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I)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51106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I)卷一、 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2016安徽模拟)下列生产、生活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 工业上分离空气制取氧气、氮气B . 大理石雕刻成名人雕像C . 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制得金刚石D . 利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2. (2分)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空气B . 稀有气体C . 四氧化三铁D . 人呼出气体3. (2分)2018年清明前夕,我省多地空气质量达到严重污染级别,目前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是( ) A . 二氧化碳B . 二氧化氮C . 臭氧D . 一氧化碳4. (2分)磁粉的主要材料是CoFe2O4的化合物;铁元素在该化合物中为+3价,则钴(Co)的化合价为 ( ) A . +1B . +2C . +3D . +45. (2分)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2HCl Mg2+CO2 O2H2O2 A .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B . 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C . 表示化合价数值的是D . 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某种原子个数的是6. (2分)实验室常见仪器中,不能被加热的是( ) A . B . C . D . 7. (2分)2017年3月,兰州大学景欢旺教授团队实现了由CO2在水中直接制备甲醇(化学式为CH3OH)和乙醇(化学式为C2H5OH)的人工合成,并放出氧气,将太阳能转化为醇类碳基能源分子。下列关于甲醇和乙醇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甲醇和乙醇都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 . 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比甲醇多14C . 甲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比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D . 甲醇和乙醇充分燃烧都生成CO2和H2O8. (2分)下列符号只能表示微观含义的是( ) A . HB . 2C . 2D . 29. (2分)符合以下四位同学所描述的化学式可能是( )A . H2OB . O3C . MgOD . HClO10. (2分)(2016青岛)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 给液体加热B . 测溶液的PhC . 稀释浓硫酸D . 蒸发食盐水11. (2分)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2Fe2O3B . 铜和硝酸银反应:Cu+AgNO3CuNO3+AgC . 铜绿和稀盐酸反应: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D .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纯碱和氧气:2Na2O2+CO22Na2CO3+O212. (2分)实验室中有一瓶气体,它由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用它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对该瓶气体中可能有哪些气体,某同学做了如下判断:a.可能是甲烷b.可能是甲烷和氢气c.可能是甲烷和一氧化碳d.可能是氢气和一氧化碳e.可能是甲烷、氢气和一氧化碳,其中判断正确的个数为( )A . 1个B . 3个C . 4个D . 5个13. (2分)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在加热的条件下,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B . 电解水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C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D . 二氧化碳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14. (2分)(2012本溪)妈妈在厨房里炒菜,小华在窗外就闻到了香味该现象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正确的是( ) A . 分子的体积很小B . 分子总是不断地运动着C . 分子之间有间隔D . 分子的质量很小15. (2分)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 . 甲的化学式为CH2B . 甲、乙、丙都是氧化物C .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D . 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2:1:116. (2分)将品红滴入热水和冷水中,其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 依据此实验现象,下列解释中,错误的是( )A .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B . 分子间有间隔C .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D . 温度升高,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17. (2分)下列错误的实验操作中,可能引起安全事故的是 ( ) A . 取用液体 B . 点燃酒精灯 C . 取用固体 D . 过滤 18. (2分)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 . 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B . 化学反应的快慢C . 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D . 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19. (2分)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能使其软化B . 用肥皂水可检验硬水和软水C . 过滤能够除去水中所有杂质D . 向硬水中加明矾净水剂后得到纯水20. (2分)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实验过程中相应量变化的是( )A . 图:将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缓慢降温 B . 图: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加过量稀硫酸C . 图: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D . 图: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锌二、 填空题 (共1题;共3分)21. (3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请用化学符号或化学式填空:(1)形成酸雨的气体有氮氧化物和_ (2)2个硫酸根离子_ (3)烧碱_ 三、 简答题 (共7题;共44分)22. (3分)(2015朝阳)为减少龋齿,制造“口香糖”常以木糖醇(C5H12O5)代替蔗糖(1)木糖醇由_种元素组成(2)木糖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精确到0.1%)(3)30.4g木糖醇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_g23. (7分)燃烧与我们的生活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1)如图是燃烧条件示意图:请根据初中所学知识,写出燃烧的三个条件:_(2)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_变化人类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能量,大多来自于化石燃料石油是化石燃料之一,它属于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3)奥林匹克火炬(内部储有可燃物)是奥林匹克圣火的载体采集奥林匹克圣火的唯一方式,是在奥林匹克的赫拉神庙前通过太阳光集中在凹面镜的中央,引燃圣火此过程中最关键的燃烧条件是_北京奥运会火炬能在每小时65公里的强风和每小时50毫米雨量的情况下保持燃烧但要实现奥运圣火登顶珠峰,还需要解决最关键的燃烧条件是_24. (2分)长久使用的热水壶内都会有一层水垢,已知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用稀盐酸可以清除这些水垢。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同学在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含量时,在200g水垢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并同时测量了3分钟内产生气体的质量,有关数据如下:时间/s0305090120150180气体质量/g0305060806666请回答下列问题:(1)表中有一项测量结果有较大的误差,其对应的时间是_。(2)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25. (7分)苏丹红一号(C16H12NO)和苏丹红二号(C18H16N2O)都是工业合成的红色染色剂,世界上多数国家都不允许把其作为食用色素使用试回答:(1)两种物质都是由_种元素组成;(2)苏丹红一号中的C、H、N、O的原子个数比是_(3)计算234g苏丹红一号中氮元素质量(写出计算式,计算结果精确到0.1g)26. (4分)2015年10月8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物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自然学奖的中国人屠呦呦受中国典籍肘后备急方启发,创造性地研制出抗疟新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获得对疟原虫100%的抑制率,被誉为“拯救2亿人口”的发现请回答:(1)双氢青蒿素由_种元素组成;(2)每个双氢青蒿素分子由_个原子构成;(3)双氢青蒿素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4)双氢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7. (9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这一结论是科学家们在大量实险的基础上得出的。 (1)实验室中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备氢气。请从下列装置中选择并组装一套制取干燥氢气的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为_ (用接口处字母填写)。(2)研究氢气的燃烧实验是人们认识水组成的开始。氢气在点燃前一定要_。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若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小烧杯,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在相同条件下,欲使1L氢气完全燃烧,所需空气至少约为_L。(3)科学家们又用“电解法”证明了水的组成(装置如图所示,电极不与水及生成的气体反应)。电解时,水中需加入少量的NaOH,其作用是_。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甲、乙两量简中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略小于1:2,其原因可能是_ (写出一条即可)。(4)拉瓦锡还用另一实验证明了水的组成。他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铁质枪管,结果得到了氧气,同时枪管表面有黑色固体(磁铁矿的主要成分)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5)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也可以证明水的组成。装置A中的玻璃管和其中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m1 , 装置B和其中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m2 , 据此可计算出水中O、H元素的质量比为_(用含m1、m2的代数式表示)。实验时该比值往往略小于8:1,原因可能是_(写出一条即可)。28. (12分)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用空气、水、大理石、天然气、石油和煤等物质填空:日常生活中用作溶剂的是_,通过物理方法可提取氧气的是_。生活中常用作建筑材料的是_,属于清洁的气体矿物燃料的是_。. 科技节上同学们进行矿石标本展示,某同学展示的4种矿石及其主要成分如下:上述矿石标本的主要成分中,所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是_(填字母序号)SiO2的摩尔质量为_,含有3.011023个Si原子的SiO2 , 其物质的量为_mol,质量为_g。. 有机物中碳氢化合物可用CxHy表示,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xHy(x )O2 xCO2 H2O 判断相同物质的量的CH4 , C2H2 , C2H4 , 三种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物质的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用序号表示)。. 著名化学家戴维教训贵族托斯康纳公爵的故事告诉人们:最坚硬的金刚石与松软的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某同学根据戴维结论,设计下列实验:A让金刚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收集生成的气体;b.让足量镁条在步骤a生成的气体中燃烧,生成黑色的炭粉和白色的固体氧化物。步骤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金刚石质量为m1 , 按上述步骤反应且转化完全,生成的炭粉质量为m2 , 则m1_m2(填“”、“=”、“”),理由为_。四、 实验探究题 (共1题;共6分)29. (6分)众所周知,酚酞溶液遇NaOH溶液变红但是,在分组实验中(如图所示),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现象:有的溶液变红后褪色;有的出现白色浑浊物 【提出问题】分组实验中,出现意想不到的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查阅资料】酚酞溶液由酚酞固体溶于酒精配制而成【猜想与假设】红色褪去,与NaOH溶液和空气中的CO2反应有关红色褪去,与NaOH溶液的浓度有关出现白色浑浊物,与酚酞溶液的浓度有关【进行实验】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1向盛有2mL Na2C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5滴0.5%的酚酞溶液溶液变红21号试管0.1min红色褪去2号试管5min红色褪去3号试管30min红色明显变浅4号试管120min红色无明显变化3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水,酚酞溶液浓度/%浑浊程度5大量浑浊物2少量浑浊物0.5无浑浊物【解释与结论】(1)NaOH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实验1的现象表明,猜想与假设1_(填“成立”或“不成立”) (3)由实验2得出结论:出现“溶液变红后褪色”现象的原因是_ (4)实验3的操作步骤: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水,_ (5)【反思与评价】 依据现有实验,为了确保红色不变,若酚酞溶液浓度为0.5%,建议选用NaOH溶液的浓度为_%(6)有同学认为,仅通过实验3得出“猜想与假设成立”证据不足,理由是_ 第 18 页 共 18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填空题 (共1题;共3分)21-1、三、 简答题 (共7题;共44分)22-1、23-1、24-1、25-1、25-2、25-3、26-1、27-1、27-2、27-3、27-4、27-5、28-1、四、 实验探究题 (共1题;共6分)29-1、29-2、29-3、29-4、29-5、2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