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9月月考试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52667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9月月考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9月月考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9月月考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9月月考试卷一、 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中国诗词大会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飞花令”环节,引人入胜。下列以生”为关键字的诗句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 .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B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C . 叶落槐亭院,冰生竹阁池D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2. (2分)自然灾害的频发足以毁灭我们的地球,灾害中常有如下现象发生,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冰雪融化B . 火山喷发C . 房屋倒塌D . 山体滑坡3. (2分)下列过程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吸附有毒气体 B . 盘底变黑 C . 紫花变红 D . 生产碳酸饮料 4. (2分)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 . 沼气燃烧B . 铁锅生锈C . 开水沸腾D . 蔬菜腐烂5. (2分)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 B . C . D . 6. (2分)使用下列交通工具出行,环境污染最大的是( )A . 氢能源车B . 共享单车C . 电动汽车D . 柴油汽车7. (2分)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空气中氮气约占总质量的78%B . 空气质量级别数目越大,空气的质量越好C . 空气中的各种成分保持着它们各自的性质,相互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变化D .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全球温室效应加剧,因此二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8. (2分)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实验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 . 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食醋是酸性溶液,所以食醋的pH小于7C .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D . 水能灭火,所以电脑一旦失火应立即用水浇灭9. (2分)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 A . 化学反应分类模型B . 原子结构模型C . 物质分类模型D . 空气组成模型10. (2分)某同学用量筒做实验时,开始时俯视读数为19mL,然后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仰视读数为11mL此时,倒出液体体积应该是( ) A . 等于8mLB . 小于8mLC . 大于8mLD . 不确定11. (2分)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2. (2分)下列有关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 取一定量粗盐 B . 溶解 C . 过滤 D . 蒸发 13. (2分)下列物质的用途,既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又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 ) A . 用氧气抢救危重病人B . 用氦气填充探空气球C . 用氮气做保护气填充食品包装袋D . 稀有气体通电发出各色的光14. (2分)下列对如图所示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 甲实验中的水可以用沙子代替B . 乙实验能够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C . 丙实验说明压力一定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D . 丁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15. (2分)下表列出了NO的部分性质:(已知:空气在20的密度为1.293g/L),则实验室收集NO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熔点沸点密度(20)溶解性(20)-163.64-151.761.249g/L难溶于水2NO+O2=2NO2A . 向上排空气法B . 向下排空气法C . 排水集气法D . 既可用向下排空气法,又可用排水集气法16. (2分)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 .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C . 催化剂可增加生成物的量D . 所有化学反应都要使用催化剂17. (2分)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 A . 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B . 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比负极产生的气体多C . 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 .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18. (2分)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表述均正确的是:( ) 选项性质用途A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作燃料B稀有气体性质稳定可用作电光源C氮气性质不活泼可作保护气D活性炭有吸附性可区分硬水和软水A . AB . BC . CD . D19. (2分)(2012连云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纯碱属于碱B . 不锈钢属于纯净物C . 干冰属于氧化物D . C60属于化合物20. (2分)新型纳米材料MFe2Ox(3x4)中M表示+2价的金属元素,在反应中化合价不发生变化。常温下,MFe2Ox能使工业废气中的SO2转化为S,转化流程如下图所示:已知MFe2Oy中Fe为+3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SO2对空气无污染B . SO2发生了分解反应C . S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 . y的数值为4二、 填空题 (共4题;共4分)21. (1分)下列事实能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 (1)供给呼吸的是_; (2)可用作制氮肥的原料的是_; (3)使长期敞口放置于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 (4)使放置在空气中的饼干变软的是_ 22. (1分)用下列字母序号填空:A.活性炭 B.碳酸 C.镁 D.二氧化碳 E.氧气 F.一氧化碳 _可做冰箱除臭剂; _可用于制作照明弹,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汽水中含有的一种酸是_;_可用作温室气体肥料;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_; 有毒的气体是_。23. (1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量取8mL稀硫酸,应选用_mL的量筒。 (2)胶头滴管用过后应_,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3)实验室用烧杯加热液体时时,烧杯的底部应垫放_。 (4)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的一端_,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24. (1分)人们用眼睛观察某个物体时,常有平视、仰视和俯视,正视、斜视等几种图中a为_视;b为_视;c为_视用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图中a、b、c三种方法似乎都与凹液面相切,其中能正确读出量筒内液体体积的是_,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偏低的是_,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偏高的是_ 。三、 简答题 (共4题;共6分)25. (1分)完成下列实验的部分内容。 填写表中实验现象: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将几颗锌粒放入试管中,再加入少量稀盐酸_镁条在空气中燃烧_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_26. (1分)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以下为有关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等的叙述,请将对应的序号填在表格中有关物质的下方。 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质差异很大可为植物同时提供两种营养元素可做气体燃料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物质金刚石和石墨甲烷水氯化钠NH4H2PO4序号_27. (3分)木炭是灰黑色的多孔性固体; 木炭能燃烧;我国某些地方冬天有时用木炭来取暖;将木炭粉碎;木炭可制黑火药;取一小块木炭点燃,放入氧气瓶中燃烧,发出白光上述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填序号,下同),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属于用途的是_。28. (1分)硫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都需要在集气瓶底部放一些水,分别是因为:_,_。某同学取一段纱窗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分析此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是_。写出铁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该反应属于_反应(填基本类型)。 四、 科学探究题 (共2题;共6分)29. (2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五等分水面以上的容积,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足量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1)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 (2)红磷燃烧时的现象为_,集气瓶内部预先放水的目的是_; (3)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_,该气体_ 填“支持”或“不支持” 燃烧。 (4)要想此实验成功,需要控制的因素是_。 填一条即可 30. (4分)电子工业中常用覆铜板(以绝缘体为基材,表面覆以铜箔)为基础材料制作印刷电路板(如图所示)。印刷电路板广泛应用于电视机、计算机、手机等电子产品中。 某校初中科技小组的同学对于覆铜板制作印刷电路的原理很感兴趣,决定进行探究,请你随他们一起进行探究。(查阅资料)覆铜板制作印刷电路的原理,是把预先设计好的电路在覆铜板上用蜡或不透水的物质覆盖,然后将覆铜板浸泡到FeCl3溶液中,利用FeCl3溶液将不需要的铜腐蚀掉,留下来的就是印刷电路。FeCl3溶液呈酸性,在与铜单质反应后Fe3+变为Fe2+ , 反应后有Cu2+产生。(提出问题)FeCl3溶液为什么能将铜腐蚀掉?(猜想假设)(1)小明同学从资料中获知FeCl3溶液呈酸性,用石蕊试纸检验FeCl3溶液,试纸变_色,他认为一定是溶液中的H+与Cu发生反应,将Cu腐蚀掉,但大家用_(填物质的化学式)不能与Cu反应置换出氢气的知识否定小明的观点。 (2)小文同学认为可能是FeCl3溶液与铜发生了置换反应,Fe3+将铜置换成可溶于水的Cu2+ , 大家也否定他的观点,因为置换反应原理是_,而不是一种离子置换另一种离子。 (3)根据查阅的信息,小丽同学认为这个腐蚀过程是一个新的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原理分析)根据信息和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得知铁元素由+3价下降为+2价的特点,从化合价的角度,小明同学又归纳出这个反应的另外两个特点:_;_。(拓展研究)考虑到使用后的腐蚀液富含Cu2+ , 具有很高的回收再利用价值,小组同学继续进行回收探究。在100mL反应后的废液中投入足量的锌粉,析出064gCu(若废液中仍有FeCl3剩余,则锌粉先与FeCl3反应,再与氯化铜反应),则说明原来配制的FeCl3溶液浓度至少是_ g/L(g/L是质量体积浓度的单位,表示的是在每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交流讨论)经思考,小丽同学推断FeCl3溶液作为腐蚀液也可以与Fe发生反应。请写出她的推断依据:_。五、 科普阅读题 (共1题;共3分)31. (3分)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化学诗词大会更有一番情趣。请回答下列问题: (1)“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这句诗描写了古人淘金时的情景。“是金子总会发光”,说明金具有的性质是_“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具有的性质是_。 (2)“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其中“烈火焚烧”是指石灰石在高温下煅烧,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测得石灰石煅烧后剩余固体中钙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40:3(假设石灰石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且不含钙、碳元素),则已分解的碳酸钙占原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 六、 推断题 (共1题;共3分)32. (3分)(2012河南)图中,甲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6的有机物,乙是最常见的溶剂,丁是白色难溶固体,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甲的化学式_和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和_丙的一种用途是_ 七、 实验题 (共1题;共8分)33. (8分)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是初中化学重要的实验请你结合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仪器的名称:_(2)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可选用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原因是_(3)如果用C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填“a”或“b”)端管口通入八、 计算题 (共1题;共1分)34. (1分)实验室用碳酸钙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经探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约是碳酸钙质量的44%。 (1)现有碳酸钙100g,大约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是_? (2)这些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是_?(二氧化碳气体在该条件下的密度为1.977g/L,密度=质量/体积)。 第 19 页 共 19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填空题 (共4题;共4分)21-1、21-2、21-3、21-4、22-1、23-1、23-2、23-3、23-4、24-1、三、 简答题 (共4题;共6分)25-1、26-1、27-1、28-1、四、 科学探究题 (共2题;共6分)29-1、29-2、29-3、29-4、30-1、30-2、30-3、五、 科普阅读题 (共1题;共3分)31-1、31-2、六、 推断题 (共1题;共3分)32-1、七、 实验题 (共1题;共8分)33-1、33-2、33-3、八、 计算题 (共1题;共1分)34-1、3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