 H 2 将 1 00mol 乙烷充入容积为 l 00L 的恒容密闭容器 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 平衡时测得 乙烷的物质的量为 0 20mol 求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及乙烷的平衡转化率 3 实际生产中 常在恒温恒压下采用加入水蒸气的方法来提高乙烯的产率 水蒸气在此 条件下不参与反应 请用平衡移动的原理加以说明 第 5 题 9 分 醛 Ar C O 和胺 R NH 2 可发生如下的反应生成席夫碱 Ar C N R Ar C O H 2 N R Ar C N R H 2 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要保证反应顺利进行 可采取的措施有 2 下式表示在金属离子 M 2 存在或不存在情况下邻氨基苯甲醛的反应 产物中金属 离子和 N 之间的键型是 金属离子所起的作用是 3 写出以下反应的产 物 不得得传播和出版 讳者必究 5 8 4 描述以下反应产物的特点 并写出能生成与产物A具有类似结构的一组反应物 第6题 9分 含有偶氮苯的树状大分子是一类新颖的光学材料 下图列出了合成这类材料的一部分步 骤 其中Et表示乙基 C 2 H 5 请回答下列问题 l 化合物2的结构式是 2 在化合物2转化为化合物3时加入的试剂可能是 A 0 2 B Zn C Na0H D H 2 0 3 化合物5的结构式是 化合物4转化为化合物5的反应类型 4 化合物6的结构式为 5 为了促进化合 物5和6 生成化合物7的反应 通常需要加入的试剂可能是 A K B HCl C Na 2 C0 3 D CuO 不得得传播和出版 讳者必究 6 8 第 7 题 10 分 氮化硼 BN 是一种耐高温的绝缘材料 可用于制火箭喷嘴 燃料室的内衬 己知 BN 为白色难溶固体 不与一般酸碱 HF 除外 反应 B 2 O 3 易溶于水 熔点 723K 熔融 时为玻璃状 实验室中可利用 B 2 O 3 与 NH 3 在高温下反应制得 B 2 O 3 2NH 3 2BN 3H 2 O 实验时 称取适量 B 2 O 3 和 Ca 3 P04 2 作为填料 它可降低 B 2 O 3 熔体的黏度 用研钵将其 研磨并混合均匀后转入瓷舟中 放入管式炉反应管的中部 按下图所示接好装置 检查系统 气密性良好后 接通管式炉电源加热升温 打开氨气钢瓶的阀门 控制温度在 1100K 反应一 定时间 请回答下 列问题 l 实验装置图中 a瓶和b瓶应分别装入什么试剂 各起什么作用 2 如何检查整个反应系统的气密性 3 实验中 选择填料的原则是什么 若不加填料 实验会有什么不良后果 第8题 9分 过碳酸钠 2Na 2 CO 3 3H 2 0 2 的俗名为固态双氧水 是由碳酸钠与过氧化氢 复合形成的一种固体放氧剂 可用于洗涤 印染 纺织 造纸 医药卫生等领域 常温下 过碳酸钠溶于水时自动分解并放出氧气 过碳酸钠的制备流程如下图所示 1 制备过程中要添加稳定剂 什么类型的物质不能作为稳定剂 要求写出两类 2 该反应要控制在低温下进行 为什么 3 加入Nacl的作用是什么 4 通过收集气体并测定其体积的量来确定过碳酸钠产品中活性氧的含量 下图给出了部分装置 请画出其余装置 标出各部件的名称 并简述实验步骤 不得得传播和出版 讳者必究 7 8 第9题 19分 锡是无毒金属 有机酸对它影响不大 而且在空气中稳定性强 因此许多铜 质金属用电镀锡作保护层 大量的铜导线在表面镀锡以使其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 另外 食 品制罐工业上也常用锡作防腐镀层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金属锡的用量不断增加 相应 产生的带锡废料也在增多 从环保要求和充分利用资源考虑 锡镀层的去除及回收 铜线的 回收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实验采用化学法处理镀锡铜线 以回收锡和铜线 l 实验一 室温下 将一根镀锡铜线置于稀硫酸水溶液中 观察6分钟 未发现任何现 象 试解释其原因 2 实验二 室温下 将一根镀锡铜线置于稀硫酸水溶液中 6分钟后取出镀锡铜线 并 置其于含硫酸的硫酸铜溶液中 约3分钟后锡层开始逐渐脱落 铜线表面即露出金属铜 写出与此现象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 实验三 室 温下 将来源不同的各种镀锡铜线混扎在一起 置其于稀硫酸水溶液中 6分钟后取出镀锡铜线 并置其于含硫酸的硫酸铜溶液中 约5秒钟后锡层开始比较快的脱 落 铜线表面即露出金属铜 实验二和实验三的现象明显不同 请解释其原因 4 实验四 室温下 将各种镀锡铜线直接置于含H 2 0 2 的硫酸铜溶液中 脱锡速率很快 铜线表面露出新鲜的铜的颜色 试写出与此现象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5 实验五 5 实验五 l 室温下 实验四的脱锡溶液放置时间长了 其pH值如何变化 升高温度 溶液的pH 值又将如何变化 2 实验观察到 溶液中先出现淡黄色沉淀 随后逐渐出现白色沉淀 试解释这些现象 并写出与此现象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 为了抑制脱锡溶液中淡黄色沉淀的生成 该采取什么措施 6 实验六 实验三中铜线表面的锡层脱净后 将铜线取出并用清水洗涤三次 冷风吹干 后置于空气中 数天后铜线表面出现黑色斑点 试解释其原因 并写出与此现象有关的化学 反应方程式 7 实验七 在实验六中 由于天气潮湿 铜线放置数天后表面出现黑绿色 试解释此现 象 并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8 铜 线 材以瑰丽的色泽与优良的导电 导热性能而广泛用于电力 家用电器 建 筑装饰等工业领域然而 曝露于大气中的铜 线 材表面很快变色 工业上称之为 表面变色 为了保护铜 线 材 使其表面不变色 工业上常使用铜缓蚀剂如 l 2 3 一苯并三氮唑 l 2 3 1H 一 Benzotriazole BTA 其化学结构式如下 不得得传播和出版 讳者必究 8 8 实验八 将 BTA 溶解于乙醇 然后用水稀释至一定浓度 0 3 盼月 0 称之为铜保护液 将实验二或实验三脱锡后的铜线取出 并置其于铜保护液中 1 一 2 分钟 随后取出并以热风 吹干 经这种处理后的铜线可保存较长时间而不变色 问 l BTA 保护铜线表面不变色的原理是什么或 BTA 与铜线表面发生了怎样的化学作用 2 写出铜表面所形成的物质的结构基元 9 实验八的保护液在使用一段时间后 其 BTA 的浓度会降低 应在适当时候补加 BTA 到保护液中 为了确定保护液中 BTA 的浓度 可采用什么实验方法 简要阐明其测定保护液 中 BTA 浓度的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