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II )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52432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II )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0届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II )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0届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II )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II )卷一、 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1. (2分)人类生活一刻也不能离开水,很多化学现象也与水有关,下列与水有关的现象的描述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 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时,在瓶口会出现白雾B . 块状的生石灰暴露在空气中会变为变色固体C . 盛有浓硫酸的是试剂瓶在空气中敞口放置时,溶液质量会增加D . 烧碱在空气中敞口放置,表面会变得潮湿2. (2分)材料的应用和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步紧密相关。下列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 陶瓷B . 青铜C . 聚乙烯D . 不锈钢3. (2分)(2011宿迁)下列做法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是( ) A . 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B . 积极推广沼气和太阳能的使用C . 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农作物秸秆和垃圾D . 随意丢弃使用过的废旧塑料薄膜4. (2分)下列说法符合“节能减排、低碳生活” 理念的是( )A . 为了城市洁净,露天焚烧垃圾B . 为了食品卫生,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C . 为了提高生活品质,增加私家车用量D . 为了节约用电,使用节能灯泡5. (2分)(2015雅安)生活中某些物质的pH近似为:西瓜汁5.8、苹果汁3.1、泡菜3.4、鸡蛋清7.6,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 . 苹果汁B . 泡菜C . 西瓜汁D . 鸡蛋清6. (2分)(2015福州)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的是( )A . O2氧离子B . 3H3个氢元素C . Fe3O4四氧化三铁D . 2N22个氮气分子7. (2分)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C+2CuO=2Cu+CO2B . 2Fe+3H2SO4=Fe2(SO4)3+3H2C . NaOH+HCl=NaCl+H2OD . Ca(OH)2+Na2CO3=CaCO3+2NaOH8. (2分)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数轴表示错误的是( ) A . 地壳里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B . 不同种原子间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C . 空气中某些成分的体积分数由小到大D . 含氮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从低到高9. (2分)归纳法是由个别到一般,能体现事物共性。以下是C、CH4、CO三种物质转化为CO2的转化关系:CCO2;CH4CO2;COCO2 , 对它们的比较归纳正确的是( )A . 三种转化发生的都是化合反应B . 三种物质都只能跟氧气反应转化为二氧化碳C . 三种转化中所有的生成物在常温下都是气体D . 三种物质都可以在点燃条件下转化为二氧化碳10. (2分)60时,KNO3的溶解度为110g在60时,将60g KNO3投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 . 54.5%B . 37.5%C . 52.4%D . 47.5%11. (2分)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CO2无毒,CO有毒B . CO2用于灭火,CO用于助燃C . 通常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D . CO2能与Ca(OH)2反应,CO不能与Ca(OH)2反应12. (2分)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属于( )物质XYZQ反应前的质量/g22845反应后的质量/g待测24014A . 分解反应B . 化合反应C . 置换反应D . 复分解反应13. (2分)加“硒”食盐中添加有亚硒酸钠(Na2SeO3),亚硒酸钠能消除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Na2SeO3中钠、硒、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3B . 该加“硒”食盐中Se(硒)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C . Na2SeO3属于盐类D . Na2SeO3中所含元素均为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14. (2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 焙制糕点时可使用小苏打B . 除去水壶中的水垢可用醋酸C . 预防甲状腺肿大可食用加碘盐D . 除去菜刀表面的锈斑可用食盐水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6分)15. (4分)右图是小张同学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根据题意回答以下问题。(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是:_。(2)小张同学实验后发现集气瓶a中进水量多于集气瓶体积的五分之一,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_。为了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你对此实验的改进措施是_。(3) 小李认为燃烧匙中放过量木炭,烧杯中放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也能准确地测定空气中的氧气体积分数。你认为小李的想法是否可行,并简述理由:_16. (3分)如图为用排水法收集的一瓶无色气体,正放在实验台上,请你写出该气体的物理性质_(写出2点即可)17. (3分)(2015秋淮南校级月考)纸火锅(见图)在一些城市悄然兴起,这种纸火锅精巧漂亮,白色的底衬着火锅食料,干净、醒目;纸火锅在使用时无烟、无味;具有可以吸收汤里多余的杂质与油腻的特性,可维持汤底的清爽,让久煮的食物保留原本的鲜美 (1)纸火锅里的汤都沸腾了,与火接触的盛放汤料的纸没有着火的原因是_;纸火锅的锅底与固体酒精之间留有一定的缝隙,其原因可能是_;吃完火锅后用盖子把固体酒精盖灭的原理是_(2)纸火锅使用燃料的主要成分是酒精(C2H5OH),请写出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18. (2分)从微观视角研究物质及其变化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下图是部分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你认真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没有发生变化的微观粒子有_(2)分析乙图中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知,在同溶液中不能共存的两种离子是_。 (3)丙图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 19. (4分)甲、乙、丙、丁、戊五种常见物质,由氢、碳、氧、钠、氯、钙6种元素中的23种组成。(1)甲的溶液可用于实验室制氧气,甲是_。 (2)向乙的溶液中放入铁钉,会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还能观察到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3)如图所示,分别取少量丙、丁、戊三种白色固体于A、B、C三支试管中,进行如下连续实验。步骤1:加入一定量水充分溶解,A中固体不减少,B和C中的固体消失;步骤2:再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振荡,A中无明显现象,B和C中无色液体变红;步骤3:继续加入一定量乙的溶液,A和B中产生大量气泡,B和C中红色褪去。分析:丙和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若步骤3中,B和C所得溶液除酚酞和水外,还一定含有一种相同的物质,则丁和戊分别是_。三、 推断题 (共2题;共8分)20. (4分)(2015河南)A、B、C、D分别为氧化铁、盐酸、氢氧化钙、碳酸钙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反应或转化关系如图(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化学方程式:_;_;A在生产或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_21. (4分)从微观视角认识和考察物质世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 (1)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B框中的物质属于_(填序号:化合物 单质 纯净物 混合物)。此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2)写出下图A所示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属于_反应(填反应类型)。该反应前后,溶液减少的离子是_。下图B中反应溶液变为无色时,此时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粒子是_。四、 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12分)22. (7分)下面是实验室常用的一些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写出仪器a的名称:_。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可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填装置编号),若用E装置进行收集,则氧气应由导管_进入。 C装置叫启普发生器,可通过调节导管上的活塞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要将B装置改进成具有C的功能,一般需再增加的一个实验用品是_。 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如图是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w1、w2、w3、w4的双氧水完全分解生成氧气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的示意图。为使反应能保持较平稳地进行,需考虑的因素是:.发生装置:选用A的理由是_;._。23. (5分)实验室用碱式碳酸铜化学式:Cu2(OH)2CO3制备氧化铜并检验其产物,装置如下: 步骤一:连接A和B,打开活塞,通入空气步骤二:关闭活塞,连上C和D,开始加热步骤三:在加热过程中,记录B中固体质量变化如下表,在t3时停止加热加热时间(min)0t1t2t3B中固体质量(g)6.665.204.804.80(1)步骤一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 (2)C中试剂是_(填名称);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_(填名称) (3)选择t3时停止加热的理由是_ (4)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五、 计算题 (共2题;共7分)24. (5分)尿素CO(NH2)2是氮肥中最主要的一种,其含氮量高,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计算: (1)CO(NH2)2中共含有_(写数字)种元素 (2)若CO(NH2)2中含有3g氮元素,则该CO(NH2)2的质量为_g(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5. (2分)中和一定质量的稀硫酸,需用20克氢氧化钠,若改用20克氢氧化钾时,反应后溶液的pH应当是_(填大于7 或等于7 或小于7 ) 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6分)15-1、16-1、17-1、17-2、18-1、18-2、18-3、19-1、19-2、19-3、三、 推断题 (共2题;共8分)20-1、21-1、21-2、四、 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12分)22-1、23-1、23-2、23-3、23-4、五、 计算题 (共2题;共7分)24-1、24-2、2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