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20届中考化学试卷 A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52063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2020届中考化学试卷 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沪教版2020届中考化学试卷 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沪教版2020届中考化学试卷 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2020届中考化学试卷 A卷一、 单选题 (共13题;共13分)1. (1分)健康的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有些人为保持身材,只吃水果和蔬菜B . 食用碘盐可预防骨质硫松C . 将难以降解的塑料深埋在土壤中,可减少白色污染D . 香烟烟气中的尼古丁、焦油等危害人体健康,建议吸烟的人戒烟2. (1分)下列生活中常见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葡萄酿酒B . 冰雪融化C . 食物腐烂D . 木柴燃烧3. (1分)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B . 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色C .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生成水和二氧化碳D . 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4. (1分)2008年5月17日,在“5 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现场,自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防疫人员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的接见,当时他们正在喷洒“含氯消毒液”“含氯消毒液”中的“氯”在这里指的是( ) A . 元素B . 原子C . 分子D . 离子5. (1分)图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A . 液体溅出 B . 污染试剂 C . 酒精溅出 D . 读数偏大 6. (1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核外电子数B . 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C .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该原子的实际质量与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比值D . 分子和原子的变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7. (1分)善于归纳知识,有利于培养素质。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点的归纳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安全B化学实验数据记录炒菜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重金属中毒可以喝鲜牛奶解毒在室内放一盆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用托盘天平称取5.6g铁粉用PH试纸测得苹果汁的pH为3.2用10mL量筒量取7.25mL水C化学与生活D化学概念中的不一定缺乏维生素A会得夜盲症骨质疏松的中老年人饮食中应增加含铁量丰富的食物洗涤剂能去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碱的水溶液显碱性,但显碱性的不一定是碱溶液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但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用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气体中,木条熄灭,则该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A . AB . BC . CD . D8. (1分)2019年5月12日至18日是我国第五届“全民营养周”。本届活动的主题是“合理膳食,天天蔬果,健康你我”。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为预防缺碘性疾病,可食用适量海带B . 学生营养餐提供牛奶、馒头、蔬菜和水果等C . 将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做调味品D . 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苹果汁的pH为2.93.3)9. (1分)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能得到溶液的是( ) A . 牛奶B . 食盐C . 菜油D . 面粉10. (1分)如图是按元素周期表(局部)提供的信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铍和镁是同族元素,化学性质相似B . 铝原子的核内有 13 个质子C . 同周期的元素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D . Na、Mg、Al 的金属活动性逐渐减弱11. (1分)下表物质中含有少量杂质,其中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物质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CO2气体水蒸气通过装有生石灰固体的洗气瓶B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碳粉CCaCl2溶液HCI滴加适量碳酸钠溶液DKCl固体K3CO3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A . AB . BC . CD . D12. (1分)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N2、O2、CO2气体是由分子构成的,所以气体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 . H2、CO、CH4点燃前要验纯,所以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都要验纯C . H2CO3、H2SO4、HNO3的组成中含氢元素,所以含氢元素的化合物都是酸D . NaCl、Na2SO4、KNO3水溶液显中性,所以盐的水溶液都显中性13. (1分)碳酸氢铵是白色固体,在农业上可用作氮肥,它稍微受热就能快速分解:NH4HCO2 NH3+H2O+CO2,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碳酸氢铵要密封保存在阴凉干燥处B . 食品工业上可用碳酸氢铵作膨松剂C . 碳酸氢铵受热发生分解反应D . 碳酸氢铵可与熟石灰混合使用提高肥效二、 填空题 (共3题;共10分)14. (3分)如图为A,B,C,D,E五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请按要求填空: (1)A,B,C,D,E五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填序号,下同),属于稳定结构的是_。 (2)E元索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形成_(填“明离子”或“阳离子”)。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原子的_关系密切。 (3)由B元素和E元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 15. (4分)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工业用盐,有毒、有咸味,外形与食盐相似。下图是NaNO2、NaCl 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溶解度曲线,某同学设计了鉴别 NaNO2、NaCl 固体的方案,如上图: 由此可以判断甲是_(填化学式);m的取值范围为_。(2)现有一杯12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NO2溶液,若维持温度在20,要使该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需要加入NaNO2固体_g。 (3)根据溶解度曲线,关于NaNO2和NaC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 A . 20时,等质量的两种固体加水配成饱和溶液,所得NaCl溶液的质量大B . 40时,NaN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C . 60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20时,NaNO2的溶液中析出晶体较多D . 除去NaNO2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Cl,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16. (3分)如图是电解水的装置,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其中A试管应该与电极的_极相连。通电一段时间后,B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A试管和B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等于_。 (2)B试管中气体的检验方法为_。 (3)通过该实验小明得出了许多结论,请你说出其中一条:_。 (4)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 三、 实验题 (共3题;共11分)17. (3分)金属材料和制品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将黄铜片(铜锌合金)与纯铜片相互刻画的实验目的是_; (2)铁制品易生锈,在实验室常用稀盐酸清除铁锈,化学方程式为_; (3)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两个有关金属性质的实验: 实验:硫酸铝溶液和铁粉混合;实验:硫酸铜溶液与铁粉混合在上述两个实验结束后,该同学将实验和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用文字说原因_;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盐酸,结果没有气泡产生。那么,滤渣中所含金属离子的情況可能是_;AAl3+BAl3+、Fe2+CAl3+、Fe3+DFe2+、Cu2+EAl3+、Fe2+、Cu2+18. (4分)实验小组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对稀硫酸与NaOH溶液的反应展开探究,请完成他们的探究记录 【提出问题】稀硫酸与NaOH溶液混合后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1)【查阅资料】稀硫酸与NaOH溶液混合后,虽然没有明显现象,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图是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该图可以看出,稀硫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本质是_; NaOH溶液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OH+CuSO4Cu(OH)2+Na2SO4;(2)【实验器材】NaOH溶液、稀硫酸、酚酞试液、pH试纸、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试管、镊子、玻璃片等 【实验探究】实验小组设计了三个方案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或数据实验结论方案1取少量NaOH溶液于试管中,测定其pH,将一定量的稀硫酸倾倒入该溶液中,混合均匀后测定其pHNaOH溶液的pH7,混合均匀后溶液的pH7稀硫酸与NaOH溶液混合后发生了化学反应,且方案1中_过量方案2取少量NaOH溶液倒入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再用滴管逐滴滴入稀硫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_方案3取少量稀硫酸于试管中,倒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再用滴管逐滴滴入NaOH溶液,边滴边振荡_(3)【反思交流】实验过程中需要多次测定溶液的pH,所以每使用玻璃棒蘸取溶液前,必须进行_的预处理; 由方案2和方案3可知,对于许多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通过_的方法以证明反应确实发生了19. (4分)振衡中学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钠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1)【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溶质是CaCl2和Ca(OH)2猜想二:溶质是CaCl2猜想三:溶质是CaCl2和_(2)【査阅资料】氧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小明同学设计用无色酚酞溶液验证“猜想一”是否成立取少量上述实验中烧杯里的溶液于试管中,并向试管里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到溶液不变色于是可以确定“猜想一”_(填“成立”或“不成立”),其理由是_小芳同学取少量上述实验中烧杯里的溶液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加入锌粒,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于是可以确定_(选填“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成立请你另外再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该猜想成立:_(3)【反思与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 四、 计算题 (共1题;共1分)20. (1分)将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加入42 g 水,完全溶解后,向其中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盐酸,经测定,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计算:(1)所用氢氧化钠的质量。【答案】解:设要用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HCl+NaOH=NaCl+H2O36.54058.5100g7.3%xy= = x=8g,y=11.7g(1)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3题;共13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二、 填空题 (共3题;共10分)14-1、14-2、14-3、15-1、15-2、15-3、16-1、16-2、16-3、16-4、三、 实验题 (共3题;共11分)17-1、17-2、17-3、18-1、18-2、18-3、19-1、19-2、19-3、四、 计算题 (共1题;共1分)2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