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同步授课练习::4.1《自然资源与人类 》(鲁教版必修1)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8537393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同步授课练习::4.1《自然资源与人类 》(鲁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一地理同步授课练习::4.1《自然资源与人类 》(鲁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一地理同步授课练习::4.1《自然资源与人类 》(鲁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2011试题调研)下图是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预测图,图中比重增长是与2005年相比得出的。读后回答12题。 1与2005年相比,2010年我国()A以清洁能源消费为主B消费比重增加的均为可再生能源C天然气消费增幅最大D水电消费大幅度下降2图示煤炭比重增长的变化,说明()A煤炭仍然是我国的主要能源B燃烧煤炭产生的环境污染总量减少C煤炭产量大幅下降D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重略有下降解析:第1题,由图中折线可知天然气比重增加最多,增幅最大。第2题,图示煤炭比重增长为负值,即煤炭比重下降。答案:1.C2.D自然资源虽然各有特点,但作为自然资源的整体还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综合所学知识完成35题。3下列有关自然资源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各种可再生资源的分布,一般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异规律自然资源的地区分布,一般都具有均衡性的特征矿产资源的形成受地质作用的制约,它的分布无规律可循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但其生产潜力可不断扩大和提高ABC D4下列陆地自然资源中,体现非地带性分布规律的是()A土地资源 B森林资源C石油资源 D光热资源5下列关于陆地自然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山地中森林被大量砍伐,山中的泉水会减少在河流中、上游过量截流用水,下游可能会出现断流淡水资源丰富的地区,矿产资源也会丰富植树种草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意义不大A BC D解析:自然资源的分布具有不平衡性;矿产资源的形成受地质作用制约,具有地质成矿规律。土地资源、森林资源、光热资源属可再生资源,它们的分布具有地带性规律;石油资源属不可再生资源,其分布体现了非地带性。淡水资源的多少与降水量多少、植被覆盖率有关,与矿产资源没有关系;植树种草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生态系统。答案:3.D4.C5.C读沿第二亚欧大陆桥中国段的年降水量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回答67题。6甲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乙地多的最主要原因是()A甲地纬度低 B甲地距海近C甲地气候干燥,降水少 D甲地缺少地面植被覆盖7甲地的气候资源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有()复种指数高小麦颗粒饱满瓜果甜度高水稻种植面积广A BC D解析:从题干和图中信息可知甲地纬度高于乙地。甲地深居内陆,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总量多;充足的光照,较大的昼夜温差,利于光合作用和糖分的积累。答案:6.C7.B读某地秸秆利用示意图,完成89题。8.围绕秸秆有四种不同的利用方式,综合效益最好的是()A甲 B乙C丙 D丁答案:D9在四种利用方式当中,最不利于恢复土壤肥力的是()A甲 B乙C丙 D丁答案:B(2011杭州高一质检)下图是美国马奇蒂博士对世界一次新能源替代趋势的研究成果。读图回答1011题。10一次能源M1和M2分别是()A石油和水能 B煤炭和石油C石油和煤炭 D煤炭和水能11天然气将成为21世纪初期世界的主要能源,相当于M1、M2,主要是因为天然气()A分布广,储量大B开采、运输、使用的技术难度不大C是可再生能源D对环境的污染较小解析:图中表示一次性能源利用比重随时间变化的过程,注意与社会技术发展的结合。第10题,由图可知,M1这种能源开始使用较早,并在20世纪初所占比例最大,后其地位逐渐下降,到21世纪初被天然气替代,可判断M1、M2分别是煤炭、石油这两种能源。第11题,天然气燃烧后基本无灰渣,同时所排放的废气也远少于煤炭和石油,故它对环境的污染较小。答案:10.B11.D读人类文明进程及社会经济增长主导因素变化示意图,完成1213题。12图中d曲线表示的主导因素是()A土地 B劳动力C资本 D技术13到工业文明阶段,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突出表现为土地的()A数量 B质量C类型 D区位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自然资源在人类历史发展时期的意义。第12题,从图中可看出d曲线所代表的因素在狩猎文明阶段没有产生影响,农业文明影响也较微弱,在工业文明阶段的影响明显加强,结合选项应是技术。第13题,工业文明阶段,非农业用地大大增加,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区位的优劣上。答案:12.D13.D二、综合题14读各大洲径流总量和人均径流量的对比表,回答下列问题。洲名项目欧洲AB北美洲CD径流总量(立方千米)3 100131 9004 2255 95010 3901 965人均径流量(立方米)2 1001 9605 5008 64021 00027 800(1)指出表中A、B、C、D所代表大洲的名称。(2)在以下坐标图中,按由多到少的顺序和图例要求画出六大洲人均径流量柱状图。(横坐标每个数字代表一个大洲,每小格只有一个基数,在此位置可画出各洲相应柱状图。)(3)一个地区的径流量的多少取决于_和_的对比关系。世界上江河径流量最多的国家是_。(4)目前许多国家“闹水荒”的原因除表中所反映出来的_以外,还与_等原因有关。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和绘制图表的能力。第(1)题,由表中径流总量和人均径流量判断各大洲的名称,人均径流量最多的大洲是大洋洲,径流总量最多的是亚洲,其次是南美洲,因此表中A为亚洲,B为非洲,C为南美洲,D为大洋洲。第(2)题,结合第(1)题分析及表中数据、图例画出即可。第(3)题,属基础知识考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4)题,表中资料反映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不均衡,这是世界上许多国家“闹水荒”的自然原因。另外,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增加,需水量增长速度远超过可供水量增长速度,并且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水体污染加重,可用的水资源减少是导致“水荒”的人为原因。答案:(1)A亚洲,B非洲,C南美洲,D大洋洲。(2)略(3)降水量蒸发量巴西(4)地球上水资源数量有限且分布不均经济发展快,人口增长较快,水污染严重15我国石油资源形势十分严峻,人均占有量还不到世界的1/10,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国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十几年我国石油净进口量变化示意图(下图)。材料二中俄石油管线建设谈判多年,俄罗斯最终决定放弃安大线(安加尔斯克大庆),修建泰纳线(泰舍特纳霍德卡),如下图。材料三我国目前和将来拟开辟的部分石油进口线路示意图(下图)。(1)从材料一可知,我国成品油从_年开始净进口;原油从_年开始净进口,主要从_地区进口。(2)为什么我国比较重视从俄罗斯输入石油?(3)铺设泰纳线,面临的主要难题有哪些?(4)依据材料三,对我国石油运输而言,中缅输油管道、克拉地峡运河航线与现行的马六甲海峡航线相比具有哪些优势?(5)为确保国家石油安全,除实现石油进口的多元化外,从能源开发利用的角度分析,还需要采取哪些措施?答案:(1)19931997中东(2)实现石油输入多元化,减少对单一源地的依赖,保证供油安全;陆上输入比海上运输更安全;距离我国东北地区较近,该区石油冶炼和输送等基础设施完备(答对两点即可)。(3)冻土地带施工难度大;生态环境脆弱。(4)线路短,可节省时间和运输费用;加大石油进口的安全性。 (5)优化能源结构(扩大煤炭、水能、核能的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降低能耗,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努力开发本国的油气资源。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